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开皇元年,隋文帝“以官牛五千头,分赐贫人”;此后关中连年大旱,百姓饥馑,隋文帝命令分道开仓赈给,对遭水旱之州,皆免其年租赋。这表明隋文帝( )A. 重视水利建设 B. 强化中央集权 C. 关注百姓生活 D. 提倡勤俭节约2.2024年5月,国家典籍博物馆向公众举办了一场展览。该展览共分为“沙场战胜 少秦王”“不世雄才 唐太宗”“万民之王 天可汗”“凡夫一面 李世民”四个部分。与之相关的治世局面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3.鉴真为传佛法6次东渡,历经12年最终抵达日本;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历经4年磨难到达天竺。他们的共同精神品质是( )A. 坚韧不拔 B. 正直无私 C. 严于律己 D. 勇于创新4.宋代著作《本论》中记载:“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这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 )A. 国家基本统一 B. 政权更迭频繁 C. 边境形势紧张 D. 政局相对稳定5.某历史公众号以“民族脊梁”为主题推送了一系列学习资源包,据表格推断该期推送的历史人物是( )资源 名称图书 《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诗词 《满江红》典故 精忠报国、莫须有、平反昭雪图片 《还我河山》A. 岳飞 B. 文天祥 C. 郑和 D. 戚继光6.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具有唐宋茶法的典型特征。这一发现能证明宋辽时期( )A. 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B. 边境不宁战乱不休C.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D. 茶道技艺领先世界7.如图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总体趋势。“?”处应该填写( )A. 南宋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8.有学者评价元朝“这一行政模式的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这一行政模式”是( )A. 郡县制 B. 行省制 C. 丞相制度 D. 四等人制9.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还设立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这些措施属于( )A. 蒙藏和亲 B. 订约会盟 C. 逐级册封 D. 行政管辖10.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楼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 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C. 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 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11.分类整理历史知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整理中①和②分别是( )类别 中国传统典籍史学 《史记》《资治通鉴》①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医学 《伤寒杂病论》《②》A. 天文学;《红楼梦》 B. 文学;《论语》 C. 农学;《本草纲目》 D. 数学;《天工开物》12.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为创作灵感,让无数网友沉浸式走近“北京中轴线”领略千载流传的中式美学。观察唐朝都城长安平面图和明清北京城平面图,对其共同点表述最恰当的是( )A. 长安城居住人口达百万,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B. 北京城布局严整,水陆交通便利,坊市界限分明C. 都以中轴线对称展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连续性D. 宫城都设在中轴线上,表达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13.七年级学生以“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体验活动,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项目一 掌握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是将发掘的出土文物与文献的记载相互验证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舟师(掌握海上船只航行的管理、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天色阴沉)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洲可谈》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现知世界最早的旱罗盘造型实物,陶俑造型为立姿人物双手托举罗盘,印证了南宋时期中国在导航仪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旱罗盘发明的时间提前近400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 依据材料,指出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的史料价值,概括上述两个材料共同印证的历史信息。【项目二 识读地图】(2) 上图中A指的是 ______。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而该大运河却是南北走向,请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3) 你认为还可以设置哪些项目帮助同学们“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试举一例。14.中国古代的农业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局部) 宋代《耕获图》(局部)清朝《耕织图 耕》(局部)材料二中国古代粮食产量表(部分)项目 秦汉 隋唐 宋辽金元 清(1800年)亩产量(市斤) 110 154 140/343 155/337总产量(亿市斤) 591.4 889.92 1749.45 2340.97全国人口(万人) 6000 9000 12000 30000*140/343的数据为(北方/南方)亩产量——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三明清时期,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积极引进并推广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这些作物耐旱耐瘠,使砂砾瘠土、深山林地变为良田。北方与南方耕地因玉米、甘薯轮作复种显著扩增,推动粮食产量跃升,为康乾盛世“人口突破三亿”奠定物质基础,彰显中华民族善用自然、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1) 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的耕作方式与生产工具。(2) 分析材料二,写出你得到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3) 依据材料三,指出玉米、甘薯等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并推广的时间,并概括这些作物传入中国的积极影响。综上,请你为本部分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15.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具有鲜明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入仕(入朝为官)群体中寒门(寒微的门第)子弟所占比例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比例 4% 17.2% 24.5% 46.1%——整理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材料三(1) 依据材料一,分析寒门子弟入仕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推动这一变化的选官制度。(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为“杜绝武人专政”采取的治国方针,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3) 材料三中,从图1至图2的变化源于明朝时期哪一政治举措?综上,分析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16.当前,中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从DeepSeek横空出世,到登上春晚舞台扭起秧歌的宇树机器人,从以动画技术革新领跑电影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到“神农”“天问”等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无一不向世人展现了中国现象级的科技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向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宋元时期……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摘编自邵庆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材料三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伍,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开……读书是为了做官,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1) 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列举一例唐朝时促进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印刷技术。(2) 依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3) 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制约明清科技发展的因素。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参考答案1.C2.B3.A4.B5.A6.C7.A8.B9.D10.D11.C12.C13.【小题1】史料价值:印证了南宋时期中国在导航仪器领域的领先地位,改写旱罗盘发明史,填补实物证据空白;反映南宋社会生活与工艺水平,提供多元研究视角。历史信息:北宋时期中国的海船上已经使用了指南针【小题2】A:隋朝。原因: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自西往东呈阶梯式下降,这使得我国主要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往东。古代水路交通比陆路交通更为便捷省力,由于缺少可以作为重要航道的南北向大运河,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的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大运河的开通可以发挥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南方的控制【小题3】项目:纵横对比。举例:表格归纳法、制作思维导图、制作年代尺等14.【小题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生产工具:曲辕犁【小题2】历史信息:从秦汉到清,亩产量总体有提升,总产量持续增长,人口不断增加;宋辽金元时南方亩产量远超北方,经济重心南移。联系:材料一的耕作方式和工具不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推动材料二亩产量、总产量增长,为人口增加提供物质基础【小题3】时间:明清时期。积极影响:使贫瘠土地变良田,扩大耕地面积;推动轮作复种,粮食产量跃升;为人口增长、康乾盛世奠基。主题: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与生产发展15.【小题1】变化:从东晋到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渐上升。选官制度:科举制【小题2】治国方针:崇文抑武。影响:积极影响:使文官得到重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影响:行政效率低下;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小题3】政治举措: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发展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6.【小题1】特点:双向交流(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具有世界性影响。举例: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术(如《金刚经》)【小题2】原因:经济繁荣与城市发展;航海和对外贸易活跃;元朝统一促进中外交流【小题3】趋势:从先进转为落后,与西方差距拉大。因素:科举制束缚人才(重儒学轻科技),封建制度阻碍科技与生产结合。认识:科技发展需经济基础、开放政策、制度保障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