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7张PPT)期中考点突破专案认知跃迁期中考试复习目录1构建知识网络2考点定向突破3考点练习 发现问题构建第一章知识网络01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构建第一章知识网络第一章考点定向突破02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考点一、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耳熟能详的《龙的传人》,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读图,完成1~2题。1.这条“东方巨龙”的地理位置位于 ( )A.西半球、南半球 B.低纬度,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C.朝鲜的东侧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A.陆上国界线长1.8万多千米,邻国较多,有利于开展多边贸易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C.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适合开展多种农业经营D.海陆兼备,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DD变式·技能考点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根据有关特征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1)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黑龙江省。(2)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俄、哈、吉、塔、阿、巴、印)。(3)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陕西省(内蒙古、晋、豫、鄂、渝、川或蜀、甘或陇、宁)、内蒙古自治区(黑、吉、辽、冀、晋、陕或秦、宁、甘或陇)。(4)联想记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邮政编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邮件分拣自动化和邮政网络数字化,加快邮件传递速度,而对全国进行划分的编码方式。邮政编码的前两位数字代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读邮政编码前两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布图,完成3~4题。3.关于邮政编码前两位数字与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搭配正确的是 ( )A.30—河北省 B.41—江苏省 C.85—西藏自治区 D.83—甘肃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浙江省位于华东北部地区 B.5个自治区邮政编码均以8开头C.邮政编码以4开头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无直辖市 D.两个特别行政区均以9开头CD变式·技能5.有一个快递包裹的编码为430070,这个包裹寄往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 )C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考点三、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如图为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图。读图,完成6~8题。6.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 )A.5~9岁 B.25~29岁 C.45~49岁 D.55~59岁7.2021年5月,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系列问题B.在短期内解决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C.有利于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D.有利于促进人口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DB变式·技能8.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增加就业机会 B.扩大城市规模C.增建养老设施 D.完善产业结构C民族分布特点考点四、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民族风情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无论是民族的饮食、服饰还是礼仪等,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生活的真实反映。据此完成9~10题。9.李华到新疆旅游时,观看了当地的民族风俗表演,下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风情的是( )A变式·技能10.关于我国民族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部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是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D.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不利于民族交流与合作C(2023·宝鸡模拟)歌曲《万疆》的歌词中写道:“红日升在东方……吾国万疆……写苍天只写一角日与月悠长,画大地只画一隅山与河无恙……”如图为我国疆域简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B.与朝鲜、韩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地区位于热带D.领土最南端为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D成果分层评价【能力提升】2.“日与月悠长”,当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晨曦初露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夜晚。这是因为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类型不同B 如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图中①省是 ( )A.福建省 B.四川省C.贵州省 D.云南省4.图中②省的行政中心是 ( )A.福州 B.广州C.南宁 D.昆明5.图中内海③是 ( )A.渤海海峡 B.琼州海峡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ADB 徐霞客是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读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和云南某地民俗图,完成6~8题。6.路线上的济南、长沙分别位于 ( )A.山东省、湖北省 B.山东省、湖南省C.河北省、湖南省 D.山西省、湖北省B【拓展迁移】7.徐霞客描述云南某地建筑为“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cuàn)卧(烧火和睡觉的地方)”。这种民居反映了该地的气候 ( )A.潮湿炎热 B.寒冷干燥C.长冬无夏 D.四季分明8.《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云南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下列属于该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的是 ( )A.雪顿节 B.那达慕大会C.泼水节 D.元宵节AC 右图为2001-2050年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含预测)。读图,完成9~11题。9.下列有关2001-205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25年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超过农村C.城镇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2050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约为10%10.为应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B.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C.大量接纳国外移民 D.实施提前退休的制度CA11.我国人口政策由2016年的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2021年的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目的是 ( )A.解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 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减缓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 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B12.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物产富饶,经济繁荣。如图为中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____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与___洲面积差不多。(2)1月份的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而海南省天气温暖,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3)A、B、C、D四个国家中既与我国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__,属于内陆国的是__。(填字母)(4)2023年9月24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顺利从福建平潭码头抵达福建莆田海上风电场水域。这里的水域位于图中的___。(填序号)960欧纬度位置DC①构建第二章知识网络01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第二章考点定向突破02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考点一、中国的地形1.中国主要地形区及界线2.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如图为我国四条重要山脉及两侧地形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山脉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天山山脉C.巫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D.祁连山脉是东西走向D变式·技能2.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黄土高原 B.乙为塔里木盆地C.丙为东南丘陵 D.丁为长江中下游平原B考点二、中国的气候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季节 特点 成因纬度因素 季风影响冬 季 南北气温 差异大 太阳直射 南半球 北方 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昼较短 受冬季风影响大南方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昼较长 受冬季风影响小季节 特点 成因纬度因素 季风影响夏 季 南北普遍高温 太阳直射 北半球 北方 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但昼较长 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晴天多南方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但昼比北方短 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阴雨天多2.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3.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如图示意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景区红叶最佳观赏期不同,其中最早可以观赏的景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迟看到红叶的景区位于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主要原因是_____位置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纬度变式·技能(2)喀纳斯和红叶谷两地都处于___(高/中/低)纬度地区,但从海陆位置看,喀纳斯_________,离冷空气源地近,冬季降温更___(早/晚)。(3)四川稻城俄初山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红叶观赏期_____(提前/滞后),因为这里海拔___,气温___。(4)北京香山、江苏栖霞山、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岳麓山四个景区在红叶观赏期的同一天内昼长有明显差异,下列按四个景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的昼长排序正确的是__(单项选择)。A.京>苏>湘>粤 B.川>苏>鄂>京 C.粤>湘>吉>新 D.粤>湘>苏>京中深居内陆早提前高低D(5)北京香山的红叶11月上旬随着强劲_____(风向)风的到来,“无边落木萧萧下”,结束了一年中最绚烂的秋意。(6)我国南北方红叶观赏期的差异,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___高___低,南北温差___(大/小)。西北南北大考点三、中国的河流1.长江的治理与开发河段 主要问题 治理措施 开发利用上游 水土流失严重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 水能资源中游 洪涝灾害 加固堤坝、退耕还湖、裁弯取直、疏浚河道、修建水库 航运、淡水养殖、旅游下游 水污染 防治水污染 -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河段 主要问题 治理措施 开发利用上游 土地荒漠化、凌汛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破冰泄洪 水能、引黄灌溉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水能下游 洪涝灾害、凌汛 加固黄河大堤、破冰泄洪 引黄灌溉4.习近平心系长江、不忘黄河,一江一河,一南一北,同时并举。读图①、图②,回答下列各题。(1)读图①,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_____省,且都东流入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河段中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河段。(2)结合图①,说出长江与黄河上游河段共同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原因。答: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青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甲变式·技能(3)图②中阴影地区森林破坏对长江水文特征的影响是___________;黄河出现此问题的主要河段是___(上/中/下)游,它们共同治理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______。(4)图②所示区域湖泊众多,其中序号①是_______,这些湖泊对长江流量起到调蓄作用,可以减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_____灾害。(5)图②所示长江干流自上游到中游,流量不断_____,从水系状况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含沙量增大植树造林(种草)中洞庭湖洪涝增大沿途不断有支流汇入 “诗仙”李白不仅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如图分别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和谢公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李白的足迹大多在我国的 ( )A.地势第一级阶梯B.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C.东部季风气候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C成果分层评价【能力提升】2.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四川盆地地形崎岖 B.内蒙古高原内部坦荡C.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D.山东丘陵起伏和缓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其特别功能是 ( )A.漂洋过海 B.翻山越岭 C.保暖隔雪 D.穿越沙漠AB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某些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如图为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4.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 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 ( )A.寒、温、热三带齐全B.类型复杂多样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D.季风气候显著B5.黄芪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C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根据长江水系及干流主要城市分布图,完成6~9题。6.坐船从上海出发,沿长江干流到达重庆,沿途看到长江接纳的支流有 ( )A.赣江、汉江、湘江、乌江、嘉陵江B.赣江、湘江、汉江、乌江、雅砻江C.雅砻江、嘉陵江、乌江、汉江、赣江D.汉江、赣江、湘江、嘉陵江、岷江A7.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对应正确的是 ( )A.宜宾—雅砻江 B.重庆—岷江C.武汉—汉江 D.南京—湘江8.关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B.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C.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D.使得南水北调供水量更加稳定CA9.从雪山脚下到东海之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成为所有长江儿女的共识,以下做法符合这种理念的有 ( )①建立长江沿线生态环境评测机制 ②加强工农业水污染治理 ③实施退耕还湖还湿,全年禁止打渔 ④重点开发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⑤建立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区⑥上游修建大坝,大力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C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漫步中国”专辑中的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共分为4段。材料二 如图为走“胡线”示意图。【拓展迁移】(1)图中的“胡线”是我国_____地理分界线。(2)东北段于林草交会处穿行,穿过的A山脉是_________,该山脉与我国________年等降水量线吻合。(3)山西段穿过_________(地形区),体验者能够看到位于黄河_____(上游/中游/下游)的壶口瀑布。(4)体验者在陕西段游览历史古都_____(城市),欣赏大唐文化。(5)陕西段和西南段交会处的B山脉呈_____走向,是我国1月__℃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人口大兴安岭400毫米黄土高原中游西安东西0(6)走“胡线”体验者在8、9月穿越横断山脉时,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7)在西南段,体验者可以寻求人与自然的多样性。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西南段人与自然的多样性。答:民族种类多,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气候和植被呈垂直变化,生物具有多样性。滑坡、泥石流、山洪、崩塌(任写两种)要点思维转化站03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一、选择题 “山河四省”是指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位于我国北部黄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会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右图示意“山河四省”位置。据此完成1~2题。图QZ-11.“山河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 )A.粤、桂、琼、滇B.湘、鄂、赣、皖C.晋、冀、鲁、豫D.秦、晋、陇、黔图QZ-1C2.“山河四省”中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是 ( )A.河北省B.河南省C.山西省D.山东省图QZ-1D 彝海结盟是指长征路上,途经四川大凉山的中央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彝族同胞拥护的历史。读彝族在我国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完成3~4题。图QZ-23.彝族所在的云贵高原,其地表特征是 ( )A.地表开阔坦荡,多肥美草原B.地表平坦,沃野千里C.地势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D.黄土广布,沟壑纵横图QZ-2C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彝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C.具有“大聚居、小杂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D.那达慕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图QZ-2A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中国人口减少85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首次负增长。读我国2016—2022年人口净增长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5~6题。年份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净增人口数量(万人) 906 779 530 467 204 48 -855.关于我国2016—2022年人口净增长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7年人口净增长数量最多B.人口净增长数量持续增加C.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D.人口净增长数量先增后减C6.面对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象,我们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B.鼓励人口向城市迁移C.降低移民标准,大量接收海外移民D.继续落实“一孩”生育政策A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为“一辆巨大的过山车”。读图,完成7~9题。图QZ-37.川藏铁路沿线经过的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维吾尔族C.藏族D.壮族图QZ-3C8.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②青藏高原③横断山脉④江南丘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图QZ-3A9.图示区域 ( )A.以横断山脉为分界线,跨越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C.沿途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D.位于干旱区,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图QZ-3C 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即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右图为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图QZ-410.入冬时间,拉萨早于武汉,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图QZ-4C11.哈尔滨入冬时间早,三亚全年无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哈尔滨位于东北平原,海拔较低②哈尔滨与三亚纬度差异大,温差较大③哈尔滨距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严寒④三亚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温更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图QZ-4C 黄河全长5 400多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右图为黄河流域略图。读图,完成12~15题。图QZ-512.“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 ( )A.南海B.东海C.渤海D.黄海图QZ-5C13.黄河①河段水电站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阶梯交界处,落差大C.人口众多,需求量大D.工业发达,技术先进图QZ-5B14.据图推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③处的 (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平原图QZ-5C15.“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 ( )A.①河段B.②河段C.③河段D.④河段图QZ-5D二、综合题16.读我国疆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版图无小事,为了增强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版图完整的意识,某中学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的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图QZ-6(1)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从“五带”划分看,陆地大部分位于 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图中①省北部的海峡是 。 图QZ-6北温琼州海峡(2)与A国家相比,我国陆地面积较 (填“大”或“小”);与B国相比,我国在海陆位置上的优越性,体现在 (填字母)。 ①地跨两大洲 ②海陆兼备③陆上邻国较多 ④四面环海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图QZ-6大C(3)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真实战争为背景,讲述中国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C (填国家名称)水门桥交战中,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钢七连“三炸水门桥”,最后赢得胜利。 图QZ-6朝鲜(4)图中省区②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属于人口 (填“稠密区”或“稀疏区”),从自然因素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图QZ-6青藏高原稀疏区海拔高,气候高寒,且空气稀薄,不适宜人类生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哀牢山地形复杂、气候莫测、人烟稀少,成为“人类禁区”。近年来,哀牢山不断“走红”,大量游客聚集于此,想探究哀牢山神秘的面纱。但目前,哀牢山只有部分区域被开发成景区,有较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可以合理适度打卡、游玩,但涉及未开发区域,不建议游客贸然前往。让我们一起揭开哀牢山神秘的面纱吧。[哀牢山定位](1)据图甲、图乙分析哀牢山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2)哀牢山位于 山脉与云贵高原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图QZ-7云或滇横断[哀牢山独特的自然环境]材料一 哀牢山全长450多千米,主峰大磨岩峰海拔3 166米,哀牢山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在2 000米以上,超过3 000米的山峰有20余座。山地气候多样,垂直分布明显,兼具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等气候类型,降水丰富。(3)结合图丙分析云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 。图QZ-8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4)图丁示意哀牢山东、西两侧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越丰富,植被覆盖率越高,结合哀牢山东、西两侧降水量存在的差异,说明造成这种东、西物种丰富度差异的原因: 。(3分) 图QZ-8哀牢山西南侧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哀牢山“生命的禁区”]材料二 哀牢山地区人烟稀少,野生动物众多,包括孟加拉虎、绿孔雀、黑长臂猿、云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众多野生动物,和以“植物活化石”——梭罗树为首的千余种高等植物,森林郁闭度极高,很容易迷失方向和遭遇毒蛇、野兽等。(5)依据材料一及材料二,综合分析哀牢山为世界上同纬度生物多样性、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地区的原因。[答案](5)纬度低,热量充足;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大,植被垂直变化显著;受人类影响小。(6)请你站在云南省政府的角度,提出平衡好文旅发展与保障生命安全、资源保护的建议。[答案](6)要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设立自然保护区等。18.2024年长江流域出现极其剧烈的“涝旱急转”。图甲示意长江水系及中游河段,图乙为长江武汉段“见底”照片,图丙示意武汉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QZ-9[汹涌洪水] 历史上,每当进入夏季,长江中游地区洪涝频发,防汛抗洪压力极大。2024年4月至7月期间,长江干流发生多次洪水。(1)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洪涝频发的原因,并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图QZ-10① ,② ,③ ,④ ,⑤ 。支流弯曲慢水土流失严重缩小[干旱见底] 2024年8月,长江武汉段水位仅17.22米,创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进入10月,长江武汉段多处水域甚至“见底”,行人可随意行走于河床之上。(2)分析2024年8月以来长江武汉段水位异常偏低的气候原因。[答案](2)2024年8月至10月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大幅减少;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蒸发旺盛,导致河流水量损失较大。(3)举例说出此次长江“见底”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答案](3)水位过低导致航道变浅,船舶通航能力受限;河流流量减少,水电站的发电量下降,影响电力供应;农业灌溉困难;部分依赖长江水作为工业用水的企业,可能因供水不足而被迫减产甚至停产;水域面积缩小,影响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科学调度] 面对极端的“涝旱急转”,三峡等长江上游水库群通过对江水的科学调控,有效地缓解了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4)说明三峡水库在本次“涝旱急转”中调控江水的过程。[答案](4)洪涝阶段:在洪水来临前,降低水位,腾出库容;当洪水来临时,拦截洪水,削减洪峰。干旱阶段:增加出库流量,向下游补水,通过调节出库流量,提高长江中下游的水位。期中考点突破专案谢谢观看期中考试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