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城镇与乡村(课件55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城镇与乡村(课件55张)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不同点,培养区域认知的方法。
综合思维:能够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理解其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培养辩证看待人文现象的思维方式和对特色城乡景观的保护意识。
地理实践力:通过对城乡知识的学习,了解家乡景观,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目录:
01/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02/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03/本课小结
04/随堂检测
PART 01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Rural landscape and urban landscape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乡村人口较少,人们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乡村按劳动生产方式分为:
农村
(种植业)
渔村
(渔业)
林场
(林业)
牧村
(畜牧业)
城镇的产业:
工业
服务业
商业
交通运输业
阅读捷克乡村景观图和法国巴黎市区景观图,比较乡村和城市的景观
差异
捷克乡村景观
法国巴黎市区景观
比较项目 乡村 城镇
房屋建筑
公共设施
道路交通
自然环境
密度且低矮,
建筑风格基本一致
高楼众多,建筑密度比较高,建筑风格多样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多
交通线路狭窄、稀少
道路纵横交错, 有的甚至呈现网络状、立体化
村落周围常有农田、果林、池塘等
城镇一般建有各类绿地
活动:比较乡村与城镇的景观差异
思与学:具备哪些条件村落容易发展成城镇?
城镇人口规模大,占地面积大,运输需求大。
因此,具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等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拓展: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
团块状
条带状
下图中的聚落分别呈什么形态?形成原因是?
想一想:三个乡村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①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的发
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②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
运交通便利。
02
02
思与学:具备哪些条件村落容易发展成城镇?地理综合题
读图印证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有何特点?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河口、沿海地区
补充因素1:交通
石家庄曾经是河北省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后因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恰好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从这里经过,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如今,它已成为河北省省会,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而正定县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补充因素2:自然资源
新疆北部有一座城市,曾经是一片戈壁,如今却成为北疆工业带上的重要基地,是什么原因让克拉玛依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补充因素3:旅游
有人说,黄山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名山之一,它曾得到这样的赞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因而有众多人前去,只为一睹那传说中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影响黄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补充因素4:宗教
有的城市的吸引力,在于只为一睹那神圣的布达拉宫,做一次最虔诚的朝拜,摸一摸那刻着经文的转经筒,这就是誉为“净化心灵”的佛教圣地——拉萨。
城镇的形成条件: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
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PART 02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Chang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通过对家乡景观的了解,加深对家乡的认知。
(1)简要描述你居住的乡村或城镇的景观特征。
(2)观察家乡某典型景观,说明其特点。
了解家乡的景观


你愿意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
城镇与乡村的变化
思考:请看北京某公交站牌图,为什么繁华的城镇里会有村名呢?
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乡村经过发展,可以成为城镇。
城镇以其生活便利、就业和学习机会多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截至2019年年底,全世界人口中约有56%住在城镇。
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有的城市在老城之间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北京城市面积变化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
现在的北京
城镇与乡村的变化
城镇的优势:生活便利,工作和学习机会多等。
城镇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全世界人口中约有56%住在城镇。
观察韩国釜山影岛景观变化图,归纳总结城市景观的变化。
城镇与乡村的变化
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等。
观察安徽妙泉村图,归纳总结乡村景观的变化。
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乡村景观明显改变。
城镇与乡村的变化
原来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
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修建了观景拱桥和亲水平台。
道路升级改造,新建停车场。
云南丽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递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保持了皖南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皖南古村落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
城乡特色景观
城乡特色景观
乔治城位于马来西亚西北沿海,是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城内15至18世纪的民居与商用建筑保存完好,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特色。
乔治城位于马来西亚西北沿海,是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城内15至18世纪的民居与商用建筑保存完好,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特色。
巴黎塞纳河沿岸
山西平遥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
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三眼井
民居建筑完好、别具特色民族文化
完整的水系,
优美的自然风光
人地和谐的典范
同时,有些偏远的乡村,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甚至村落消失。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资源遭到破坏,原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受到影响和破坏。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克林顿对城市文化属性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北京如果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想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我国“建筑学之父”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换回的损失。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保护传统民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确定保护的标准。即确定哪些是值得我们保护的传统聚落,不能把所有的旧建筑看成是传统民居。
2. 要在保护中注重开发,否则就失去了对传统聚落保护的意义。
3. 要加强保护传统聚落的教育,使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深入人心。
怎样保护传统聚落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被一些高楼大厦所代替。
请你献计献策: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保护传统村落
保护措施: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应在遗产地风貌区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注意防止过度开发、“修旧如新”等倾向。
二、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请同学们结合家乡某个特色城乡景观,谈一谈保护城乡特色景观的意义及举措。
意义:可以使城镇、乡村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得以保留,增强地域间的文化多样性,使人们在旅游和观光活动中能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独特魅力。
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保护意识
2、及时更新维护消防设施,确保传统村落安全
3、深入挖掘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打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
4、促进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收入
5、将古民居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请看《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西递、乔治城图,思考:
1.保护特色城乡景观有何意义?
特色城乡景观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换回的损失。
加强对特色景观的保护措施;合理规划特色景观的发展;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训;等等。


2.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景观保护的关系?
小结
歌曲《水母鸡》中唱道“水母鸡,游呀游,你莫飞上天,莫要去很远,就在咱壮乡,游在田里边。……哎嗨,哎嗨,你莫飞上天,哎嗨,哎嗨,莫要去很远。就在咱壮乡,游在田里边,游在田里边,游在田里边,游啊游。”根据歌词完成下面小题。
1.歌词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B.城市,这里以旅游业为主
C.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D.乡村,这里以工商业为主
2.歌词描述的地方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稀树高草、一望无际
C.山清水秀、田园风光 D.雄浑大漠、苍茫荒凉
(23-24七年级上·四川宜宾·期末)下图是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区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块状,气候因素
B.团块状,地形因素
C.条带状,气候因素
D.条带状,河流因素
4.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影响甲、乙、丙、丁四地经济发展最核心的人文条件是( )
A.水源 B.交通 C.地形 D.政策
(2024·山东烟台·二模)聚落是人类的居住地,随着聚落的发展,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读德国地形图及埃森市景观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6.埃森市( )
A.位于德国东部 B.地形平坦,起伏小
C.位于莱茵河干流沿岸 D.现在工厂烟囱密集
7.100多年来,埃森市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
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发生改变 B.气候变化 C.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8.随着时代变迁,埃森市一些老工厂已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对待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重建厂房,延续传统工业生产 ②全部拆除,打造现代居民小区
③适度改造,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④保存特色,留住城市文化记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24七年级下·山东滨州·期末)意大利“五渔村”由五个悬崖边上的村镇组成(如下图)。村镇依山而建,背倚青山,面朝大海,彩色房屋错落有致,点缀其间。村后山坡上是种满葡萄和其它香草的梯田,海边码头停靠着渔船。“五渔村”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9.“五渔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凭借它( )
A.历史悠久的古迹 B.优美的自然风光
C.人地和谐的景观 D.繁华的都市生活
10.我国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少渔村计划效仿“五
渔村”,主要措施应是( )
A.将房屋粉刷成各种颜色 B.村子周围种满葡萄和香草
C.保护村落特色文化传统 D.修建高级欧式酒店
读“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1.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一般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2.演变至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犯罪率下降 B.就业困难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
C
随堂检测
A
13.下图是某一个小村庄从村庄到城市的变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图反映了村庄到城市的一般发展过程。即:村庄—— ——城市。
(2)图中这个位置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临近 、地势 、
交通条件_________。
城镇
水源
平坦
便利
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