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下图可知,该时期氏族部落营建( )A. 便于农耕劳作 B. 聚落功能区分明显 C. 基于防御需求 D. 形成鲜明社会等级2. 西汉武帝时,派“刺史分刺各州”,“以六条问事”,刺史均不得用本州人士;东汉桓帝定“三互法”,“谓婚姻之家及两州(幽州和冀州)之人不得交互为官”,仅限于州牧和郡太守。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东汉刺史权力增大 B. 杜绝地方势力坐大 C. 推动公平选拔官员 D. 利于加强政治稳定3. 下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文书的基本构成情况。类别 数量 组成 出土地或文献出处土地买卖文书 44件 买地券及实用土地买卖文书 南京、武昌、鄂州、长沙、桂林等地人口买卖文书 13件 买婢券、买奴券、妇女和逃亡者等买卖文书 新疆吐鲁番、塔里木其他买卖文书 4件 买棺约、卖驼券、买布券、买毯券等 新疆吐鲁番借贷文书 5件 贷粮文书、贷粮文书和举锦券等租佃契约 3件 葡萄园等土地租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A. 南方租佃关系比北方普遍 B. 丝绸之路贸易繁荣C. 市场的经营秩序较为规范 D. 商业管理日趋严格4. 唐律中有官员犯罪后“除名”“免官”等抵罪的规定,并且犯法官员待“除”“免”之后的规定期限结束,还可再行叙用为官。《大明律》则严格控制官员抵罪,规定一旦解职永不叙用。这一变化( )A. 贯彻了轻罪重罚的原则 B.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 反映出主流思想的变迁 D. 体现了援礼入法的趋向5. 中国传统慈善以“养济”主,如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粥厂、留养局等。道光年间,清朝官员裕谦在武昌设立恤孤局,对孤儿因材施教,聪颖者读书识字,平庸者教之纺花、织布、结网等手艺。这表明当时( )A. 社会救济范围不断扩大 B. 民间优抚救济体系日趋完善C. 政府是社会救助的主体 D. 优抚弱势群体理念发生变化6. 晚清时期,很多西式补药都采用中国化的名称,如用“丸”“丹”等汉字,使人难以简单地从名称上辨别出中西补药的区别。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B. 西药推广受到阻碍C. 民众消费心理趋向 D.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7.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时拥有轮船6艘,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运输业务。1877年,又向社会集资222万两银子买进美商旗昌洋行的旧轮船16艘,及其码头、洋楼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由此可见,该局( )A. 辅助军事工业 B. 获得良好收益C. 经营理念先进 D. 抵制外来侵略8. 1933年底,川陕省工农银行成立,号召“集中农民手里的零碎经济聚成集团经济”。工农银行成立一年后,“有许多群众把自己的银元拿到银行里掉(调)换钞票来行使。银行准备金十分充足,无论来多少钞票,均充分兑现”。这说明川陕苏区( )A. 经济实力雄厚 B. 百姓自给自足 C. 货币体系完善 D. 金融秩序稳定9. 1953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与电影工业的决定》,强调“电影放映事业发展的方针是首先面向工矿地区,然后面向农村。在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则以发展流动放映队为主”。至1965年,全国放映单位总数达到20363个,其中,农村电影放映队9835个,占比48.3%。这( )A. 促使社会风气得到根本性好转 B. 折射出工农题材电影广受欢迎C.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10.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作出调整(如下表所示)。这一调整旨在(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是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决定自己的立场;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包括结盟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A. 积极践行新型多边外交政策 B. 构建协调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C. 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 D. 创造相对有利经济建设环境11. 所谓“新石器革命”中的农业起源问题——即人类从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过渡,目前学界明确认为其发生在近东、中国、中美洲、南美洲、美国东部;另外还有四个“候选”区:非洲萨赫勒地带、热带西非、埃塞俄比亚、新几内亚。上述研究成果证明农业起源具有( )A. 同步性 B. 阶段性 C. 多元性 D. 差异性12. 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仪式繁复,含誓词、注圣油、加冕等步骤。在加冕仪式中,枢机主教会把皇冠放在皇帝的头顶上,然后对皇帝说:“我从上帝那里接受这顶皇冠,现在交给你保管,这是神圣帝国和神圣皇帝的标志。”这种仪式( )A. 表明现实国情决定宗教形态 B. 展示了君主权威来源的合法性C. 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D. 体现君权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13. 19世纪,针对伦敦周围的大量公地处置问题,公地圈占者主张“财产私有权”,保护者主张“公地共有权”,双方进行了长期争讼,最终保护方获胜,伦敦大量公地转化为天然公园。这可用来说明当时英国( )A. 政府积极干预民生经济 B. 法制建设推动城市开发C. 对城市治理认知的进步 D. 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14. 在1870年的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的比重是25%,1889年下降为22%,1913年又降到16%。不仅如此,1870年美、德两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之和仅为18%,但到1913年,仅德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达到13%,美国则为11%。这反映出该时期( )A. 英国已丧失资本主义强国的地位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缓解C. 西方国家经济依赖程度显著提高D. 世界贸易多中心的新格局逐渐形成15. 《联合国宪章》第92条规定,国际法院为“联合国之主要司法机关”,承担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职责。国际法院从1947至2008年受理的公诉案件数达115起,著名的有“科孚海峡”案、“石油平台”案、“普拉利吉坦主权”案等。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 二战后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呈增长趋势B. 国际法院为践行联合国宗旨做出了贡献C. 国际法院的裁决案丰富了国际法内涵D. 用和平途径解决国际争端成为国际共识16. 当今,实现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自主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且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落后地区需要解决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因为它对高重复、低创造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岗位有很强的替代作用。由此可推知,人工智能的发展( )A. 导致了社会治理复杂化 B. 导致传统行业走向衰落C. 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 D. 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调整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 自古以来,南海诸岛不仅是国家疆域的一部分,而且被纳入了国家治理范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南海诸岛包括二百多个岛礁沙滩,它们大体形成四个群体: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南海海域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扼两洋海运的要冲,是我国大陆和近海岛屿通往国外的重要门户。南海诸岛位于南海中,是广州、香港、马尼拉、新加坡弧形航线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大量历史事实表明,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材料二 清代“内-疆-外”治理模式中,广东省沿海(含“内洋”)为“内”,南海诸岛等“外洋”区域为“疆”,周边越南、吕宋、苏禄等南洋区域为“外”,“疆”发挥着保“内”驭“外”的关键作用。清代中央政府将南海海疆的治理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南海诸岛的陆海区域,在清代一系列官书、方志等文献中,一直将“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作为山川单位列入广东省琼州府辖下的万州治内。清代对南海诸岛渔民的征收渔课,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要求东南四省沿海商船和渔船必须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饰船头和桅杆,以示区别,海船的两侧需刊刻字号,写明某省某州县某字某号船,明令“取鱼不许越出本省境界……船只有照方能下海”。清政府沿袭明制,设立崖州协水师营,巡护范围“东自万州东澳港起,西至昌化县四更沙止,共巡洋面一千里,南面直接暹罗、占城夷洋”。清代水师在执行巡海防务的同时,还负责朝贡护送、海难救助等任务不断巩固对南海诸岛的管辖。——摘编自王晓鹏《清代“内——疆——外”治理模式与南海海疆治理》(1)根据材料归纳清代前中期南海海疆治理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前中期南海海疆治理的历史作用。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运河是地区利益和资本运作的产物。运河主要通过建立运河股份公司的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丰厚的利润吸引投资者参与运河建设。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桑基运河连接了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通过该运河煤炭可以直达利物浦。1761年布里奇沃特运河通航,该运河将曼彻斯特郊区沃斯利煤矿和曼彻斯特城连接起来。至1830年英国运河总里程已经达到了2500英里,在地理上形成了全国性的运河网络。运河建造一般由议会授权,但运河如何修建则由投资公司各行其是,缺少统一的建设标准,如河道宽窄、水闸大小等都不统一,导致运河和河流运输系统支离破碎,效率低下。——摘编自雍止江《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运河修建的条件》材料二:由于缺马,美洲在长途陆路运输、通信、农业生产力以及由马和驴带来的大规模治理方面缺乏潜力。社会生活方面 美洲(没有马) 欧亚大陆(有马)农业 大草原未得到开发、人口稀少 整个草原都实施农业且温带地区强度加大冶金 金属运输量少,冶金术传播慢 远距离运输金属,冶金术扩散快贸易 短距离贸易 长途贸易,以马为基础,也鼓励其他方式(如运河)思想和发明的传播 写作、计算设备、算术(如0的作用)等技术的传播很少 技术广泛传播,如字母、算术、轮子的使用战争 小政体,联邦治理 大帝国,马背上决胜宗教 很少扩散 远距离扩散语言 很少互动 远距离互动——摘编自(美)杰弗里·萨克斯《全球化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运河修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马的应用的角度,简述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受战争影响,法国农产品产量大幅下降,至1945年,降至战前水平的2/3。为此,政府大力整顿农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法国农业指导法》和《农业指导补充法》等法律文件,将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置于平等的地位;要求各级政府成立乡村设施和农业治理协会,以改进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生产单位的土地面积;给55岁以上的农民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同时,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注入,据统计,从1948年到1952年,对农业设备和化肥的投入由不足10亿法郎增加到30亿法郎。为了鼓励出口,政府规定,若农民出售产品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其差价由政府补贴。在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欧洲农业亦向一体化方向迈进,法国农业享受着政府和欧共体的双重补贴。——摘编自滕淑娜,顾銮斋《法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考察》材料二 建国初期,严峻的政治局面与经济形势下,我国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粮食安全的核心是服从于和服务于国家工业化。1978年以来,粮食安全政策有很大调整,粮食生产者从集中的统购统销体制中分离出来,农户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农民由单纯的劳动者转变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1985年开始,粮食宏观调控开始迈向市场化。1991年国家对粮食统销政策进行改革,适当提高粮食的统销价格,同时对居民适当的提价补偿。2004年以来,进一步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对重点地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包括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摘编自周庆元《建国以来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农业政策调整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法两国在农业政策调整方面的共通之处,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简析实行合理农业政策的意义。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民族。制度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阶段本质特征的反映,是中华文明不断呈现新形态的核心表现。中华文明能够长期延续、不断前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制度体系(如图所示)的不断发展。——摘编自卜宪群《谈谈“中国特色”的历史内涵》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从制度体系的局部或整体,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具体举措:扩大治理范围,并设置机构(设立州县,明确划分领海疆界);对南海诸岛渔民征收赋税(渔课);严格管理出海船只;派出水师开展巡航、护航和救援行动。(任意答两点即可)政治背景:沿袭历朝以来国家对南海海疆的管理和经营;清政府为巩固统治,重视对海疆治理;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的实施;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需要(台湾郑氏势力等敌对势力)(2)历史作用:巩固了清代前中期大一统政治局面;有利于南海海疆的开发;有助于防范和打击西方殖民势力在南海及东南亚海域的侵略、渗透;促进了边疆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交流;为近现代海疆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留下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证明南海属于中国领海。【18题答案】【答案】(1)特点:商业资本主导,采用股份制形式;形成全国性运河运输网络,以煤铁等货物运输为主;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体系破碎,效率低下。(2)观点:马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交通事业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由于缺马,美洲交通发展落后,导致美洲人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草原和矿产资源等都得不到开发和利用,不利于美洲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美洲大陆几乎处于封闭的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亚大陆,因为有马,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草原和矿产资源都能得到开发和利用,远距离贸易繁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交通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围绕马广泛应用,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19题答案】【答案】(1)背景:农业对法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二战使法国农业遭受巨大破坏;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经济职能扩大,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答出其中4点)(2)共通之处:科技助农提高生产力;政府宏观调控,调整农业生产关系;颁行众多惠农措施,注意提高农民积极性;政策与时俱进;发挥市场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兼顾农业生产与流通领域。(答出其中4点)意义:促进了农业发展,并为其它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主权、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20题答案】【答案】论题:中国古代郡县制度(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具有守正创新的特征。论证: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后在全国推广,是“如身使臂”,保障中央集权有效行使的地方行政制度。县作为地方基本行政区划,在2000多年的传统国家制度体系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体现出其稳定性。随着时代发展,广义上的郡县制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增设州刺史监察地方,同时以郡统国。唐宋时期,分设道和路监察地方。宋朝派文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并设立“四监司”分化事权。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并为后世沿用。明清进一步完善行省制度和边疆治理。历代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所作出的政策调整,体现出极大的创新性。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一方面承袭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国家治理模式,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又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具有守正创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