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人教新版 八上 历史同步课件2025年秋统编新版八上历史精简课堂课件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 通过通过红军改编,国民党发表宣言和谈话的过程,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3.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感受中华民族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教学目标《卢沟桥歌》卢沟桥 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 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哪些男儿的坟墓?为何说国家存亡在此桥?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101,梳理七七事变的概况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驻地,中国守军奋起反抗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一、七七事变一、七七事变请同学们观察地图并思考,日军为何将侵略目标定位卢沟桥?国民党第二十九军驻防日军重兵占据日本控制的伪蒙军日本的控制区平汉铁路平绥铁路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面对日军侵略,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29军副军长佟麟阁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29军司令部命令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佟麟阁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赵登禹第29军在卢沟桥上向日军还击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军队有哪些表现?结果如何?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年7月17日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反应如何?共产党主张全民族抗战,国民党决心抗日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1937年9月,公开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意义:①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②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1937.7.15《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做了哪些努力?三、淞沪会战【合作探究一】战地小记者根据材料,结合课本P94-95,就淞沪会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稿(包含时间、杰出将领、结果、意义等)材料一 日军在淞沪地区兵力增加到30万人;中国军队方面,蒋介石的嫡系精锐……几乎全部投入了淞沪保卫战。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等部将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投入,共70多万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 淞沪会战虽制空、制海权操之于敌手……我军以劣势之陆军装备,抵抗敌军海陆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所凭藉的全是爱国精神。自八月十三日至十一月九日将及三个月,我军伤亡虽重,但敌人损失也不少,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白崇禧《回忆八一三淞沪抗战》淞沪会战:上海保卫战悲壮落幕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以虹桥机场事件挑起战争。13日,淞沪会战爆发。淞沪会战期间,全国各地支援上海,“地无分南北”的全民族抗战体现得淋漓尽致。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姚子青和谢晋元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尽管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但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日军的强大攻势。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以我军失败告终。淞沪会战虽悲壮落幕,但它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会战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消灭日军200多人,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出。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姚子青与宝山守卫战谢晋元与四行仓库的战斗三、淞沪会战四、南京大屠杀背景:淞沪会战结束,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杀人比赛少尉野田和向井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余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余人。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遇难者者达30多万人。【合作探究二】史料会说话——选择史料证明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并说明原因③【德】《拉贝日记》②日方“杀人比赛”报纸报道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讲述④南京考古“万人坑”遗址⑥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于南京拍摄的日军暴行⑤【日】《东史郎日记》四、南京大屠杀⑤【日】《东史郎日记》③【德】《拉贝日记》②日方“杀人比赛”报纸报道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讲述④南京考古“万人坑”遗址⑥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于南京拍摄的日军暴行中方:①④日方:②⑤第三方:③⑥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影像史料实物史料②③⑤①⑥④史料来源史料类别多方、多元史料,会增强历史证据的全面性、可信度四、南京大屠杀【合作探究二】史料会说话——选择史料证明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并说明原因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作为一名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 从中获取什么启示?“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首席审判官 梅汝璈四、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海——淞沪会战(1937.8-11)南京——南京大屠杀(1937.12.13)北平——卢沟桥事变(1937.7.7)国共两党的合作三座城市一条战线两大政党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板书设计1.中共中央曾在一份通电中,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的这份通电最有可能发表于( )A.七七事变后 B.五四运动期间C.淞沪会战后 D.平津战役期间2.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海内外华夏儿女,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钢铁长城。与此局面相关的是( )A.提出和平建国方针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走“实业救国”道路D.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AB3.某电影讲述了一个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第88师第524团加强营,固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这一故事的背景是 ( )A.北平保卫战 B.宝山保卫战 C.西安事变 D.淞沪会战4.“……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冤魂”的遇难地点是 (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东北DA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