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一句话核心考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一句话核心考点

资源简介

部编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一句话核心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三国同盟是指: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3.三国协约是指:英国、法国、俄国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爆发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5.一战的转折点是:1916年,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说明战争残酷性)
6.一战的性质是: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7.一战的影响:①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③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8.一战的教训:①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平等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合作,共同发展;②利用科技造福人类,而不能制造灾难;③帝国主义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一战期间出现的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等
10.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的时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统治:1917年3月。沙皇专制统治
11.俄国二月革命建立的政府?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革命
1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3.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及政党分别是:列宁、布尔什维克党
14.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政府名称是:苏维埃政府
15.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实行的重要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6.近现代史上改变俄国(苏联)社会性质的事件: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十月革命 、苏联解体
17.巴黎和会的主要操纵国是:英、法、美
18.巴黎和会与德国签署的主要条约是:《凡尔赛条约》
19.巴黎和会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20.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内容是: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1.虽为战胜国却是《凡尔赛条约》最大受害国的国家:中国
22.《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由此引发中国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1919)
23.巴黎和会形成的世界体系:凡尔赛体系
24.该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新秩序?欧洲、西亚、非洲
25.华盛顿会议受益最大的国家:美国
26.华盛顿会议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中国
2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28.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两次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9.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损害中国权益的不平等条约:《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
30.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是指:英国首相劳合·知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31.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积极: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发展;
②消极:不可能从根本解决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为二战的爆发埋下祸根。
32.为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33.新经济政策由谁提出?起止时间?列宁。1921开始,1925终止
3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自由贸易;③允许经营中小企业;④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35.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6.新经济政策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37.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8.列宁哪年去世?由谁继任苏联领导人?1924年,斯大林
39.苏联工业化开始于:1926年
40.为实现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实施什么计划?重点发展什么?有何作用?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作用:标志着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41.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
42.为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解决粮食问题,苏联开始实施什么措施?有何消极影响?
农业集体化运动。消极影响: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苏联的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43.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的是:1936年,新宪法制定
44.苏联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45.苏联模式有哪些教训/启示?①要注意重工业与各行业协调发展;②要尊重市场和商品经济规律;③要维护人民利益,提高生产积极性
46.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人:甘地(圣雄、印度国父)
47.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
48.埃及华夫脱运动的领导人:华夫脱党 扎格鲁尔(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49.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的领导人:卡德纳斯(1934年)
50.经济大危机的时间是:1929-1933年
51.经济大危机最先从哪国开始:美国
52.经济大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53.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54.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55.为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和德意日分别采取对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56.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
57.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58.罗斯福新政中哪一条措施有利于提供就业:以工代赈,大量兴建公共设施
59.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60.罗斯福新政积极作用有哪些?
①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1.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实质)是: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62.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是: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及时调整经济政策,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借鉴。
63.世界上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意大利
64.罗斯福新政的目的: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65.德国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66.德国法西斯打击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利用的事件:国会纵火案
67.为摆脱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德国、日本
68.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法西斯势力
69.20世纪世界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70.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71.二战扩大的标志是: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
72.苏联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1941年10月,莫斯科保卫战。
7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日本偷袭珍珠港
74.世界人民为了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建立的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75.二战的转折点是: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76.一战是战胜国、二战初期很快被打败的国家:法国
7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军队:美英盟军
78.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79.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26国华盛顿会议
8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表的督促日本投降的公告:《波茨坦公告》
8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共同反抗洒西斯的重大事件:诺曼底登陆战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82.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分别是:国际联盟、联合国
8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84.法西斯国家对人类犯下的罪行:迫害犹太人、南京大屠杀
85.二战后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
86.冷战的序幕的事件: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87.冷战出现的原因是:①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②社会制度的对立;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不希望战争
88.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89.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
90.美国冷战的措施:政治上1947年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1947年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约”
91.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华约”成立
92.二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
93.冷战的影响有: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同时引发局部战争,威胁世界和平。
94.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德国的分裂
95.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96.冷战时期对峙的两大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97.1967年,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成立的组织:欧洲共同体
98.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联盟(欧盟)
99.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其特征:全球化和信息化
100.1968年,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日本
10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为什么引起亚洲邻国不安?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10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①美国援助;②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③重视第三次科技革命、教育、人才
103.二战后欧美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③要从国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合作
104.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是什么?最早起源于哪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
105.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性成果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
106.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107.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的时代:信息时代
108.二战后,苏联最早进行了的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
109.勃列日列夫改革的结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国民经济畸形发展
110.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①1985年开始经济改革,效果不佳。②后期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111.戈尔巴乔夫改革影响有: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112.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底
113.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①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1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115.苏联解体有什么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和冷战结束
11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中国的教训/启示是什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从国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117.万隆会议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118.万隆精神的内涵: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119.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
120.巴拿马维权结果: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12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力量受到极大削弱
122.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123.美苏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124.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125.联合国案例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126.当今威胁世界和平与案例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活动等
127.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128.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UN)
12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
130.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有哪些?①有利于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②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13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①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生产力水平。③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132.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13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
13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什么样的局面/特点:一超多强
135.“一超多强”指:“一超”指美国;“多强”包括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136.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
137.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经济多极化
138.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
139.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和发展中国家
140.计算机网络对人们消极影响:出现网络安全,使人沉迷网络游戏娱乐等。
141.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方法。
(1)共同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战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资源短缺、人口问题、毒品蔓延、核武器扩散、重大自然灾害、疾病。
(2)应对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开发新能源;各国加强反恐合作,加大反恐力度;采用协商和对话的手段解决矛盾冲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平力量的联合,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共同发展;加快科技发展,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难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