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Deepseek是2025年的年度热点软件之一,王老师在课堂上用Deepseek即时创作了一首诗歌:“隋炀凿渠贯九州,千年脉络至今留。北连涿郡通渔市,南抵余杭载舳舟。”这首诗歌描述的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通惠河
2.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四幅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唐朝的(  )
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耕作 越窑青釉瓷带托茶盏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开元通宝
A. 社会经济繁荣 B. 海外贸易发达 C. 农业产量极高 D. 制瓷水平高超
3.唐朝时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因协助朝廷平定叛乱有功,被唐玄宗册封为(  )
A. 怀仁可汗 B. 渤海郡王 C. 云南王 D. 颉利可汗
4.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被誉为“药王”,其撰成医学巨著(  )
A. 《大衍历》 B. 《千金方》 C. 《唐本草》 D. 《黄帝内经》
5.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有一位诗人的诗以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诗史”之称。这位被后人尊为“诗圣”的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孟郊
6.“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他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所以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下面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 八王之乱 B. 五代十国 C. 黄巢起义 D. 唐朝灭亡
7.大概念具有对书本零散知识的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如表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  )
①杯酒释兵权
②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③派文臣担任各州长官
④设置通判
A. 杜绝专横跋扈 B. 改善社会风气 C. 政权更迭分立 D. 强化中央集权
8.课前3分钟演讲能提升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语菡同学选择了“靖康之变”这一主题,在她的荡讲稿中必须要收集和整理的内容是(  )
A. 西夏崛起与北宋交战 B. 岳飞抗金战郦城大捷
C. 金灭北宋掳徽钦二帝 D. 蒙古灭金后进攻南宋
9.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有人可以跟他媲美。”他给予铁木真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 统一蒙古,建立政权 B. 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C. 率军灭金,进攻南宋 D. 陈桥兵变,夺取政权
10.某同学在“元朝形势图”上看到了“甘肃行省”“云南行省”等字样,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
A. 实行分封制 B. 实行郡县制 C. 创立科举制 D. 实行行省制度
11.黄道婆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徐梅路700号,2021年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道婆受到人们尊敬和怀念是因为(  )
A. 一生为官清廉而且不畏强权 B. 一生致力于促进上海民族交融
C. 一生致力于传播棉纺织技术 D. 一生致力于发展上海教育发展
12.2024年4月28日,光明网发布《“北斗”指路、“神舟”往返……中国航天发展按下加速键!》一文。下列发明中,与“北斗”一样具有导航作用的是(  )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13.《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编年体巨著,它因宋神宗对它的评价“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主持编写此书的是(  )
A. 司马迁 B. 司马炎 C. 司马光 D. 司马睿
14.历史纪录片《大明风云》的镜头中:建文帝即位后推行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经四年征战攻入南京,最终登基为帝。这段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黄袍加身 B. 靖难之役 C. 隆庆和议 D. 土木之变
15.历史核心修养的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制作思路图有助于理解历史核心修养中的时空观念。其空白处应为(  )
A. 废除丞相制度 B. 设立“三司” C. 实行“八股取士” D. 设立锦衣卫
16.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张居正改革措施的是(  )
A. 奖励耕织 B. 迁都洛阳 C. 方田均税法 D. 一条鞭法
17.“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说明“闯王”得到拥护的原因是(  )
A. 战士作战勇猛 B. 主张“均田免赋” C. 建立大顺政权 D. 阻止了清军入关
18.在历史学习中,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至关重要。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康熙时查办《明史》案等案件 B. 乾隆时期曾大规模审查民间书籍
C. 雍正时因“清风不识字”兴狱 D.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士人思想言论
19.明清时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新安、山右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钱庄,长途贩运各类商品。材料表明商帮的商业活动(  )
A. 致使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B. 加速重农抑商政策实施
C. 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D. 造成手工业技术的保守
20.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通过内心反省领悟天理。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  )
A. 心是万物的主宰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经世致用求务实 D. 反对专制循公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21.【盛唐转折 藩镇祸起】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 ______,这场历时八年的动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22.【革新除弊 强本固邦】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以实现______的目的,通过青苗法、保甲法等措施,希望摆脱统治危机。
23.【荡平倭寇 威震海疆】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民族英雄 ______组建“戚家军”,创制“鸳鸯阵法”,在台州等地连战连捷,最终平定倭患。
24.【皇权独揽 枢机速决】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合下列导图,A处应该是______。
25.【华夏科技 巨著流芳】明末宋应星所著的《______》,详尽记录农业、手工业生产流程,是中国古代科技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黔东南州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民族关系”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邀请你一起参加完成。
项目一:图像解史 唐朝时期民族交往
卡片1
人物:唐太宗
尊称:“ ______ ”
功绩;促进西北统一
卡片2
人物: ______
尊称:“甲木萨”
功绩:促进唐蕃友好
(1) 一组同学制作了以上人物宣传卡片,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卡片中横线上空白处的内容。
项目二:表格梳史 两宋时期民族互动
政权 “战”的表现 “和”的表现
北宋与辽 北宋曾出兵伐辽;1004年,辽伐宋,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 1005年,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双方交流频繁。
北宋与西夏 双方发生过多次战争。 1044年,双方议和,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
金与北宋 1127年,金攻下北宋都城东京。 1125年,金联合北宋灭辽。
金与南宋 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向南侵扰。 1141年底,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双方战事基本停息。
(2) 二组同学梳理了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以下问题,如果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填“正确”;如果违背上表信息表达的意思的,请填“错误”;如果是上表没有涉及的,请填“未涉及”。
①11-12世纪,我国出现了北宋与辽、西夏政权并立和南宋与金对峙局面。 ______
②宋、辽、西夏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平相处。 ______
③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的。 ______
④澶渊之盟签订后,南宋与金双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______
项目三:文献探史 元朝时期民族融合
元朝建立后,来自中亚、西亚的色目人大量东迁,与中原汉族、蒙古族等通婚杂居。他们保持伊斯兰教信仰,采用汉姓汉名,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
(3) 三组同学搜集到以上文献,文献中反映了元朝形成的哪个新民族?并分析这一新民族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项目四:综合论史 民族关系发展规律
(4) 综上项目学习,同学们得出“和平交流能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列举史实,史论结合,总结提升。)
27.经济发展是历史进程的重要脉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之际,海内富实,米斗十三钱,青、齐间斗才三钱。道路列肆,具酒食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时农田新器并出,曲辕为犁,以省牛力;轮轴作车,引水灌田。朝廷置官规水利,筑堰护渠,命姜师度等调均节级,广修灌溉,故公私仓廪丰实,号称极盛。
——摘编自(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食货志》
材料二:宋时,市坊之限弛,商贾贸易,晨夕无间。于蜀地,始有纸币之设。迄于南宋,江南之地,田畴日辟,商贾日繁,财赋所出,甲于天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接编自(元)脱脱《宋史》等
材料三: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市井之人可织者多矣,雇人织挽,名曰‘机工’。
——摘编自冯梦龙《醒世恒言》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号称极盛”的局面是指什么?请列举与“以省牛力、引水灌田”相关的创新发明。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问题?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气象?
28.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篇章,不同朝代因国力与政策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对外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盛世,海陆通达。有僧侣六次浮海,终至东瀛弘法;更有求法者历时十七载,西行五万里取回真经。
——摘编自常征《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丛书》
材料二:
材料三:清朝下令沿海百姓不许私自出海,商船也不能随便开出去。只有西洋人来进贡的时候才能做点买卖,乾隆皇帝还跟英国使者说:“我们什么都有,不需要跟你们做生意”。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外交流的史实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图1中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并请你从“创新”和“往来”两个方面谈谈你对图2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外政策是什么?并分析这一政策的消极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对外政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9.康熙以雄才大略开创了清朝的鼎盛局面。其一生在政治、军事、边疆治理等方面功绩卓越。阅读其生平事迹,回答问题。
年度 岁数 事迹或贡献
1654年 0岁 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他是顺治帝第三子。
1661年 8岁 顺治帝驾崩后,继承皇位,年号康熙。
1669年 16岁 设计逮捕专权的鳌拜,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开始亲政,收回朝廷大权,加强皇权。
1673-1681年 20-28岁 面对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势力膨胀,下令撤藩,历经八年平定三藩之乱,消除地方割据,巩固中央集权。
1683年 30岁 派兵进军台湾,台湾纳入清朝版图,随后设置机构,加强对东南沿海的管辖。
1689年 36岁 与沙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划定中俄边界。
1690-1697年 37-44岁 三次亲征,打败噶尔丹,稳定西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172年 69岁 在畅春园崩逝,结束长达61年的统治,为“康乾盛世”奠定坚实基础。
请回答:
(1) 30岁时,康熙为管辖台湾所设置的机构是什么?当时隶属于哪个省?
(2) 36岁时,康熙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签订的背景是什么?
(3) 康熙61年的统治推动着清朝走向鼎盛,请为他写一段“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贡献奖的颁奖词。要求:有理有据、简洁流畅、情感真挚。字数80以上。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B
6.B
7.D
8.C
9.A
10.D
11.C
12.D
13.C
14.B
15.C
16.D
17.B
18.D
19.C
20.A
21.安史之乱
22.富国强兵
23.戚继光
24.军机处
25.天工开物
26.【小题1】尊称:天可汗;人物:文成公主
【小题2】①正确;②正确;③未涉及;④错误
【小题3】新民族:回回或回族;形成途径:人口迁徙;通婚杂居;文化融合
【小题4】论述: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等。结论:和平交流是民族交往的主流,它能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维护民族团结,力促各民族友好往来
27.【小题1】局面:开元盛世。
新发明:曲辕犁、筒车
【小题2】纸币:交子。
问题:经济重心南移
【小题3】新现象:手工工场
28.【小题1】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小题2】市舶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船队规模宏大、船只先进、航海技术高超;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小题3】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小题4】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9.【小题1】机构:台湾府。
省份:福建省
【小题2】条约:《尼布楚条约》。
背景: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小题3】颁奖词:八岁登基,智擒鳌拜亲政;平三藩、收台湾,稳固内政;战沙俄、征噶尔丹,捍卫主权。他以雄才大略,奠定国家版图,促进民族交融,堪称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杰出典范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