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四季青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四季青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四季青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上·杭州期中)规范的实验操作十分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蒸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2.(2024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以天地互动的方式,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科普课。从航天员传来的照片显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大气水
3.(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杭州的天气和气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杭州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大概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
B.杭州冬季多刮西北风,指的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
C.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天气
D.在我国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洪水等
4.(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明在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为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以上微观示意图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6.(2024八上·杭州期中)硝酸钾和碳酸钾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45.8 85.5 110 169
碳酸钾 110 114 121 126 139
A.20℃时,100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20℃的碳酸钾溶液和60℃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D.硝酸钾和碳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
7.(2024八上·杭州期中)运河中一艘货船因偏离航道搁浅(如图)。为使该货船能回到航道继续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
C.清除货船底部淤泥 D.将货物搬到甲板上
8.(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甲所示,高为1m的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石料刚好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900N
C.石料的体积为
D.石料的密度为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用力吹气时,瓶中的水从竖直的玻璃管内上升甚至喷出
B.乙实验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会导致水银面竖直高度低于760mm
C.丙实验将简易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
D.丁图中,中医拔罐疗法利用人体内外气压不相等进行治疗
11.(2024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泥沙和食盐(溶解和过滤)
B.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蒸馏)
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降温结晶)
D.汽油和水(过滤)
12.(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橡皮泥船
图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图丙: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插入被测液体中静止
图丁:同一个鸡蛋分别没入到浓盐水和清水中
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改变自重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
C.图丙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两种液体的密度
D.图丁同一鸡蛋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13.(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温度(℃) 1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质量(克)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
硝酸钾的质量(克) 13.3 31.6 63.9 110 169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
14.(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④→⑤可析出53.9g硝酸钾晶体
D.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g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15.(2024八上·杭州期中)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16.(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b管与电源   极相连。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2)理论上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则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
(4)该反应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
17.(2024八上·杭州期中)“炉甘石洗剂”是一款成分安全的止痒药品,主要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洗剂”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炉甘石洗剂”属于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⑥植物油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荡后形成的混合物中,溶液有   ,乳浊液有   。(均填序号)
18.(2024八上·杭州期中)当今中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备受世界瞩目,请根据已知知识对下列现象填空。
(1)中国航天目前有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有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其中山西太原和海南文昌发射点经度相差不大,但两地气候相差较大,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有________
A.纬度位置 B.海陆性质
(2)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   、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天宫课堂授课结束后,同学们对之前做过的实验展开讨论,下列实验在空间站中也能完成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
B.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C.马德堡半球实验
19.(2024八上·杭州期中)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我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水库中的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处理后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填字母标号,多选);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是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20.(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入水底(图甲),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将其放入水中,橡皮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图乙),两次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两次液面高度   (以上均选填“>”“<”或“=”)。
21.(2024八上·杭州期中)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或“不变”或“下降”)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   。
22.(2024八上·杭州期中)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1)在20℃时,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像氯化钾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的方法获得晶体。
(3)t℃时,某氯化钾溶液100g,恒温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又析出了8g晶体,求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g。
23.(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g取10N/kg)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体受到浮力 排开液体体积
水 1 2 1.5 0.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
(4)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   N处对应标上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24.(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金利用如图水平放置的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金的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N。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物体的密度为   。
(3)若只将小石块一部分浸入水中,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能或不能),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   。
25.(2024八上·杭州期中)学完大气压之后,老师布置了用带挂钩的轻质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大小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小科同学利用带挂钩的轻质塑料吸盘、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玻璃板等设计的实验(大气压强取)
(1)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测量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为d,后续步骤顺序已打乱;
A.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的大小
B.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至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
你认为后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   (填字母编号)。
(2)排好序后进行实验,则计算得出大气压值为   。(用字母表示)。
(3)他们发现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4)考虑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吸盘的面积不能超过   平方厘米。
26.(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红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这一专题后,对“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强弱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小红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饮料(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根据生活经验小红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
(2)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气压越小,气体溶解能力越   
(3)该实验装置的优点除了便于观察外,还有   
(4)气体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解释“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的原因:   。
27.(2024八上·杭州期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是中考考查的实验之一,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2)上述实验操作中,②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
(4)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C.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D.食盐中含有少量泥沙
28.(2024八上·杭州期中)图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
(1)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
(2)图2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会如何,并写明理由   。
29.(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科学课堂中,师生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经过测定瓶口面积为。请完成以下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另一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至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老师经过实验测定,鸡蛋要吞入瓶内,需要在鸡蛋上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请你计算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要   帕?
30.(2024八上·杭州期中)暴雨肆虐,突发的洪灾使得有些县城都沉浸在洪水之中,真可谓是“泽被万民”,很多居民等不到救援人员,只好拿出家里的一些家具作自救之用,一居民李刚拿出自己家一张床垫,总体积为0.3米3,由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沫制成,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1/5体积浸没在水中。求:
(1)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多大
(2)床垫的密度是多少
(3)若在水中用该床垫载人,设人的平均质量为50千克,要保证安全,该床垫上一次最多能承载几个人
31.(2024八上·杭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图甲)和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E   。
(2)通过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要发生D过程,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湿度计中的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值   (填“越大”或“越小”)。
(4)图甲所示的水循环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标号   (填“①”、“②”或“③”)所示的大气层,该层大气最显著的特点是   。
32.(2024八上·杭州期中)盐水选种是一种巧妙的挑选优质种子的方法。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子,密度约为;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约为;干瘪的和被虫子蛀坏的种子的密度都比饱满种子的密度都要小得多。下表为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6%
溶液密度() 1.03 1.07 1.10 1.15 1.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饱满的水稻种子和小麦种子混合若干,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
(2)配制10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
(3)若取26%的食盐水100mL,配成10%的食盐水,需要加水多少克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溶液固体或稀释浓溶液。
【解答】A、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北极地区为海洋,南极地区为陆地。可知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效。
【解答】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大气的平均状况。
【解答】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大概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杭州冬季多刮西北风,指的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气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我国季风气候不稳定,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 干旱、台风、洪涝、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解答。
【解答】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即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将会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氢气和氧气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水也属于物质,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别的物质,所以水中不可能含有氢气和氧气。
【解答】A、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以上微观示意图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其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溶质,故A错误;
B、20℃与60℃时,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饱和碳酸钾溶液和饱和硝酸钾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20℃的碳酸钾溶液和60℃的硝酸钾溶液,状态不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根据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C错误;
D、60℃碳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钾,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增大浮力的方法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
【解答】A、借助浮筒能增大浮力,可以使船上浮,故A不符合题意;
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可以使船继续航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清除货船底部淤泥,能增大船排开的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货物搬到甲板上,船和货物的总重力不变,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不能继续航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竖直方向上,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水平方向上,风从低温区域吹向高温区域。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解答】A、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故A符合题意;
B、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B不符合题意;
C、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物体浸入水中之前,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拉力,结合图乙可知,重力为1400N。物体浸入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拉力越小,由图乙可知,拉力最小值为900N,可知最大浮力为1400N-900N=500N。
【解答】A、由乙图可知,AB段钢绳拉力最大,为1400N,AB段为石料未浸入水中的过程,没有受到水的浮力,钢绳拉力等于石料的重力,则石料的重力为1400N,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CD段钢绳拉力最小,为900N,CD段为石料完全浸没水中的过程,所以石料刚好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
F浮=G-F拉=1400N-900N=500N
故B错误;
C、石料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
故C正确;
D、石料的质量
石料的密度
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气压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解答】A、用力吹气时,瓶中的水从竖直的玻璃管内上升,再从管口向左喷出,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A正确;
B、气压相同,支撑水银柱的高度也相同,故乙实验将玻璃管略微倾斜水银面高度还是760mm,不会低于760mm,故B错误;
C、丙实验将简易气压计从山底带到山顶,山顶气压变低,玻璃管内气压不变,故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故C正确;
D、拔罐的物理知识是利用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答案】D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降温结晶,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蒸发溶剂结晶。
【解答】A.泥沙难溶,食盐易溶,通过 溶解和过滤方法分离,A正确;
B. 水和酒精沸点不同,通过蒸馏方法分离,B正确;
C.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不明显,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 可以降温结晶,C正确;
D. 汽油和水分离可以静置一段时间,汽油在上层,汽油和水都可透过滤纸,无法通过过滤实现分离,D错误;
故答案为:D。
12.【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来增加橡皮泥船的载货量,故A错误;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故B错误;
C、图丙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均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于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关系为
F甲=F乙
由图可知
V排甲>V排乙
由F浮=ρgV排可得,两种液体的密度
ρ甲<ρ乙
故C错误;
D、由F浮=ρgV排排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鸡蛋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受到水的浮力,即图丁同一鸡蛋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可推测加入的物质为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由题意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可推测加入的物质为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可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而蔗糖、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B。
14.【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克,5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85.5克;溶液①为20℃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②为20℃时100克水中加入50克硝酸钾,固体不能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③为50℃时100克水中加入5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④为50℃时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⑤为20℃时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
A、根据分析可知,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②和⑤是同温下的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都小于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错误
C、④→⑤可析出(20g+30g+30g)-31.6g =48.4gKNO3晶体,故C错误;
D、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85.5-80=5.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与图片显示的关系对照即可。
【解答】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
B.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故B正确;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则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1)正;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打开阀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合理即可)
(2)小于
(3)氢元素和氧元素
(4)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与负极相连的一侧此时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据此判断电源正负极。
(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即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更多,可知体积比将小于1:2。
(3)水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可知水由氢和氧组成。
(4)根据(3)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箭头上方加反应条件:通电。
【解答】(1)图中,a管内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a管内为氢气,b管内为氧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氧气,则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检验b管内氧气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打开阀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可以近似看作氧气稍微溶解,而氢气不溶解,即比值1:2中,分子变小而分母不变,那么比值减小,即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3)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图中,a管内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a管内为氢气,b管内为氧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氧气,则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检验b管内氧气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打开阀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可以近似看作氧气稍微溶解,而氢气不溶解,即比值1:2中,分子变小而分母不变,那么比值减小,即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3)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7.【答案】悬浊液;②③;⑤⑥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均一、稳定,久置不分层;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
【解答】“炉甘石洗剂”是一款成分安全的止痒药品,主要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洗剂”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炉甘石洗剂”属于悬浊液;①面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②味精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③白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④泥土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⑤肥皂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⑥植物油是难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
18.【答案】(1)A
(2)平流层
(3)C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存在;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大气的分层;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等。
(2)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3)空间站内物体几乎不受重力,所以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解答】(1)海南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山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A。
(2)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A、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沙砾不能下沉,不能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故A错误;
B、密度计测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平衡而测密度的,完全失重,没有重力与浮力平衡,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故B错误;
C、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不受重力影响,在空间站,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空间站内有气压,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海南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山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因素,A正确;
(2)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沙砾不能下沉,不能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A错误;密度计测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平衡而测密度的,完全失重,没有重力与浮力平衡,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B错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不受重力影响,在空间站,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空间站内有气压,C正确;故选C。
19.【答案】(1)A;B;E
(2)混合物
(3)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常见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由图中流程可知,净水方法包括沉淀池的沉淀,过滤池的过滤以及活性炭的吸附。
(2)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
(3)节约用水,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利用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洗手时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等。
【解答】(1)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
故答案为:ABE。(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1)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故填:ABE;
(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20.【答案】<;<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的物体,橡皮泥的重力不变,即G甲=G乙,甲沉入水底,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则F甲<G甲,乙漂浮在水面上,则F乙=G乙,所以F甲<F乙
[2]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可得,甲排开液体体积小于乙排开液体体积,所以<。
21.【答案】不变;水重新沸腾;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判断温度计示数变化。
(2)根据液体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且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进行分析。
【解答】(1)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此温度即是沸点。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从瓶内向外抽气,气压减小,看到水重新沸腾,此时水的沸点降低,可以得到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2.【答案】(1)26.5%
(2)降温结晶
(3)4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原理及方法
【解析】【分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要根据溶解度计算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算溶质。
(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
(3)两次蒸发结晶得出的晶体质量不相同,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此时若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只能溶解18g,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利用降温结晶方法获得晶体。
(3)t℃时,某氯化钾溶液100g,恒温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20g水,又析出了8g晶体,即t℃时,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钾晶体,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此时若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只能溶解18g,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利用降温结晶方法获得晶体;
(3)t℃时,某氯化钾溶液100g,恒温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20g水,又析出了8g晶体,即t℃时,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钾晶体,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23.【答案】(1)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1、4(或2、5或3、6)
(3)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0.7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探究的是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且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要探究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应控制除液体密度以外的条件相同。
(3)采用不同液体可以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4)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物体浸没,说明在不同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
【解答】(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都可以看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拉力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以看出,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0.7N处对应标上字样。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都可以看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拉力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以看出,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0.7N处对应标上字样。
24.【答案】(1)1.5
(2)2×103
(3)能;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的重力等于,根据重力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浮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再由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解答】(1)由图示可知,小物体的重力
G=F1=2.0N
小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所以根据称重法可知,小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2.0N-1.0N=1.0N
小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G排=F4-F2
若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
G排=F浮=1N
所以
F4=G排+F2=1.0N+0.5N=1.5N
(2)小物体的体积
小物体的质量
小物体的密度
(3)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也会减小,同样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1)由图示可知,小物体的重力
G=F1=2.0N
小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所以根据称重法可知,小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2.0N-1.0N=1.0N
小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G排=F4-F2
若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
G排=F浮=1N
所以
F4=G排+F2=1.0N+0.5N=1.5N
(2)小物体的体积
小物体的质量
小物体的密度
(3)[1]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也会减小,同样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5.【答案】(1)CBA
(2)
(3)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4)1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时的拉力等于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再由计算压强。
(2)根据计算压强,其中受力面积。
(3)测量值偏小,可能是内部有空气残留,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产生的压力。
(4)根据计算最大受力面积。
【解答】(1)用吸盘方法测量大气压强:①将吸盘吸在光滑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为了密封,先将吸盘蘸水;②测量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接触面积;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吸盘至吸盘刚好离开玻璃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大气压力;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⑤根据计算压强值;故后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CBA。
(2)吸盘面积
大气压强
(3)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说明内部可能有气压,可能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4)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最大拉力为10N,如果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吸盘面积

(1)用吸盘方法测量大气压强:①将吸盘吸在光滑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为了密封,先将吸盘蘸水;②测量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接触面积;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吸盘至吸盘刚好离开玻璃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大气压力;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⑤根据计算压强值;故后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CBA。
(2)吸盘面积
大气压强
(3)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说明内部可能有气压,可能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4)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最大拉力为10N,如果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吸盘面积
26.【答案】(1)注射器内出现小气泡
(2)小
(3)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合理即可)
(4)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向外拉注射器,注射器内空间变大,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
(2)由(1)可知,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3)注射器的密封性好,易操作且成功率大。
(4)河里的鱼死亡,可能是因为水温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
【解答】(1)图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注射器内的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则溶解在水中的空气部分逸出,因此会观察到注射器内出现小气泡。(2)在一定条件下,气压越小,气体溶解能力越小。
(3)注射器密封性能很好,改变压强方式较为简单。
(4)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1)图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注射器内的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则溶解在水中的空气部分逸出,因此会观察到注射器内出现小气泡;
(2)在一定条件下,气压越小,气体溶解能力越小;
(3)注射器密封性能很好,改变压强方式较为简单;
(4)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27.【答案】(1)⑤③①④②
(2)搅拌,加速溶解
(3)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4)A;C;D
【知识点】误差分析;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配制溶液时先根据要求进行计算,再分别用天平测量食盐的质量和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最后将两种物质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2)玻璃棒的作用一般为:搅拌或引流。
(3)按计划称量一定量的药品时,要事先将砝码和游码调好,称量时只能调整药品的质量来调节调平。
(4)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可能是溶质的质量偏小,或溶剂的质量偏大。
【解答】(1)由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⑤③①④②。(2)上述实验操作中,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4)A、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C、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D、食盐中含有少量泥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1)由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⑤③①④②;
(2)上述实验操作中,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4)A、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C、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D、食盐中含有少量泥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ACD。
28.【答案】(1)小于;a
(2)两只纸船都在向中间靠拢。理由: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
(2)向中间注水,中间流速大,压强小,小船将在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移动。
【解答】(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由丙图知道,b管上方横截面积比a管上方横截面积大,则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
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a管的水面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则a管水面升高,b管水面降低。
(2)两只纸船都在向中间靠拢。理由: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1)[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由丙图知道,b管上方横截面积比a管上方横截面积大,则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
[2]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a管的水面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则a管水面升高,b管水面降低。
(2)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29.【答案】(1)减小;向下拉
(2)20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气压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2)根据计算压强。
【解答】(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由甲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2)瓶口的面积是
S=10cm2=1×10-3m2
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为

(1)[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2]由甲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2)瓶口的面积是
S=10cm2=1×10-3m2
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为
30.【答案】(1)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为
(2)床垫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床垫的密度为
(3)床垫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的总重力为
最多能承载人的个数为
则最多能够承载4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浮力。
(2)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结合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要保证安全,总重力最大值等于最大浮力,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床垫的总体积。
(1)时床垫受到的浮力为
(2)床垫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床垫的密度为
(3)床垫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的总重力为
最多能承载人的个数为
则最多能够承载4人。
31.【答案】(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乙
(3)100%;越小
(4)③;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知识点】水循环;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1)A是蒸发,B是降水,C是水汽输送,D是降水,E是地表径流,H是蒸腾作用。
(2)陆地上的水得到补充的途径是水汽输送,属于海陆间循环,即乙。
(3)降水的要求是湿度达到100%,且降温或空气中粉尘颗粒较多。
(4)①中间层,②平流层,③对流层,对流层水汽丰沛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利用对流。
【解答】(1)图中C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E由地表指向海洋,是地表径流。
(2)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即乙;丙是海上循环,甲是陆上循环。
(3)D过程是降水,能够形成降水,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了100%;相对湿度越大,则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的差值越小。
(4)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大气的最低层对流层,即图乙中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图中C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E由地表指向海洋,是地表径流。
(2)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即乙;丙是海上循环,甲是陆上循环。
(3)D过程是降水,能够形成降水,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了100%;相对湿度越大,则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的差值越小。
(4)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大气的最低层对流层,即图乙中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2.【答案】(1)15%
(2)20kg
(3)200g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所需食盐的质量。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联立方程组计算加水的质量。
【解答】(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约为,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2)配制10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100kg×20%=20kg;
答:需要食盐的质量20kg。
(3)稀释得到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所用的浓溶液的质量与稀释所用的水的质量之和,26%的食盐水100mL即为125cm3,其质量=100cm3×1.25g/cm3=125g;
设:需要加水质量为x,
则有:125g×26%=(125g+x)×10%,
x=2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0g。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约为,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见答案;
(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得到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所用的浓溶液的质量与稀释所用的水的质量之和,见答案。
1 / 1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四季青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上·杭州期中)规范的实验操作十分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蒸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B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量筒只能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溶液固体或稀释浓溶液。
【解答】A、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答案为:B。
2.(2024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以天地互动的方式,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科普课。从航天员传来的照片显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河流水 D.大气水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体
【解析】【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北极地区为海洋,南极地区为陆地。可知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效。
【解答】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体覆盖,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杭州的天气和气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杭州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大概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
B.杭州冬季多刮西北风,指的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
C.杭州四季分明,描述的是天气
D.在我国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台风、洪水等
【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大气的平均状况。
【解答】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大概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杭州冬季多刮西北风,指的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气候,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我国季风气候不稳定,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 干旱、台风、洪涝、寒潮等灾害性天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明在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解答。
【解答】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溶液具有均一性,即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将会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5.(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为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以上微观示意图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氢气和氧气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水也属于物质,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别的物质,所以水中不可能含有氢气和氧气。
【解答】A、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以上微观示意图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4八上·杭州期中)硝酸钾和碳酸钾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45.8 85.5 110 169
碳酸钾 110 114 121 126 139
A.20℃时,100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20℃的碳酸钾溶液和60℃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D.硝酸钾和碳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其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溶质,故A错误;
B、20℃与60℃时,碳酸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饱和碳酸钾溶液和饱和硝酸钾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20℃的碳酸钾溶液和60℃的硝酸钾溶液,状态不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根据溶解度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C错误;
D、60℃碳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钾,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60~80℃,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4八上·杭州期中)运河中一艘货船因偏离航道搁浅(如图)。为使该货船能回到航道继续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
C.清除货船底部淤泥 D.将货物搬到甲板上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增大浮力的方法和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
【解答】A、借助浮筒能增大浮力,可以使船上浮,故A不符合题意;
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可以使船继续航行,故B不符合题意;
C、清除货船底部淤泥,能增大船排开的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将货物搬到甲板上,船和货物的总重力不变,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不能继续航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竖直方向上,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水平方向上,风从低温区域吹向高温区域。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
【解答】A、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故A符合题意;
B、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B不符合题意;
C、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低则气体收缩下沉,反之膨胀上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甲所示,高为1m的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
B.石料刚好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900N
C.石料的体积为
D.石料的密度为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物体浸入水中之前,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拉力,结合图乙可知,重力为1400N。物体浸入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拉力越小,由图乙可知,拉力最小值为900N,可知最大浮力为1400N-900N=500N。
【解答】A、由乙图可知,AB段钢绳拉力最大,为1400N,AB段为石料未浸入水中的过程,没有受到水的浮力,钢绳拉力等于石料的重力,则石料的重力为1400N,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CD段钢绳拉力最小,为900N,CD段为石料完全浸没水中的过程,所以石料刚好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
F浮=G-F拉=1400N-900N=500N
故B错误;
C、石料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
故C正确;
D、石料的质量
石料的密度
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4八上·杭州期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中用力吹气时,瓶中的水从竖直的玻璃管内上升甚至喷出
B.乙实验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会导致水银面竖直高度低于760mm
C.丙实验将简易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
D.丁图中,中医拔罐疗法利用人体内外气压不相等进行治疗
【答案】B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气压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解答】A、用力吹气时,瓶中的水从竖直的玻璃管内上升,再从管口向左喷出,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A正确;
B、气压相同,支撑水银柱的高度也相同,故乙实验将玻璃管略微倾斜水银面高度还是760mm,不会低于760mm,故B错误;
C、丙实验将简易气压计从山底带到山顶,山顶气压变低,玻璃管内气压不变,故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故C正确;
D、拔罐的物理知识是利用罐内外的气压差使罐吸附在人体穴位上,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1.(2024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泥沙和食盐(溶解和过滤)
B.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蒸馏)
C.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降温结晶)
D.汽油和水(过滤)
【答案】D
【知识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降温结晶,食盐中混有少量硝酸钾蒸发溶剂结晶。
【解答】A.泥沙难溶,食盐易溶,通过 溶解和过滤方法分离,A正确;
B. 水和酒精沸点不同,通过蒸馏方法分离,B正确;
C.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不明显,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 可以降温结晶,C正确;
D. 汽油和水分离可以静置一段时间,汽油在上层,汽油和水都可透过滤纸,无法通过过滤实现分离,D错误;
故答案为:D。
12.(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橡皮泥船
图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图丙: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插入被测液体中静止
图丁:同一个鸡蛋分别没入到浓盐水和清水中
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改变自重的办法来增加载货量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的
C.图丙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两种液体的密度
D.图丁同一鸡蛋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A、图甲中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来增加橡皮泥船的载货量,故A错误;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故B错误;
C、图丙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均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于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关系为
F甲=F乙
由图可知
V排甲>V排乙
由F浮=ρgV排可得,两种液体的密度
ρ甲<ρ乙
故C错误;
D、由F浮=ρgV排排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但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鸡蛋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受到水的浮力,即图丁同一鸡蛋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温度(℃) 1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质量(克)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
硝酸钾的质量(克) 13.3 31.6 63.9 110 169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
【答案】B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分析】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可推测加入的物质为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由题意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可推测加入的物质为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可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而蔗糖、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B。
14.(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④→⑤可析出53.9g硝酸钾晶体
D.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g硝酸钾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答案】A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固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解答】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克,5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85.5克;溶液①为20℃时100克水中加入2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②为20℃时100克水中加入50克硝酸钾,固体不能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③为50℃时100克水中加入5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④为50℃时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形成不饱和溶液;⑤为20℃时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形成饱和溶液。
A、根据分析可知,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②和⑤是同温下的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都小于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错误
C、④→⑤可析出(20g+30g+30g)-31.6g =48.4gKNO3晶体,故C错误;
D、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85.5-80=5.5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4八上·杭州期中)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与图片显示的关系对照即可。
【解答】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
B.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故B正确;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则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6.(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b管与电源   极相连。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2)理论上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则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
(4)该反应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正;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打开阀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合理即可)
(2)小于
(3)氢元素和氧元素
(4)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1)与负极相连的一侧此时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据此判断电源正负极。
(2)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即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更多,可知体积比将小于1:2。
(3)水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可知水由氢和氧组成。
(4)根据(3)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箭头上方加反应条件:通电。
【解答】(1)图中,a管内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a管内为氢气,b管内为氧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氧气,则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检验b管内氧气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打开阀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可以近似看作氧气稍微溶解,而氢气不溶解,即比值1:2中,分子变小而分母不变,那么比值减小,即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3)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图中,a管内气体体积大于b管,则a管内为氢气,b管内为氧气;与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氧气,则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检验b管内氧气的方法为: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处,打开阀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可以近似看作氧气稍微溶解,而氢气不溶解,即比值1:2中,分子变小而分母不变,那么比值减小,即实验能收集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
(3)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17.(2024八上·杭州期中)“炉甘石洗剂”是一款成分安全的止痒药品,主要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洗剂”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炉甘石洗剂”属于   (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将少量的①面粉,②味精,③白糖,④泥土,⑤肥皂,⑥植物油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振荡后形成的混合物中,溶液有   ,乳浊液有   。(均填序号)
【答案】悬浊液;②③;⑤⑥
【知识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溶液均一、稳定,久置不分层;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
【解答】“炉甘石洗剂”是一款成分安全的止痒药品,主要成分是炉甘石,“炉甘石洗剂”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在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炉甘石洗剂”属于悬浊液;①面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②味精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③白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得到溶液,④泥土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得到悬浊液,⑤肥皂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⑥植物油是难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得到乳浊液。
18.(2024八上·杭州期中)当今中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备受世界瞩目,请根据已知知识对下列现象填空。
(1)中国航天目前有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有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其中山西太原和海南文昌发射点经度相差不大,但两地气候相差较大,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有________
A.纬度位置 B.海陆性质
(2)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   、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天宫课堂授课结束后,同学们对之前做过的实验展开讨论,下列实验在空间站中也能完成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
B.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C.马德堡半球实验
【答案】(1)A
(2)平流层
(3)C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存在;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大气的分层;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等。
(2)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3)空间站内物体几乎不受重力,所以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完成。
【解答】(1)海南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山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A。
(2)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A、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沙砾不能下沉,不能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故A错误;
B、密度计测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平衡而测密度的,完全失重,没有重力与浮力平衡,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故B错误;
C、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不受重力影响,在空间站,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空间站内有气压,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海南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山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产生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因素,A正确;
(2)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梦天号实验舱发射成功,发射过程中依次需穿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最后到达暖层。
(3)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沙砾不能下沉,不能过滤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沙砾,A错误;密度计测液体密度的原理是根据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平衡而测密度的,完全失重,没有重力与浮力平衡,不能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B错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不受重力影响,在空间站,可以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空间站内有气压,C正确;故选C。
19.(2024八上·杭州期中)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我市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水库中的天然水,经自来水厂处理后输送到千家万户。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填字母标号,多选);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是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3)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答案】(1)A;B;E
(2)混合物
(3)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资源的利用及保护;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常见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由图中流程可知,净水方法包括沉淀池的沉淀,过滤池的过滤以及活性炭的吸附。
(2)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
(3)节约用水,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利用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洗手时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等。
【解答】(1)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
故答案为:ABE。(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1)①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故填:ABE;
(2)经过自来水厂处理过的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例如: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20.(2024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入水底(图甲),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将其放入水中,橡皮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图乙),两次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两次液面高度   (以上均选填“>”“<”或“=”)。
【答案】<;<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的物体,橡皮泥的重力不变,即G甲=G乙,甲沉入水底,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则F甲<G甲,乙漂浮在水面上,则F乙=G乙,所以F甲<F乙
[2]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可得,甲排开液体体积小于乙排开液体体积,所以<。
21.(2024八上·杭州期中)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填“升高”或“不变”或“下降”)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   。
【答案】不变;水重新沸腾;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判断温度计示数变化。
(2)根据液体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且气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进行分析。
【解答】(1)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此温度即是沸点。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从瓶内向外抽气,气压减小,看到水重新沸腾,此时水的沸点降低,可以得到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2.(2024八上·杭州期中)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1)在20℃时,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像氯化钾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的方法获得晶体。
(3)t℃时,某氯化钾溶液100g,恒温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又析出了8g晶体,求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g。
【答案】(1)26.5%
(2)降温结晶
(3)4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结晶的原理及方法
【解析】【分析】(1)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要根据溶解度计算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算溶质。
(2)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式获得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获得晶体。
(3)两次蒸发结晶得出的晶体质量不相同,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指的是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解答】(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此时若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只能溶解18g,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利用降温结晶方法获得晶体。
(3)t℃时,某氯化钾溶液100g,恒温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20g水,又析出了8g晶体,即t℃时,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钾晶体,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此时若将20克的氯化钠倒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只能溶解18g,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可以利用降温结晶方法获得晶体;
(3)t℃时,某氯化钾溶液100g,恒温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20g水,又析出了8g晶体,即t℃时,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钾晶体,所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23.(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g取10N/kg)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 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体受到浮力 排开液体体积
水 1 2 1.5 0.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   。
(4)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   N处对应标上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答案】(1)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1、4(或2、5或3、6)
(3)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0.7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探究的是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且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要探究液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应控制除液体密度以外的条件相同。
(3)采用不同液体可以避免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4)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物体浸没,说明在不同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
【解答】(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都可以看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拉力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以看出,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0.7N处对应标上字样。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都可以看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拉力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可以看出,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可得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0.7N处对应标上字样。
24.(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金利用如图水平放置的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金的实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N。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物体的密度为   。
(3)若只将小石块一部分浸入水中,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能或不能),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   。
【答案】(1)1.5
(2)2×103
(3)能;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的重力等于,根据重力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根据浮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再由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解答】(1)由图示可知,小物体的重力
G=F1=2.0N
小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所以根据称重法可知,小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2.0N-1.0N=1.0N
小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G排=F4-F2
若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
G排=F浮=1N
所以
F4=G排+F2=1.0N+0.5N=1.5N
(2)小物体的体积
小物体的质量
小物体的密度
(3)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也会减小,同样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1)由图示可知,小物体的重力
G=F1=2.0N
小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所以根据称重法可知,小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3=2.0N-1.0N=1.0N
小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
G排=F4-F2
若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则
G排=F浮=1N
所以
F4=G排+F2=1.0N+0.5N=1.5N
(2)小物体的体积
小物体的质量
小物体的密度
(3)[1]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受到的浮力也会减小,同样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述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5.(2024八上·杭州期中)学完大气压之后,老师布置了用带挂钩的轻质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大小的实验。如图所示,是小科同学利用带挂钩的轻质塑料吸盘、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玻璃板等设计的实验(大气压强取)
(1)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测量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为d,后续步骤顺序已打乱;
A.根据公式计算大气压的大小
B.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至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
你认为后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   (填字母编号)。
(2)排好序后进行实验,则计算得出大气压值为   。(用字母表示)。
(3)他们发现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4)考虑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吸盘的面积不能超过   平方厘米。
【答案】(1)CBA
(2)
(3)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4)1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时的拉力等于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再由计算压强。
(2)根据计算压强,其中受力面积。
(3)测量值偏小,可能是内部有空气残留,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产生的压力。
(4)根据计算最大受力面积。
【解答】(1)用吸盘方法测量大气压强:①将吸盘吸在光滑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为了密封,先将吸盘蘸水;②测量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接触面积;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吸盘至吸盘刚好离开玻璃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大气压力;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⑤根据计算压强值;故后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CBA。
(2)吸盘面积
大气压强
(3)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说明内部可能有气压,可能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4)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最大拉力为10N,如果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吸盘面积

(1)用吸盘方法测量大气压强:①将吸盘吸在光滑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为了密封,先将吸盘蘸水;②测量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接触面积;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吸盘至吸盘刚好离开玻璃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大气压力;④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⑤根据计算压强值;故后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CBA。
(2)吸盘面积
大气压强
(3)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说明内部可能有气压,可能吸盘内空气没有排干净。
(4)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最大拉力为10N,如果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吸盘面积
26.(2024八上·杭州期中)小红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这一专题后,对“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的强弱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小红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饮料(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根据生活经验小红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
(2)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气压越小,气体溶解能力越   
(3)该实验装置的优点除了便于观察外,还有   
(4)气体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解释“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会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的原因:   。
【答案】(1)注射器内出现小气泡
(2)小
(3)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合理即可)
(4)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向外拉注射器,注射器内空间变大,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
(2)由(1)可知,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3)注射器的密封性好,易操作且成功率大。
(4)河里的鱼死亡,可能是因为水温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
【解答】(1)图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注射器内的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则溶解在水中的空气部分逸出,因此会观察到注射器内出现小气泡。(2)在一定条件下,气压越小,气体溶解能力越小。
(3)注射器密封性能很好,改变压强方式较为简单。
(4)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1)图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注射器内的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则溶解在水中的空气部分逸出,因此会观察到注射器内出现小气泡;
(2)在一定条件下,气压越小,气体溶解能力越小;
(3)注射器密封性能很好,改变压强方式较为简单;
(4)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水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造成河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27.(2024八上·杭州期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验是中考考查的实验之一,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2)上述实验操作中,②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3)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
(4)下列实验操作中会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
C.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D.食盐中含有少量泥沙
【答案】(1)⑤③①④②
(2)搅拌,加速溶解
(3)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4)A;C;D
【知识点】误差分析;常见实验操作;天平的使用及读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配制溶液时先根据要求进行计算,再分别用天平测量食盐的质量和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最后将两种物质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2)玻璃棒的作用一般为:搅拌或引流。
(3)按计划称量一定量的药品时,要事先将砝码和游码调好,称量时只能调整药品的质量来调节调平。
(4)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可能是溶质的质量偏小,或溶剂的质量偏大。
【解答】(1)由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⑤③①④②。(2)上述实验操作中,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4)A、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C、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D、食盐中含有少量泥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1)由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可知,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⑤③①④②;
(2)上述实验操作中,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若在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左盘上加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减少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4)A、量取水的操作中仰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加水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水溅出,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C、溶解食盐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造成水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D、食盐中含有少量泥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ACD。
28.(2024八上·杭州期中)图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
(1)U形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   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形管中   (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
(2)图2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会如何,并写明理由   。
【答案】(1)小于;a
(2)两只纸船都在向中间靠拢。理由: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进行分析。
(2)向中间注水,中间流速大,压强小,小船将在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移动。
【解答】(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由丙图知道,b管上方横截面积比a管上方横截面积大,则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
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a管的水面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则a管水面升高,b管水面降低。
(2)两只纸船都在向中间靠拢。理由: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1)[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由丙图知道,b管上方横截面积比a管上方横截面积大,则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
[2]由于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a管的水面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则a管水面升高,b管水面降低。
(2)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两只纸船两侧压强都相等。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中间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外侧压强不变,两只纸船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
29.(2024八上·杭州期中)在科学课堂中,师生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经过测定瓶口面积为。请完成以下问题:
(1)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另一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至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老师经过实验测定,鸡蛋要吞入瓶内,需要在鸡蛋上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请你计算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要   帕?
【答案】(1)减小;向下拉
(2)2000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解析】【分析】(1)气压会将物体从压强大的一侧压向压强小的一侧。
(2)根据计算压强。
【解答】(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由甲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2)瓶口的面积是
S=10cm2=1×10-3m2
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为

(1)[1]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
[2]由甲实验可知,要使鸡蛋进入瓶内,需要减小瓶内的气压,由此可知应将注射器活塞向下拉,抽出部分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2)瓶口的面积是
S=10cm2=1×10-3m2
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为
30.(2024八上·杭州期中)暴雨肆虐,突发的洪灾使得有些县城都沉浸在洪水之中,真可谓是“泽被万民”,很多居民等不到救援人员,只好拿出家里的一些家具作自救之用,一居民李刚拿出自己家一张床垫,总体积为0.3米3,由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沫制成,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1/5体积浸没在水中。求:
(1)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多大
(2)床垫的密度是多少
(3)若在水中用该床垫载人,设人的平均质量为50千克,要保证安全,该床垫上一次最多能承载几个人
【答案】(1)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为
(2)床垫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床垫的密度为
(3)床垫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的总重力为
最多能承载人的个数为
则最多能够承载4人。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计算浮力。
(2)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结合重力和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要保证安全,总重力最大值等于最大浮力,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床垫的总体积。
(1)时床垫受到的浮力为
(2)床垫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床垫的密度为
(3)床垫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所能承受的最大人的总重力为
最多能承载人的个数为
则最多能够承载4人。
31.(2024八上·杭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图甲)和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E   。
(2)通过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3)要发生D过程,空气的相对湿度要达到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湿度计中的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度差值   (填“越大”或“越小”)。
(4)图甲所示的水循环过程主要发生在图乙标号   (填“①”、“②”或“③”)所示的大气层,该层大气最显著的特点是   。
【答案】(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乙
(3)100%;越小
(4)③;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知识点】水循环;大气的分层;降水
【解析】【分析】(1)A是蒸发,B是降水,C是水汽输送,D是降水,E是地表径流,H是蒸腾作用。
(2)陆地上的水得到补充的途径是水汽输送,属于海陆间循环,即乙。
(3)降水的要求是湿度达到100%,且降温或空气中粉尘颗粒较多。
(4)①中间层,②平流层,③对流层,对流层水汽丰沛且高度越高,温度越低,利用对流。
【解答】(1)图中C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E由地表指向海洋,是地表径流。
(2)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即乙;丙是海上循环,甲是陆上循环。
(3)D过程是降水,能够形成降水,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了100%;相对湿度越大,则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的差值越小。
(4)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大气的最低层对流层,即图乙中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图中C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是水汽输送;E由地表指向海洋,是地表径流。
(2)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即乙;丙是海上循环,甲是陆上循环。
(3)D过程是降水,能够形成降水,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了100%;相对湿度越大,则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的差值越小。
(4)水循环主要发生在大气的最低层对流层,即图乙中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2.(2024八上·杭州期中)盐水选种是一种巧妙的挑选优质种子的方法。长得很饱满的小麦种子,密度约为;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约为;干瘪的和被虫子蛀坏的种子的密度都比饱满种子的密度都要小得多。下表为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
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20% 26%
溶液密度() 1.03 1.07 1.10 1.15 1.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饱满的水稻种子和小麦种子混合若干,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
(2)配制10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
(3)若取26%的食盐水100mL,配成10%的食盐水,需要加水多少克   ?
【答案】(1)15%
(2)20kg
(3)200g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沉浮条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2)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所需食盐的质量。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联立方程组计算加水的质量。
【解答】(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约为,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2)配制10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的质量=100kg×20%=20kg;
答:需要食盐的质量20kg。
(3)稀释得到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所用的浓溶液的质量与稀释所用的水的质量之和,26%的食盐水100mL即为125cm3,其质量=100cm3×1.25g/cm3=125g;
设:需要加水质量为x,
则有:125g×26%=(125g+x)×10%,
x=200g。
答: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00g。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密度大的饱满种子会下沉,而密度小的不饱满种子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长得很饱满的水稻种子,密度约为,应选用表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很饱满的水稻种子;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见答案;
(3)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稀释得到的 溶液的质量等于所用的浓溶液的质量与稀释所用的水的质量之和,见答案。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