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驻马店市二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是( )A.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C. 有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 D. 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2. 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 都无种子 B.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都有根、茎、叶 D. 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3. 如图为小美同学体细胞中控制眼睑性状(单、双眼皮)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科学的是( )A.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B. 这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 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D. 若小美的眼睑表现为双眼皮,则可断定单眼皮为隐性性状4. 多少年来,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一直吸引着科学家探索的目光。关于它们的研究人类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是否表现只与基因有关B.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C.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甜菜,含糖量提高,是可以遗传的D. 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收获的也一定是饱满粒大的5.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一个DNA分子上含多个基因B. 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往往是成对存在的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着生物的性状D.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6. 小麦有高秆和矮秆之分,将高秆小麦和高秆小麦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秆小麦和矮秆小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麦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B. 由实验结果可知矮秆为隐性性状C. 若用H/h表示基因,则子一代高秆小麦的基因组成为HH或HhD. 子一代中矮秆小麦所占的比例为1/27. 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木本植物有高大的树木 B. 有根、茎、叶的分化C. 有输导组织的分化 D. 受精不需要水,有种子形成8.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A. 使用工具 B. 直立行走 C. 大脑发达 D. 使用语言9. 通过对某地化石的勘查,研究人员发现早期人类骨骼上的损伤及疾病迹象与人体进入冬眠状态时的生理变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发现使他们怀疑古人类是否采用了冬眠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目前可知化石是研究生物学最直接的证据B. 施莱登提出古人类的祖先是一类森林古猿C. 研究人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D. 古人类为适应环境生活,最后产生了语言10. 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 黑猩猩 B. 大猩猩 C. 猕猴 D. 长臂猿11. 图2是切开的苹果,从结构上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属于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12. 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不合理的是( )A. 单细胞→多细胞 B. 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C. 结构由简单→复杂 D. 低等生物→高等生物13. 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虫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螟效果不好了,其原因是( )A. 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B. 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了抵抗DDT的保护膜C. 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增加D. 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抗体14. 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有过度繁殖的现象B.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因为争夺食物、空间、配偶而展开生存斗争C. 在恶劣环境的诱导下生物会产生适应性变异D. 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15. 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B. 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C. 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D.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16.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 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C. 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有的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D. 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中,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17. 所有藻类细胞里都含有色素是( )A. 叶绿素和藻黄素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C. 叶绿素和藻红素 D. 藻黄素和类胡萝卜素18. 人类的发际线有两种: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受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儿子都有美人尖,女儿却是无美人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B. 基因A和a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C. 母亲和女儿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D. 儿子基因组成为AA的可能性是1/319. 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等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种”的植物特征完全相同B. 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C.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D. 同科不同属的植物比同属的植物亲缘关系远20. 下列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 )A. 白化病、色盲、先天愚型B. 佝偻病、夜盲症、坏血病C. 呆小症、乙型肝炎、非典型性肺炎D. 色盲、甲状腺肿、流行性感冒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21. 如图是人类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研究人类起源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由图二可知,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D]______。(2)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图二中D的一部分被迫下到地面生活,由四肢着地行走改为[E]______行走,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现代人类;目前唯一现存的人种是______。(3)从图一中可以看出,人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促进______的发育。2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野外考察时,拍摄了如下一些照片。(1)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列分类表解逐一分类,写出下图中对应的植物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⑤______;⑥______。(2)上图有三种植物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______繁殖后代。(3)上述六种植物中,哪种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______。23. 如图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实验装置,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装置是______设计的,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的_______,主要是为该实验的进行提供能量。(2)B装置的液体模拟了______。实验后,在C中可检测到含有多种_______。(3)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_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4)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______。24. 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先天性聋哑的孩子,遗传图解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亲代①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______。(2)子代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先天性聋哑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先天性聋哑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后代是男孩还是女孩取决于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提供的生殖细胞的类型。这对夫妇,第一胎生了儿子,第二胎生女儿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__。(4)某人生下来表现正常,但由于小时候注射链霉素导致聋哑,这种性状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给子代。生物性状的表现是由基因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驻马店市二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生物(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 ①. 化石 ②. 森林古猿(2) ①. 直立 ②. 智人(3)大脑【22题答案】【答案】(1) ①. 水绵 ②. 葫芦藓 ③. 肾蕨 ④. 油松 ⑤. 玉米 ⑥. 向日葵(2)孢子 (3)葫芦藓【23题答案】【答案】(1) ①. 米勒 ②. 原始大气 ③. 氧气 ④. 闪电(2) ① 原始海洋 ②. 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3)无机物 (4)原始海洋【24题答案】【答案】 ①. Aa ②. a ③. Aa ④. aa ⑤. 1/4 ⑥. 父亲 ⑦. 50% ⑧. 不能 ⑨. 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