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名称:《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授课教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课第一框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情境探究、合作学习二、教学理念与思路本设计严格遵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以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中国动画电影的百年求索之路”为总议题,将抽象的哲学原理“发展观”置于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文化现象中,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分析具体材料的过程中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文化事业和自身成长,回应新高考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三、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之一(另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包含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核心概念,理论性强,较为抽象。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哪吒》《大圣归来》等国产动画有浓厚兴趣和切身感受,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无法自觉运用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他们对“发展”的理解往往局限于线性进步,对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四、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回顾中国动画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导下从探索、辉煌、低谷到重新崛起的历程,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增强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辩证、全面地分析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挫折,培养用哲学眼光观察和分析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法治意识:理解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法治手段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公共参与:激发学生关注并理性支持国产文化产品的热情,树立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贡献智慧的志向。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发展的实质、状态和趋势。难点:准确区分新事物与旧事物,理解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大闹天宫》《宝莲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奇谭》等)、文本材料、学习任务单。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光影序章,感知发展活动:播放快剪视频,呈现中国动画从万氏兄弟《铁扇公主》(1941)、上海美影厂《大闹天宫》(1961)到《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长安三万里》(2023)的经典画面变迁。教师设问:“这短短一分钟,跨越了80年。大家看到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自由发言(画质、技术、故事、风格等)。教师引题:“变化背后蕴含的是怎样的哲学道理?今天,我们就透过中国动画的百年求索之路,共同探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深刻哲理。”(二)探究新课:总议题引领,层层深入总议题:中国动画电影的百年求索之路,如何诠释“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环节与子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哲学原理渗透子议题一:“中国学派”的辉煌是凭空出现的吗?(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 1.展示材料:介绍上世纪中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成立及“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创作理念,播放《小蝌蚪找妈妈》(水墨)、《大闹天宫》(民族绘画)片段。2.核心提问:当时的动画相对于过去,是“新事物”吗?为什么?(引导从表现形式、技术、理念分析)它的“新”体现在何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新文化内容) 1.观看与阅读材料。2.小组讨论,辨析“中国学派”动画作为新事物的特点(符合艺术规律、代表先进文化方向、汲取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养分)。3.生成结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中国学派”动画是在旧中国动画基础上产生的符合人民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新事物。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动画艺术本身在发展),并自主探究出发展的实质。明确新事物的判断标准,而非简单地以时间先后、力量强弱判断。子议题二:国漫的崛起为何不是一蹴而就?(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1.呈现时间轴和材料:展示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产动画的“低谷期”(外来冲击、模仿探索、市场阵痛),以及《喜羊羊》《魁拔》等积累阶段的代表作,最后是《大圣归来》的“破圈”引爆点。2.核心提问:《大圣归来》的成功是突然发生的吗?之前的探索有何意义?“低谷期”是发展的中断吗? 1.分析时间轴,识别出国漫崛起过程中的“量变”阶段(技术积累、人才培育、市场试错)和“质变”节点(《大圣》的成功标志着产业信心和创作模式的质变)。2.开展辩论:“没有《宝莲灯》的探索,就没有《哪吒》的成功”你同意吗?3.生成结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通过历史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低谷期是量变的艰难积累,破除学生“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错觉。辩论活动深化认知。子议题三:国漫的未来会一帆风顺吗?(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展示材料:当前国漫存在的争议(如《中国奇谭》的“家长投诉”事件、部分作品的“模仿痕迹”、商业与艺术的矛盾等)。2.核心提问:如何看待当前国漫存在的问题和争议?这能否定国漫崛起的大趋势吗?为什么? 1.小组合作,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材料。2.代表发言:指出问题是发展中的曲折性,但国漫整体向上、向好的前进趋势没有改变。3.生成结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引入最新案例,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当前现象。最终得出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核心观点,完成对发展观的完整建构。(三)课堂总结与升华体系构建: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思维导图形式),将中国动画史的关键节点与发展的普遍性、实质、状态、趋势一一对应,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理论升华:中国动画的发展史,是世界永恒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支持新事物,促进其发展。个人成长、国家复兴、文化繁荣,无不遵循这一哲学规律。价值引领:鼓励学生将发展观用于自身学习生活,不畏曲折,注重积累,坚信前途光明。(四)课后作业与延伸【必做·基础性】整理本节课的笔记,用图示法阐明发展的实质、状态和趋势之间的关系。【选做·拓展性】(二选一)预测分析:运用发展的观点,预测中国动画电影未来可能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撰写一篇短评。生涯规划:用发展的观点,为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成长制定一个包含“量变积累”和“质变目标”的简易规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