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三中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分)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 )A.粗准焦螺旋 B.遮光器C.反光镜 D.压片夹2.(1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和物镜有关。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快速寻找观察目标时可使用①和③组合B.①和④组合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C.②和③组合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D.图中组合最大的放大倍数为400倍3.(1分)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要使视野内的物像由图甲转为图乙,需要调节( )A.转换器 B.粗准焦螺旋C.压片夹 D.载玻片4.(1分)婷婷在载玻片的正中央写下一个小小的“上”字,在显微镜视野下会是( )A.① B.② C.③ D.④5.(1分)孑孓是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几个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周后他们发现:甲组孑孓衰弱或死亡( )A.所探究的问题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B.甲组应放在弱光处,乙组应放在强光处C.甲组设置细密的铁丝网,目的是将烧杯中的水分成上下两部分D.该实验的结论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不需要空气6.(1分)大多数细胞直径只有1~100微米,可是有些植物纤维细胞可长达10厘米,人的神经细胞甚至能达到1米。以上事实说明( )A.细胞能进行生命活动B.不同细胞大小各异C.不同细胞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D.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大7.(1分)如图是“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几个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B.步骤①中要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再快速放下C.步骤③的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D.步骤④是用吸水纸擦掉多余染液8.(1分)人们从细胞膜的功能得到启发,制造出人工膜。利用人工膜进行海水淡化模拟的是细胞膜功能中的( )A.控制物质进出 B.完成能量转换C.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D.储存营养物质9.(1分)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1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与“子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有机物 B.受精卵 C.组织 D.细胞11.(1分)如图为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莉的形态与羊a一致B.多莉的形态与羊b一致C.多莉的形态与羊c一致D.多莉的形态与羊a、b、c都不一致12.(1分)自然界中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双色茉莉,它的花朵能够变换色彩。清晨时,双色茉莉的花瓣呈现出温柔的粉红色( )A.细胞质内 B.叶绿体内 C.液泡内 D.细胞核内13.(1分)在菜市场上经常见到店家向青菜表面洒水,以保持青菜鲜嫩、挺立。下列细胞结构中与青菜保持挺立有关的是( )A.细胞膜 B.线粒体 C.细胞质 D.液泡14.(1分)台盼蓝是一种生物染料,可以用来检测细胞是否存活。在实验中如果酵母菌细胞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则以下关于实验中所用酵母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与细胞壁功能正常B.细胞质流动较快C.细胞仍能正常完成各种活动D.细胞质流动停止15.(1分)河北深州的水蜜桃驰名全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水蜜桃的一个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如果该体细胞分裂3次( )A.2条 B.8条 C.16条 D.32条16.(1分)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具备再生能力,比如壁虎能够断尾再生,这种再生能力依赖于断裂部位细胞强大的分裂能力。以下关于动物细胞分裂的说法( )A.细胞质最先分成两份B.液泡会分裂为数个小液泡C.细胞的体积会越分越小D.正常细胞不能无限分裂17.(1分)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现知识结构,帮助我们快速地明确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概念图,其中几个位置因为浸水而污损不清。请结合已学知识判断( )A.①应为受精卵B.②应为保护组织C.③应为结缔组织D.④应为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冲动18.(1分)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a代表细胞的生长B.过程b染色体变化最为明显C.过程c不受控制会导致肿瘤的发生D.过程a、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19.(1分)下列细胞中具有分裂能力的是( )A. B.C. D.20.(1分)以下关于动植物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个动物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C.动物干细胞通过诱导可以定向分化为所需要的组织D.组织培养技术是基于植物细胞全能性发展而来的二、情景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40分)21.(10分)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走进了生物的微观世界。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做了许多实验,图甲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图(1)操作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填字母)A.妥善收放显微镜B.取镜和安放C.观察D.对光E.调整焦距F.安放玻片(2)小茗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草履虫向右上方游动(箭头表示视野中草履虫游动的方向),为保持草履虫始终处于视野内 方移动。(3)小茗同学为了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决定重新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她在载玻片上滴加草履虫培养液后又放入几根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4)利用新制作的装片进行观察时,小茗同学发现显微镜视野过亮,不利于观察草履虫的纤毛结构 】 。(5)草履虫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 细胞生物。这类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你的了解列举其中一项: 。22.(12分)自然界中的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植物细胞中也在发生着能量转换。图甲是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结构是【①】 和【②】 。(2)无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要完成生命活动都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细胞生活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3)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一般会用 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③】 。(4)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中间滴加 ,这与动物细胞不同,是因为植物细胞的【④】 起到支持作用,可以维持细胞形态。(5)花花同学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了解到植物细胞能够合成有机物储存在细胞内。花花联想到平时吃的草莓、橙子、西瓜等水果,认为它们酸甜的汁液主要来自【 】 。(6)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花花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花花同学制作的模型是否需要改进?如果需要 。23.(10分)某学校在组织夏令营时,有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蟋蟀在天气闷热的夜晚鸣叫的次数多,而在天气凉爽的夜晚鸣叫的次数少。这一现象引起了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好奇(1)兴趣小组提出问题:温度越高蟋蟀鸣叫次数越多吗?并基于此,做出实验假设: 。(2)兴趣小组根据生物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取健康状况、品种、性别、大小等特征基本相同的蟋蟀共40只,分别放置到四个除温度外完全相同的装置中,进行观察实验组别 1 2 3 4蟋蟀15秒钟所鸣叫次数(次) 10 19 28 36温度(摄氏度) 10 15 20 25本次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有小组成员发现蟋蟀在晚上的鸣叫次数比白天的鸣叫次数要多,他想要探究光照对蟋蟀鸣叫次数的影响,则该实验的变量是 。(5)该小组成员设计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表格中A处应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该实验的结论是 。实验组别 光亮 黑暗蟋蟀15秒钟所鸣叫次数(次) 16 36温度(摄氏度) 25 A24.(8分)西红柿是大家经常食用的蔬菜,如图为西红柿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程a表示 ,该过程最后会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 和 。新形成的细胞形态、结构 (选填“相同”或“不同”)。(2)过程b中,①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于 组织;③具有运输功能,属于 组织。(3)一个成熟的番茄,用开水烫一烫,可以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 组织,其形态结构与 (填序号)相似。2024-2025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三中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答案】D2.【答案】A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B7.【答案】C8.【答案】A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B二、情景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40分)21. 【答案】(1)BDFECA(2)右上(3)降低草履虫游动速度,方便观察(4)⑤反光镜(5)单;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净化作用(水域中一些单细胞生物是鱼、虾、贝类的天然饵料;土壤中某些细菌能分解动物遗体和植物的枯枝落叶,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肺炎;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赤潮,危害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等)22.【答案】(1)线粒体;叶绿体。(2)太阳能。(3)碘液;细胞核。(4)清水;细胞壁。(5)⑤液泡。(6)需要改进;对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大小进行区分(合理即可)。23.【答案】(1)温度越高蟋蟀鸣叫次数越多(2)温度(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蟋蟀鸣叫次数越多(4)光照(5)25;在黑暗环境中蟋蟀鸣叫次数更多24. 【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膜;细胞壁;相同(2)分生;输导(3)保护;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