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两者是依赖和排斥的关系 B.两者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C.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D.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2.十四五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等不得也急不得”;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内蒙古“一湖两海”污染防治,“既急不得,也慢不得,要按规律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当快不快,错失良机;当慢不慢,恐留后患。材料带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处理矛盾双方的关系
④坚持具体问题分析,把握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防疫情、促发展,是对信心与意志的考验,也是对智慧与能力的检验。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这告诉我们( )
①化危为机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危和机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国际市场拓展的道路上,华为一面积极进取,一面在竞争中合作,使企业取得成功。华为的发展告诉我们,要想在市场开拓中取得成功,不能一味竞争,不讲合作。这说明(  )
①矛盾的斗争性可以转化为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统一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图漫画《生命是一场马拉松,并非每一段路都比拼速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面对挫折、考验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人脸识别技术恰似一朵带刺的玫瑰。它编织了一张精确定位个人信息的网,让个人隐私无所遁形,但是瑕不掩瑜,它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社会运营效率。这体现了( )
①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②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③复杂事物中各个矛盾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④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对立的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为满足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的自助取药需求,2022年厦门市在传统取药方式的基础上,投用智慧药房,提供24小时自助取药服务,居民通过手机端向医生发出续方申请,线上审核后通过快递配送上门。智慧“小药房”能守护百姓“大健康”,是因为( )
①将居民取药个性化需求寓于取药方式变革的普遍趋势中
②锚定居民取药难的现实问题,促进药品种类结构的优化
③统筹取药的全流程,利用互联网建立新联系智慧配药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建设智能化药房实现便民利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各居委会和村委会建立相应的调解组织,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枫桥经验”。21世纪以来,枫桥镇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出了“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需要我们( )
①从“枫桥经验”出发,结合实际来解决问题
②化解矛盾,推动矛盾由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不断发展“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畏压力、迎“压”而上,就如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刻在手杖上的格言所说的“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害怕压力,遇“压”而退,就会像奥地利作家费兰兹·卡夫卡在自白中所说的那样“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这启示我们(  )
①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②要积极承认矛盾,解决问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对这条道路分析正确的有( )
①这条道路是对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的反映②这条道路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主流
③解决人权问题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关键④这条道路的成功离不开对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运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有全球创新高地之誉的美国硅谷,流传着这样的金句,“失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宽容失败比创造成功更为重要”。这体现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二八定律”又叫巴菜多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它表明: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等。遵循这一定律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材料印证的哲学智慧是( )
A.重视部分的作用
B.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重视数量的积累
D.抓主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不同
14.“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矛盾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的双方,是根本对立的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受斗争性制约
D.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
15.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自主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辩证法哲理有( )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从哲学角度看,对下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成功者的谦辞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农业和游牧或工业的区别,使得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呈现出了不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 )
A.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主要矛盾之中 B.事物因矛盾特殊性而各有其特点
C.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反映出来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8.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智慧,不能什么都干,“拾到篮子都是菜”;也不能一哄而上都搞一种产业,变成齐步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所为”是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确定发展思路
②“有所为”是指可以复制发达地区的经验为我所用
③“有所不为”要避免不作为、消极躺平,错失良机
④“有所不为”是指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要保持不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从刷卡消费到手机支付,从网络直播到手机游戏,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从摩电车快递到无人车快递,不管是正在变迁的,还是相对成熟的,无不是经历了“新生--争议--完善”的过程。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注重量的积累
③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④矛盾的特殊性是变化的,但矛盾的普遍性是稳定不变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有时可以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2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会晤中,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14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权保障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践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自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精神,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D C C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A A B B A B A
2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美两国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双方社会制度、道路、历史文化并不相同,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存在一定差异。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两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因此,中美两国应该把握各自发展的机遇,寻求两国共同利益,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2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中国人权进步和国际人权事业是紧密联系的,坚持把人权普遍性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既可以提升我国人权的保障水平,又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