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9.2解析三大诉讼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9.2解析三大诉讼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知/法/守/法 与/法/同/行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2 解析三大诉讼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案例导入
小莹酷爱文学创作。一天,她偶然发现一本署名为小琪的诗集里载有自己的作品,后来得知是文学社的同学小琪擅自将社团内部讨论的稿件交给某出版社出版了。小莹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要求小琪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但小琪认为这是在帮小莹宣传作品,并不侵权。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有的同学也认为小莹没有必要这么较真儿。小莹觉得很困惑,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咨询过律师后,小莹在父母的帮助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中小琪侵犯了小莹什么权利?案例中涉及到了哪些解决纠纷的方式?最终小莹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纠纷?如何看待这种方式呢?
诉讼及其特点
议题一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一.诉讼
1.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3.要求: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诉=言+斥
讼=言+公
诉:可以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控告对方;
讼:可以将双方各执一词而相持不下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共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一.诉讼
4.特点:
公权性
终局性
强制性
程序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二.诉讼法
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是诉讼法。
2.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注意:民法典≠民事诉讼法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刑 法≠刑事诉讼法
程序法与实体法
程序法:是指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
实体法: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事法等。
关系: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
诉讼的主要类型
议题二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一.诉讼的类型
1.类型: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
2.区别:他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最主要区别:诉讼目的、提起诉讼主体。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二.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民告民
1.性质:民事诉讼解决民事案件;
2.目的: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3.主体: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拖欠借款、工资、遭受辱骂、房屋受损、合同违约、诉讼离婚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二.诉讼的区别
【行政诉讼】民告官
1.性质: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案件;
2.目的: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3.主体: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民告官”城管、工商、知识产权局、食药监、税务
疑难辨析
·对行政处罚(行政行为)不服,是否可以申请仲裁?
·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是上一级)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二.诉讼的区别
【刑事诉讼】
1.性质:刑事诉讼为刑事案件;
2.目的:刑事诉讼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烦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3.主体: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民告民)外,均由人民检察院(官告民)提起公诉。
犯罪案件
相关链接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并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牢要坐、钱要赔】
相关链接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为犯罪嫌疑人作无罪或减轻罪责辩护的为辩护人)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求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课堂训练
第一题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与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问题发生争执,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B.小郑和小李在离婚过程中因财产分割问题发生争执,最好申请仲裁
C.父母与子女之间因抚养或赡养问题发生纠纷,可以选择调解
D.某公司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只能提起行政诉讼
C
第二题
王某和李某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双方书面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后李某反悔,向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李某向法院声明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裁定驳回起诉
B.裁定驳回诉讼请求
C.裁定将案件移送某仲裁委员会审理
D.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无效,对案件继续审理
D
第三题
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关于诉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消费者使用某品牌化妆品造成面部过敏,可提起刑事诉讼
②杨某对交警作出的交通违章处罚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③双方当事人对诉讼结果不满意,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解决
④赵某起诉李某要求归还借款及其利息,属于民事诉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第四题
石景山区本着"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原则,将信访代理与多元调解相融合,集咨询、评估、调解、诉讼于一体,建设起全市首家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让百姓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可调解纠纷。这有利于( )
①提高诉讼服务水平,有效惩治犯罪活动
②降低矛盾化解成本,提高纠纷调解效率
③创新百姓维权渠道,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消除人民内部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第五题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下列关于三种不同的诉讼类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②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③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公民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④行政诉讼主要解决国家机关实施的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