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总结提升复习课件(共54张PPT)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八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总结提升复习课件(共54张PPT)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八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总结提升
目录
1
知识线
2
知识训练
知识线
要点一 重要的地理界线
1.我国部分分界山脉
(1)位于两地形区之间的山脉:
黄土
长江中下游
(2)位于相邻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山脉:
图2-T-1
2.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要点二 我国的气候特征
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气候要素 分布特点 温度带(干湿地区)
气温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降水 空间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时间(季节)上夏秋  ,冬春 
递减


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季风气候的影响
  显著的季风气候,一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水热条件,使得我国亚热带地区成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另一方面也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强盛的冬季风带来严寒和霜冻,即寒潮;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旱涝灾害。
要点三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要点四 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比较 项目 长江 黄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 问题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治理 措施 植树造林 种草 加固堤坝、裁弯取直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地上河”
(续表)
比较 项目 长江 黄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 水能 航运、养 殖等 水能、灌溉 水能、 灌溉 灌溉
知识训练
02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一、选择题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有平行的7条山脉和6条大江,称为“七脉六江”,横断了东西交通。读横断山脉示意图和横断山脉南段地形剖面图,完成
1~3题。
图C-2-1
1.读图可知,西南地区的横断山脉大致走向为 (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图C-2-1
C
2.对于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可描述为 (  )
A.山高谷深,纵列分布
B.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C.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D.低矮丘陵,起伏和缓
图C-2-1
A
3.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
A.降低了基础设施的建
设难度
B.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的发生
C.阻碍了当地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
D.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图C-2-1
C
  读我国重要的部分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图C-2-2
4.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图C-2-2
A.图中③和⑤地形都是盆地
B.图中③和⑦表示同一地形区
C.图中⑥和⑦地形区都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D.图中四座山脉的走向相同
A
5.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脉 B.天山山脉 C.昆仑山脉 D.大兴安岭
图C-2-2
C
  图C-2-3示意我国东部山桃花开花日期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时间的特点是(  )
A.由南向北变早
B.由南向北变晚
C.由东向西变早
D.由东向西变晚
图C-2-3
B
7.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图C-2-3
A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所示的季风主要盛行于我国哪一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图C-2-4
B
9.下列地形区中,该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图C-2-4
B
10.该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影响,错误的是 (  )
A.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
原因
B.形成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差异
C.若该季风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D.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冬季
图C-2-4
D
  某中学语文老师、地理老师围绕黄河的特征组织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语文老师提供了“黄河诗文”时间轴,地理老师提供了黄河潼关站的水文资料。据此完成11~12题。
图C-2-5
潼关站 多年平均 2021年
年输沙量(万吨) 92 100 17 100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335.3 395.1
11.语文老师提供不同朝代的诗文反映了黄河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
A.流速快
B.结冰期长
C.流量大
D.含沙量大
图C-2-5
D
12.读潼关水文站的资料,我们可以发现2021年比以前 (  )
A.年径流量减少
B.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
C.沿线植被破坏更加严重
D.年输沙量增加
B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黄藏寺水利枢纽地处其上游,控制着干流来水的80%,对流域内水资源的调节分配起到重要作用。下图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单位:℃)及黄藏寺水利枢纽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图C-2-6
13.黄藏寺水利枢纽所在山脉大致是 (  )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
界线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图C-2-6
A
14.作为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 (  )
A.无结冰期
B.航运价值高
C.夏季出现汛期
D.流量季节变化小
图C-2-6
C
15.黄藏寺水利枢纽修建会使黑河下游 (  )
A.气候干旱加剧
B.水位季节变化变小
C.水体污染加重
D.洪涝灾害频发
图C-2-6
B
二、综合题
16.自驾旅行 知行合一]上海的小李和家人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出发前设计了A、B、C三条自驾游线路,下面左图为他们设计的自驾游路线图,右
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
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列各题。
图C-2-7
(1)若小李一家沿线路A自驾游,他们将两次穿越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山脉,最终进入①    高原,根据沿途地势变化可以得出我国地势有哪些特征
图C-2-7
青藏
[答案](1)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2)若小李一家沿线路B自驾游,从有“鱼米之乡”之称的
平原出发,长途穿行后最终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图C-2-7
长江中下游
(3)若小李一家沿线路C自驾游,一路地势较   (填“平坦”或“崎岖”),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下图中的    。
图C-2-7
图C-2-8
平坦
C
(4)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根据图C-2-7右图可以得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答出两点)
图C-2-7
[答案](4)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17.不同的气候,造就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类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柑橘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橘颂》名篇。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 ℃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 ℃左右和10 ℃左右,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
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甲、乙、丙、丁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C-2-9
(1)根据材料,请你推测我国柑橘主要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甲、乙、丙、丁中的   ,该气候的特征是
  。 
图C-2-9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A、E两种气候类型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   ,请你简述理由:  。
图C-2-9
E
海拔高,气温低
(3)描述A、B、C三种气候类型的共同气候特征,并说出这种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优势
图C-2-9
[答案](3)雨热同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热量,利于作物快速生长。
(4)请根据上述信息,总结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
[答案](4)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18.读长江水系图和荆江河段综合治理工程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C-2-10
[源流概况]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      山脉,向东入海,全长6 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图C-2-10
唐古拉
[长江的开发]
  2022年12月,随着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至此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大型水电站,与葛洲坝、三峡工程“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实现了“一滴水发6次电”的中国奇迹。
(2)分析白鹤滩水电站所在的金沙江河段水电站非常密集的原因(提示: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回答)。
地形:  ;
气候:  。
流经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
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丰富
  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3)请说出长江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回答两点即可)。
①             ;②   。
流经地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
流经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 ℃,无结冰期
[长江的治理]
  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加上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
(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险”体现在河道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其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的措施有             。
裁弯取直、加高加固堤防等
  2021年3月起,我国正式实施《长江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该法的实施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重视。
(5)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大量围湖造田,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5)不赞成,湖泊失去调节径流量的作用,易造成洪涝灾害;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谢谢观看




第二章 总结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