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要点探究主题探究一 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某科幻影片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π”的撞击,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拯救地球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右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自主探究]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在太阳系中,地球位于 星和 星之间。 2.小行星“π”最可能来自 。 [合作探究] 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1.说出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2.分析这些条件的产生与地球的哪些特点有关 3.影片中男主角背的瓶子里最可能装的是什么 [迁移应用] 一、我国对太空的探索 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1.自古以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是什么 2.阅读材料,你对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感受 二、探究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自身有稠密的大气层,其厚度是地球大气层的数十倍,其中二氧化碳占比约97%。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57 ℃,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下表示意金星和地球的数据资料,简述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行星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平均 温度/℃ 大气压/ 百帕金星 0.82 0.856 224.7天 243天 457 93地球 1.00 1.000 1年 23小时56分 15~20 1主题探究二 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太空探索,从未止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站在地球上,不停地向更远的地方探索……[自主探究] 认识人类太空探索的历程1.1957年10月,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现代运载火箭在苏联发射成功,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的航天时代。回顾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我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 。 [合作探究] 中国对太空的探索材料一 我国古代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感叹:“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表达了自己对星空和宇宙的向往。中国,作为火箭的“故乡”、最早进行“飞天”实践的国度,在当今太空探索开发的热潮中,正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的现代航天人也正在砥砺前行,努力奋斗,将中国的飞船推向更加璀璨的星空!材料二 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到今天,中国的航天已经走过了50余年的历程。在这段岁月里,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2.中国发射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承担的是 (选填“火星”或“月球”)的探测任务。3.阅读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感受。[迁移应用] 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材料三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不幸的是,他在之后的一次飞行训练中牺牲了。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解体,宇航员全部遇难。目前世界具有先进科研能力的国家,都在进行太空探索和相关的科研工作,中国每年约花130亿美元巨资探索宇宙,美国每年对太空项目的投入为250亿美元左右。4.人类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去探索宇宙,是否值得 5.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是什么 【要点检测】1.读太阳系和银河系示意图及火星与地球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火星与地球的比较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表面平均温度/℃地球 1.496 6378 1年 23时56分4秒 1.00 1.00 23°26' 15火星 2.279 3396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25.19° -63(1)在宇宙中,能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是 (填“恒星”、“行星”或“卫星”),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如图所示,太阳与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构成了 (填“太阳系”或“银河系”)。(2)在火星与地球的比较中,火星与地球最为接近的两项数据是 和 ,若人类想要实现移民火星的愿景,必须先通过科技的进步和探索,解决火星上没有适宜生命存在的 和 等条件的问题。(3)请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中任选一方面,说一说人类都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就。2.读下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天体系统为 ,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填名称)。(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C 、D .(3)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②促进科技进步③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④探索生命的起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请你为保护地球建言献策(至少答两点): 。3.读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行星的名称。B: ,H: 。(2)图中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3)请你分析八大行星运动方向的共同特征。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宇宙是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材料二:现阶段,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科学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的对比资料表。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 ) 公转周期(a) 自转周期地球 1.00 1.00 5.52 1.0 23小时56分火星 0.11 0.15 3.96 1.9 24小时37分(1)宇宙中存在的天体类型有恒星、卫星、行星、彗星、星云等,其中月球是 ,太阳是 。图中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太阳系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3)据表可知,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世界大国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有生命存在 B.有昼夜交替C.公转周期较长 D.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5.小洛是一名太空探索爱好者,平时喜欢搜集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空探索的相关信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仰望星空 繁星点点】地球是宇宙繁星中的一颗,是迄今人类唯一的家园,为我们提供生命所需的一切。下图为太阳系和地月系模式图。(1)土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六颗行星,位于木星和天王星的公转轨道之间。据此仿写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地球约38.5亿年前开始出现生命,主要是因为地球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 、大气和 等条件。【星空浩瀚探索不止】太空探索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和求索,其中探月工程备受瞩目。科学家们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矿物,命名为“嫦娥石”,这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的矿物质。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月球矿物的认识,也为未来的月球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3)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 。(4)探月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工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国家“乐此不疲”。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简述进行探月工程的意义。(至少答出两点)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宇宙是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如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1)图中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A是 。材料二: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2)太阳系共有 颗行星,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3)如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小行星带在木星和 之间,八大行星公转的方向是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三: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阅读金星、火星与地球的比较。行星 距日距离(以日地平均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大气成分金星 0.72 464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厚大气地球 1 15 以氮、氧为主的大气火星 1.52 -63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4)比较地球与金星和火星的大气特征,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条件。(5)除了大气条件,地球上还有哪些条件适宜人类生存,试举两例。7. 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地球排在第 位,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行星是 和 。(2)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能观测到最亮的自然天体。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由此可以推测金星的自转方向是 。(3)试举一例我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 。(4)地球是迄今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简述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上演“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以及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天文奇观。(1)“四星连珠”的四个天体中,天体类型不同的是 ,其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2)在“四星连珠”的天体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填字母和名称)。(3)左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 轨道之间(填字母和名称)。9.读太阳系模式图(甲图)和太阳系“生命可居住带”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 (填名称)。地球轨道内,外两侧轨道上分别运行着 和 (填行星名称)。(2)指出乙图中显示“生命可居住带”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3)请你简要列举一例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4)请你说出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 ;乙 ;丙 ;丁 ;(2)A是 ;C是 ;D是 ;F是 ;G是 ;11.阅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图1:太阳系主要天体示意图,展示了太阳、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带等的相对位置关系。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图3:国际空间中材料2:太空探索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和太空资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给我们探索火星提供了更多的依据。(1)八大行星有什么共同的运动特征 (2)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但却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为生命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3)根据材料,说说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 (4)爱护地球家园,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做?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1年5月15日,携带着“祝融号”火星车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祝融号”火星车上共携带了气象探测仪、导航与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磁场探测仪、次表层雷达等,其将在火星表面开展多项科学探测任务,并传回了第一批拍摄照片。材料二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约2.28亿千米,自转周期为24时37分。地表沙丘、砾石遍布。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使得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这一发现无论对寻找外星生命,还是人类移民火星,都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材料三 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大行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15摄氏度且昼夜温差较小。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1)根据材料一,推测“祝融号”的主要探测对象。(2)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的主要原因。(3)与火星相比,说出地球更适宜人类生活的有利条件。(4)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就巨大,说说我国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表面与地球表面不同,它不仅毫无绿色植被,也没有氧气,没有海洋,昼夜温差近300℃。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经常遭受陨石的猛烈撞击,表面坑坑洼洼。2024年6月2日至3日,我国“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智能快速采样。“嫦娥六号”探测器还搭载了多国科研设备,协同开展科学探测。自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并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下图示意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地月系统。(1)地球与太阳及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构成了 (填“太阳系”或“银河系”)。月球是地球的 (填“卫星”或“恒星”),两者一起构成了地月系。(2)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而这些陨石多来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之间。(3)地球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结合材料,从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方面,分析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4)中国在国际合作中,与很多国家或组织共享航天技术和资源,简述这些合作对我国的积极意义。(至少答出两点)参考答案主题探究一1. 金 火2. 小行星带(或火星与木星之间)【合作探究】1. 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水等。2. 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等。3.氧气【迁移应用】一、1.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外新家园;观测天体运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开发;等等。2. 我国国家实力在不断上升;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感到自豪;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等等。二、金星离太阳的距离近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太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且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缺少氧气,因此金星上没有生命存在。主题探究二1. 尤里·加加林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杨利伟2. 火星3. 我国国家实力在不断上升;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感到自豪;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等等。4. 值得,因为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探索太空奥秘是为了揭示宇宙形成与演化的奥秘,探索生命的起源和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为了造福全人类,就会有人作出牺牲,科学精神是不可战胜的。5. 了解地球宇宙环境;探索地外新家园;观测天体运动;等等。要点检测1.(1) 恒星 太阳系(2)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自转周期 大气 水(3)太空观测:人类利用空间探测器造访了太阳系的其它八大行星及其卫星。月球探测: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发射并采样返回,工程有序推进实施。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器着陆、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成功对接,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火星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空间站建设: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任务正式启动。2.(1) 太阳系 水星(2) 地球 火星(3)C(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倡导绿色出行;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等(任答两点即可)3.(1) 木星 金星(2) 二 太阳(3)自西向东,并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4.(1) 卫星 恒星 四 地月系(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3) 自转周期 D5.(1)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与火星的公转轨道之间。(2) 温度 水(3)地月系(4)月球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具有很强的科研价值等。6.(1) 4 地月系 银河系(2) 8 太阳(3) 火星 相同(4)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氧气(5)适宜的温度;稳定的光照;充足的液态水;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7.(1) 3 金星 火星(2)自东向西(3)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等。(4)外部条件包括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适合生命存在的大气。8.(1) 月球 地月系(2)E木星(3) D火星 E木星9.(1) C 太阳 金星 火星(2)主要影响因素:温度。理由:与太阳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3)1970年,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迈出中国探月第一步(4)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宇宙空间和太空资源;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0.(1)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2) 水星 地球 火星 土星 天王星11.(1)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2)外部条件:1.安全的宇宙环境;2.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1.适宜的太阳光照和地表温度;2.液态水的存在;3.适合的大气层。(任答4点,意思相近即可)(3)1.太空探索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2.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和太空资源;3.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4)1.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养成随手关灯、关电的习惯等;2.在资源保护方面,要珍惜水资源,纸张使用双面打印等,对废旧纸张、塑料瓶、金属等进行分类回收,让资源循环利用;3.在生态保护领域,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12.(1)土壤、天气、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磁场等。(2)①距离太阳远;②大气稀薄。(3)①平均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小;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③海洋面积广大,液态水数量更多。④沙丘砾石少,生存环境更优越。(4)①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②推动人类太空探索的进步;③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④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⑤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⑥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13.(1) 太阳系 卫星(2)火星与木星(3)月球上没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月球上没有液态水;月球上昼夜温差过大。(4)提升我国太空探索能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