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新课标新教材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这福画指绘了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活动场景。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哪些对人类文明有更大意义的发明创造?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新课导入
原始农作场景想象图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2022版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早期人类的代表?。
采集狩猎住洞穴
郧县人、蓝田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开开脑洞:这样的生活有怎样的缺点?如何解决呢?
他们如何解决温饱?
吃饭难
居住难
生存难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请阅读课本,梳理原始农业(种植业)发展的过程。
距今约2万年
距今约1万年
开始对一些野生植物进行管理
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粟、黍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和黍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黍的国家,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2.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3.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定居生活
石磨盘和磨棒
陶罐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狗骨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涵盖了人类的所有精神和物质创造,而遗址则是这些创造中的一部分,通过物质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痕迹。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2.观看短片,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河姆渡人的生活。
1.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
2.观看短片,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时间
生活地点
所处流域
房屋建筑
农业作物
用水情况
农业工具
家畜饲养
手工技能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
长江流域
干栏式建筑
水稻
木结构水井
骨耜[sì]
猪、狗为主
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使用天然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河姆渡遗址的木结构水井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朱漆碗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阅读教材12、13页,初步了解仰韶文化。
距今时间
地点
农业作物
重要特征
代表性遗址
距今约7000—5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

在陶器表面绘出鱼、鸟、花等图案的彩陶
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双槐树遗址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阅读教材12、13页,初步了解仰韶文化。
出现部落公共场所和公共墓地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的大房子基址
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外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2.阅读教材12页内容,了解半坡人的生活。
距今时间
生活地点
所处流域
房屋建筑
农业作物
农业工具
家畜饲养
手工业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房屋

磨制石器
猪、狗等
渔猎、制作磨制石器、乐器陶埙、纺织、制衣、
陶器(彩陶是特色)
半坡人半地穴式房屋
石锛 骨箭头 骨渔叉 陶埙 陶纺轮
半坡遗址出土的器具
人面鱼纹彩陶盆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3.阅读教材13页,初步了大汶口文化。
距今时间
地点
成就
距今约5900—4400年
黄河下游地区
淮河中下游地区
制陶技术、玉器
这一时期,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精美的玉器,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成套陶器
成套玉器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随葬品
课堂总结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仰韶文化
3.大汶口文化
2.半坡人的生活
1.原始农业(种植业)发展的过程:
2.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3.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
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时间
生活地点
所处流域
房屋建筑
农业作物
用水情况
农业工具
家畜饲养
手工技能
距今时间
生活地点
所处流域
房屋建筑
农业作物
农业工具
家畜饲养
手工业
课后活动
1.(2024·湖南娄底·二模)在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舞阳贾湖遗址,那里出土了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这证实贾湖居民( )
A.已经学会保存火种 B.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C.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D.会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C
2.(2023·山西朔州·一模)央视2023年春晚舞美设计以“满庭芳”为理念,创意取材自1959年陕西华县(现华州区)泉护村遗址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这种花瓣纹被考古泰斗苏秉琦先生称之为“华山玫瑰”。彩陶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古人类遗址有关(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D
3.(2024·河南许昌·二模)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可以见到同时期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的彩陶因素;同样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中也可以看到类似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器类和纹样。由此可推断当时( )
A.已经初具审美意识
B.两地之间存在交流
C.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D.彩陶种类丰富多样
课后活动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