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一部文献出现了下面的论述“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依据上述内容判断该论述出自(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如图是1953至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变化的趋势图,其中导致B-C段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大跃进运动激发了生产潜力B. 人民公社化调动了生产积极性C. “八字方针”促使国民经济恢复D. “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经济秩序3.“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两弹元勋邓稼先 D.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4.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记录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主题。以下口号属于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是( )A.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 打倒军阀,打倒列强C. 伟大复兴,中国梦圆 D. 团结抗战,守土有责5.《光明日报》1978年5月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中指出:“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材料强调的是( )A. 要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 B. 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要坚持“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 要坚持合作共赢,和平共处6.1979年,《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 B.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 国家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D. 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7.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 都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B. 都展开了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C.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立足国情的精神 D. 都形成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观察如图,③处应是(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践行下列哪一发展理念的结果( )A. 创新 B. 开放 C. 绿色 D. 共享10.根据如图课文目录,判断其学习的主题应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对外开放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A.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 新民主主义革命C.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对联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历史的见证。下面哪一对联突出反映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A.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红旗漫卷进西藏,百万农奴迎曙光C.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D. 五区共筑中国梦,自治花开民族春12.青藏铁路开通前,“出国容易进藏难”一度是西藏交通运输环境的真实写照。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坐上火车去拉萨”。从2006年到2023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过10%。材料反映了青藏铁路建成的主要作用是( )A. 有利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B. 提高了西藏地区的教育质量C. 促进了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 D. 推动了西藏民族文化的传承13.如图区徽中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 )A. 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 B. 澳门由五大岛屿组成C. 澳门的五个民族团结一心 D. 澳门铭记五百年的殖民历史14.《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第八条又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述内容表明( )A. 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式 B. 坚持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基础C.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D. 一个中国原则得到世界普遍认同15.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20世纪50年代,“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20世纪80年代,“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解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和平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流 B. “九二共识”成效显著C.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D. 祖国统一已经完全实现16.某班同学以“钢铁长城”为主题设计板报,下面能够成为其设计素材的是( )A. 青藏铁路 B. “辽宁舰” C. 杂交水稻 D. 青蒿素17.“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我国承担这一使命的军种是( )A. 火箭军 B. 航空兵 C. 海军陆战队 D. 战略支援部队18.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重申:它“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里的“它”指(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 “一带一路”构想C. 全方位的对外交往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某同学绘制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年代尺中,④对应的史事是( )A. 与苏联建交 B. 参加亚非会议 C. 参加日内瓦会议 D. 与日本建交20.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发言时说道:“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上述发言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 )A.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提出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21.一位同学使用某AI软件的“照片说话”功能为钱学森进行配音,你认为恰当的台词是( )A. “火箭、导弹、卫星中国人也能搞!”B. “神舟五号报告:感觉良好!”C. “禾下乘凉,稻养全球人。”D.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22.如图成就的取得距今(2025年)已有多少周年?( )A. 50周B. 55周年C. 60周年D. 65周年23.某同学的演讲提纲如表,据此判断,他演讲的标题是( )■从“吃饱”到“吃好”■从小瓦房到大楼房■从绿皮火车到“复兴号”高铁■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王国”A. 科教兴国的深入 B. 体育事业的进步 C.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文化事业的繁荣24.历史解释是在史实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B.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C.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5.1964年10月16日,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 )A. 背景 B. 过程 C. 作用 D. 影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于1950年,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歌词如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2) 歌词中“保和平”“卫祖国”的目标是否实现了?请结合抗美援朝的结果予以说明。(3) 今天我们传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有什么意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2) 1954年1月,宪法起草工作正式开始,起草委员会参考的主要文件包括:苏联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等国宪法;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等。(3)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将宪法初稿交付全国人民讨论,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4)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执行,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会议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站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6)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7)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上册(1949-1978)》整理(1)材料中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就得益于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重大举措?据上述成就归纳这一举措重点发展了哪一工业领域?(2)1954年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归纳1954年宪法制定过程所体现出的特点。(3)结合材料概括,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序号 史事1 农村改革:推行A ______2 城市改革:①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②措施: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3 80年代,树立对外开放的“窗口”:B ______4 90年代,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5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 C ______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 据所学知识把表格中ABC三处内容补充完整。(2) 表格中序号1和序号2两项史事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 表格所列的成就是在一位历史伟人及其思想引领下取得的,这位伟人是谁?请用一句话对他进行评价。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 通过图一所签的条约香港岛被英国割占,请把该条约中的 补充完整。并回答图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发生的年份。(2) 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3) 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香港命运变迁”中获得的启示。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购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1978年至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纪要》等,推进大规模扶贫开发国家行动。十八大以来,又将脱贫攻坚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摘编自《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1) 据材料一指出,民生主义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并据材料二指出这一目的在当时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完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脱贫攻坚呈现的特点。并概括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对世界产生的影响。(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实现共同富裕”有何认识或感悟。参考答案1.B2.C3.D4.A5.B6.C7.C8.D9.A10.D11.D12.A13.A14.B15.C16.B17.A18.D19.B20.B21.A22.B23.C24.D25.B26.【小题1】背景: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作战(若回答美军轰炸东北、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等亦可)【小题2】是或者实现了;抗美援朝取得了胜利,抵御美国侵略,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意思相近,表述合理即可)【小题3】意义: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反对侵略等(言之有理即可)27.【小题1】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小题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多个国家的宪法,广泛听取了全国人民的意见【小题3】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法律依据,保障经济建设能够有序进行【小题4】【小题5】【小题6】【小题7】28.【小题1】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深圳;C:2001年【小题2】调动了生产热情;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人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任意两点,表述合理即可)【小题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9.【小题1】南京;1997年【小题2】①中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②中国信誉度高;③“一国两制”方针的运用;④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小题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综合国力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本保障;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根据国情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30.【小题1】(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小题2】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小题3】国家主导;制度保障;用时间短(时间短、速度快);脱贫人口多;世界贡献大等。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的版图;为世界提供了消除贫困的成功经验;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鼓舞了世界人民消除贫困的信心等【小题4】共同富裕是近现代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的愿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独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等;共同富裕一定能实现等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