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件(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3年
二次革命爆发
1915年
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课程标准】: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的学习,从整体上把握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交织与斗争。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事,并通过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理解“不符合历史潮流终将失败”的历史观点。
家国情怀:感悟孙中山等革命派为捍卫民主共和作出的顽强努力和坚定的革命精神,认识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显露出何种野心?
【知识回顾】回顾上节课内容,结合下则材料并思考二次革命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赣省独立,总理(孙中山)电令粤省同举,胡都督认为时机未至;电令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革命派力量涣算
革命党人实力不足
列强支持袁世凯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3年12月23日,刚刚登上民国正式大总统之位的袁世凯来到天坛举行祭天仪式,仪式按传统方式进行,袁世凯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称帝之野心昭然若揭。
1913年10月10日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任务一:帝制复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③袁世凯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3月,袁世凯提出增修临时约法内容,修改共七项,全部是增加总统权力内容。随后,根据袁世凯的意见,通过《中华民国约法》5月1日由袁世凯公布,即所谓“新约法”。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发布解散国民党令,限令3天内解散国民党的一切机关,国民党籍议员一律驱逐出会。两天里赶走议员之多竟令国会不足召开会议的法定人数。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
⑥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蛮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内容
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经过与日本达105天的谈判和周旋之后,被迫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中的十二条内容。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
①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②沉重打击中国经济;
③激发中国民族主义情绪。
“二十一条”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⑦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袁世凯的精心策划下,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一致投票赞成帝制。12月11日,参政院开会,通过了请袁称帝的“推戴书”。次日袁世凯下令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中国一场复辟闹剧由此拉开帷幕!
《请袁称帝的推戴书》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
任务二:护国运动
背景
时间
发起人物
结果
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反对。
1915年底
唐继尧、蔡锷、李烈钧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护国战争”的基本内容。
天祸中国,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佛逆舆情,自为帝制……锷等受果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韦命,奠定滇、黔诸地方,为国婴守,并檄布四方,声罪致讨……
——蔡锷《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电》(1915年12月)
【问题探究】根据已学知识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启示?
材料一:1915年8月,第二大党进步党领导者梁启超于《大中华》月刊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表明其坚持共和、反对帝制的鲜明态度。
材料二:“梁启超、黎元洪、段祺瑞等或请辞或告假”“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
材料三:袁世凯在加紧酝酿帝制时,日、英、俄、法等国一再提出警告,指出变更国体或将“惹起意外之扰乱”,影响各国在华商务利益。
①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众叛亲离;
②人民广泛支持护国战争;帝国主义态度转变;
③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成功!
军阀割据概况: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南、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广东、广西。
任务三: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英
皖系 段祺瑞 日
奉系 张作霖 日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样……
——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
根 源
实 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社会民众愚昧迷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北洋军阀: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政府:指中华民国1912年至1928年期间,由袁世凯和其他北洋军阀将领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12
1916
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概念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