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配套课件(24ppt+视频+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配套课件(24ppt+视频+教案)

资源简介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感受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初步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定都天京、天京陷落等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史事。
2.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感受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局限性。
3.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体会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衰落的过程,感受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
2.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播放视频。《中国通史》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部分,进而提出问题,引入本课。 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网络。
提问过渡:按照我们从古代史学习中得到的经验,这个时候往往会爆发农民起义,或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或沉重打击王朝统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那么,近代史时期的农民起义是否和过去有所不同呢?
任务一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启 1.背景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 (2)分析起义背景,指出其中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指出外部原因是进入近代史后出现的新情况。 培养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涵养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2.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1)展示图片材料广州洪秀全故居,通过时间轴讲解洪秀全前半生,特别是展示《原道醒世训》和《原道救世歌》的原始史料,帮助学生了解拜上帝教的主要内容。指出融合基督教义与儒家思想的新特点。 (2)展示材料讲解为什么洪秀全是广东人,却在广西开始起义?以及早期主要领导人的基本情况,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江南各省中,广西经济文化最为落后。落后的经济文化,使得广西为官者人数极少,难以形成较强的政治力量,来自外省的各级官员也不安于位,不乐久任,因循敷衍度日。这就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由此,广西成为清王朝统治锁链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讲述过渡: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场运动的过程。
任务二 了解太平天国的兴盛与衰落 1.金田起义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金田起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金田起义关键信息。 提升学生阅读课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升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 提升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提升学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提升学生阅读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永安建制 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广西永安武庙》图片,讲解永安封王的基本情况,指出自此,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定都天京 (1)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和《太平军占领南京》国画。 引导学生阅读地图,说出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的进军路线。 (2)展示材料如下: 提出问题:为什么太平军进军如此迅速呢?得出结论:清军腐朽衰败丧失斗志,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材料一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 ——(时任广西巡抚)周天爵《致鄂督书》 材料二 (清兵)见贼而逃者为上勇,望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 材料三 洪秀全于1851年1月初旬返回金田后即诏明五条军纪:“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4.北伐和西征 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太平军北伐和西征形势图》讲解太平军北伐和西征的基本情况,指出经过三年多斗争,太平天国在1856年进入军事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 (1)展示历史材料和天王府模型、天王宝座复原图,论证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享乐腐化。 太平天国建立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甚至从天王到最基层官吏子女的称呼都不相同。天王与诸王乘轿出行,低级官员和士兵如不回避,或不跪在道旁,则定斩不留。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追求享乐生活。各王府壮丽辉煌。天王选取大批民间秀女入宫,实行封建妃嫔制度。天王乘坐六十四人抬大轿,东王乘四十八人抬大轿。东王出行时,仪仗队伍达数千人。 ——郑天挺、南炳文《清史》 (2)展示材料如下 知非子《金陵续记》中记载咸丰六年秋,东贼杨秀清欲夺洪秀全伪位,……于七月间,假称天父下凡,传洪逆之子不至。 洪自往焉,入东巢。 杨逆假天父语问洪逆云: “尔打江山数载,多亏何人 ” 答云:“四弟。 杨云:“尔既知之当何以报 ” 答以愿即加封。随出向众党云: 嗣后均宜称东王为万岁,其二子亦称万岁。” 贼众诺,杨色稍霁。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通过材料,史料实证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情况。之后,通过示意图的方式,讲解天京事变经过。
6.天京陷落 展示《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天京保卫战形势图》讲解天京陷落的经过,特别指出“华尔洋枪队”体现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提问过渡:太平天国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这场延续十几年的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对中国历史发展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任务三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和失败原因 1.意义 组织学生活动:标记课本上关于太平天国历史意义的表述,并在本课所学知识中为其找出史实论据。 (1)从课本地图上看,活动区域涉及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等十几个省 (2)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从1851-1864年坚持斗争14年 (4)多次打败清军,进行北伐 (5)击毙洋枪队首领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和史论结合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涵养唯物史观。 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阅读史料,涵养时空观念,同时奠基近代中国开始自救的思想基础。
2.原因 (1)带领学生找到课本上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部分,从内因、外因方面进行归纳。注意:要特别讲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含义。同时,指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提出问题:太平天国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纲领?为什么说不切合实际呢?从而进入下一环节讲解。 (2)引用课本上《天朝田亩制度》节选,提出问题“阅读材料,说一说太平天国分配土地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愿望,有利于发动、鼓舞他们参加反封建斗争。 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个分配制度是否能实现“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的理想呢?为什么? 得出结论:不能。原因可以从一直作战没有安定环境;领导集团封建等级思想未消除,领导人争权夺利;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难以实现等方面考虑。 展示材料如下: 他(洪仁玕)在得知暹罗和日本在西化方面的飞速进展后,决心将缠足、养鸟、留长指甲、穿戴饰品等旧俗一概废除。洪仁玕认为,书法绘画、黄金白玉都不如火车、蒸汽机、温度计、气压计、望远镜和其他科学工具重要。至于政教风俗方面的革新,他提倡修铁路,造轮船,设邮局,办报纸,设医院和聋哑院,禁溺婴,禁卖子为奴,禁演迷信戏曲,改寺观为医院,等等。 ——费正清、邓嗣宇《冲击与回应》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洪仁玕能提出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说他的想法是无法付诸实践的? 提示: (1)从香港被割让后引进西方制度、文化考虑 (2)从依然处于封建统治下,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太平天国是农民政权,其所处境况等多方面方面考虑 注意:要强调指出这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形势造就的,这是近代中国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其实质是向西方学习。
【知识拓展】 太平天国的对外交往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英国、法国、美国等列强都曾经打着“中立”的旗号前往天京,试探太平天国对列强的态度。但是,太平天国虽然同样信仰上帝,对与西方交往持开放态度,却主张平等往来,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决反对鸦片贸易。太平天国鼓励正当贸易,建都天京后,其统治区域内的丝、茶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上升。 最终列强选择和清政府合作,共同“剿灭”太平天国。 拓展知识,更加全面认识太平天国的历史,为高中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高涨。
查阅资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重要的反清斗争。
3 / 4(共24张PPT)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感受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初步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了解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定都天京、天京陷落等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史事。
2.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感受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局限性。
3.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纲领性文件,体会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
课程导入
按照我们从古代史学习中得到的经验,这个时候往往会爆发农民起义,或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或沉重打击王朝统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那么,近代史时期的农民起义是否和过去有所不同呢?
学习任务
1.背景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阅读课本,归纳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
阶级矛盾尖锐
鸦片战争失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
新情况:外国的侵略
学习任务
2.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广州洪秀全故居
1814年
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
1843年
读书科举,屡试不第
创立拜上帝会
顺天者存逆天亡,尊崇上帝得荣光。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新特点:融合基督教义与儒家思想
开始接触西方基督教义
学习任务
2.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姓名 文化程度 职业 民族
洪秀全 读过私塾 私塾教师 汉族客家人
冯云山 读过私塾 私塾教师 汉族客家人
杨秀清 不识字 种山烧炭 汉族客家人
萧朝贵 不识字 种山烧炭 壮族
韦昌辉 读过私塾 捐监生 壮族
石达开 耕种为业 汉族客家人
在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江南各省中,广西经济文化最为落后。落后的经济文化,使得广西为官者人数极少,难以形成较强的政治力量,来自外省的各级官员也不安于位,不乐久任,因循敷衍度日。这就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由此,广西成为清王朝统治锁链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学习任务
1.金田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
时间:1851年1月11日
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
领导者:洪秀全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名:太平军
阅读课本,找出金田起义关键信息。
天平天国运动正式开始
学习任务
2.永安建制
广西永安武庙
东王杨秀清
节制诸王
天王:洪秀全
南王冯云山
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学习任务
3.定都天京
《太平军占领南京》(国画)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阅读地图,说一说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的进军路线。
学习任务
3.定都天京
为什么太平军进军如此迅速呢?
材料一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
——(时任广西巡抚)周天爵《致鄂督书》
材料二 (清兵)见贼而逃者为上勇,望风而逃者为中勇,误听而逃者为下勇。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补》
材料三 洪秀全于1851年1月初旬返回金田后即诏明五条军纪:“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傩,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清军腐朽衰败丧失斗志
太平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京师)官眷出城者约有四百家,崇文、宣武两门外官宅十空其六七。钱铺闭歇者,自二月十五后相继,共有三百家。
——吴昆田《漱六山房全集》卷 9
学习任务
4.北伐和西征
太平军北伐西征形势图
清军江北大营
清军江南大营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政权
北伐
西征
失败
重大胜利
1856年
军事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任务
5.天京事变
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以两江总督署为基础,扩建为天王宫殿,周围十余里。原天王宫殿在战争中被毁,后重建。民国时期先后作为临时大总统府和国民政府总统府使用。现在天王府遗址作为总统府的一部分开放参观,图为天王宫殿模型和复原的天王宝座。
太平天国建立了一套森严的等级制度,甚至从天王到最基层官吏子女的称呼都不相同。天王与诸王乘轿出行,低级官员和士兵如不回避,或不跪在道旁,则定斩不留。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追求享乐生活。各王府壮丽辉煌。天王选取大批民间秀女入宫,实行封建妃嫔制度。天王乘坐六十四人抬大轿,东王乘四十八人抬大轿。东王出行时,仪仗队伍达数千人。
——郑天挺、南炳文《清史》
领导人享乐腐化
学习任务
5.天京事变
知非子《金陵续记》中记载咸丰六年秋,东贼杨秀清欲夺洪秀全伪位,……于七月间,假称天父下凡,传洪逆之子不至。
洪自往焉,入东巢。
杨逆假天父语问洪逆云:
“尔打江山数载,多亏何人 ”
答云:“四弟。
杨云:“尔既知之当何以报 ”
答以愿即加封。随出向众党云:
嗣后均宜称东王为万岁,其二子亦称万岁。”
贼众诺,杨色稍霁。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欲取代
②杀
④杀
③斥责
⑤猜疑
⑥愤而出走
内部争权夺利
影响:军事力量削弱,士气人心下降,由盛转衰
学习任务
6.天京陷落
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
美国人华尔在清朝官员资助下,招募外籍士兵和中国人组建的一支采用西式武器装备的雇佣军,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
华尔洋枪队
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4年
天京陷落
学习任务
1.意义
标记课本上关于太平天国历史意义的表述,并在本课所学知识中为其找出史实论据。
活动
从课本地图上看,活动区域涉及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等十几个省
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从1851-1864年坚持斗争14年
多次打败清军,进行北伐
击毙洋枪队首领
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学习任务
2.原因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最终失败。
毛泽东同时也强调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也不可能促使生产力发生根本的、质的飞跃。
——欧阳军喜编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内因
外因
太平天国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纲领?为什么说不切合实际呢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情况
学习任务
2.原因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1)阅读材料,说一说太平天国分配土地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分配
(2)回顾所学太平天国的发展,这个分配制度是否能实现“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的理想呢?为什么?
不能。
理由:一直作战没有安定环境;同时旧有封建等级思想并未消除,领导人也耽于享乐,争权夺利;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难以实现
反映农民阶级愿望,有利于发动、鼓舞他们参加反封建斗争
空想色彩,难以推行
学习任务
2.原因
他(洪仁玕)在得知暹罗和日本在西化方面的飞速进展后,决心将缠足、养鸟、留长指甲、穿戴饰品等旧俗一概废除。洪仁玕认为,书法绘画、黄金白玉都不如火车、蒸汽机、温度计、气压计、望远镜和其他科学工具重要。至于政教风俗方面的革新,他提倡修铁路,造轮船,设邮局,办报纸,设医院和聋哑院,禁溺婴,禁卖子为奴,禁演迷信戏曲,改寺观为医院,等等。
——费正清、邓嗣宇《冲击与回应》
小组讨论:为什么洪仁玕能提出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说他的想法是无法付诸实践的?
实质:向西方学习
提示:
(1)从香港被割让后引进西方制度、文化考虑
(2)从依然处于封建统治下,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太平天国是农民政权,其所处境况等多方面方面考虑
近代中国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知识拓展
太平天国的对外交往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英国、法国、美国等列强都曾经打着“中立”的旗号前往天京,试探太平天国对列强的态度。但是,太平天国虽然同样信仰上帝,对与西方交往持开放态度,却主张平等往来,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决反对鸦片贸易。太平天国鼓励正当贸易,建都天京后,其统治区域内的丝、茶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上升。
最终列强选择和清政府合作,共同“剿灭”太平天国。
英舰与天京守军炮兵 (图片来自李洁非《天国之痒》)
随堂练习
1.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 ①金田起义、②天京事变
B. ①定都天京、②天京陷落
C. ①永安建制、②定都天京
D. 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
2.太平天国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
A. 统治阶级的镇压 B.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
C. 尖锐的阶级矛盾 D. 起义军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D
B
随堂练习
3.陈旭麓先生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说:“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清自己身上封建的东西。”陈先生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的势力过于强大 B. 没有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C. 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起义的原因是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B.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C. 太平天国运动曾经进行过北伐和西征
D.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了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
B
知识小结
兴起:金田起义
政权初建:永安建制
失败:天京陷落
颁布《资政新篇》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64年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课后作业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的高涨。
查阅资料,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重要的反清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