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地理因素对于早期政治制度形成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古希腊则更为明显,山脉和海洋的切割使得希腊半岛支离破碎,古希腊并没有形成像夏商周那样有一个绝对中心的中原文明,而是以城邦国家为基础,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类型的探索。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古希腊政治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城邦小,人口少,使得城邦的公民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虽然各城邦具体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但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把农村地区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城邦政治小国寡民 独立自主古希腊各城邦实行的几种政治制度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较少君主制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僭主制贵族掌握政权,公民权较少贵族制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权力较少寡头制公民掌权,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民主制古希腊政治制度斯巴达SIBADA雅典YADIAN机构产生方式或资格主要职责性质或地位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公民法庭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多由抽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职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各机构成员抽签产生主要司法机关审理大小案件(陪审员达6000人)古希腊政治制度雅典雅典的土地贫瘠,并不适合耕种,所以他们选择了海外贸易及工商业来发展经济。这也使得雅典的制度必须满足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在一个城邦规模的国家里,直接民主成为了雅典的选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特点古希腊政治制度雅典独裁者会对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而雅典人也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以此驱逐可能危害民主政体的人。实施办法是每年召开一次特别公民大会,讨论国内是否存在危害民主的公民,从而决定是否实行陶片放逐。如果存在,即另外召开一次公民大会,与会者将自己认为危害民主的人名写在当作选票的废陶片上,如果参加投票的总人数超过6000,那么得票最多者就会被城邦放逐10年,放逐期间不牵连家属并保留财产,10年后恢复公民权。——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卷》陶片放逐法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雅典是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不是所有人的民主雅典民主是原始的直接民主,行政官员缺乏专业性,效率低下,也只能在小范围内实施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民粹主义盛行(即群体的暴政)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与繁荣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积极消极古希腊政治制度|雅典机构产生方式或资格主要职责公民大会全体公民参加(有民主因素)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世袭垄断军事统帅权力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实际最高权力机关检察官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权力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古希腊政治制度斯巴达斯巴达最初只是几个村庄,他们靠着军事力量逐步兴起,发展成为了一个城邦国家,所以其实行的寡头制也适合进一步的军事征服。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寡头制在斯巴达的体现古希腊政治制度|斯巴达公民大会由国王召开;一切议案由元老院和国王提出公民大会不能提出新的议案,也不能对议案进行讨论,只能通过叫喊表示对议案的态度(重大事件的时候排队表决,大概估数)如果有人对公民大会上的提案提出修改意见,元老院和国王有权宣布休会古希腊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脱胎于罗马王政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罗马王政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贵族和平民的等级区分,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也一直延续到了共和国时期,罗马共和国的政体,是贵族和平民阶层多年斗争最后妥协的产物。机构产生方式或资格主要职责执政官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有两人,一年一任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全体男性公民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最高权力机关),但其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保民官为百姓办事,有权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平民选举产生,神圣不可侵犯(拥有决策权)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建议、协调、监督主持会议、卸任入院主持会议宣战权、审判权等否决大会决定的权力古希腊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罗马的共和政体混合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因素;其中也体现出分权制衡和突出的贵族寡头特征。罗马共和国元老院YUANLAOYUAN执政官ZHIZHENGGUAN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思考点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①都存在公民大会,公民不同程度参与国家管理②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且有任期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同点国家政体不同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贵族共和制相同点古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后期,由于内外部矛盾增多,社会急剧动荡,亟需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家。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统治。建立皇帝(元首)掌控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特点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帝制,实质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中古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建立了王国。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日耳曼人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法兰克国王(481-843)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查理大帝时期,达到鼎盛;后一分为三,形成法、德、意三国的雏形萌芽MENGYA形成XINGCHENG扩展KUOZHAN鼎盛DINGSHENG庄园图解国王封君骑士农奴土地资助,效忠,军事支持土地资助,效忠,军事支持耕地资助,效忠,劳役封君封臣制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土地借着封君封臣制从国王逐级向下流转,最终也呈现了庄园经济这样的一个特征。君主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封臣在领地上有独立性(分而治之)。形成政治上割据分裂的格局,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13世纪末,法王腓力四世迫于军费向教会征税,教皇宣布取消其教籍,法王派人殴打教皇,教皇布尼法斯八世惊吓而死。后指定一名法国主教担任教皇,新教皇惧怕意大利人的反对,且在法王的授意下,将教廷迁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此后70年间七任教皇都在此,史称“阿维农之囚”。阿维尼翁之囚是教皇权力由盛入衰的转折点。阿维尼翁之囚教权和王权都在极力拓展自己的权力,而教权的发展,在后来则成为了世俗王权的阻碍。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法国等级君主制背景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措施1302年召开三级会议(教士、贵族、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结果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各等级之间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影响第一单元政治制度法国等级君主制世俗国王为了和教权斗争,需要借助各个阶级,尤其是市民阶级的支持。而市民阶级为了发展经济,也需要获取更多权利。法国的三个等级法王需要筹措战争经费,打击罗马教皇对世俗事务的干预。三级会议中,不论代表人数,各级均有一票表决权英国约翰王英国议会君主制英国国王约翰为了与法王争夺在法国的领土不断展开进攻,但是长期的战争早就拖垮了英国的财政。贵族们联合发动了起义,国王很快发现自己势单力薄,无力再战。约翰和贵族们在兰尼米德(位于温莎附近)的一块草地上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谈,国王被迫签署了满足贵族要求的《大宪章》。——克里斯托弗·丹尼尔《简明英国史》政治制度1215年时间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市民反对背景肯定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障封建主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利益内容确立了“王在法下、有限王权”的历史传统影响大宪章的签署大宪章英国议会君主制阅读材料,《大限制》对王权限制的体现。(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1)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大宪章》规定宣布国王也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随意剥夺公民的权利。这意味着国王不再是法律之上的存在,而是受到法律限制的国家元首。法治原则规定国王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征收税收,并通过制定税收程序保障公正与透明。国王征税限制YUEDUCAILIAODAXIANZHIDUIWANGQUANXIANZHIDETIXIAN1265年,在贵族与国王的冲突中,英国召开了议会。除大贵族外,每郡另有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开始形成议会君主制的形成与发展YIHUIJUNZHUZHIDEXINGCHENGYUFAZHAN14世纪中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进一步发展1295年,英王再次召开国会,史称“模范议会”。此后,国王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权力逐渐加强英国议会君主制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制度形成1125年,部分德意志诸侯选举萨克森公爵罗退尔为“罗马人民的国王”,罗退尔承认他们的选举权。开端962年,德意志国王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确立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为了能让自己儿子继承皇位,发布“黄金诏书”确认选帝侯的合法性。终结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要求解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也称国会制概念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间接参政、有立法权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代表17世纪,英国在经历了一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内容光荣革命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18世纪时,英国逐渐形成了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首相内阁议会内阁成员集体负责(阁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可以解散议会),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提名阁员,下议院多数党党魁当选)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历程美国联邦共和制美国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建立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宪法制定,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总统ZONGTONG国会GUOHUI联邦法院LIANBANGFAYUAN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原则联邦制原则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分权制衡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人民主权原则国家元首、议员由民选产生。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法国的共和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直到1875年宪法颁行后最终才确立下来。法国议会共和制拿破仑法国大革命议会总统内阁议会选举产生可解散众议院(参议院同意)对议会负责任命(众议院同意)副署(立法权)(行政权)(行政权)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1875年宪法法国议会共和制参议院众议院比较项 英国 美国 法国政治体制国家元首元首任期元首实权权力中心行政权属首脑与议 会的关系立法权属相同点 都是资本主义政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终身“统而不治”无实权议会内阁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席位政党组建,以首相为首,对议会负责议会,实际由内阁操作英国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有实权总统总统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与议会相会制约国会4年,可连选两届法国总统有实权参众两院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参众两院7年,可连选连任议会制共和制比较英、美、法三国政治制度的异同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特点继承古代政治的优良传统不断完善法律,强调法治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民主范围逐渐扩大,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实行代议制间接民主制,以议会作为参政的一个窗口国家制度具有差异性与延续性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趋势根据上述表格,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呈现的特点及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