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练习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反映了我国传统“和”思想的精髓。“和”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及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材料表明,“和”思想( )①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②涵养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③能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提供借鉴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物质载体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博物馆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这是因为( )①文物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②文物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③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④文物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体现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 )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4.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弘扬“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①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价值导向作用②在金融强国的建设中应运而生,具有客观实在性③传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④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推动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杭州亚运会火炬在绍兴站的传递活动中,170名火炬手从鲁迅故里西门出发,传递路线串联起徐渭艺术馆、绍兴博物馆、阳明故里、蔡元培广场、镜湖大桥等人文景点,让广大民众感受到绍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增进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此可见( )①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③文化由人创造并塑造着人④中华文化有强大的连续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脚下的土,藏着千年的根,稻浪起伏,守望每一个晨昏……”,由AI编曲、AI演唱的京西稻主题曲《遇“稻”》,在稻田上回荡,演绎着科技与文化的和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借助AI可使艺术创作超越人类生产生活的制约B.人们丰富的艺术创作思考是AI创作的源头活水C.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和鸣体现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D.作为实践的主体,AI与人类共同打造了创作新模式7.2022年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从中华农耕文明深处走来的节日,越发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光芒。河北省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全面展示河北农业新成效、农村新变化、农民新面貌。材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的反映③优秀文化服务社会,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的作风保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积聚了强大正能量。由此可见( )①党的作风好坏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能否取得成就②紧紧依靠人民使我们的事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③中华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提供具体方案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推动工作不断取得进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世界传统建筑体系中,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影响深远,其营造技艺一直传承至今。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旅游景区大量修建微缩建筑和仿古建筑,对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需求开始增多。这些景区的需求,成为近几十年来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实践与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如何传承营造技艺,值得人们思考。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它的传承和进一步发扬光大,还需要更多的智慧③需求的增多,反映了文化决定经济④是财富,需要我们加以全盘继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中,始终高悬着一轮亘古不变的中秋圆月,并化为一种思接千载的心灵约定。这告诉我们(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民族文化能具有维系民族社会稳定的作用③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④中华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这说明党的理论创新要(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②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方法指导实践③在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④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是中华先民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识。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这启示我们( )①要辩证地认识传统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道德发展脱离不开时代背景,新的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要加强挖掘和阐发传统美德,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公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规划提到,中轴线遗产保护要重点对与中轴线相关的景观视廊、历史城廓、历史街巷等制定整体保护管理措施。其目的是(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③不断夯实文化自信基础 ④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叫“鸿雁”、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叫“鹊桥”、运载火箭叫“长征”……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航天器命名的“中式浪漫”( )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②承载着家国情怀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③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④蕴含丰富历史内涵和人文信息实现了文化交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吃饭,外国人用刀、叉、勺摄取食物,中国人把筷子作为日常的饮食器物。筷子的两端一头方一头圆,意为天圆地方。我们用筷子是有讲究的,筷子两根,一阴一阳,阴阳互动,是谓太极,喻大和。由此可见( )①要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②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筷子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崇德向善添福气,敬老孝亲暖榕城。“拗九节”是福州十邑独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集感恩与孝道、和谐与友善、平安与祈福等价值理念于一体,扎根民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每逢“拗九”,不少身处海外的福州侨胞仍不忘品味拗九粥,追忆思乡情。由此可见,“拗九节”( )①以拗九粥这一客观事物,承载感恩和孝亲等主观联系②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维系福州侨胞的精神纽带③作为孝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④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延续着孝敬长者的中华美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故宫在淘宝开网店售卖的文创产品已成为“爆款”。朝珠当耳机、顶戴花铺成了防晒伞、“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格格钓金龟婿”书签、“雍正御批”胶带等一系列“萌系”文创类产品迅速蹿红,成为年轻人的“潮物”。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继承传统善于创新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人们的消费方式正在向多元化发展18.宋朝是词的盛世。其实,词原本主要是为酒肆乐坊而作的歌词。随着宋朝市井生活的日益繁华,酒肆乐坊越来越多,因而对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渐渐地,词也从市井街巷登上了大雅之堂。由此可见(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面对千年流传的烟花爆竹习俗,人们在欣赏瞬间美的同时,也对其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产生担忧。但对于烟花燃放禁令,社会上也存在不同声音。下面的声音,属于理性表达的是( )①传统习俗同民族情结密切相关,应解禁烟花禁放令②烟花爆竹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应批判继承③烟花习俗可以与现代文明相融存在,应当科学对待④燃放烟花习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应世代延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佛山通济桥最早建于明代,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2001年,佛山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如今,佛山不仅高规格筹备元宵节行通济活动,还适应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策划了系列配套的文旅活动,使其在建设文化名城、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着巨大促进作用。这表明( )①行通济蕴含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传承中逐渐流变②行通济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生活实践③对行通济理解的变化是基于对原有观念的扬弃④当代佛山人对行通济的蕴意体现新的价值判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简答题:本题共2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以来,永安社区高质量推进社区书屋建设,让书屋成为居民群众的“精神粮仓”。永安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社区书屋为载体,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反馈,定期更新和扩充图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全民阅读活动,吸引更多专业社会力量加入到服务群众的队伍中来,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使社区书屋成为一个促进社区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永安社区依托书屋,打造“幸福家长驿站”,开展“向日葵”公益课堂,招募教师和大学生组成爱心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亲子伴读、以书交友、书法绘画等多元化的社区阅读互动活动。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童心阅读”“我有仙草一株”粽香阅读以及诗歌分享会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的文化服务。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永安社区是如何通过高质量推进社区书屋建设,让书屋成为居民群众的“精神粮仓”的。2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价值。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B A C C C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C A D C B D C D21.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永安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推动社区书屋建设,创设全民阅读的良好文化氛围,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22.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天人合一等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