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微生物(第01期)(含答案)--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4 微生物(第01期)(含答案)--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微生物
考点概览 考点01 微生物的分布 考点02 细菌 考点03 真菌 考点04 病毒 考点05 利用细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考点1 微生物的分布
1.(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学校举办了“生物百科知识”分享会,同学们积极发言,请你指出四位同学分享有误的是(  )
A.甲同学: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水分、氧气、有机物
B.乙同学: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丙同学: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丁同学:腐烂的橘子皮上长的“毛”,其实是霉菌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2.(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用擦巾对空间站舱内表面微生物进行在轨采集。地面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采集物,于2025年5月公布,确认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命名为“天官尼尔菌”,这是一种细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采集微生物要用无菌擦巾
B.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该菌
C.该菌是单细胞的,所以属于细菌
D.该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考点2 细菌
3.(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4.(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但使用青霉素过多后,有些致病细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孢子繁殖速度快,它们存在着生存斗争
B.细菌有抗药和不抗药的变异,前者易被淘汰
C.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是产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
D.细菌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5.(2025·新疆·中考真题)解淀粉欧文菌(Eruinia amylovora)会造成梨园、苹果园中树木大批死亡,该生物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能增加生物种类,维持生态平衡
C.威胁生态安全,损害果园经济效益
D.颁布法律,禁止引入一切外来物种
6.(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无论是炎热的赤道还是寒冷的两极,都生活着细菌。细菌分布如此广泛,这激发了同学们对细菌探索的欲望。下面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结构①②③由内向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被称为原核生物。
(2)有些细菌可以在液体中游动,这与细菌的[ ] 结构有关。
(3)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的细胞结构是[ ] 。
(4)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多,这与细菌的 生殖有关。
(5)细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要以杀死 为标准。
7.(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乳糖是乳汁中特有的糖,能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有些人因缺乏乳糖酶,从而无法分解乳糖,喝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即乳糖不耐受。先天性乳糖酶缺失与遗传有关。小文喝牛奶后,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小文调查发现父母均对乳糖耐受。
(1)相对于父母均对乳糖耐受,小文对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该现象的产生是由 改变引起的,因此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给后代。
(2)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母亲乳糖耐受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3)若小文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乳糖耐受,其基因组成与父母相同的概率为 ,该孩子从父亲获得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
(4)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酸奶不会出现腹泻、腹胀的症状,这是因为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成乳酸。小文利用学到的发酵知识,尝试在家制作酸奶,她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在锅中倒入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4~5分钟,同时将玻璃瓶洗净并泡在水中加热煮沸5分钟;
②牛奶煮沸后,立即按比例倒入酸奶摇匀;
③将混合后的牛奶倒入敞口的玻璃瓶内,放置在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牛奶的变化。
按上述步骤操作,小文制作的酸奶 (填“能”或“不能”)成功,你判断的理由是 (答出1点)。
考点3 真菌
8.(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霉菌是一种微生物。下列最容易滋生霉菌的是( )
A.干燥的衣物 B.密封的罐头 C.潮湿的粮食 D.真空包装的食品
9.(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米酒酿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酿造米酒的酵母菌有多种,科研人员选择酵母A、酵母B两种酵母菌,探究它们纯种发酵和混菌发酵时对酒精产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纯种和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生物量(代表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对酒精产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淀粉分解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B.在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A促进酵母B的生长和繁殖
C.在纯种发酵过程中,酵母B产生酒精的效率高于酵母A
D.酵母A和酵母B混菌发酵时,产生酒精的效率明显提高
10.(2025·河北·中考真题)生物学实践小组到食用菌种植场调查,观察到该种植场用枯木干培养滑子蘑。下列关于滑子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由许多菌丝构成
C.可通过孢子繁殖 D.能吸收枯木干中的有机物
11.(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人类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一些微生物改善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豆科植物可改良土壤是因为共生的根瘤菌能固氮
B.提取青霉中的青霉素生产的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细菌
C.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的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
D.用某种灭活病毒制成疫苗可预防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12.(2025·四川资阳·中考真题)生活中有很多人误以为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颜色朴素的蘑菇无毒,其中白毒伞(如图)就常因朴素的外观被误食而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毒伞的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
B.白毒伞是进行分裂生殖的大型真菌
C.白毒伞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白毒伞不具有由大量菌丝构成的菌体
13.(2025·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4年8月13日,《科技日报》刊登了《重庆大学刘汉龙院士团队:用微生物修复岩土文物》的报道,介绍了刘汉龙院士团队将微生物矿化加固技术应用于岩土文物,将创新的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应用在大足石刻等千年古迹中。这是我国岩土文物保护的绿色环保新技术。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B.微生物的生活都需要氧气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独立生活 D.细菌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是真核生物
14.(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酸奶、馒头、腐乳和泡菜等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或真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也可用于制醋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也可用于酿酒
C.有些霉菌可用于制作腐乳,有些霉菌还可用于生产抗生素
D.食品防腐的主要原理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15.(2025·湖南·中考真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青霉的装片,可观察到的是(  )
A.菌丝 B.芽孢 C.叶绿体 D.DNA
16.(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为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以及与人的亲缘关系,科研人员比较它们的某些结构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差异,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有 无
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 1 21 43 45
A.据丙的结构特征,可推断其一定属于植物
B.乙与甲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C.丁属于原核生物,是四种生物中最低等的
D.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甲,最远的是丁
(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制作米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制作米酒需要加入酒曲。酒曲中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霉菌
18.将糯米与酒曲搅拌均匀后装入容器,随后对容器的处理方式是(  )
A.打开容器放置在温暖处 B.盖好容器放置在温暖处
C.打开容器放置在寒冷处 D.盖好容器放置在寒冷处
19.(2025·吉林·中考真题)将苏云金杆菌中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导入棉花细胞中,可以培育出具有抗虫特性的棉花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的抗虫特性可以遗传
B.采用的生物技术为克隆技术
C.培养苏云金杆菌需要适宜温度
D.苏云金杆菌可以通过分裂生殖
20.(2025·上海·中考真题)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青霉,其中属于繁殖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2025·安徽·中考真题)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在自然界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要科学地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
(1)自然界中,一些营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在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物圈的相对稳定。
(2)生产中,与大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 ,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含氮物质,可被人们制成菌肥使用。
(3)生活中,保存不当的食物可能会因细菌的大量繁殖而腐败,人食用后如果出现食物中毒,医生常常会选择青霉菌等真菌产生的 类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类药物不能滥用。否则细菌的 会越来越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研发新药,或利用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 内”的特性来杀死这些变异的细菌。
22.(2025·湖南·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牛的小肠绒毛细胞和大肠杆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糖类和色素等物质储存在 (填标号)中。
(2)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牛的小肠绒毛细胞都具有③ 大肠杆菌只有DNA集中区域,属于 生物。
(3)牛的小肠绒毛细胞膜向外凸起形成微绒毛,能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 收。大肠杆菌中的④有助于 。
(4)在食草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一些菌群,可以帮助动物分解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食草动物和菌群是 关系。
23.(2025·吉林·中考真题)显微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图甲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血的永久涂片镜下图,图丙为人口腔上皮细胞镜下图,图丁为青霉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观察人血涂片时,应该转动图甲中序号 ,使视野变亮。
(2)图乙中⑤ 低于正常值可能造成贫血。
(3)制作图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在观察时,若将图丙中的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移动。
(4)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丙中的细胞,发现有一对形态差别较大的性染色体,判断此人性别为 。
(5)图丁中的青霉利用序号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考点4 病毒
24.(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归纳、比较是科学思维方法。某同学对微生物的结构、繁殖方式等特征进行归纳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独立生活,利用自我复制进行繁殖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C.真菌多是由菌丝构成,大多进行孢子生殖
D.细菌和真菌都是营腐生生活
25.(2025·吉林·中考真题)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腺病毒 C.眼虫 D.链球菌
26.(2025·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对破伤风杆菌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真核生物 B.有染色体结构
C.有叶绿体结构 D.无成形细胞核
27.(2025·重庆·中考真题)中国空间站带来了震惊全球的消息:在太空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细菌——“天宫尼尔菌”。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叶绿体
C.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D.含有遗传物质
28.(2025·新疆·中考真题)馕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 )
A. B. C. D.
29.(2025·河北·中考真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能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儿童患水痘康复后,少量病毒潜伏在体内。成年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可能引发带状疱疹。接种特定疫苗能有效预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可能患水痘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需在细胞内繁殖
C.勤洗手是切断该病毒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
D.注射特定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原
30.(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简称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冬、春季节易在。人群聚集地传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预防接种疫苗后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B.从预防措施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水痘病毒能靠自身遗传物质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病毒通过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利于生存
31.(2025·湖南·中考真题)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科研人员培养禽流感病毒,可选择的培养基是(  )
A.土壤浸出液 B.肉汤
C.牛肉膏培养基 D.活的鸡胚胎
32.(2025·重庆·中考真题)据重庆市疾控中心介绍,我市狂犬病发病数从2007年的197例降至2024年1例,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列关于狂犬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遗传物质 B.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
C.没有细胞结构 D.离开细胞能独立生活
33.2025·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甲流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是传染源
B.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甲流属于特异性免疫
C.甲流主要通过饮食传播
D.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34.(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为特点,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也可因潜伏的VZV再激活而引起带状疱疹。
(1)与人体细胞相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结构特点是 。VZV初次感染人体后,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依靠图1中[ ] 和细胞中的物质大量繁殖新个体,随后,病毒随血流播散到全身皮肤和黏膜,于感染后10~21天出现皮疹,临床表现为水痘。
(2)有同学患水痘需要回家隔离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同时,还要对该同学所在的教室进行什么处理? 。
(3)水痘患者痊愈后,VZV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长期潜伏。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重新激活,通过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会不由自主地去抚摸患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依次是 (用图2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患者还常常伴随严重的疼痛,痛觉的形成是反射吗? 。
(4)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 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继而清除VZV,这道防线叫做 免疫。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都需要二次接种,由图3可知,二次接种疫苗保护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35.(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随地吐痰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其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式。
(1)资料一中,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病的传染源是 。
(2)资料二中,水痘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3)水痘病毒与结核杆菌相比,结构简单,没有 结构。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卡介苗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措施属于 。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
考点5 利用细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36.(2025·广西·中考真题)生物学项目组在家制作酸奶,结果有的酸味不够,有的酸味过重。初步推测,主要原因是控温不佳、发酵时长把握不准。项目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改进了发酵设备,明确了发酵标准,进一步开展了实践活动,并撰写了活动报告。请你帮助项目组完善以下活动报告。
活动名称 探究制作酸奶的最短发酵时长
主要原料 纯牛奶、酸奶发酵剂(该发酵剂适宜的发酵温度为40~42℃)
主要菌种 ① 所属类群 细菌
设备改进 使用可控温的酸奶机发酵; 使用pH传感器全程监测pH变化(pH表示酸碱度,其范围在0~14之间,pH=7为中性,pH<7为酸性,pH>7为碱性)。
发酵标准 酸奶的最佳pH范围为4.2~4.5
实验步骤 步骤1:将1L纯牛奶煮沸,倒入洁净的酸奶机内,立即加入1小包酸奶发酵剂并充分搅匀; 步骤2:连接pH传感器,并将酸奶机温度设定为40℃; 步骤3:盖上盖子,密闭发酵12h。
实验结果 pH无明显变化,牛奶不凝固,实验失败。
原因分析 ② (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导致失败,请指出并解释原因)
改进后的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③据图分析,在40℃条件下,本实验使用该发酵剂制作酸奶,最短发酵时长是 小时。为防止酸奶过酸,制成后的酸奶可放入冰箱冷藏,其原理是低温可 菌种的发酵。
深入探究 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酸奶发酵时长的影响。
37.(2025·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和乳酸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一)酿酒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下图甲是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发酵过程中两种产物的变化曲线图。
(1)酵母菌和蘑菇一样,都属于 (填生物类群名称)。
(2)分析图甲可知,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由图乙可知,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量还与 这一条件有关。
(二)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制作过程中随时间变化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变化曲线图丙所示。
(3)与酵母菌细胞结构相比,乳酸菌细胞中 (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4)我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0mg/kg。根据图丙分析,在哪一个时段内该泡菜不宜食用? 。
38.(2025·山西·中考真题)跨学科实践
在学校开展的“制作酸奶”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小康的实践过程如下;
【任务一】认识发酵菌种和发酵原理
(1)制作酸奶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选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 。
(2)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的酸性物质是 ,该物质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奶液呈凝乳状态,使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
【任务二】探究发酵剂对酸奶发酵的影响
小康查阅资料了解到:发酵剂(含乳酸菌)的种类和接种量都会影响酸奶的发酵效果;优质酸奶的凝乳状态为质地软硬适中。
探究1:不同发酵剂的发酵效率
(3)他选择①、②号两种发酵剂进行实验。实验中,除发酵剂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 。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在一定时间内, 号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较高,依据是相 (任答其一即可)。
探究2:不同接种量对酸奶凝乳状态的影响
(4)他选择发酵效率较高的发酵剂,设置不同接种量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由此可知,该发酵剂的最适接种量为 ,因为此接种量下,酸奶的凝乳状态为 。
接种量 酸奶的凝乳状态
2% 质地软
3% 质地软硬适中
4% 质地硬
【任务三】设计装置制作酸奶
(5)下图是小康设计的制作酸奶装置示意图。为确保发酵效果,依据乳酸菌发酵所需条件,该装置还应补充 (答出一点即可),理由是 。
(6)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入发酵剂。冷却的原因是 。制成的酸奶若不及时食用,应置于冰箱冷藏保存,理由是 (任答其一即可)。
39.(2025·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科学工作者为生命起源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65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氨基酸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1981年,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2018年,宣布成功创建国际首例人造单条染色体酿酒酵母细胞。
人造单条染色体酿酒酵母细胞中的这1条染色体由原型酵母中的16条染色体人工合成而来,能执行16条染色体的功能。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的酿酒酵母细胞后,细胞能继续成活,并表现出相应的生命特性。这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继人工合成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后,生命起源研究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1)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为生命起源的 (填序号)阶段提供了证据。
①无机物合成简单有机物 ②简单有机物聚合成复杂有机物 ③复杂有机物演变成原始生命
(2)牛胰岛素最初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其结构与人胰岛素存在一定差异,可能被免疫系统当作 而排斥。后来,科研人员把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这种 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实现了人胰岛素的量产,还解决了患者的排斥问题。
(3)根据材料中画线句子可推测,这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相关性状的全部 ,该细胞表现出与普通酵母菌相同的生命活动。例如,在条件适宜时可通过 生殖,长出芽体,快速繁殖;在 (填“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微生物
考点概览 考点01 微生物的分布 考点02 细菌 考点03 真菌 考点04 病毒 考点05 利用细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考点1 微生物的分布
1.(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学校举办了“生物百科知识”分享会,同学们积极发言,请你指出四位同学分享有误的是(  )
A.甲同学: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水分、氧气、有机物
B.乙同学: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丙同学: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丁同学:腐烂的橘子皮上长的“毛”,其实是霉菌繁殖后形成的菌落
【答案】A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真菌的营养及生殖
【分析】(1)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3)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通过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详解】A.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但并非所有细菌都需要氧气(如厌氧菌),真菌多数需要氧气。甲同学提到“氧气”作为基本条件,忽略了厌氧菌的存在,故A错误。
B.病毒确实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乙同学的描述正确,故B正确。
C.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丙同学的描述正确,故C正确。
D.腐烂橘子皮上的“毛”是霉菌的菌落,由大量菌丝构成,丁同学的描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A
2.(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用擦巾对空间站舱内表面微生物进行在轨采集。地面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采集物,于2025年5月公布,确认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命名为“天官尼尔菌”,这是一种细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采集微生物要用无菌擦巾
B.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该菌
C.该菌是单细胞的,所以属于细菌
D.该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
【分析】细菌为单细胞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个体微小需显微镜观察;微生物采集需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详解】A.采集微生物使用无菌擦巾可防止杂菌污染样本,确保实验准确性,故A正确。
B.细菌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故B正确。
C.单细胞并非细菌独有特征(如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判断细菌的关键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等特征,故C错误。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2 细菌
3.(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能使牛奶变成酸奶的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大肠杆菌
【答案】B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分析】人类对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等。
【详解】A.酵母菌主要用于酒精发酵(如酿酒)、面包或者馒头的制作,故A不符合题意。
B.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凝固成酸奶,故B符合题意。
C.醋酸菌用于有氧发酵生产醋酸(如制醋),故C不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可能引发食物腐败或疾病,不用于食品加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青霉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但使用青霉素过多后,有些致病细菌就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孢子繁殖速度快,它们存在着生存斗争
B.细菌有抗药和不抗药的变异,前者易被淘汰
C.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是产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
D.细菌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用进废退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不是孢子繁殖,A错误。
B.在使用青霉素之前,细菌群体中就存在着抗药性和不抗药性的变异。当使用青霉素时,不抗药的细菌会被杀死,而抗药的细菌则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因此,不抗药的细菌更容易被淘汰,而不是抗药的细菌,B错误。
C.细菌的抗药性增强并不是产生了定向变异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在使用青霉素的环境下,抗药的变异被选择并保留下来,不抗药的变异则被淘汰,C错误。
D.细菌通过遗传保持种群的稳定性,通过变异产生新的性状和特征,这些变异在自然环境或人工选择的作用下被筛选和保留下来。在使用青霉素的环境下,抗药的细菌被选择并保留下来,从而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群体。因此,细菌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正确。
故选D。
5.(2025·新疆·中考真题)解淀粉欧文菌(Eruinia amylovora)会造成梨园、苹果园中树木大批死亡,该生物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能增加生物种类,维持生态平衡
C.威胁生态安全,损害果园经济效益
D.颁布法律,禁止引入一切外来物种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分析】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其细胞结构一般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等,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细菌还具有荚膜、鞭毛等特殊结构;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或多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称为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
【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区域,故A错误。
B.作为外来入侵物种,解淀粉欧文菌会感染并杀死梨树、苹果树等植物,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原有生态平衡,而非增加生物种类或维持生态平衡,故B错误。
C.该细菌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因为它会引发植物病害(如火疫病),造成果树大批死亡,威胁生态安全(如破坏本地生态系统),并损害果园的经济效益(如产量下降、经济损失),故C正确。
D.并非所有外来物种都有害,如一些农作物或有益昆虫也是外来物种,盲目禁止一切外来物种不科学,故D错误。
故选C。
6.(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无论是炎热的赤道还是寒冷的两极,都生活着细菌。细菌分布如此广泛,这激发了同学们对细菌探索的欲望。下面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结构①②③由内向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菌没有 ,被称为原核生物。
(2)有些细菌可以在液体中游动,这与细菌的[ ] 结构有关。
(3)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的细胞结构是[ ] 。
(4)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多,这与细菌的 生殖有关。
(5)细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要以杀死 为标准。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2)④鞭毛
(3)①细胞膜
(4)分裂
(5)芽孢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营养和生殖
【分析】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荚膜,④鞭毛,⑤遗传物质。
【详解】(1)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为原核生物。
(2)④是鞭毛,有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3)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所以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的细胞结构是①细胞膜。
(4)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生殖,而且分裂速度非常快,所以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多,这与细菌的分裂生殖有关。
(5)细菌在恶劣环境中常形成休眠体为芽孢,芽孢具有细胞壁厚,耐高温等特点。医疗器械的杀菌消毒要以杀死芽孢为标准。
7.(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乳糖是乳汁中特有的糖,能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有些人因缺乏乳糖酶,从而无法分解乳糖,喝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即乳糖不耐受。先天性乳糖酶缺失与遗传有关。小文喝牛奶后,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小文调查发现父母均对乳糖耐受。
(1)相对于父母均对乳糖耐受,小文对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 ,该现象的产生是由 改变引起的,因此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给后代。
(2)人的乳糖耐受和乳糖不耐受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是 ,母亲乳糖耐受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3)若小文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乳糖耐受,其基因组成与父母相同的概率为 ,该孩子从父亲获得的染色体数目是 条。
(4)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酸奶不会出现腹泻、腹胀的症状,这是因为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成乳酸。小文利用学到的发酵知识,尝试在家制作酸奶,她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在锅中倒入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加热煮沸4~5分钟,同时将玻璃瓶洗净并泡在水中加热煮沸5分钟;
②牛奶煮沸后,立即按比例倒入酸奶摇匀;
③将混合后的牛奶倒入敞口的玻璃瓶内,放置在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牛奶的变化。
按上述步骤操作,小文制作的酸奶 (填“能”或“不能”)成功,你判断的理由是 (答出1点)。
【答案】(1) 变异 遗传物质 可遗传
(2) 乳糖耐受 Aa
(3) 2/3 23
(4) 不能 高温灭菌后未冷却导致乳酸菌死亡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变异的概念及实例
【分析】(1)父母均为显性性状(乳糖耐受),子代出现隐性性状(乳糖不耐受),说明父母均为杂合体(Aa)。
(2)酸奶制作需在灭菌后冷却至适宜温度再接种乳酸菌,否则高温会杀死菌种。
【详解】(1)在遗传学领域,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被称为变异。在本题中,小文的父母对乳糖耐受,而小文却对乳糖不耐受,这种亲子代之间性状的不同体现了变异现象。
已知先天性乳糖酶缺失与遗传相关,这意味着小文乳糖不耐受这一性状的产生是源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当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发时,这种变异就能够传递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因为小文乳糖不耐受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所以可以遗传给后代。
(2)父母乳糖耐受,小文乳糖不耐受,“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乳糖不耐受是隐性性状,乳糖耐受是显性性状。小文乳糖不耐受,基因组成是aa,这两个a分别来自父母,父母乳糖耐受,所以父母基因组成均为Aa。
(3)父母基因组成均为Aa,再生一个孩子的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乳糖耐受孩子(AA、Aa)中基因组成与父母相同(Aa)的概率为2/3。
体细胞染色体成对,生殖细胞减半,人体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含23条,孩子从父亲获得23条染色体。
(4)制作酸奶的过程实际上是乳酸菌发酵的过程,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同时,乳酸菌对温度等环境条件也有一定要求,高温会使其活性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因此小文不能成功制作酸奶。
制作酸奶时,乳酸菌需在无氧且适宜温度下发酵。牛奶煮沸后立即加酸奶,高温会杀死乳酸菌。
考点3 真菌
8.(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霉菌是一种微生物。下列最容易滋生霉菌的是( )
A.干燥的衣物 B.密封的罐头 C.潮湿的粮食 D.真空包装的食品
【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氧气不是细菌的必须生存条件,有些细菌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甲烷菌、破伤风杆菌。
【详解】A.干燥的衣物缺乏水分,霉菌难以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封的罐头经过高温灭菌且隔绝氧气,抑制霉菌繁殖,故B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粮食富含有机物和水分,氧气充足,最适宜霉菌滋生,故C符合题意。
D.真空包装的食品缺氧且可能灭菌,不利于霉菌生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米酒酿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酿造米酒的酵母菌有多种,科研人员选择酵母A、酵母B两种酵母菌,探究它们纯种发酵和混菌发酵时对酒精产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纯种和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生物量(代表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对酒精产量的影响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淀粉分解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B.在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A促进酵母B的生长和繁殖
C.在纯种发酵过程中,酵母B产生酒精的效率高于酵母A
D.酵母A和酵母B混菌发酵时,产生酒精的效率明显提高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分析】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发酵)。生物量变化反映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情况,酒精产量与发酵效率相关。
【详解】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确实能进行发酵,但它们是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而不是淀粉。淀粉需要先被分解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酵母菌发酵,A错误。
B.观察图1,在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B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低于纯种酵母B发酵的生物量,可见,在混菌发酵过程中,酵母A抑制酵母B的生长和繁殖,B错误。
C.观察图2,纯种发酵过程中,酵母B产生的酒精量低于酵母A,这表明酵母B产生酒精的效率低于酵母A,C错误。
D.观察图2,酵母A和酵母B混菌发酵时,产生酒精量高于单一的酵母A发酵,也高于单一的酵母B发酵,即酵母A和酵母B混菌发酵时,产生酒精的效率明显提高,D正确。
故选D。
10.(2025·河北·中考真题)生物学实践小组到食用菌种植场调查,观察到该种植场用枯木干培养滑子蘑。下列关于滑子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由许多菌丝构成
C.可通过孢子繁殖 D.能吸收枯木干中的有机物
【答案】A
【知识点】真菌的营养及生殖
【分析】滑子蘑属于真菌,真菌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异养生活,通过孢子繁殖,菌体由菌丝构成。
【详解】A.真菌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滑子蘑通过分解枯木中的有机物获取营养,故A错误。
B.真菌的菌体由大量菌丝构成,滑子蘑属于真菌,故B正确。
C.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滑子蘑属于真菌,故C正确。
D.滑子蘑作为分解者,能分解并吸收枯木中的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A。
11.(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人类很早就发现并利用一些微生物改善生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豆科植物可改良土壤是因为共生的根瘤菌能固氮
B.提取青霉中的青霉素生产的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细菌
C.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的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
D.用某种灭活病毒制成疫苗可预防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答案】D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分析】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用于食品制作,生产药物,污水处理等;又有有害的一面,如使生物患病。
【详解】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肥,从而改良土壤,故A正确。
B.青霉素由青霉产生,可抑制或杀死细菌,属于抗生素,故B正确。
C.转基因大肠杆菌通过转入人类胰岛素基因可生产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故C正确。
D.灭活疫苗通常针对特定病原体(如某一种病毒),无法预防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故D错误。
故选D。
12.(2025·四川资阳·中考真题)生活中有很多人误以为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颜色朴素的蘑菇无毒,其中白毒伞(如图)就常因朴素的外观被误食而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毒伞的子实体由菌柄和菌盖组成
B.白毒伞是进行分裂生殖的大型真菌
C.白毒伞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白毒伞不具有由大量菌丝构成的菌体
【答案】A
【知识点】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真菌的营养及生殖
【分析】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蘑菇进行孢子生殖,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因此采摘野生蘑菇,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进行。
【详解】A.蘑菇属于真菌,其子实体(即我们肉眼可见的部分)通常由菌盖(顶部伞状结构)和菌柄(支撑菌盖的柄状结构)组成,白毒伞也不例外,A正确。
B.白毒伞的菌盖下方的菌褶中会产生大量担孢子,孢子成熟后释放,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新个体。可见蘑菇通过孢子生殖,B错误。
C.白毒伞属于大型的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白毒伞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C错误。
D.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白毒伞作为蘑菇的一种,其菌体由大量菌丝构成,D错误。
故选A。
13.(2025·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4年8月13日,《科技日报》刊登了《重庆大学刘汉龙院士团队:用微生物修复岩土文物》的报道,介绍了刘汉龙院士团队将微生物矿化加固技术应用于岩土文物,将创新的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应用在大足石刻等千年古迹中。这是我国岩土文物保护的绿色环保新技术。下列有关微生物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B.微生物的生活都需要氧气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可以独立生活 D.细菌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都是真核生物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真菌的营养及生殖、病毒的结构特征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
【详解】A.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A正确。
B.微生物的生活不一定都需要氧气,比如乳酸菌等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也能生存,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C错误。
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
14.(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酸奶、馒头、腐乳和泡菜等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或真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也可用于制醋
B.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也可用于酿酒
C.有些霉菌可用于制作腐乳,有些霉菌还可用于生产抗生素
D.食品防腐的主要原理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答案】A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分析】乳酸菌(原核生物):厌氧发酵产生乳酸 → 制作酸奶、泡菜
酵母菌(真核真菌):有氧呼吸产二氧化碳使面团膨松(馒头/面包);无氧发酵产酒精(酿酒)
毛霉:分解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腐乳。
青霉:产青霉素(抗生素)。
【详解】A.乳酸菌在食品制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酸奶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然而,制醋的过程并不是由乳酸菌完成的,而是由醋酸杆菌进行的。醋酸杆菌能够将酒精转化为醋酸,这是制醋的关键步骤,A错误。
B.在制作馒头和面包时,酵母菌有氧时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赋予食品松软的口感。此外,酵母菌无氧时,还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是酿酒的基本原理,B正确。
C.在制作腐乳时,特定的霉菌能够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和其他成分,形成腐乳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此外,有些霉菌还能产生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医药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C正确。
D.食品防腐的主要目的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这通常通过杀死或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来实现,D正确。
故选A。
15.(2025·湖南·中考真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青霉的装片,可观察到的是(  )
A.菌丝 B.芽孢 C.叶绿体 D.DNA
【答案】A
【知识点】真菌的种类和结构、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分析】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含叶绿体,通过孢子繁殖。光学显微镜可观察菌丝、孢子等结构,但无法直接观察细胞器或DNA。
【详解】A.青霉由菌丝构成,菌丝较粗大,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故A符合题意。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青霉属于真菌,繁殖结构为孢子,真菌没有芽孢,故B不符合题意。
C.青霉细胞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
D.DNA位于细胞核内,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为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以及与人的亲缘关系,科研人员比较它们的某些结构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差异,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有 无
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 1 21 43 45
A.据丙的结构特征,可推断其一定属于植物
B.乙与甲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C.丁属于原核生物,是四种生物中最低等的
D.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甲,最远的是丁
【答案】A
【知识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根据表格,甲、乙为真核生物(有成形细胞核),丙为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丁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细胞色素C差异数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A.丙有细胞壁和成形的细胞核,虽然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和成形细胞核的不一定是植物,真菌细胞也具有细胞壁和成形的细胞核 ,所以不能仅据丙的结构特征就推断其一定属于植物,A错误。
B.甲和乙都无细胞壁,且都有成形的细胞核,而丙有细胞壁,从结构特征上看,甲和乙的相似程度更高,所以乙与甲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B正确。
C.丁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在进化上相对低等,所以丁是四种生物中最低等的,C正确。
D.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越小,亲缘关系越近。甲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最小,丁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最大,所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甲,最远的是丁,D正确。
故选A。
(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制作米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制作米酒需要加入酒曲。酒曲中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霉菌
18.将糯米与酒曲搅拌均匀后装入容器,随后对容器的处理方式是(  )
A.打开容器放置在温暖处 B.盖好容器放置在温暖处
C.打开容器放置在寒冷处 D.盖好容器放置在寒冷处
【答案】17.A 18.B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分析】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17.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米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8.A.制作米酒时需要利用酵母菌发酵,发酵过程需要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打开容器会使氧气进入,不利于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且温暖处利于酵母菌发酵,但打开容器这一做法错误,A 错误。
B.盖好容器可以营造相对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温暖的环境适合酵母菌的生长和发酵,能加快发酵速度,B 正确。
C.打开容器会破坏无氧环境,不利于发酵,寒冷处温度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使发酵速度减慢甚至停止,C错误 。
D.虽然盖好容器能一定程度上营造无氧环境,但寒冷处温度不适宜酵母菌发酵,酵母菌在低温下活性受到抑制,不利于米酒的制作,D错误。
故选B。
19.(2025·吉林·中考真题)将苏云金杆菌中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导入棉花细胞中,可以培育出具有抗虫特性的棉花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的抗虫特性可以遗传
B.采用的生物技术为克隆技术
C.培养苏云金杆菌需要适宜温度
D.苏云金杆菌可以通过分裂生殖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营养和生殖、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分析】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详解】A.由于抗虫特性是由导入的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所决定的,这一特性是通过遗传物质改变而获得的,因此可以遗传给后代,A正确。
B.克隆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产生遗传上与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新个体或细胞群。而本题中描述的是将外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并通过遗传物质的重组来获得新性状的过程,这属于基因工程技术,而不是克隆技术,B错误。
C.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以及营养物质等。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细菌,其生长和繁殖同样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C正确。
D.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通常为分裂生殖,即细菌细胞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苏云金杆菌作为细菌的一种,同样可以通过分裂生殖来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B。
20.(2025·上海·中考真题)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青霉,其中属于繁殖结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真菌的营养及生殖
【分析】图中:①孢子囊、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④细胞核。青霉属于真菌。
【详解】A.①孢子囊,内含孢子,是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A符合题意。
B.②直立菌丝,直立菌丝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生长,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产生孢子的结构,起到支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③营养菌丝,可以蔓延到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④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2025·安徽·中考真题)提到细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在自然界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我们要科学地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有害微生物。
(1)自然界中,一些营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在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物圈的相对稳定。
(2)生产中,与大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 ,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含氮物质,可被人们制成菌肥使用。
(3)生活中,保存不当的食物可能会因细菌的大量繁殖而腐败,人食用后如果出现食物中毒,医生常常会选择青霉菌等真菌产生的 类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类药物不能滥用。否则细菌的 会越来越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研发新药,或利用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 内”的特性来杀死这些变异的细菌。
【答案】(1)腐生
(2)根瘤菌
(3) 抗生素 抗药性 活细胞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病毒的繁殖和生活
【分析】微生物,就是用肉眼难以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统称。一般的,人们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的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有些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还有的细菌属于生产者,如消化细菌。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氨等物质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利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机物,为自养生物。所以,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属于分解者、消费者或生产者。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一些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它们以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为食,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重新利用,从而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对维持生物圈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与大豆等豆科植物共生的是根瘤菌。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它与豆科植物相互依赖,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含氮物质(如氨),而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瘤菌的这种固氮作用,使得豆科植物能获得更多氮素营养,也可被人们制成菌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3)青霉等真菌产生的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疾病。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细菌。如果抗生素滥用,会对细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能够存活并繁殖后代,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使得药物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人们可以利用病毒的这一特性,让其寄生在变异细菌的活细胞内,从而杀死这些变异的细菌。
22.(2025·湖南·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牛的小肠绒毛细胞和大肠杆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糖类和色素等物质储存在 (填标号)中。
(2)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牛的小肠绒毛细胞都具有③ 大肠杆菌只有DNA集中区域,属于 生物。
(3)牛的小肠绒毛细胞膜向外凸起形成微绒毛,能 ,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 收。大肠杆菌中的④有助于 。
(4)在食草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一些菌群,可以帮助动物分解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食草动物和菌群是 关系。
【答案】(1)①
(2) 细胞核 原核
(3) 增加吸收面积 运动
(4)共生
【知识点】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的结构特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分析】图中:①液泡、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鞭毛、⑤DNA集中区域。
【详解】(1)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等,因此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糖类和色素等物质储存在①液泡中。
(2)动物和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因此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牛的小肠绒毛细胞都具有③细胞核,而大肠杆菌只有DNA集中区域,属于原核生物。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牛的小肠绒毛细胞膜向外凸起形成许多微绒毛,这些微绒毛的存在,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大肠杆菌属于杆状细菌,通过④鞭毛的摆动有助于运动。
(4)有些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因此草食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一些菌群,可以帮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也为这些细菌提供共生的场所和食物,菌群和草食动物的这种关系称为共生关系。
23.(2025·吉林·中考真题)显微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图甲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血的永久涂片镜下图,图丙为人口腔上皮细胞镜下图,图丁为青霉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观察人血涂片时,应该转动图甲中序号 ,使视野变亮。
(2)图乙中⑤ 低于正常值可能造成贫血。
(3)制作图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在观察时,若将图丙中的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移动。
(4)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丙中的细胞,发现有一对形态差别较大的性染色体,判断此人性别为 。
(5)图丁中的青霉利用序号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答案】(1)③
(2)红细胞
(3) 生理盐水 上
(4)男性
(5)⑨
【知识点】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血细胞的种类及功能、真菌的营养及生殖、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分析】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反光镜,④白细胞,⑤红细胞,⑥口腔上皮细胞,⑦孢子,⑧直立菌丝,⑨营养菌丝。
【详解】(1)显微镜上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因此小明在观察人血涂片时,应该转动图甲中③反光镜,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变亮。
(2)在血液成分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导致贫血。因此图乙中⑤红细胞低于正常值可能造成贫血。
(3)丙图是观察的口腔上皮细胞,因此制作图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丙中的⑥细胞位于视野上方,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上方移动。
(5)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染色体较大,形态较复杂;Y染色体较小,形态较简单。因此,一对形态差别较大的性染色体(一大一小)通常是 XY 组合,对应男性。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两条X染色体形态相似,大小相近,不会出现明显的形态差异。因此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丙中的细胞,发现有一对形态差别较大的性染色体,判断此人性别为男性。
(6)图丁中的青霉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利用⑨营养菌丝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水和有机物。
考点4 病毒
24.(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归纳、比较是科学思维方法。某同学对微生物的结构、繁殖方式等特征进行归纳和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能独立生活,利用自我复制进行繁殖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C.真菌多是由菌丝构成,大多进行孢子生殖
D.细菌和真菌都是营腐生生活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营养和生殖、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真菌的营养及生殖、病毒的结构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生活;细菌为单细胞,通过分裂生殖;真菌多为多细胞,通过孢子生殖。细菌和真菌的代谢方式包括腐生、寄生等。
【详解】A.病毒并不能独立生活,它们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和能量进行自我复制进行繁殖,A错误。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并非利用芽孢。芽孢实际上是细菌在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休眠体,用于抵抗不良环境。细菌的繁殖主要是通过分裂方式进行的,B错误。
C.真菌多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大多进行孢子生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个体,C正确。
D.细菌和真菌并不都是营腐生生活的。虽然有些细菌和真菌确实通过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来获取营养,属于腐生生活;但也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够与动植物共生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获取营养,D错误。
故选C。
25.(2025·吉林·中考真题)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 B.腺病毒 C.眼虫 D.链球菌
【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病毒的结构特征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详解】A.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A不符合题意。
B.腺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B符合题意。
C.眼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C不符合题意。
D.链球菌属于细菌,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2025·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对破伤风杆菌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真核生物 B.有染色体结构
C.有叶绿体结构 D.无成形细胞核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营养和生殖
【分析】破伤风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A.破伤风杆菌是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A错误
B.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破伤风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不存在染色体结构,故B错误。
C.破伤风杆菌为异养型细菌,无叶绿体结构,故C错误。
D.破伤风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故D正确。
故选D。
27.(2025·重庆·中考真题)中国空间站带来了震惊全球的消息:在太空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细菌——“天宫尼尔菌”。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叶绿体
C.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D.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营养和生殖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分裂生殖;有些细菌在条件恶劣时能形成休眠体芽孢。
【详解】A.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故A符合题意。
B.细菌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多为异养,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菌为单细胞个体,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肉眼无法观察,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菌有DNA集中的区域,遗传物质是DNA,存在于拟核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8.(2025·新疆·中考真题)馕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和种类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馕是一种发酵面食,制作过程中需要面团发酵,此环节需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图中A病毒(噬菌体)、B细菌、C酵母菌、D蘑菇。
【详解】A.病毒(噬菌体)不能用于发酵食品的制作,故A错误。
B.该图是细菌,不能对面团进行发酵,故B错误。
C.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面团发起来,因此馕的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故C正确。
D.蘑菇不能用于发酵食品的制作,故D错误。
故选C。
29.(2025·河北·中考真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能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儿童患水痘康复后,少量病毒潜伏在体内。成年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可能引发带状疱疹。接种特定疫苗能有效预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可能患水痘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需在细胞内繁殖
C.勤洗手是切断该病毒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
D.注射特定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原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特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和抗体
【分析】(1)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传染病流行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预防传染病。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饮食传播等。例如,勤洗手能减少通过接触传播的病原体,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2)病毒的生活方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3)免疫与疫苗: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疫苗中的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病原体具有抵抗力。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A.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带状疱疹患者体内存在该病毒,儿童属于易感人群,所以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有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该病毒而患水痘,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备独立代谢系统,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来进行繁殖,B正确。
C.由于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沾染的病毒,从而减少通过接触传播病毒的机会,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C正确。
D.注射特定疫苗,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而不是产生抗原,D错误。
故选D。
30.(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简称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冬、春季节易在。人群聚集地传播。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预防接种疫苗后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B.从预防措施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水痘病毒能靠自身遗传物质在人体细胞内繁殖
D.病毒通过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利于生存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繁殖和生活、用进废退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的功能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抵抗病毒、细菌等外界不良因素;免疫监视:发现并消灭突变或恶变的细胞,预防肿瘤细胞;免疫稳定: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维持免疫稳定。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详解】A.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这属于免疫防御功能,A错误。
B.接种水痘疫苗能够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属干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
C.水痘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制造出新的病毒,C正确。
D.自然选择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然而,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未必适应将来变化了的环境 。因此,病毒通过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不会永远都有利于生存,D错误。
故选C。
31.(2025·湖南·中考真题)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科研人员培养禽流感病毒,可选择的培养基是(  )
A.土壤浸出液 B.肉汤
C.牛肉膏培养基 D.活的鸡胚胎
【答案】D
【知识点】病毒的繁殖和生活
【分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土壤浸出液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适合某些微生物(如细菌或真菌)生长,但病毒无法在其中繁殖,故A不符合题意。
B.肉汤是液体培养基,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生长,但病毒需要活细胞宿主,故B不符合题意。
C.牛肉膏培养基为细菌提供营养,但病毒无法利用此类培养基独立繁殖,故C不符合题意。
D.活的鸡胚胎含有活细胞,禽流感病毒作为动物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增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2025·重庆·中考真题)据重庆市疾控中心介绍,我市狂犬病发病数从2007年的197例降至2024年1例,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列关于狂犬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遗传物质 B.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
C.没有细胞结构 D.离开细胞能独立生活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特征、病毒的繁殖和生活
【分析】狂犬病毒属于病毒类微生物,病毒结构特点是不具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狂犬病毒属于RNA病毒,外有蛋白质外壳,内含RNA作为遗传物质,故A错误。
B.病毒个体极其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低倍显微镜不可见,故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故C正确。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离开宿主细胞后会失去活性,变为病毒颗粒,故D错误。
故选C。
33.2025·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甲流认识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是传染源
B.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甲流属于特异性免疫
C.甲流主要通过饮食传播
D.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特征、传染病的概念及常见的传染病、人体的三道防线
【分析】(1)传染源与病原体的概念: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甲型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会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传染病有不同传播途径,甲流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4)病毒的结构与生物的判断: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但病毒能繁殖后代,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详解】A.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病原体,而传染源是感染甲流病毒且能散播病毒的人或动物,A错误。
B.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只针对流感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不是通过饮食传播,C错误。
D.甲型流感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它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错误。
故选B。
34.(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以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出现为特点,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时可发展为重症,也可因潜伏的VZV再激活而引起带状疱疹。
(1)与人体细胞相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结构特点是 。VZV初次感染人体后,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依靠图1中[ ] 和细胞中的物质大量繁殖新个体,随后,病毒随血流播散到全身皮肤和黏膜,于感染后10~21天出现皮疹,临床表现为水痘。
(2)有同学患水痘需要回家隔离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同时,还要对该同学所在的教室进行什么处理? 。
(3)水痘患者痊愈后,VZV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长期潜伏。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重新激活,通过神经纤维传播到皮肤,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会不由自主地去抚摸患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依次是 (用图2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患者还常常伴随严重的疼痛,痛觉的形成是反射吗? 。
(4)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后,人体内的 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继而清除VZV,这道防线叫做 免疫。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都需要二次接种,由图3可知,二次接种疫苗保护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答案】(1) 没有细胞结构 2遗传物质
(2) 控制传染源 通风、消毒(合理即可)
(3) 1→4→5→3→2 不是,痛觉形成在大脑皮层,无完整反射弧
(4) 淋巴细胞 特异性 二次接种后,体内抗体浓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知识点】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病毒的结构特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原和抗体
【分析】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图1中:1刺突,2遗传物质,3蛋白质外壳;
图2中:1感受器,4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3传出神经,2效应器。
【详解】(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这是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如细菌)的主要区别。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依靠2遗传物质和宿主细胞物质完成自我复制,从而繁殖后代 。
(2)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措施。通过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教室需消毒、通风,通过杀灭环境中的病毒和细菌,可以降低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合理即可)
(3)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它包括五个部分:1感受器→4传入神经→5神经中枢→3传出神经→2效应器。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痛觉形成在大脑皮层,痛觉形成未经过完整反射弧,不是反射。
(4)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识别并清除体内的异物(如病毒、细菌)和病原体。接种疫苗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该抗体不能对其余病原体产生作用,只能对水痘的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由图3可知,二次接种疫苗后抗体浓度更高、持续久,从而提高免疫效果。
35.(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随地吐痰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其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式。
(1)资料一中,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病的传染源是 。
(2)资料二中,水痘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
(3)水痘病毒与结核杆菌相比,结构简单,没有 结构。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卡介苗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措施属于 。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
【答案】(1)结核病患者(或结核病人)
(2)水痘病毒
(3)细胞
(4)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或后天性)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特征、传染病的概念及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人体的三道防线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根据资料一中,传染源是患者和动物,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病的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水痘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
(3)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而细菌有细胞结构。水痘病毒属于病毒,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水痘病毒与结核杆菌相比,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4)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卡介苗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注射疫苗所获得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不是先天有的,这种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考点5 利用细菌、真菌制作发酵食品
36.(2025·广西·中考真题)生物学项目组在家制作酸奶,结果有的酸味不够,有的酸味过重。初步推测,主要原因是控温不佳、发酵时长把握不准。项目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改进了发酵设备,明确了发酵标准,进一步开展了实践活动,并撰写了活动报告。请你帮助项目组完善以下活动报告。
活动名称 探究制作酸奶的最短发酵时长
主要原料 纯牛奶、酸奶发酵剂(该发酵剂适宜的发酵温度为40~42℃)
主要菌种 ① 所属类群 细菌
设备改进 使用可控温的酸奶机发酵; 使用pH传感器全程监测pH变化(pH表示酸碱度,其范围在0~14之间,pH=7为中性,pH<7为酸性,pH>7为碱性)。
发酵标准 酸奶的最佳pH范围为4.2~4.5
实验步骤 步骤1:将1L纯牛奶煮沸,倒入洁净的酸奶机内,立即加入1小包酸奶发酵剂并充分搅匀; 步骤2:连接pH传感器,并将酸奶机温度设定为40℃; 步骤3:盖上盖子,密闭发酵12h。
实验结果 pH无明显变化,牛奶不凝固,实验失败。
原因分析 ② (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导致失败,请指出并解释原因)
改进后的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③据图分析,在40℃条件下,本实验使用该发酵剂制作酸奶,最短发酵时长是 小时。为防止酸奶过酸,制成后的酸奶可放入冰箱冷藏,其原理是低温可 菌种的发酵。
深入探究 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酸奶发酵时长的影响。
【答案】 乳酸菌 牛奶煮沸后立即加入酸奶发酵剂,温度过高将乳酸菌烫死 8 抑制 乳酸菌种类/纯牛奶品牌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分析】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
【详解】①制作酸奶主要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在无氧条件下能把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变成酸奶。所以,主要菌种为乳酸菌(或乳酸杆菌)。
②实验步骤1中,将1L纯牛奶煮沸后,需要冷却后再加入酸奶发酵剂。因为高温会使酸奶发酵剂中的乳酸菌等菌种失去活性,导致无法发酵,所以才会出现pH无明显变化,牛奶不凝固,实验失败的结果。即步骤1错误,煮沸的纯牛奶温度高,直接加入酸奶发酵剂,高温杀死了菌种。
③从图中可以看出,pH在发酵时长为5-6小时之间开始快速下降,当pH达到4.5左右时,继续发酵pH还会下降,但当pH达到4.2左右时符合最佳pH范围。在发酵时长为5小时时,pH还未下降到最佳范围,而到8小时时,pH已经接近最佳范围,且后续继续下降空间有限,所以最短发酵时长应保证pH能达到最佳范围,即最短发酵时长是8小时。制成后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是因为低温可以抑制菌种的发酵,减缓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从而防止酸奶过酸。
④影响酸奶发酵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发酵时长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乳酸菌种类、纯牛奶品牌等因素对酸奶发酵时长的影响。
37.(2025·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和乳酸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一)酿酒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下图甲是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发酵过程中两种产物的变化曲线图。
(1)酵母菌和蘑菇一样,都属于 (填生物类群名称)。
(2)分析图甲可知,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由图乙可知,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量还与 这一条件有关。
(二)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制作过程中随时间变化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变化曲线图丙所示。
(3)与酵母菌细胞结构相比,乳酸菌细胞中 (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4)我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0mg/kg。根据图丙分析,在哪一个时段内该泡菜不宜食用? 。
【答案】(1)真菌
(2) 30-45 溶解氧含量
(3)无
(4)8-14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营养和生殖、真菌的种类和结构
【分析】酵母菌是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详解】(1)酵母菌和蘑菇都具有真菌的典型特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依靠孢子繁殖等,都属于真菌这一生物类群。
(2)从图甲可以看出,在30-45℃这个温度范围时,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量较多,说明此温度范围是酵母菌发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
观察图乙,随着溶解氧含量的变化,酒精的产生量也发生改变,当溶解氧含量降低时,酒精产生量增加,说明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量与溶解氧含量这一条件有关。
(3)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
(4)根据图丙,在8-14天这个时段内,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了我国卫生部规定的20mg/kg的标准,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时食用可能对人体有害,所以此时间段内该泡菜不宜食用。
38.(2025·山西·中考真题)跨学科实践
在学校开展的“制作酸奶”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小康的实践过程如下;
【任务一】认识发酵菌种和发酵原理
(1)制作酸奶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 (选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 。
(2)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的酸性物质是 ,该物质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奶液呈凝乳状态,使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
【任务二】探究发酵剂对酸奶发酵的影响
小康查阅资料了解到:发酵剂(含乳酸菌)的种类和接种量都会影响酸奶的发酵效果;优质酸奶的凝乳状态为质地软硬适中。
探究1:不同发酵剂的发酵效率
(3)他选择①、②号两种发酵剂进行实验。实验中,除发酵剂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 。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在一定时间内, 号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较高,依据是相 (任答其一即可)。
探究2:不同接种量对酸奶凝乳状态的影响
(4)他选择发酵效率较高的发酵剂,设置不同接种量进行实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由此可知,该发酵剂的最适接种量为 ,因为此接种量下,酸奶的凝乳状态为 。
接种量 酸奶的凝乳状态
2% 质地软
3% 质地软硬适中
4% 质地硬
【任务三】设计装置制作酸奶
(5)下图是小康设计的制作酸奶装置示意图。为确保发酵效果,依据乳酸菌发酵所需条件,该装置还应补充 (答出一点即可),理由是 。
(6)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入发酵剂。冷却的原因是 。制成的酸奶若不及时食用,应置于冰箱冷藏保存,理由是 (任答其一即可)。
【答案】(1) 无 分裂生殖/无性生殖
(2)乳酸
(3) 控制单一变量 ②号 相同时间内,②号发酵剂的产酸能力更强
(4) 3% 质地软硬适中
(5) 玻璃瓶盖/温控器 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同时防止杂菌进入/温控器可控制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温度
(6) 防止高温杀死发酵剂中的乳酸菌 低温可抑制乳酸菌的活性,防止乳酸菌继续发酵,影响酸奶品质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分析】(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1)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2)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产生的酸性物质是乳酸,该物质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奶液呈凝乳状态,使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
(3)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他选择①、②号两种发酵剂进行实验。实验中,除发酵剂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在一定时间内,②号发酵剂的发酵效率较高,依据是相同时间内,②号发酵剂的产酸能力更强。
(4)由表格可知,该发酵剂的最适接种量为3%,因为此接种量下,酸奶的凝乳状态为质地软硬适中。
(5)下图是小康设计的制作酸奶装置示意图。为确保发酵效果,依据乳酸菌发酵所需条件,该装置还应补充玻璃瓶盖,理由是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同时防止杂菌进入等。
(6)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再加入发酵剂。冷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发酵剂中的乳酸菌。制成的酸奶若不及时食用,应置于冰箱冷藏保存,理由是低温可抑制乳酸菌的活性,防止乳酸菌继续发酵,影响酸奶品质。
39.(2025·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科学工作者为生命起源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65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氨基酸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1981年,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2018年,宣布成功创建国际首例人造单条染色体酿酒酵母细胞。
人造单条染色体酿酒酵母细胞中的这1条染色体由原型酵母中的16条染色体人工合成而来,能执行16条染色体的功能。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的酿酒酵母细胞后,细胞能继续成活,并表现出相应的生命特性。这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继人工合成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后,生命起源研究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1)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为生命起源的 (填序号)阶段提供了证据。
①无机物合成简单有机物 ②简单有机物聚合成复杂有机物 ③复杂有机物演变成原始生命
(2)牛胰岛素最初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其结构与人胰岛素存在一定差异,可能被免疫系统当作 而排斥。后来,科研人员把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这种 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实现了人胰岛素的量产,还解决了患者的排斥问题。
(3)根据材料中画线句子可推测,这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相关性状的全部 ,该细胞表现出与普通酵母菌相同的生命活动。例如,在条件适宜时可通过 生殖,长出芽体,快速繁殖;在 (填“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
【答案】(1)②
(2) 抗原 转基因
(3) 基因 出芽 无氧
【知识点】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生命起源的过程、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分析】(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2)转基因生物是指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详解】(1)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成功证明了在生物体外可以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可见是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②阶段简单有机物聚合成复杂有机物,故②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②。
(2)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除了包括致病的病原体以外,还包括其他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异物,如花粉、异种动物血清、异型红细胞等物质。牛胰岛素最初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其结构与人胰岛素存在一定差异,可能被免疫系统当作抗原而排斥。转基因生物是指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科研人员把人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这种转基因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仅实现了人胰岛素的量产,还解决了患者的排斥问题。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根据材料中画线句子可推测,这条染色体携带了控制相关性状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全部基因,该细胞表现出与普通酵母菌相同的生命活动。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主要进行出芽生殖,即细胞会长出芽体并快速繁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