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新版八上历史授课课件(配套授课典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新版八上历史授课课件(配套授课典案)】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人教新版 八上 历史
同步课件
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精简课堂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乾隆
道光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
两个皇帝,两种命运——
教学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史实;知道林则徐、关天培等人物的主要活动;知道《南京条约》和其他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史料,利用课本插图和地图,了解鸦片战争的大致过程,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林则徐、关天培等人物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斗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中得到警示,激发爱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罂粟
鸦片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毒品,易使人上瘾而不能自拔。长期吸食,不仅耗费大量钱财,而且使人患染各种疾病,直至死亡。
鸦片贸易违反道德、极其罪恶,为何英国还要大肆走私鸦片到中国呢?
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中英进出口贸易对比图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速度特别快。1795—1819年是4000多箱,1820—1824年是7889箱,到1839年时猛增到40200箱。
这样大规模输入鸦片,对中国有何危害?
马克思引用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的话说:
“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 …没有败坏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
——【德】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的严重危害。
①大量白银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财政;
②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③鸦片摧残国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罪恶的鸦片贸易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面对此情形,鸦片该不该禁?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大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原因
时间
人物
过程
影响
阅读课本P5-6,找到虎门销烟内容,完成表格。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林则徐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的意志。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直到6月25日,才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是否还会发动战争?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虎门销烟;
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0年12月)
第二阶段:(1840年12月—1841年秋)
第三阶段:(1841年秋—1842年8月)
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广州谈判——强占香港——虎门大战
攻占厦门——进犯吴淞——逼近南京
鸦片战争过程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趋天津
进攻厦门
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议和
占香港岛
进吴淞,占镇江
逼近南京
厦门 定海 宁波失守
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
关天培
三元里抗英
葛云飞 王锡朋 郑国鸿
陈化成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本),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武器落后等。
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由于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机派活动的猖獗,在它影响下,道光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虽然某些官兵英勇抗敌,但无法改变战役的失败形势。
——徐凤晨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阅读课本P6,归纳《南京条约》内容,思考其影响。
内容 影响
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加剧了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条约 签订时间 获取特权
中英《虎门条约》 1843年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
阅读课本P7,完成表格
美国、法国享受英国在华取得各项特权,扩大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的影响
英、美等国廉价棉织品在中国的大规模倾销,使中国原有的利用手纺车和手织机纺织的土布丧失了市场,从五口至内地,当时的中国逐渐接受并习惯购买“价廉物美”的洋布,进而严重打击了中国的纺织手工业,摧毁了传统的中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形态。
——姜涛《中国近代通史》
中国由一个传统的、独立的国家,开始了走向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英国、葡萄牙对香港、澳门的霸占,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 ——姜涛《中国近代通史》
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
战前
战后
领土完整
主权独立
传统的小农经济
领土不完整
独立的封建社会
主权不独立
既保存封建经济,
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根本原因: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线:虎门销烟
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他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
广州谈判——强占香港——虎门大战
攻占厦门——进犯吴淞——逼近南京
1.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帝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査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和英军谈判。琦善为表和谈诚意,裁撤水勇,撤除海防。这( )
A.使中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B.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避免了战争的扩大和继续 D.体现了清政府武器的落后
课堂小练
2.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太多的怪事,当我们上岸追赶清军时,我们看到稻田里的农民是在用一种观望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景象,似乎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这说明当时( )
A.清朝的统治不得人心 B.民众态度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C.中国人缺乏抵抗精神 D.百姓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淡薄
B
D
3.《望厦条约》规定,“嗣后中国民人与合众国民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合众国民人由领事等官捉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此规定破坏了中国的( )
A.海关管理权 B.贸易自主权
C.司法自主权 D.军事管理权
4.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C
C
课堂小练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