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1张PPT)第6讲古、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文官制度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2.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3.知道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考点定位1.西方古代城邦国家政治制度的特征。2.中古时期的等级君主制与议会君主制。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多样性。4.英美国家文官制度改革。5.中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相通之处与关联。古、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主题一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希腊政治制度(1)雅典夯实必备知识梳理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实质公民大会 由全体____________组成 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成年男性公民官员 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 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公民法庭 — 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城邦制度、公民与民主政治的联系图解历史(2)斯巴达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特点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国王 王位世袭 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长老会 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 一切国家大事由长老会议讨论拟定 _______ 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 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 监察官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寡头政治指的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指的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概念阐释2.古罗马政治制度(1)罗马共和国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主要职责 主要局限_______ 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①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②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执政官公民大会 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①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①无论是希腊城邦,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都是少数。②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2)罗马帝国形成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________,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特点 ①皇帝(元首)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元首制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国家 表现 特点法国 (1)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__________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2)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_____________阶段,王权进一步强化 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英国 (1)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_______》。 (2)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_____权力逐渐加强。 (3)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各自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城市市民大宪章议会等级君主制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 制度 确立 内容英国 君主立宪制 (1)17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18世纪,逐渐形成_________ (1)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2)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内阁制度美国 总统共和制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 (1)__________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2)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3)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4)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联邦政府法国 议会共和制 1792年法国首次建立________,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 (1)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2)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共和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图解历史视角1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材料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伸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强化关键能力探究别(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摘编自《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根据材料评述西欧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答案 特点:西欧封建社会的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始终存在制衡君主的外部力量;相对于古代中国,西欧的君主专制产生时间较晚,存在时间较短;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评述:这些特点的存在加剧了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与落后;但在客观上也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拓展深化中古时期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下面是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农奴和其他劳动人民封建社会发展非常缓慢 封建等级制度暂时加强了王权,但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致使王权削弱,争夺土地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所以整个欧洲封建社会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 教会占有大量的地产,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教会还长期垄断文化与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视角2 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材料 虽然英、法、美议会制的阶级本质一致,三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形式。这些区别中最重要的是英国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法美议会则只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在资本主义议会的运行过程中,各国统治阶级都随着历史条件当时变化而相应地予以发展、完善,使资本主义议会制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此外,英、法、美三国的议会制度,还为不同的资产阶级国家提供了不同的模式。随着资产阶级在许多国家相继取得政权,议会制度在资产阶级各国普遍建立起来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摘编自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法、美三国形成不同代议制度的原因和影响。答案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阶级阶层力量变化;历史文化传统;民众思想解放和洗礼程度不同。影响: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创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提供了不同模式的代议制形式,有利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发展。拓展深化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作用(1)特点①公民民主,实行普选制,人们对政府可以自由发表见解,主动参与意识较强,人权得到比较充分的尊重。②实行政党政治,该制度的优势在于将竞争机制引进政治生活。③健全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成为真正的立法机构。在自由竞选的原则下,各党派和个人充分表明见解,靠公民的选票来决定。拓展深化(2)作用①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③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西方的文官制度主题二一、西方文官制度的出现与建立(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历史背景(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__________;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夯实必备知识梳理封建领主(2)17-18世纪概况 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仍存在许多问题表现 ①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任免权,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②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____________”影响 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政党分肥制政党分肥制政党分肥制亦称政党分赃制,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是西方国家政党发展史上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执政党一般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但是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政党分肥制在刚出现时曾起到过否定以门第和私亲任官的贵族制、恩赐制和徇私制的进步作用,但发展到后来,也成了一种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制度。概念阐释2.推动因素(1)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_________体系。(2)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职业官僚图解历史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1)18世纪初: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开始设立_________的职位,官员至此分为两类。①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随内阁共进退。②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长期任职。(3)1855年:英国建立了不受党派干涉的____________,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常务次官文官委员会(4)1870年①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②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文官制度最终确立。2.西方文官制度的扩展(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____________》,建立了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美国文官法思维点拨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一定的渊源,二者具有相似性,比如它们都是选拔官员的制度,也逐渐建立了一整套的程序;它们都是工具性制度,具备考试的形式。但二者又大相径庭,如科举制度从属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从属于皇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从属性;而文官制度从属于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政治中立性。此外,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倾向,二者最终的结局也大不相同。二、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择优录用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政治中立 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______;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必须忠实执行政府的各项政策职务常任 文官无严重过错,可任职到退休;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中立2.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积极 (1)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________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2)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局限 (1)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2)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3)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事务官视角 比较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材料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虽然宣称是民主、平等的,但其形式平等多于实质平等,种族、民族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务员录用的民主、平等难以真正实现。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四章“报考资格审查”第十四条规定:报考国家强化关键能力探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这是与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息息相关的,与西方国家要求公务员保持“政治中立”形成鲜明对比。——摘编自《关于中西方公务员录用制度比较及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分析报告》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综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答案 不同之处:重实质平等;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党管干部”。启示:要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历史和西方经验;严把“入口”关,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扩大考任制实施范围;完善考试录用方法和铲除招录中不合理现象等。拓展深化(1)相通之处中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相通之处与关联过程相通 ①借鉴与传承相结合;②立法推进,逐步建立;③与国情相结合,不断创新内容相通 ①实行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②对官员实行科学的统一管理;③实行以考核制为基础的晋升、奖惩以及待遇制度;④有较为严密、完整的文官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拓展深化(2)关联:英国文官制度对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借鉴作用。①加强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②健全竞争机制,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和考核制度。③建立合理的职业分类制度,逐步建立政务类与业务类公务员分类管理及晋升制度。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进监督公开化、民主化,拓宽监督渠道,确保行政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典题演练落实(2022·盐城模考)下表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一战末期 二战后 行政级(若干职级) 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 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一等书记级 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 专业人员 法律、统计等二等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女书记级 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 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命题设计聚焦考点 西方文官制度情境设置 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对比表(学习情境)解题指津易错排查 A项是一战时期的特征,不是变化,故排除(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不符合信息)D项是相同点,不是变化,故排除(不符合题意)关键能力 一战期间文官分类按级别,而二战后文官分类是按“行政人员” “专业人员”,体现专业化管理,故B项正确1231.(2025·宿迁月考)雅典是古希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涌现出如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戏剧家阿里斯托芬、尤里比底斯等大批活跃在雅典广场的会场及演讲台上的人物。这表明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民主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C.民主政治带有贵族政治色彩D.民主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45材料中雅典大批学者的涌现,体现出了雅典文化的繁荣,而他们大都“活跃在雅典广场的会场及演讲台上”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A项正确;民主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项;民主政治带有贵族政治色彩,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民主体现了全体公民的意志与事实相悖,排除D项。123452.(2025·徐州模考)1215年,因国王约翰随意征税,贵族起兵反抗,迫使约翰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若违反规定,可对其进行制裁。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大宪章》A.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保护了贵族和教会权益C.体现了王权有限的原则D.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精神√12345《大宪章》的制定体现了王权受限,选项C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体现了议会至上原则,选项A排除;《大宪章》是贵族迫使国王签署的,防止国王擅自征税,其中未体现出对教会权益的保护,选项B排除;《大宪章》是对王权的限制,不能体现出自由平等精神,选项D排除。123453.(2025·连云港质检)世界近代民主运动中,英国采用和平的、改良的、渐进的方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以革命、战争和政变的方式最终形成“两院制加总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则以其独特的条件建立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政体。这表明,西方代议制中A.革命是实现民主的基本方式B.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C.美国民主制度优于其他国家D.总统共和制是时代主流√12345123据材料中“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两院制加总统制’;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可知,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民主的方式不同,说明代议制民主政治形式具有多样性,故B项正确;民主实现的基本形式,包含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两种形式,A项错误;英、法、美的民主政体各有优势,符合本国国情,无法说明美国的民主形式优于其他国家,C项错误;总统共和制只是民主制度的类型之一,不能说明是时代主流,D项错误。454.(2025·南京模考)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以与“四大发明”媲美。据不完全统计,在1570—1870年的300年间,用英文出版的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包括考试制度等方面的书籍达70多种。据此可知,中国考试制度A.决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B.西方选官制度与之有渊源关系C.深刻影响了西方的政治生活D.与西方的考试制度一脉相承√12345123从材料中的“中国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以与‘四大发明’媲美”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的考试制度对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确立与中国的科举制有渊源关系,故选B项;中国的考试制度是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外因,并非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C项夸大了中国考试制度的作用,排除;西方考试选拔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考试制度有相似性,但并非“一脉相承”,排除D项。455.(2025·南通月考)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的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体现了国会和政府的权力制约关系B.有利于保持政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C.缓和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D.有效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1234512“两官分途”的方法使得事务官能够不受政党政治的影响,而且事务官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加强政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B项正确;“两官分途”主要是解决政党政治存在的弊端,而非体现国会和政府的权力制约关系,排除A项;事务官是中立的,并不参与政党政治,因此其并不能缓和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排除C项;事务官保持中立,其主要是履行政府职能,不能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排除D项。345课时精练1.(2025·盐城二模)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曾提议:富有阶层如为底层公民参加政治活动提供津贴,公民大会则需要豁免富人所承担的一些不必要的公益捐助义务;忠诚于城邦精神的德摩斯梯尼也有类似的主张,在强调富人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又要求平民为城邦作出应有的牺牲。上述主张突出说明,当时的雅典A.贫富阶层间矛盾突出 B.城邦认同意识较强C.公民的法律意识淡漠 D.对外扩张战争频繁√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和德摩斯梯尼都主张富有阶层要对平民提供参加政治活动的津贴,强调富人的责任,侧面反映出当时雅典的贫富阶层矛盾突出,故选A项;材料强调富人对底层公民的义务,其目的是缓和贫富矛盾,与城邦认同意识无关,排除B项;材料和法律意识无关,排除C项;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富人在政治活动中承担的责任,无法体现对外战争,排除D项。13141516172.(2025·徐州质检)在古代雅典,无论是经抽签还是选举任命的官员,只有通过任职资格审查程序并且完成宣誓仪式后,才能正式管理城邦的事务。虽然公民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履行公共职责,但官员候选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接受任职资格审查。这些规定旨在A.强化公民权利 B.维护城邦政治C.减少官员数量 D.确立宪法权威√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据材料信息可知,不论通过何种方式产生,官员必须接受任职资格审查和宣誓仪式,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城邦的稳定,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官员候选人需要按照法律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旨在维护城邦稳定,并非强化公民权利,排除A项;材料反映官员需接受任职资格审查,并未减少官员数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并不是确立宪法的权威,而是规范官员行为,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学者认为,罗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结合,三者相互牵制,处于平衡的状态。关于古罗马的政体,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B.此政体与近代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性质相同C.它适应并且推动了古代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D.其机构设置和制衡理念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据材料可知,罗马人的“混合政体”有效协调了各方利益,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适应并推动了古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故选C项;古罗马同时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而不是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排除A项;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近代欧美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两者性质不同,排除B项;古罗马的机构设置并没有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排除D项。13141516174.罗马王政时代实行公民兵制度,公元前2世纪末期,实行募兵制,“任何公民都可以作为志愿兵参加军队”,后来规定自愿加入罗马军团的非罗马人在入伍时即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这反映了罗马A.统治范围的扩大 B.公民权内容的变化C.政治体制的变革 D.军队战斗力的提升√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据材料可知,罗马征兵的范围从公民兵到非罗马人入伍可授予公民权,征兵范围不断扩大,体现了统治范围的扩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征兵范围的扩大,没有体现公民权内容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展现了罗马征兵制度的变化,与政治体制变革无关,排除C项;征兵范围的扩大无法说明军队战斗力的问题,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5.(2025·江阴调研)10—14世纪,法国卡佩王朝国王本应享有的权利,很多被地方上的大封建主所篡夺,但国王仍享有某些特殊地位:如国王名义上是最高一级封君;可以在兰斯大教堂举行加冕礼和涂圣油仪式,使王权获得神授的性质;在教会支持下为王子行加冕礼,以保证王位世袭。这些特殊地位A.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B.使国王获得最高政治权力C.打击了封建贵族的势力D.反映了王权对教权的依附√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据材料可知,通过不断神化和美化,法国国王在政治上、宗教上乃至在群众意识中享有诸多特殊地位,这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故选A项;国王获得最高政治权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国王的特殊地位无法直接打击地方上封建贵族的势力,排除C项;王权对教权的依附与“国王名义上是最高一级封君”无关,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当世俗权力被剥去君权神授外衣的合法性后,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这一信念根植于中世纪世俗与宗教对一种权力都施加的二元性限制。据此分析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A.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B.导致欧洲陷入混乱状态C.不利于政治秩序的平衡D.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由题干可知近代的限制权力思想在中世纪可以找到依据,故选A项;题干提及的是中世纪限制权力对后世的影响,并非对当时的影响,排除B项;“不利于”强调的是消极影响,而洛克强调分权思想的历史渊源,排除C项;洛克的《政府论》出版于1690年,意在为1688年“光荣革命”辩护,英国此时已经完成宗教改革,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7.(2025·无锡模考)1215年颁布的英国《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赋税,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A.促成英国建立起议会君主制B.注重维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逐渐形成了“王在法下”的传统和原则,故选D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排除A项;《大宪章》维护的是封建贵族的私有财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权受到限制,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排除C项。13141516178.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权力部门中,只有众议院是由人民直接选举的,参议员和总统这些关键性的职位,不仅任期较长,而且都采用间接选举,法官和其他官员则由任命产生。这反映出A.民主政治精英化的趋势B.精英政治有悖民主实质C.政党政治加剧社会分化D.短视政治损害民生福祉√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材料反映美国的精英政治不是民主的结果,而是反民主的结果,故选B项;这种现象从美国建立就已经开始,精英在美国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党政治,排除C项;美国自建国至今这一民主制度持续200多年不能视为短视政治,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9.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于1853年制订了一套行使至今的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选官制度弊端 B.英国政府的推动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中国科举制的影响√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时间上来看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时期,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才导致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故C项正确。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0.(2025·江阴月考)19世纪以来,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这一做法A.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成熟C.防止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滋生D.完善了代议制民主政治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的文官制度下,事务官不参与政党政治,不受党派的影响,这能够保证政府机构运转的连续性,保持政局的稳定,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成熟,排除B项;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保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英国文官制度与代议制民主政治并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1.(2025·连云港模考)在英国的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先是在1855年明确规定,“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后又在1870年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规定的出台A.有利于提高英国政策的延续性B.摆脱了政党政治对英国的影响C.有助于对文官行政能力的保障D.引发了英国报考公务员的热潮√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结合所学,文官制度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与题意相符合,故选C项;英国政策的延续性与政党制度紧密相关,与文官制度关系不是很紧密,排除A项;“摆脱了”说法过于绝对,应为“缓和了”,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报考公务员的社会态度及报名人数信息,排除D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1854年英国公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务委员会,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其中高级文官考试内容,具体如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内容借鉴了中国科举制B.凸显了政务官的专业化要求C.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形成D.高级文官侧重综合知识考查√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必考科目 作文、英语、现代或基础经济、普通科学、辅助文字选考科目 (任选6门)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经典、梵语、外文、政治、数学和自然科学选择题123456789101112由高级文官考试内容看,必考科目多是综合性知识的体现,而选考科目则是某些专业性知识的选择,所以英国高级文官的选拔侧重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故选D项;中国科举制与英国高级文官考试内容不同,所以不能说借鉴了中国科举制,排除A项;选考科目考查专业化知识,而必考科目凸显的是对综合知识的考查,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1854年才出台英国常任文官的考试制度,而政党政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就开始形成了,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31415161713.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没有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A.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D.人民主权论的传播√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开始了文官制度改革,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要求获取更多的政治权益,故选A项;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后,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排除C项;人民主权论的传播属于思想方面的原因,而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变化,排除D项。131415161714.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尔顿法》的颁布A.确保了美国官员的政治中立B.实现了美国用人制度的公平C.根除了美国社会的政治腐败D.提升了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从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彭德尔顿法》确立文官竞争择优与保持中立原则,首次确认了联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腐败,改进了文官的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的职业化,有利于提升美国的国家治理能力,故选D。文官中立不等同于官员中立,故A错误;原则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实上的公平,故B错误;根除腐败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131415161715.近代美国由于受“政党分肥制”的影响,在文官的任用方面,除了选任的政府官员外,其他具有秘密性、专门性或临时性的官员,均不由考试任命,不受有关考试制度的法规限制。此类人员在公务员人数中所占比例较大。这反映了文官制A.无法体现公平竞争原则B.选拔范围具有狭隘性C.容易滋生政治腐败现象D.政治化倾向非常明显√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材料中所提到的“政党分肥制”影响了文官的任用,在一些特殊的岗位,任用时特殊处理,其任免进退主要为政治势力所左右,受政党政治的支配,说明政治化倾向非常明显,故D项正确。131415161716.《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不因此而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也不因此承担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他们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这一规定,体现了美国文官制度的A.择优录取原则 B.职务常任原则C.政治中立原则 D.论功晋升原则√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任何公务人员……歧视”指文官不得参与党派政治活动,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即政治中立原则,故选C项;择优录取原则指文官的录用主要是按考试成绩,并参考个人资历、学历、品德和健康状况来鉴别优劣,排除A项;职务常任主要指公务员一经公开考试和择优录取后,若没有重大责任过失不得被免职,排除B项;论功晋升原则指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排除D项。1314151617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鉴于政党分肥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正式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该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取消公务人员承担向政治基金捐款和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拒绝承担此项义务的文官不得被免职或受到歧视性对待;文官在考试、任用、提升、调动、复职、降级、辞退等方面,一律平等;设立不受党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摘编自王锦瑭《美国文官制的改革》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材料二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3分)答案 特点:立法保障;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公平竞争;重视考核。(任答3点即可)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文官制度和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同作用,并指出后者不同于前者之处。(9分)答案 相同作用:有利于公平公正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官员素质,优化官员队伍结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任答2点即可)不同之处:政治立场鲜明;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实行党管干部原则;不搞“两官分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答3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