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学习目标
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和结果。掌握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内涵和意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理解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原因及必然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中国革命人为探索救国道路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付出的艰辛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家国情怀)
南昌起义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秋收起义
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三湾改编
组织上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井冈山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八七会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共对峙正式形成
整体感知
1.背景: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路在何方?
壹 寻路·“以俄为师,从城市开始”
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内政治局势陡然逆转。昔日的盟友转眼间变成凶残的刽子手,到处在搜捕,到处在屠杀……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是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摘编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选择武装反抗。
以俄为师,开展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2.反抗:南昌起义
壹 寻路·“以俄为师,从城市开始”
①时 间:
②地 点:
③领导人:
④经 过: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1927.8.1
江西·南昌
周恩来
贺龙
朱德
刘伯承
叶挺
3.意义:阅读朱德《纪念八一》,思考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壹 寻路·“以俄为师,从城市开始”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南昌首义诞新军,
喜庆工农始有兵。
革命大旗撑在手,
终归胜利属人民。
——朱德 《纪念八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来,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相关史事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
贰 辟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八七会议会址
1.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为了审查和纠正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①时间:
③内容:
1927年8月7日
②地点:
湖北·汉口
分析了革命形势和革命性质,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贰 辟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1.八七会议
④意义:
分析了革命形势和革命性质,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
贰 辟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2.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项目 内容
时间
领导人
地点
旗帜
目标
结果
1927年9月
毛泽东
开始比较顺利,在攻打浏阳等县城时,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湘赣边界
工农革命军
攻占长沙
中国共产党开始打出自己的旗帜来领导革命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军,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给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贰 辟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文家市决策:讨论进军方向问题。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三湾改编:
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建立党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
实行民主管理,政治上官兵平等。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湾改编旧址
到达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贰 辟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4.井冈山会师:
时间:
队伍:
1928年4月
党代表
军长
影响:
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继承和发扬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光荣传统。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 + 毛泽东队伍
:为什么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
贰 辟路·“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井冈山远离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当地群众基础较好,革命形势有利。
周围物产丰富,便于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交界处的罗霄山脉中段。
思考:上井冈山后,红军面临哪些困难?领导人们开拓出了怎样的道路?
叁 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一:贫农因长期地被摧残及感觉革命胜利无保障,不敢积极行动。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二:1928年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根据地军民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从军长到普通战士,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
——《红流纪事——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
困难1:需要人民的支持
困难2:
国民党的武力威胁
困难3:
根据地经济困难
工农武装割据
叁 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困难1:需要人民的支持
困难2:
国民党的武力威胁
困难3:
根据地经济困难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斗争:游击战争
根据地的建设:建立革命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1.道路的开拓:工农武装割据
叁 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理论的实践:
根据地扩展:1930年 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建立
党的领导:1929年 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政权建设: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首都江西瑞金;毛泽东当选主席
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几百个县建立人民政权
革命武装发展到10万人
会议奠基的军队政治工作对军队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叁 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古田会议
①时间地点:
②内容:
③意义:
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1929年12月,福建上杭县古田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强调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
毛泽东为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1930年1月,毛泽东在古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
叁 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时间、地点:
会议:
内容:
1931年冬,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武装反抗
转向农村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建军节由来
八七会议:指明方向
秋收起义:进军农村
武装力量
根据地建设
建立政权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会师:壮大革命队伍
根据地的巩固:工农武装割据
古田会议:建党建军原则
根据地的扩大: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课堂小结
1.“大革命失败告诉我们,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敌人的血腥屠杀,不会把我们吓倒,我们要从这里开始武装反抗!”“这里”指的是 ( )
A . 武昌 B.汉口 C.南昌 D.瑞金
2.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 革命道路”是指(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小试牛刀
课后活动
小试牛刀
请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一、寻“路”——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
二、辟“路”——从文家市决策到井冈山会师
三、筑“路”——从井冈星火到燎原四方
THANKS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