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五章计数原理2.1 2.2排列数公式课件(共59张PPT)+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五章计数原理2.1 2.2排列数公式课件(共59张PPT)+学案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2.1 排列与排列数
2.2 排列数公式
 
第五章 §2 排列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排列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 素养.
2.理解排列数的意义,能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应 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具体问题的排列数,提升逻辑推 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3.能应用排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运算、数 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排列与排列数的概念
问题导思
新知构建
排列与排列数的概念
排列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且m,n∈N+)个元素,按照____________排成一列,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排列数
排列问题 把有关求____________的问题叫作排列问题
一定的顺序
个数

排列的个数
微提醒
(1)要求m≤n.(2)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顺序不同,排列不同.(3)m=n时叫全排列.
(多选题)下列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A.从6人中选2人分别去游泳和跳绳
B.从10人中选2人去游泳
C.从班上30名男生中选出5人组成一个篮球队
D.从数字5,6,7,8中任取三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典例
1


对于A,从6个人中选2人分别去游泳和跳绳,选出的2人有分工的不同,是排列问题;对于B,从10个人中选2人去游泳,与顺序无关,不是排列问题;对于C,从班上30名男生中选出5人组成一个篮球队,与顺序无关,不是排列问题;对于D,从数字5,6,7,8中任取三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有顺序性,是排列问题.故选AD.
规律方法
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的方法
主要从“取”与“排”两方面考虑:
1.“取”,检验取出的m个元素是否重复.
2.“排”,检验取出的m个元素是否有顺序性,其关键方法是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看其结果是否有变化,有变化就是有顺序,无变化就是无顺序.

对点练1.(多选题)下列问题不是排列问题的是
A.从8名同学中选取2名去参加知识竞赛,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取方法
B.会场中有30个座位,任选3个安排3位客人入座,有多少种坐法
C.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相乘,其结果共有多少种
D.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这5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个向量

对于A,8名同学中选取2名,不涉及顺序问题,不是排列问题;对于B,“入座问题”,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对于C,4个数字中任取2个,根据乘法交换律知,结果不涉及顺序问题,不是排列问题;对于D,确定向量涉及顺序问题,是排列问题.故选AC.
返回
任务二 排列数公式
问题导思
第m步,从剩下的[n-(m-1)]个球中任选一个放入第m个盒子,有[n-(m-1)]种方法,如表所示.
因此,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从n个不同的球中取出m个球的排列,共有n(n-1)(n-2)·…·[n-(m-1)]种方法.
盒子 1 2 3 … m
方法数 n n-1 n-2 … n-(m-1)
新知构建
n(n-1)(n-2)·…·[n-(m-1)]
n!
1
1
微提醒
(1)乘积是m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2)第一个数最大,是A的下标n.(3)第m个数最小,是n-(m-1).
典例
2

5 040
8!-8×7!+7×6!=8!-8!+7!=5 040.

规律方法
返回
任务三 排列与排列数、排列数公式的综合应用
角度1 简单的排列问题
(链教材P165例1)(1)四个人A,B,C,D坐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坐法?将它们列出来.
解:先安排A有4种坐法,安排B有3种坐法,安排C有2种坐法,安排D有1种坐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有4×3×2×1=24(种).
画出树形图.
典例
3
规律方法
求简单排列数的两种方法
1.利用“树形图”法:“树形图”在解决排列元素个数不多的问题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表示方式.先将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出,然后以先安排哪个元素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再安排第二个元素,并按此元素分类,依次进行,直到完成一个排列,这样能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按树形图写出排列.
规律方法
对点练3.(1)从0,1,2,3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数排成一个三位数,写出所有的三位数.
解:(树形图法)
所有的三位数有102,103,120,123,130,132,201,203,210,213,230,231,301,302,310,312,320,321,共18个.
28

典例
4




规律方法


课堂小结
任务再现 1.排列的定义.2.排列数、排列数公式.3.全排列、阶乘.4.排列与排列数、排列数公式的综合应用
方法提炼 直接法、优先法、间接法
易错警示
返回
随堂评价

1.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的是
A.10名同学聚会,每两人握手一次,一共握多少次手?
B.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共写了多少封信?
C.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这5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条直线?
D.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相加,其结果共有多少种?
对于A,握手次数与顺序无关,因而不是排列问题;对于B,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选出2人要分出寄信人和收信人,是排列问题;对于C,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从中任选2个点,即可确定1条直线,这2个点不分顺序,所以不是排列问题;对于D,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字相加即得1个结果,因为加法满足交换律,所以两个数字不分顺序,所以不是排列问题.故选B.

2.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则可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有
A.9个 B.12个
C.15个 D.18个
用树形图表示为:

由此可知共有12个.故选B.
8
返回
课时分层评价



3.从2,3,5,7,11,13中取2个不同的数,其商的个数是
A.18 B.21
C.30 D.36

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校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6种实践活动可供选择.若甲、乙、丙三名学生每人从中选择1种,且3人选择的实践活动不同,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60种 B.80种
C.120种 D.150种

5.(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A.从六名学生中选三名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共有多少种
选法
B.有十二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三人一组,共有多少种分组方案
C.从3,5,7,9中任选两个数做指数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幂
D.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点


对于A,从六名学生中选三名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属于排列问题,故A正确;对于B,有十二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三人一组,可分为四组,三人一组无先后顺序,不属于排列问题,故B错误;对于C,从3,5,7,9中任取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幂属于排列问题,故C正确;对于D,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可以得到多少个点属于排列问题,故D正确.故选ACD.




6

18或22

11.计算0!+1!+2!+3!+4!+…+100!得到的数,其个位数字是
A.2 B.3
C.4 D.5
根据题意,5!=5×4×3×2×1=120,6!=6×5×4×3×2×1=720,由于5!,6!,…,100!中都有2×5,则从5开始阶乘的个位全部是0,只用看0!+1!+2!+3!+4!的个位即可.又由0!+1!+2!+3!+4!=34,即0!+1!+2!+3!+4!+…+100!得到的数的个位数字是4.故选C.

13.一条铁路线上原有n个车站,为了适应客运的需要,在这条铁路线上又新增加了m(m>1)个车站,客运车票增加了58种,则m+n=  .
16


依题意得,(n+1)!≥3 000,因为(5+1)!=6×5×4×3×2×1=720,(6+1)!=7×6×5×4×3×2×1=5 040>3 000,所以n的最小值是6.故选B.
返回§2 排列问题
2.1 排列与排列数 2.2 排列数公式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排列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理解排列数的意义,能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能应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具体问题的排列数,提升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3.能应用排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 排列与排列数的概念
从1,2,3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做除法.
问题1.用枚举法写出所有不同的结果.
提示:,,,,,.
问题2.,结果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选出的元素与顺序有关.
排列与排列数的概念
排列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且m,n∈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排列数 我们把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且m,n∈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
排列问题 把有关求排列的个数的问题叫作排列问题
[微提醒] (1)要求m≤n.(2)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顺序不同,排列不同.(3)m=n时叫全排列.
(多选题)下列问题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
A.从6人中选2人分别去游泳和跳绳
B.从10人中选2人去游泳
C.从班上30名男生中选出5人组成一个篮球队
D.从数字5,6,7,8中任取三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答案:AD
解析:对于A,从6个人中选2人分别去游泳和跳绳,选出的2人有分工的不同,是排列问题;对于B,从10个人中选2人去游泳,与顺序无关,不是排列问题;对于C,从班上30名男生中选出5人组成一个篮球队,与顺序无关,不是排列问题;对于D,从数字5,6,7,8中任取三个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有顺序性,是排列问题.故选AD.
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排列问题的方法
主要从“取”与“排”两方面考虑:
1.“取”,检验取出的m个元素是否重复.
2.“排”,检验取出的m个元素是否有顺序性,其关键方法是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看其结果是否有变化,有变化就是有顺序,无变化就是无顺序.
对点练1.(多选题)下列问题不是排列问题的是(  )
A.从8名同学中选取2名去参加知识竞赛,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取方法
B.会场中有30个座位,任选3个安排3位客人入座,有多少种坐法
C.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相乘,其结果共有多少种
D.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这5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个向量
答案:AC
解析:对于A,8名同学中选取2名,不涉及顺序问题,不是排列问题;对于B,“入座问题”,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对于C,4个数字中任取2个,根据乘法交换律知,结果不涉及顺序问题,不是排列问题;对于D,确定向量涉及顺序问题,是排列问题.故选AC.
任务二 排列数公式
问题3.如何计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N+,m≤n)个元素的排列数?
提示:我们把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且m,n∈N+)个元素的排列,看成从n个不同的球中取出m个球,放入排好的m个盒子中,每个盒子里放一个球,我们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这些球:
第1步,从全体n个球中任选一个放入第1个盒子,有n种方法;
第2步,从剩下的(n-1)个球中任选一个放入第2个盒子,有(n-1)种方法;
第3步,从剩下的(n-2)个球中任选一个放入第3个盒子,有(n-2)种方法;
……
第m步,从剩下的[n-(m-1)]个球中任选一个放入第m个盒子,有[n-(m-1)]种方法,如表所示.
盒子 1 2 3 … m
方法数 n n-1 n-2 … n-(m-1)
因此,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从n个不同的球中取出m个球的排列,共有n(n-1)(n-2)·…·[n-(m-1)]种方法.
排列数公式
(1)=n(n-1)(n-2)·…·[n-(m-1)].
(2)=n!(读作n的阶乘);规定:=1;0!=1.
(3)=.
[微提醒] (1)乘积是m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2)第一个数最大,是A的下标n.(3)第m个数最小,是n-(m-1).
(链教材P167例2)(1)(x-2)(x-3)(x-4)…(x-16)(x∈N+,x>16)可表示为(  )
A. B.
C. D.
(2)计算-8+7=    ;
(3)计算=    .
答案:(1)B (2)5 040 (3)
解析:(1)因为-+1=15,x∈N+且x>16,所以=.故选B.
(2)8!-8×7!+7×6!=8!-8!+7!=5 040.
(3)====.
1.排列数的计算主要是利用排列数的乘积公式进行.
2.=n(n-1)·…·(n-m+1)是m个连续自然数之积,其中n是最大的数,n-m+1是最小的数,要会根据排列数公式的特征逆用.
对点练2.(1)计算.
(2)用排列数表示(55-n)(56-n)…(69-n)(n∈N+且n<55).
解:(1)=10×9×8=720.
(2)因为55-n,56-n,…,69-n中的最大数为69-n,且共有-+1=15(个)数,
所以=.
任务三 排列与排列数、排列数公式的综合应用
角度1 简单的排列问题
(链教材P165例1)(1)四个人A,B,C,D坐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坐法?将它们列出来.
(2)从3,5,7,8中任意选两个分别作为对数的底数与真数,能构成多少个不同的对数值?
解:(1)先安排A有4种坐法,安排B有3种坐法,安排C有2种坐法,安排D有1种坐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有4×3×2×1=24(种).
画出树形图.
(2)选出的任意两个数分别作为对数的底数与真数时,构成的对数值是不一样的,因此是一个有序问题,应用排列去解.故能构成=4×3=12(个)不同的对数值.
[变式探究]
(变条件)若将本例第(2)小题中的“3,5,7,8”改为“2,3,4,9”,能构成多少个不同的对数值?
解:由于log23=log49,log32=log94,log24=log39,log42=log93,故能构成-4=4×3-4=8(个)不同的对数值.
求简单排列数的两种方法
1.利用“树形图”法:“树形图”在解决排列元素个数不多的问题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表示方式.先将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出,然后以先安排哪个元素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再安排第二个元素,并按此元素分类,依次进行,直到完成一个排列,这样能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按树形图写出排列.
2.利用排列数公式:如果是排列问题,分析问题中n个不同元素指的是什么,m个元素指的是什么,从n个不同元素中每次取出m个元素的每一个排列对应着问题里的什么事件,最后根据排列数公式=n(n-1)(n-2)·…·(n-m+1)进行计算,但要注意应剔除有重复的排列.
对点练3.(1)从0,1,2,3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数排成一个三位数,写出所有的三位数.
解:(树形图法)
所有的三位数有102,103,120,123,130,132,201,203,210,213,230,231,301,302,310,312,320,321,共18个.
(2)从集合中任取两个不同元素分别作为直线方程Ax+By=0中的系数A,B,则所得直线有    条.
答案:28
解析:从集合中任取2个数作为A,B,共有=30种情况,但是A,B取1,3对应的直线与A,B取3,9对应的直线相同,所以所得直线有-2=28条.
角度2 利用排列数公式化简与证明
(1)(多选题)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有(  )
A.=n B.=m
C.= D.+m=
(2)不等式3+12≤11,其中x∈N+的解集为     .
答案:(1)ACD (2)
解析:(1)对于A,===n,故A正确;对于B,=,而m=m·=,故B错误;对于C,=·==,故C正确;对于D,+m=+===,故D正确.故选ACD.
(2)由题知,x≥2,且x∈N+,又3+12≤11 3+12x≤11(x+1)x,即2x2-7x+3≤0,解得≤x≤3,故x=2或x=3,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排列数公式的阶乘形式主要用于与排列数有关的证明、解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具体应用时要注意阶乘的性质,提取公因式,可以简化计算.
2.常见技巧
(1)n·n!=(n+1)!-n!.
(2)=-.
(3)=n.
对点练4.(1)已知3=4,则x等于(  )
A.6 B.13
C.6或13  D.1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3×=4×,化简可得3=4×,解得x=13或6,因为所以x≤8且x∈N+,故x=6.故选A.
(2)①证明:-=;
②化简:+++…+.
解:①证明:左边=-=-==右边,
所以得证.
②原式=++…+( -)=1-.
任务再现 1.排列的定义.2.排列数、排列数公式.3.全排列、阶乘.4.排列与排列数、排列数公式的综合应用
方法提炼 直接法、优先法、间接法
易错警示 排列的定义不明确.忽视中“n,m∈N+”这个条件
1.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的是(  )
A.10名同学聚会,每两人握手一次,一共握多少次手?
B.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共写了多少封信?
C.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这5个点最多可确定多少条直线?
D.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相加,其结果共有多少种?
答案:B
解析:对于A,握手次数与顺序无关,因而不是排列问题;对于B,10个人互相通信一次,选出2人要分出寄信人和收信人,是排列问题;对于C,平面上有5个点,任意三点不共线,从中任选2个点,即可确定1条直线,这2个点不分顺序,所以不是排列问题;对于D,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字相加即得1个结果,因为加法满足交换律,所以两个数字不分顺序,所以不是排列问题.故选B.
2.从1,2,3,4这四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则可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有(  )
A.9个 B.12个
C.15个 D.18个
答案:B
解析:用树形图表示为:
由此可知共有12个.故选B.
3.若=10,则正整数n=    .
答案:8
解析:因为=10,所以2n(2n-1)(2n-2)=10n(n-1)(n-2),且n≥3,n∈N+整理得到4n-2=5(n-2),解得n=8.
4.求证:==(n+1).
证明:=(n+1)×n×(n-1)×…×3×2×1,
=(n+1)×n×(n-1)×…×3×2,
(n+1)=(n+1)×n!=(n+1)×n×(n-1)×…×3×2×1,
综上,==(n+1).
课时分层评价32 排列与排列数 排列数公式
(时间:60分钟 满分:110分)
(1—9,每小题5分,共45分)
1.若=20,则n=(  )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由=20,得n=20,解得n=5(n=-4舍去).故选C.
2.88×89×90×91×…×100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88×89×90×91×…×100=.故选D.
3.从2,3,5,7,11,13中取2个不同的数,其商的个数是(  )
A.18 B.21
C.30 D.36
答案:C
解析:因为这6个数两两互质,从中取出2个数,分别作为商的分子和分母,其结果互不相等;所以其商的个数是=30.故选C.
4.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某校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6种实践活动可供选择.若甲、乙、丙三名学生每人从中选择1种,且3人选择的实践活动不同,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60种 B.80种
C.120种 D.150种
答案:C
解析:甲、乙、丙三名学生每人从6种实践活动中选择1种,3人选择的实践活动不同,则选法共有=6×5×4=120种.故选C.
5.(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
A.从六名学生中选三名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
B.有十二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三人一组,共有多少种分组方案
C.从3,5,7,9中任选两个数做指数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幂
D.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点
答案:ACD
解析:对于A,从六名学生中选三名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共有多少种选法属于排列问题,故A正确;对于B,有十二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三人一组,可分为四组,三人一组无先后顺序,不属于排列问题,故B错误;对于C,从3,5,7,9中任取两个数进行指数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幂属于排列问题,故C正确;对于D,从1,2,3,4中任取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可以得到多少个点属于排列问题,故D正确.故选ACD.
6.(多选题)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n-2) B.=
C.n= D.=
答案:ACD
解析:对于A,=n=,故A正确;对于B,=,=,当n>2时,≠,故B错误;对于C,n=n·(n-1)!=n!=,故C正确;对于D,=·==,故D正确.故选ACD.
7.若+=50,则n=     .
答案:6
解析:由+=50可得n+=50 =25,又n∈N+,所以n=6.
8.不等式<6的解集是   .
答案:
解析:不等式<6中,2≤x≤8,x∈N+,化为<6·,整理得x2-19x+84<0,解得7<x<12,因此x=8,所以不等式<6.
9.-的值为   .
答案:18或22
解析:由已知可得结合m∈N+,解得m=2或3,当m=2时,-=-=22,当m=3时,-=-=18.
10.(13分)计算:
(1);(2).
解:(1)==6.
(2)=·(n-m)!·=·!·=1.
(11—13,每小题5分,共15分)
11.计算0!+1!+2!+3!+4!+…+100!得到的数,其个位数字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5!=5×4×3×2×1=120,6!=6×5×4×3×2×1=720,由于5!,6!,…,100!中都有2×5,则从5开始阶乘的个位全部是0,只用看0!+1!+2!+3!+4!的个位即可.又由0!+1!+2!+3!+4!=34,即0!+1!+2!+3!+4!+…+100!得到的数的个位数字是4.故选C.
12.不等式3≤2+6的解集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易知x≥3,x∈N+.因为=x(x-1)(x-2),=x,=x,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3x≤2x+6x(x-1),所以3≤x≤5,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4,5}.故选A.
13.一条铁路线上原有n个车站,为了适应客运的需要,在这条铁路线上又新增加了m(m>1)个车站,客运车票增加了58种,则m+n=    .
答案:16
解析:由题意可得-=(n+m)(n+m-1)-n=m=58,因为m,n均为正整数且m>1,所以2n+m-1也为正整数,且2n+m-1>m>1,又58=2×29且2与29均为质数,所以所以m+n=16.
14.(15分)(1)证明:(n+1)!-n!=n·n!;
(2)化简:2·2!+3·3!+4·4!+…+985·985!.
解:(1)证明:左边=(n+1)!-n!=·n!=n·n!=右边,
所以得证.
(2)原式=3!-2!+4!-3!+…+986!-985!=986!-2.
15.(5分)(新情境)英国数学家泰勒(B.Taylor,1685-1731)以发现泰勒公式和泰勒级数闻名于世,由泰勒公式,我们能得到e=1++++…++(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0<θ<1,n!=n×(n-1)×(n-2)×…×2×1),其拉格朗日余
项是Rn=.可以看出,右边的项越多,计算得到的e的近似值也就越精确.若用近似地表示e的泰勒公式的拉格朗日余项Rn,Rn不超过时,正整数n的最小值是(  )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得,(n+1)!≥3 000,因为(5+1)!=6×5×4×3×2×1=720,(6+1)!=7×6×5×4×3×2×1=5 040>3 000,所以n的最小值是6.故选B.
16.(17分)求证:+m+m(m-1)=(n,m∈N+,n≥m>2).
证明:因为左边=+m+m×(m-1)×


====右边,
所以等式成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