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和贝壳,以及运动器官为足,形成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双壳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推理和归纳的能力,理解生物体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
(3)探究实践: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的能力,掌握解剖双壳类动物的基本技能,并能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4)态度责任:通过讨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看待生物与人类关系的态度,认识到生物既有益于人类生活,也可能带来危害,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和实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思维能力。
(2)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分析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益害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和掌握双壳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2)辩证地分析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理解其利与弊。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福寿螺的图片,以及有关外来物种福寿螺入侵的报道。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是福寿螺。最近有一些新闻报道提到了福寿螺在某些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大家对此有什么了解吗?)
(生:原来这就是福寿螺啊,看起来很漂亮。不过它们对生态系统好像确实有影响。)
(师:是的,福寿螺虽然外表漂亮,但有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2)展示各种软体动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
(师:请大家再看这些不同的软体动物图片。尽管它们形态各异,但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那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呢?你们还知道哪些软体动物?)
(生:这些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和硬壳。我见过蜗牛和河蚌,它们都是软体动物。)
(师:很好!乌贼和章鱼虽然没有硬壳,也是软体动物。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进一步观察并归纳软体动物的特征。)
(3)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软体动物的特征。
(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个实验,通过观察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征。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生:好的,我们很期待这个实验。)
二、观察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1)视频展示双壳类动物(如缢蛏)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水由哪里进出动物体内。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这段视频,注意缢蛏是如何运动的,水又是如何通过它的身体进出的。大家可以边看边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生:我看到缢蛏通过肌肉的收缩来辅助运动,水通过入水管和出水管进出它的身体。)
(2)实验:打开缢蛏(或其他双壳类动物) 的贝壳,揭开部分外套膜,观察其内部结构。
(师:现在请大家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首先打开缢蛏的贝壳,然后小心揭开外套膜,观察内部结构。)
(生:好的,我们先打开缢蛏的贝壳,然后揭开外套膜,观察内部结构。)
(3)组织学生将实物与书中的图片相结合进行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
(师:请结合实物和书本上的图片,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分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
(生:贝壳可以保护动物的身体;缢蛏靠足运动,用鳃呼吸。)
(4)进一步引导学生推理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和排出食物残渣的。
(师:大家认为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又是如何排出食物残渣的呢?我们可以结合之前观察到的入水管和出水管来进行推理。)
(生:我觉得缢蛏可能通过入水管吸入含有食物颗粒的水,然后通过鳃过滤出食物,再通过出水管排出废物。)
(5)提问:缢蛏的主要结构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师:缢蛏的这些主要结构与它的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填写表格,归纳缢蛏的结构特点。)
(生:外套膜和贝壳可以保护它们免受伤害,足帮助它们在水中移动,鳃帮助它们呼吸,入水管和出水管帮助它们获取食物和排出废物。这些都是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三、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1)展示各类软体动物的图片,重点说明乌贼、章鱼的结构特点。
(师:请大家再看这些图片,特别是乌贼和章鱼。虽然它们没有明显的硬壳,但依然是软体动物。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生:乌贼和章鱼也有柔软的身体和外套膜,只是它们的结构更加复杂。)
(2)提问:这些种类的软体动物和双壳类动物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特征?
(师:那么,这些软体动物和双壳类动物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特征呢?大家可以结合刚才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
(生:它们都有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都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反馈:下列动物中,哪些是软体动物,哪些不是?你还知道哪些软体动物?
(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列动物中哪些是软体动物,哪些不是?还有哪些软体动物是你知道的?)
(生:蜗牛、河蚌是软体动物,蜥蜴不是软体动物。我还知道海兔也是软体动物。)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你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举例说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吗?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软体动物与人类有哪些关系呢?可以从食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考虑。)
(生:很多软体动物可以食用,比如河蚌和蜗牛。但也有些软体动物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比如福寿螺。)
(2)展示教师和学生搜集的相关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归纳。
(师:请同学们看这些资料,我们一起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大家可以分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生:软体动物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但也有些软体动物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或者传播疾病。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1)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谁能总结一下?)
(生: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师:另外,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既有益处,也有害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点呢?)
(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既要利用它们的益处,也要防止它们的危害。)
(3)布置任务: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软体动物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师: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关于软体动物的信息,特别是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再来分享更多的发现。)
(生:好的,我们会认真完成这项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