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练习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认为,不存在任何事物,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它,我们也不可能将这一知识传达给别人。这种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2.某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诠释了“苹果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在完成了苹果花药培育高质量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揭示了反转座子控制红苹果着色的分子机制。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这反映了(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没有必然联系
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④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以下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
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除各种神灵以外,我们所认识的或设想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表象
④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影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朱熹的经典论断。从哲学基本派别看,朱熹的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
5.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下列与费尔巴哈观点一致的是( )
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物质性的、统一的气构成自然界的万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下列与荀子的观点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看法一致的有(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②万物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孟子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他的哲学思想是极其复杂的。下列观点与孟子“心之官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哲学倾向的是( )
①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
②许多事,不放心上就是赢
③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④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最初的起源是一整块“无定型”,经过不断地分离,产生了“定型”的存在。当实在之物到了终点,又会化作“无定型”,所以“世界源于无定”。这一观点( )
A.试图从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B.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
C.科学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9.在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永恒的本体支配自然界的一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这两方面内容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与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B.我思故我在与万物皆备于我
C.日月历天而不周与物质世界不存在客观真理
D.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11.黑格尔指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下列观点与该观点体现的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完全一致的是( )
①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真理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感官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④“有理则有气”“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提出和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其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13.《管子》中记载:“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这两个观点都(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
②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回答
④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下列说法与下图漫画中党员干部思想最一致的是( )
①乌鸦报丧,喜鹊报喜
②理气一体,理在气先
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④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上述材料中的哲学思想与以下观点一致的是( )
①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本原”
②我国哲学家范缜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程颐的“有理则有气”
④陆九渊觉得“宇宙便是无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明确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他把唯物主义比作“牢固坚实的橡树”,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下列选项中,前后两端分别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理生万物”
B.存在即是被感知——“理生万物”
C.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画饼充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7.北宋张载说:“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下列观点与张载观点属于同一哲学基本派别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有一次与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可见“存在即被感知”。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也曾就路边的花和朋友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两个人的说法可谓异曲同工。二者“同”在( )
①认为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③把人的主观精神理解为世界的本原
④认为现实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 )
A.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B.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20.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7.15度,东经36.95度。截至4月14日,已导致该国50500人遇难,财产损失超过1040亿美元。有人认为:自然灾害乃是上天所为,人们只能服从天意,听天由命。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③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2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电视剧《虎妈猫爸》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亲子教育反思潮。它不回避热点话题,并向观众传达这样的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最关键的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虎妈猫爸》中的“虎妈”作为当代父母的典型代表,也曾随波逐流,试图把别人的成功历程复制到自己女儿身上,但面对女儿的痛苦和抵触,“虎妈”进行了积极的反思,最终作出了符合女儿实际的正确选择。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其实是在呼唤自省精神,这种精神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尤为可贵。
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虎妈”育女过程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D D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A A A C A C B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上,“虎妈”试图把别人的成功历程复制到自己女儿身上,这没有做到存在决定思维,后来作出了符合女儿实际的正确选择,做到了存在决定思维;在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上,“虎妈”积极反思自己,从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22.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