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1张PPT)稳态与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稳态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植物生长素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运用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的生命活动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本节聚焦:什么是内环境?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性质?人体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目录0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问题探讨讨论1:两图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讨论2: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有何异同?血细胞草履虫图1图2血浆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草履虫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问题探讨讨论2: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有何异同?不同之处: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生活在外界环境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外界环境废物养料、O2血浆废物养料、O2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概念: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2、体液的组成(1)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2)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细胞液(液泡内)、核液如:脑脊液和关节滑液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易错提醒: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是外界环境在体内的延伸,其内的液体不是内环境。体液概念: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泪液、汗液、尿液、胃液、胰液等不是体液不与外界相通体外液体≠ 体液与外界相连的管腔和液体易错提醒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血浆:血液中除了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液血浆血细胞血浆蛋白含有属于细胞外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含有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成分思考:有人说:“血液就是血浆”你认为这种说法恰当吗?3、细胞外液的组成血液≠血浆注意:血液并不全是体液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离心前离心后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1)血浆:血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3、细胞外液的组成注意:区分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营养物质血浆由毛细血管壁渗出组织液大部分物质被重吸收代谢物质3、细胞外液的组成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淋巴液:存在于淋巴管中,是由一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形成的,最终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不允许倒流)。淋巴管中的淋巴液最终通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由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管淋巴液经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3、细胞外液的组成可协助机体抵御疾病末端封闭内皮细胞单向的活瓣毛细淋巴管的结构模式图课外拓展脑脊液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脑脊液是大脑细胞的直接生活的环境其它细胞外液:如脑脊液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4、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思考·讨论: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面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所以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4.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2)关系模式图组织细胞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回血液循环系统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细胞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毛细淋巴管淋 巴(有盲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两端开放)血 浆组织细胞组织液4.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2)关系模式图问题:能否构建出能反映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模式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关系模式图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关系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毛细血管壁淋巴循环少部分毛细淋巴管壁(10%)大部分渗回(90%)细胞膜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O2、CO2的关系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毛细血管壁淋巴循环少部分毛细淋巴管壁大部分渗回O2、营养物质CO2、代谢产物O2、营养物质CO2、代谢产物细胞膜得出:O2浓度: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O2浓度: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5、内环境人体环境的“内”与“外”:人体角度看:人体的外环境—人体所生活的外部环境;人体的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外液;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外界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细胞外液(外:指细胞外。内:指机体内)①内环境是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的内环境。②正常内环境中必定有活细胞的存在。③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肺泡腔、泪腺、膀胱等有外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 (不属于/属于)内环境。④体内的一些液体如泪液、尿液、消化液等液体 (不是/是)细胞外液。⑤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相对于人和动物的细胞内液而言。⑥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并不是说只有这三种,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不属于不是易错提醒交流讨论组织液淋巴液血浆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阅读教材第3页,写出下列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细胞名称 内环境组织细胞(肝细胞等)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各种血细胞淋巴细胞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淋巴液和血浆课外拓展摩擦产生空隙角质层组织细胞组织液组织液水疱(泡)是因运动摩擦造成其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思考】①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②水疱过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结构);③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液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内环境中的物质是不断更新的习题检测1. 辨析甲~丁各代表的成分: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_。2. 细胞产生的废物和CO2先后经过______和______ (填乙、丙或丁),最终被排出体外,因此,就CO2浓度来说,甲、乙、丙中C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3. O2先后经过______和______ (填“乙”“丙”或“丁”),最终进入细胞,因此,就O2浓度来说,甲、乙、丙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乙 丙甲>乙>丙丙 乙丙>乙>甲课外拓展静脉注射(输液)和肌肉注射(打针),药物到达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运输途径有什么不同?静脉注射(输液):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肌肉注射(打针):药→组织液(少数进入淋巴,淋巴又汇入血浆)→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习题检测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体液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存的环境B.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都属于体液C.血浆蛋白、血红蛋白都属于体液的成分D.体液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2、下列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液的量相差较大B.血浆中的葡萄糖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组织液C.组织液中的尿素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血浆D.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绝对的稳定CA习题检测3、下列关于血浆中水的来源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4、如图是淋巴液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和淋巴液构成了内环境B.生物体的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液体环境C.乙、丙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一般情况下,甲内O2浓度最低D.维持丙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AC习题检测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浆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大部分组织液被毛细血管重新吸收C. 小肠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肠液D. 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主要场所B解析: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A错误;大部分组织液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B正确;肠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习题检测6、 如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乙和丙B. 丙经过淋巴循环汇入到乙C. 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直接经甲到达靶细胞D. 甲、乙、丙共同组成内环境,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C解析:由图中箭头方向判断,甲是组织液,乙是血浆,丙是淋巴液,丁是细胞内液。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经乙(血浆)、甲(组织液)到达靶细胞,C 错误。习题检测7、下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③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②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C. ③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D. 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c生活的内环境为③④解析:据图判断,①是淋巴液,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a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b是组织细胞,c是毛细血管壁细胞,d是血细胞,B错误。B习题检测8、与内环境相关的“四种体液”“三种细胞”(1)图中的A、B、C表示某些结构,a、b、c、d表示四种体液,请说出它们的名称。A. ,B. ,C. 。 a. ,b. ,c. ,d 。 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细胞内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习题检测【例1】下列关于血浆中水的来源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道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淋巴、组织液C【例2】如图是淋巴液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和淋巴液构成了内环境B.生物体的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液体环境C.乙、丙分别是组织液和血浆,一般情况下,甲内O2浓度最低D.维持丙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A目录02细胞外液的成分上节回顾体液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毛细血管壁淋巴循环少部分毛细淋巴管壁(10%)大部分渗回(90%)细胞膜注意:人的泪液、汗液、尿液、胃液、胰液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红细胞在血浆中能正常的生长,如果拿到体外,不提供特殊的环境条件,它很快就会死亡。内环境里含有哪些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的成分复杂,主要为水。科学家测得人体血浆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9~60U/L 总胆固醇 3.1~5.2总蛋白 65~85g/L 钠 137~147总胆红素 5~21 mol/L 钾 3.5~5.3碱性磷酸酶 45~125U/L 钙 2.2~2.65尿素 2.8~7.2mmol/L 磷 0.81~1.45肌酐 57~111 mol/L 镁 0.73~1.06尿酸 208.3~428.4 mol/L 血清铁 11~30葡萄糖 3.9~6.1mmol/L 氯 99~110乳酸脱氢酶 140~271U/L 碳酸氢盐 22~28三酰甘油 0~1.7mmol/L 总CO2 21~31.3水无机盐无机物蛋白质脂质糖代谢产物有机物气体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水(约占90%)蛋白质(约占7~9%)无机盐(约占1%)血液运输的其他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核苷酸、脂质等代谢废物:尿素、尿酸等气体:O2、CO2等抗体、激素(如胰岛素)、神经递质等1、血浆的组成成分1.血浆中这么多物质,你能将它们归类吗?二、细胞外液的成分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血浆中还含有各种激素(如胰岛素)、维生素、02等。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葡萄糖是脂肪是蛋白质是有些无机盐能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二、细胞外液的成分2、 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含量很少。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 >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3、本质: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海洋二、细胞外液的成分4、内环境成分的判断★②葡萄糖①呼吸酶③二氧化碳④胆固醇⑤钠离子⑥血浆蛋白⑦血红蛋白⑧水通道蛋白⑨尿酸 眼泪⑩胃蛋白酶找一找:哪些属于内环境成分,哪些不是?你能总结哪些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吗?麦芽糖√√√√√√二、细胞外液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四类物质①细胞内部特有的物质:包括结构蛋白(例如血红蛋白)和胞内酶(例如呼吸酶、ATP合成酶、DNA聚合酶等)、核酸、糖原等;②细胞膜的成分:例如受体蛋白、载体蛋白;③与外界相通的管腔中的成分(细胞合成后,直接分泌到外界环境中):例如各种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尿液、泪液、唾液、汗液等;④不能被消化或被直接吸收的物质:纤维素、淀粉、麦芽糖等总结:习题检测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Na+B. 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D. 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D习题检测1.请判断下列哪些液体不属于体液,并说明理由。①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②膀胱内的尿液 ③汗液 ④泪液 ⑤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 ⑥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 ⑦毛细血管内的血液2.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受精B 牛奶喝进胃中C 注射胰岛素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考试中经常会考某物质是否进入了内环境,该类型题目解题方法:看该物质有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C习题检测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①氧气 ②氨基酸 ③呼吸酶 ④血红蛋白 ⑤Ca2+载体 ⑥激素 ⑦CO2 ⑧维生素 ⑨尿素 ⑩纤维素 麦芽糖 尿液 胃蛋白酶 水通道蛋白 钠离子①②⑥⑦⑧⑨ √√√√√√√目录0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细胞形态不变。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高时,细胞失水皱缩。过酸、过碱、温度过高、温度过低 → 不能正常生活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1)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注意:只比较单位体积内微粒的数目,与微粒的大小与种类无关。溶质微粒多=溶液浓度高=吸水力大=渗透压高在37℃时,人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①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和 。③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②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Na+Cl-无机盐蛋白质K+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思考: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虽然蛋白质含量最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较Na+和Cl-大得多,但数目远少于Na+和Cl-。血浆的化学成分770kpa770kpa思考:细胞外液渗透压 = 细胞内液渗透压?等渗溶液:维持细胞形态(4)血浆渗透压:37 ℃时,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 渗透压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课外拓展血浆的渗透压与0.9%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前者又叫生理盐水。凡浓度高于0.9%NaCl溶液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低于则称为低渗溶液。与生活的联系(1)正常范围: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2)血浆中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物质是HCO3-、 H2CO3等。2. 酸碱度HCO3-H2CO3+H++OH-3.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相对稳定在适宜范围内有所波动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课外拓展—组织水肿1. 实质:组织液增多2. 原因: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当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值会导致水分滞留于 。组织液①严重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②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③肝功能受损(合成血浆蛋白减少)(1)血浆渗透压下降课外拓展组织液渗透压高于正常值,会导致水分滞留于组织液 。①代谢产物增加a.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b.花粉等引起的过敏,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c.毛细血管壁局部损伤,毛细血管壁破裂或通透性增大②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③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d.毛细淋巴管阻塞(2)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目录0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外界环境?血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物质交换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别经什么途径进入内环境的?Na+和Cl-直接来自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来自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O2经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参与维持pH的HCO3-/H2CO3是怎样形成的?CO2+H2OH2CO3H++HCO3-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和CO2),是通过哪些器官排到体外的?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尿素主要通过肾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CO2主要通过肺扩散出去,再通过呼气运动排出体外。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外界环境中的物质营养物质CO2、废细胞内液CO2呼吸系统O2水、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化系统O2、营内、外环境的物质交换内环境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内环境血浆血液循环O2、营CO2、废淋巴循环淋巴组织液4、请你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系统的参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和内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穿膜问题【例】食物中的淀粉通过系列水解变为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体内。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几层生物膜?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细胞毛细血管葡萄糖2221小肠腔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穿膜问题【例】O2通过肺部的气体交换从外界进入血浆,经血液运输后扩散至组织细胞并被利用至少须穿过多少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细胞红细胞血流方向O22211212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穿膜问题【检测】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c液减少B.结构2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C.3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D.A液中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膜结构C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穿膜问题【检测】下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如图中①所示)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 ③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 由②携带的氧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D. ⑤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③内一样多C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包括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小结习题检测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液C. 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 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B 解析:Ⅰ是呼吸系统;Ⅱ是消化系统,葡萄糖通过①消化吸收只能进入血液;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是皮肤。习题检测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C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习题检测一、 概念检测1、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请判断以下有关说法是否确。(1) 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2) 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3) 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2、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 膀胱内的尿液B. 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 肺泡腔内的气体D.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体B习题检测3、右上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1) A 、B 、C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则①表________________(3)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肺、小肠等、肾营养物质的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习题检测二、拓展应用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不会使血浆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具体调节机制如下。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排出。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会影 响血浆的pH吗?在这种情况下,机体是如何维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请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答案。脑脊液脑部神经元的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组织液、脑脊液及包裹于神经元外的神经胶质细胞脑脊液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常常要作腰椎穿刺吸取脑脊液检查,以协助诊断。总量为130~150ml关节滑液缺乏会出现关节疼痛、变形肿胀,晨起关节僵硬,下床活动后症状缓解,关节活动时有咔咔声。关节之间有关节滑膜,血浆的某些成分渗入关节腔内形成关节滑液,起着润滑关节和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人的关节一生中要经过亿万次摩擦,关节滑液可避免两块骨头末端的软骨直接摩擦。关节缺乏滑液会加速关节磨损,造成关节老化和骨质增生。是内环境成分,属于组织液的一种,由由滑膜层血管中的血浆渗透而来,以及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具有营养软骨的作用,是软骨细胞生长的环境之一。角膜和晶体之间的房水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总量约为0.25~0.3ml。主要成分为水,含有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 、尿素及无机盐类等,房水呈弱碱性,比重较水略高。房水的主要功能是:(1)供给眼内组织,尤其是角膜、晶状体的营养和氧气,并排出其新陈代谢产物。(2)维持眼内压。房水的产生和排出与眼内压关系密切,正常时两者处于平衡状态。当某种因素使平衡失调,可导致眼压的增高或降低,对眼组织和视功能造成障碍。(3)是屈光间质之一,具有屈光作用,屈光指数为1.333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