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业综合素养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2025.7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 有人评价说:“(它)对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都起了规范和指示作用。它凝结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 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对“它”解读正确的是( )A.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 B. 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C.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D. 使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重要一步2. 1951年5月,十世班禅表示,“今后坚决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正确执行全部协议、为西藏民族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和西藏民族内部的团结而奋斗。”此段声明发表的背景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 B.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C. 西藏自治区的正式设立 D. 西部大开发的实行3.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可见,抗美援朝( )①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基础③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④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4. “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 )A.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B. 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C.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5. “1953年暑假,中国高校按照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原则,把学校里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工作,据统计大约43%大学生被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等各部门。”这一状况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大跃进”时期6.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共七大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7.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一项是( )A. 1954年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公私合营B.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C. 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个中城市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D.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实行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8.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 )A.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 从资本主义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C. 从基本满足温饱变成全面实现小康 D. 从封建专制国家变成人民民主国家9. 某校八(2)班同学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室,看到下面的三幅照片,照片中体现的共同精神是( )A. 革命英雄主义 B. 艰苦创业C. 长征精神 D. “两弹一星”精神10. 下图思维导图的“结论”应该是( )A.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 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C. 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开启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立11. 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了300万元股票。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顺利改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12. 以下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枚纪念币。银币1背面图案为深圳城市建筑、蛇口港、拓荒牛雕塑及飘带等等组合设计;银币2为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南浦大桥、黄浦江等组合设计。选择这些设计元素的理由是,它们( )A. 代表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 B. 彰显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C. 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反映中国国防建设的成就13. 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位“老人”此次南方之行旨在( )A. 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C.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 D. 开辟经济特区引进外资与技术14. 下表是小路的笔记。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主题:?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C.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D.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2001年、2021年中国分别实现了( )A. 新中国成立和宪法的修订B 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人大制度完善和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D.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成16. “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一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上文所述制度( )A. 奠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基础 B. 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C. 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17. 2019年9月16日,所罗门与台湾“断交”后,太平洋上的另一个岛国基里巴斯也在9月20日宣布与台 湾“断交”,台湾“邦交国”缩至15个。这表明( )A. “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B. 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C. 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了“一国两制” D. 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18. 针对台湾问题,国务委员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从这一言论,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 中国维护统一的坚定意志 B.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C. 实现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D. 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夙愿19. 这支部队(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中唯一更名过的。有关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B. 保卫祖国海疆的安全,维护海洋权益C. 为其他军种的作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D. 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并进行反击20. “信仰为旗,万里海疆写忠诚。向实而备,越是艰险越向前。”人民海军成立75年以来,从小艇到巨舰,从近岸到深蓝,从单兵到体系,以第四代装备为引领、第三代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人民海军正在形成,大国战舰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破浪远航。这体现了( )A. 人民海军装备全部依靠自主研发B. 人民海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C. 海军始终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军种D. 人民海军已经多次完成出访任务21. 某历史研究小组准备筹办新中国科技成就展览,设计了三个板块,其中①处应选( )板块 太空漫步 粮食安全 生命健康内容 神舟七号宇航员完成出舱任务 ① 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A.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 我国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D. 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业的全部自给22. 到2026年,我国的“吉林一号”卫星座网将由300颗地球遥感卫星组成,能够提供全天候无盲区的全球覆盖。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为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下列哪一宇航器代表着我国实现了这一历史性跨越?( )A. 神舟一号 B. 东方红一号C. 天宫二号 D. 嫦娥一号23.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从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到今天嫦娥六号开启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嫦娥探月书写中国浪漫、展示中国力量的背后,彰显的是中国科研人员( )A. 舍生忘死、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 B. 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C.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D.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24. 某同学在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课时,整理出如下表的成就。这些成就表明,我国( )经济总量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总量达到约95万亿元,显示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医疗保障 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覆盖人数超过13亿航天工程 2024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与空间站的对接A.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C. 贯彻新发展理念 D.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25. 订餐APP如同一位贴心厨师,随叫随到,让我们尽享美食盛宴;遥控器则像魔法棒,轻轻一挥,车库门开,家中灯光亮起,生活瞬间变得智能又便捷;自动购票机则是时间的守护者,让我们告别排队的烦恼,轻松购票,享受出行的乐趣……这些现象反映了( )A. 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发展 B. 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C. 科技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D. 人们的出行方式呈现多元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3 小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为了提高壮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中央政府还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通过《壮文方案》,批准在壮族地区试点推行,从此壮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统一的文字。……收集整理了《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投入巨资对西藏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大批重点文物进行维修和保护;……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共367项,占35.7%。——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材料三:——《地理》八年级下册(1)研读材料一,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家从哪些方面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3)西气东输工程实现了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根据图一、图二,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实施的原因;结合图三谈谈该工程是如何促进东西部共同繁荣发展的?(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你的理解回答,怎样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7.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 图2材料二:1997-2021年香港经济发展变化表日期 香港生产总值 人均GDP 财政储备1997年 1.37万亿 19.2万 4575亿2021年 2.86万亿 3871万 9572亿——摘编自(2022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项目 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澳门居民存款总额成就 回归之初,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519亿澳门元;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3010亿澳门元 2023年底,澳门居民存款总额近7000亿澳门元,较1999年增长了8倍多——摘编自《幼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数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材料三: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达成 A ……2008年,两岸达成各项合作协议,同时举行 B 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1978年两岸贸易额仅有4600万美元,2021年增长至3283.4亿美元,增长了7000多倍;大陆连续21年成为台湾最大出口市场,每年为台湾带来大量顺差;大陆是台商岛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截至2021年底,台商投资大陆项目共计123781个、实际投资额713.4亿美元。——摘编自国台办《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材料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材料五:2023年4月1日上午,马英九先生携家人来到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双阳村,在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马立安,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回乡途中,遇到当地群众问候“欢迎回家”,马英九用湖南方言回应:“湘潭伢子回来了!”第一次回到祖籍地的马英九宣读祭祖文和受访时几度哽咽,不时拭泪。“多年来的愿望实现了!”马英九动情地说。——摘编自《文萃报》总第3231期(1)写出材料一中图1和图2反映的史事及其历史意义。(2)依据材料二中相关指数,概括反映的共同现象。(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海峡两岸交流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和 分别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写出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并指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条件。(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海峡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发表演讲 ③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④周恩来访问印度材料三:下表整理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外交部2025年3月7日。2024年中国外交成果 影响元首外交成果丰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周年纪念大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阿合作论坛标杆,四次重要出访汇聚起世界团结合作的新动能。 三大主场外交树立起全球南方携手共进的新标杆,四次重要出访汇聚起世界团结合作的新动能。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善治计划》,并同巴西、南非、非盟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 呼吁重视全球南方的科技能力建设,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向更多的国家分享创新成果,同大家一起追逐星辰大海。中方在联合国安理会主持召开以“践行多边主义、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为主题的高级别会议,100多个国家踊跃报名参加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做多边体系的中流砥柱,做全球南方的正义代言,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努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已于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我们还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已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稳定的重心,经济发展的引擎,区域安全的支撑。(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2)请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下面表格该事件的意义恰当链接。(将图片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即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学业综合素养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2025.7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B【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A【2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3 小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2)创制与推广少数民族文字、整理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与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原因:西部天然气生产量大,但是消费量小,而东、中部生产量小,消费量太大。如何:通过天然气跨区域调配,西部地区输出资源,获得资金和技术,而作为资源输入地的东部获得资源。双方实现合作共赢,协调发展。(4)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宣传活动;与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等。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协调发展【27题答案】【答案】(1)史事: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祖国的发展带动港澳台经济的发展。(3)标志性事件:A“九二共识”;B“三通”启动仪式。(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5)有利因素:香港、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海峡两岸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源;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增加高层对话的次数;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28题答案】【答案】(1)特点:屈辱的外交;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③、④、①、② (3)特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倡导国家之间的合作共赢;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和平;倡导践行多边主义;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