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训练课件(共34张PPT)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训练课件(共34张PPT)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点训练
目录
1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3
课时小练 分层巩固
2
要点探究 突破提升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01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知识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
1.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是一颗    星。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地球
2.地球是迄今人类唯一家园的主要原因: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     ,自身体积和质量     ,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不远不近
不大不小
知识点二 人类的太空探索
1.人类太空探索的过程
时间 事件
1957年 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1961年 苏联“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196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1977年 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1990年 美国    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1997年 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
2010年 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哈勃
2.我国太空探索的过程
时间 事件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 “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7年 首个月球探测器——“      ”成功发射
2016年 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2021年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2022年 我国“    ”空间站全面建成
嫦娥一号
天宫
要点探究 突破提升
02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探究点 通过图文材料,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上约71%为海洋,约29%为陆地。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地球的自转周期为一天,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为15 ℃,且昼夜温差较小。地球是目前可观测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火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约2.28亿千米。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约1%,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表面平均温度-63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2021年5月15日,携带着“祝融号”火星车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图1-1),其在火星表面开展多项科学探测任务,进行火星勘测甚至取样分析,并传回了在火星上拍摄的大批照片。
图1-1
[答案]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距离太阳不远不近。
【探究】
1.分析地球上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原因。
2.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主要原因。
[答案] 距离太阳远;大气稀薄。
3.若未来人类要“移民”火星,需要改造哪些环境条件
[答案]温度条件、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重力环境。
【总结】 太空探索的意义
1.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2.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课时小练 分层巩固
03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课时小练 分层巩固
基础达标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1-1
1.关于地球宇宙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太阳系之中
B.小行星带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C.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
和火星
D.八颗行星皆绕太阳公转
B
图1-1-1
2.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  )
A.水星凌日
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
D.土星凌日
A
图1-1-1
3.地球成为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有 (  )
①存在有液态的水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图1-1-1
  (2024·邢台期中)自古以来,宇宙一直是人类探求和研究的对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深入探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据此完成4~5题。
4.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有 (  )
①推动科技进步  ②抢占宇宙空间资源
③探索生命起源  ④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5.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领域成就的是 (  )
A.“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B.哈勃望远镜成功发射
C.“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D.“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A
  (2024·平顶山期中)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返回地球,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图1-1-2为“嫦娥六号”照片。据此完成6~8题。
6.“嫦娥六号”探测器登陆月球后将 (  )
A.脱离地月系 B.脱离银河系
C.仍处于太阳系 D.与地球失去联系
C
素养提升
图1-1-2
7.“嫦娥六号”能够实现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反映了 (  )
A.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B.月球背面采样较为容易
C.我国航天员首次登上月球
D.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迅速
D
图1-1-2
8.我国计划在2028年左右建成月球科研站基地。我国航天员在月球科考和生活面临的困难有 (  )
①大型肉食动物的威胁 ②太空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③月球剧烈的温度变化 ④太阳能资源的严重不足 
⑤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C
图1-1-2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5月22日,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我国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下表为地球与火星资料对照表。
比较项目 地球 火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千米 1.50×103 2.28×109
表面平均温度/℃ 15 -63
体积(地球为1) 1.00 0.15
质量(地球为1) 1.00 0.11
主要大气成分 约78%的氮气, 21%的氧气 约95%的二氧化碳,其余
是氮气、氢气、少量水蒸气等
大气密度(地球为1) 1.00 0.01
自转周期 23时56分 24时37分
公转周期 1年 1.9年
(1)简要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原因:
  。
距离太阳较
远,接受的太阳光热少
(2)根据表中信息,说明火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主要差异。
比较项目 地球 火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千米 1.50×103 2.28×109
表面平均温度/℃ 15 -63
体积(地球为1) 1.00 0.15
质量(地球为1) 1.00 0.11
主要大气成分 约78%的氮气, 21%的氧气 约95%的二氧化碳,其余
是氮气、氢气、少量水蒸气等
大气密度(地球为1) 1.00 0.01
自转周期 23时56分 24时37分
公转周期 1年 1.9年
[答案]与地球大气相比,火星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其成分不利于生物呼吸。
(3)专家认为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结合材料,说出作出该判断的理由。
[答案]火星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4)讨论我国积极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等等。
颗   恒   彗星   祝融   嫦娥  
请抄写下面易错字
妙笔生辉
谢谢观看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点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