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全国通用)(第02期)(含答案)【好题汇编】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全国通用)(第02期)(含答案)【好题汇编】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概览 考点01眼、耳的结构及功能 考点02神经调节 考点03 激素调节
考点1 眼、耳的结构及功能
1.(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图为眼球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够折射光线、发生曲度变化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5·吉林·中考真题)我们通过视觉和听觉从外界获取大部分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 B.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C.鼓膜是听觉感受器 D.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3.(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的耳是听觉器官。生活中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
A.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长时间佩戴耳机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
(2025·广东省·中考真题)角膜损伤严重会导致角膜盲症,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角膜捐献数量不足。科研人员用猪角膜加工制成人工角膜,帮助角膜盲症患者恢复视力。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图表示眼球结构,其中角膜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角膜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透过光线 B.调节晶状体
C.形成物像 D.传递神经冲动
6.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角膜属于(  )
A.抗体 B.抗原 C.免疫器官 D.免疫细胞
7.人工角膜的优势不包括(  )
A.原材料易得 B.可批量生产
C.无感染风险 D.应用前景好
8.良好生活习惯能减少眼疾发生,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在黑暗环境中玩手机 B.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C.大力揉搓眼睛 D.长时间看电视节目
9.(2025·河北省·中考真题)耳石症是一种内耳平衡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转头或翻身时会发生剧烈眩晕。下图为人耳结构示意图,①表示结构。耳石症是①中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引发的,可通过复位治疗。①表示的是( )
A.前庭 B.鼓膜 C.外耳道 D.耳郭
10.(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小红同学长期戴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受损。经医生检查,发现该同学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部分受损,这类细胞存在于(  )
A.鼓膜 B.听神经 C.耳蜗 D.大脑皮层
11.(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了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反之变小。蜡烛在图示距离时,物像清晰落在白纸板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
B.蜡烛在图示距离时模拟正常眼成像
C.只左移蜡烛,物像将落在白纸板的前方
D.要模拟近视,应抽出水透镜内的部分水
12.(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年版)》指出:为预防近视,近距离读写20分钟要看6米以上远距离目标至少20秒。下列结构中,能折射光线使远近物体清晰成像的是(  )
A.虹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13.(2025·广西省·中考真题)此时,你正怀着期待的心情阅读试卷,试卷反射的光进入你的眼球后,眼球中能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视网膜
14.(2025·陕西省·中考真题)学校举行跨学科实践活动,某生物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注射器等器材(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制作了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如图1所示;图2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可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其中可变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图2眼球结构中的[ ] 。
(2)模拟远眺过程时,“F光源”适当左移,此时光屏上的物像变模糊,应调节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 ,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可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 (填“凸”或“凹”)透镜进行调节。
(3)小秦同学看着光屏上的物像,伸手推拉注射器,通过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得到了清晰的物像,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可用图2中的结构表示,若d处受损,能否正常完成推拉动作?请回答并解释: 。
(4)小秦同学能有意识地推拉注射器,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 ] 控制的。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小组同学在活动中,提出了预防近视的一些建议,请写出一条: 。
15.(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请据眼球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中的“黑眼仁”是指 。(填名称)
(2)通常人们自愿捐献的角膜是指 。(填标号)
(3)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导致 (填标号)的曲度过大,使物像落在 的前方引发近视。(填名称)
(4)我们要从小养成健康用眼的好习惯。请你提出预防近视具体措施: 。(一条即可)
考点2 神经调节
16.(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  )
A.看到柠檬分泌唾液 B.谈论酸梅分泌唾液
C.嗅到芒果香味分泌唾液 D.吃到蔓越莓分泌唾液
17.(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请结合下述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找出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传出神经,B为传入神经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P位于脊髓
C.反射弧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D.此反射弧中,若B受损,则无感觉无反射
18.(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某人不慎摔伤腰部造成截瘫。其下肢虽无任何损伤但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下肢骨折 B.关节脱臼
C.肌肉拉伤 D.神经系统受损
19.(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
D.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小脑
20.(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根据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经过①等的折射落在②上,刺激②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B.③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④、⑤、⑥传递,到达⑦完成缩手反射
C.结构⑧中的毛细血管壁和⑨的内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过滤作用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⑩,其表面有许多 ,增大了消化吸收的表面积
21.(2025·广东省·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能为病人提供便利的脑机接口技术系统(如图)。病人借助该系统进行意念打字时,外部执行设备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传入神经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22.(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醉酒驾驶机动车辆是犯罪行为。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神经元 B.脑干 C.小脑 D.大脑
23.(2025·河北省·中考真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食物的酸、甜、苦、咸等刺激,是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神经中枢
24.(2025·安徽省·中考真题)人体能感知环境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这离不开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其中,感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眼中 B.鼻中 C.耳中 D.舌中
25.(2025·甘肃平凉·中考真题)此刻的你正在考场上认真答题,下列与此反射类型一致的是( )
A.被强光照射时会闭上眼睛
B.吃杏子时口腔会分泌唾液
C.摸到刚出锅的热馒头时会缩手
D.看见红灯时会停车等候
考点3 激素调节
26.(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人体内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腺体。下列腺体的分泌物能够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是(  )
A.甲状腺、垂体 B.唾液腺、胰岛
C.甲状腺、肠腺 D.皮脂腺、胰岛
27.(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某家庭除备有常用药物外,还备有胰岛素。据此推测该家庭有成员患有(  )
A.侏儒症 B.心脏病 C.糖尿病 D.蛔虫病
28.(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病因与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B.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佝偻病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侏儒症
D.胰岛素分泌过少可导致糖尿病
29.(2025·吉林·中考真题)某人在空腹状态下服用一定量葡萄糖溶液,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1小时曲线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被吸收
B.2~3小时内血糖含量即可恢复至空腹水平
C.2~4小时曲线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D.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并由导管输送至血液
30.(2025·河北省·中考真题)科学补碘有利于身体健康。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人体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是( )
A.容易激动 B.行动迟缓 C.食欲下降 D.心率降低
31.(2025·安徽省·中考真题)科学家研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病,并据此推测胰腺能产生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后来,许多科学家经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最终确定这种物质是一种激素,该激素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32.(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健康人用餐以后,体内血糖浓度会先上升再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
33.(2025·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人们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以引起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关注。下列能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水平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34.(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觉是在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处产生
B.手偶然被针扎,先感觉到疼再缩手
C.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D.肾上腺素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35.(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年幼的侏儒症患者,为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可以每周少量注射(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胸腺素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概览 考点01眼、耳的结构及功能 考点02神经调节 考点03 激素调节
考点1 眼、耳的结构及功能
1.(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图为眼球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够折射光线、发生曲度变化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是巩膜、②是视网膜、③是晶状体、④是视神经。
【详解】A.①巩膜是眼球的外层结构,主要起保护和支撑作用,它是坚硬的,不能发生曲度变化,也不直接参与光线的折射,A不符合题意。
B.②视网膜是眼球内层的一个重要结构,它包含了许多感光细胞,能够接收光线并形成视觉信号,B不符合题意。
C.③晶状体位于眼球内部,是一个透明的、有弹性的结构。它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曲度来调节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从而使成像更加清晰。这正是眼睛能够对焦和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关键所在,C符合题意。
D.④视神经是连接眼球和大脑的重要神经结构,它负责将视网膜产生的视觉信号传导到大脑进行处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吉林·中考真题)我们通过视觉和听觉从外界获取大部分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 B.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C.鼓膜是听觉感受器 D.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答案】A
【分析】(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A.晶状体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上,故A正确。
B.视觉形成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而非视网膜,故B错误。
C.鼓膜产生声波振动,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故C错误。
D.听觉形成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而非耳蜗,故D错误。
故选A。
3.(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人的耳是听觉器官。生活中有利于保护耳的做法是( )
A.经常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长时间佩戴耳机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堵耳 D.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
【答案】C
【分析】保护耳朵关键在于保护耳朵的鼓膜;不让污水进入,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不用尖锐东西挖耳,感冒呼吸道感染时要防止中耳炎等。
【详解】A.经常用尖锐物挖耳朵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引发感染,故A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佩戴耳机会使耳蜗听觉细胞持续受刺激,导致听力下降,故B不符合题意。
C.遇到巨大声响时,闭嘴并堵耳可减少声波冲击,同时通过咽鼓管调节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保护鼓膜,故C符合题意。
D.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会损伤听觉细胞,造成不可逆听力损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5·广东省·中考真题)角膜损伤严重会导致角膜盲症,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症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角膜捐献数量不足。科研人员用猪角膜加工制成人工角膜,帮助角膜盲症患者恢复视力。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图表示眼球结构,其中角膜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角膜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透过光线 B.调节晶状体
C.形成物像 D.传递神经冲动
6.患者接受角膜移植后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角膜属于(  )
A.抗体 B.抗原 C.免疫器官 D.免疫细胞
7.人工角膜的优势不包括(  )
A.原材料易得 B.可批量生产
C.无感染风险 D.应用前景好
8.良好生活习惯能减少眼疾发生,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
A.在黑暗环境中玩手机 B.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C.大力揉搓眼睛 D.长时间看电视节目
【答案】4.A 5.A 6.B 7.C 8.B
【分析】(1)①为角膜,②为晶状体,③为玻璃体,④为视神经。
(2)抗原是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
4.A.在眼球结构中,①是角膜,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可以透过光线,具有屈光作用,A符合题意。
B.②是晶状体,晶状体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通过调节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③是玻璃体,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质,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支撑眼球壁,维持眼球的形状,C不符合题意。
D.④是视神经,视神经能将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它的主要作用是透过光线,并对光线进行一定的折射,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进入眼球内部,A符合题意。
B.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睫状体,睫状体内含平滑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改变晶状体的曲度,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角膜不具备调节晶状体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在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形成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角膜不负责形成物像,C不符合题意。
D.传递神经冲动是视神经的功能,视神经将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角膜不具备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移植的角膜不是抗体,A不符合题意。
B.抗原是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移植的角膜对于患者的免疫系统来说,属于外来异物,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所以从免疫角度看,移植的角膜属于抗原,B符合题意。
C.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胸腺、脾脏、淋巴结等,移植的角膜不属于免疫器官,C不符合题意。
D.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移植的角膜不是免疫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人工角膜的原材料相对容易获取,不像天然角膜那样受捐献等因素限制,这是其优势之一,A不符合题意。
B.人工角膜能够通过工业化生产流程进行批量制造,可满足更多患者需求,属于其优势,B不符合题意。
C.人工角膜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感染的风险,比如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术后护理不当引发的感染等,并非无感染风险,这不是其优势,C符合题意。
D.由于能解决天然角膜来源不足等问题,人工角膜在眼科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其优势,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在黑暗环境中玩手机,眼睛需要不断调节瞳孔大小来适应明暗变化,且手机屏幕相对亮度过高,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干涩,还可能导致近视等眼疾,A不符合题意。
B.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能使眼睛得到放松,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近视等眼疾,B符合题意。
C.大力揉搓眼睛可能会损伤角膜、结膜等眼部组织,还可能将手上的细菌、病毒等带入眼睛,引发感染等问题,C不符合题意。
D.长时间看电视节目,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导致眼疲劳、干涩,还可能引起视力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5·河北省·中考真题)耳石症是一种内耳平衡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转头或翻身时会发生剧烈眩晕。下图为人耳结构示意图,①表示结构。耳石症是①中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引发的,可通过复位治疗。①表示的是( )
A.前庭 B.鼓膜 C.外耳道 D.耳郭
【答案】A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详解】A.前庭与半规管紧密相连,且都与身体平衡感知相关,耳石通常存在于前庭中,当前庭中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时,会干扰半规管对头部位置变动的正常感知,引发眩晕,符合耳石症的发病机制,所以①表示前庭,A正确。
B.鼓膜的作用是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听小骨,它与耳石的存在位置和耳石症的发病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
C.外耳道的功能是传导声波,不涉及耳石以及平衡功能,与耳石症无关,C错误。
D.耳郭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波,与耳石和身体平衡感知没有关联,D错误。
故选A。
10.(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小红同学长期戴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受损。经医生检查,发现该同学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部分受损,这类细胞存在于(  )
A.鼓膜 B.听神经 C.耳蜗 D.大脑皮层
【答案】C
【分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听觉形成过程中,耳蜗内的毛细胞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
【详解】A.鼓膜负责接收声波并产生振动,不含感觉细胞,故不符合题意。
B.听神经负责传导神经冲动,并非感觉细胞所在,故不符合题意。
C.耳蜗内的毛细胞是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损伤会导致听力下降,故符合题意。
D.大脑皮层是听觉形成的中枢,不直接参与声波转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了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反之变小。蜡烛在图示距离时,物像清晰落在白纸板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
B.蜡烛在图示距离时模拟正常眼成像
C.只左移蜡烛,物像将落在白纸板的前方
D.要模拟近视,应抽出水透镜内的部分水
【答案】D
【分析】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
【详解】A.水透镜通过注水改变曲度,模拟了晶状体通过睫状肌调节改变曲度的功能,A正确。
B.图中此时物像清晰落在白纸板上,相当于正常眼在适当距离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B正确。
C.如果只左移蜡烛(即视远处物体),晶状体曲度应减小(水透镜抽水),若水透镜没有做出调整,物像将会落在白纸板前方,C正确。
D.近视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过长,模拟应注水增加水透镜曲度。抽出水会减小曲度,模拟的是远视状态,D错误。
故选D。
12.(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2024年版)》指出:为预防近视,近距离读写20分钟要看6米以上远距离目标至少20秒。下列结构中,能折射光线使远近物体清晰成像的是(  )
A.虹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答案】C
【分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详解】A.虹膜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光量,不参与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瞳孔是光线进入的通道,其大小由虹膜调节,但无折射功能,故B不符合题意。
C.晶状体通过改变曲度折射光线,使远近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故C符合题意。
D.视网膜是感光结构,负责成像而非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5·广西省·中考真题)此时,你正怀着期待的心情阅读试卷,试卷反射的光进入你的眼球后,眼球中能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视网膜
【答案】D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
【详解】A.角膜是透明结构,主要作用是折射光线,不能感受光刺激,故A不符合题意。
B.晶状体通过调节曲度聚焦光线,但无法产生神经冲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睫状体通过收缩调节晶状体曲度,与感光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视网膜含有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5·陕西省·中考真题)学校举行跨学科实践活动,某生物小组利用光具座、可变焦的水透镜、注射器等器材(说明: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曲度变大;向外抽水,曲度变小),制作了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如图1所示;图2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可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其中可变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图2眼球结构中的[ ] 。
(2)模拟远眺过程时,“F光源”适当左移,此时光屏上的物像变模糊,应调节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 ,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可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 (填“凸”或“凹”)透镜进行调节。
(3)小秦同学看着光屏上的物像,伸手推拉注射器,通过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得到了清晰的物像,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可用图2中的结构表示,若d处受损,能否正常完成推拉动作?请回答并解释: 。
(4)小秦同学能有意识地推拉注射器,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 ] 控制的。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小组同学在活动中,提出了预防近视的一些建议,请写出一条: 。
【答案】
3晶状体
(2) 小 凹
(3) 不能;因为d属于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4) A大脑(或大脑皮层、大脑皮质)
(5)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图一模拟眼球成像实验中:光屏相当于视网膜,中间的水透镜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F光源相当于我们看的外界物体。
图二中:1是睫状体、2是瞳孔、3是晶状体、4是视网膜、5是玻璃体、6是视神经;A是大脑皮层、B是小脑、C是脑干;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f是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
【详解】(1)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双凸面透明体,它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曲度来调节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从而使我们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在图1的眼球成像模型中,可变焦的水透镜能够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曲度,这与眼球中晶状体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成像的功能相似。图2中,3是晶状体,所以图1中可变焦的水透镜模拟的是图2眼球结构中的3晶状体。
(2)远眺时,物体距离眼球较远,此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小,使远处物体的像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在图1模型中,“F光源”适当左移,模拟物体远离眼球,此时光屏上的物像变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物像,应调节注射器使水透镜曲度变小,因为水透镜曲度变小后,其折光能力减弱,能使较远物体的像落在光屏(相当于视网膜)上。
如果不改变水透镜的曲度,相当于晶状体曲度不能恢复正常,此时物体的像会落在光屏(视网膜)的前方,这类似于近视眼的成因。而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在“F光源”与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后再经过水透镜,从而使像能成在光屏上。
(3)小秦同学看着光屏上的物像,伸手推拉注射器,通过调节水透镜的曲度得到清晰的物像,此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为: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d是传出神经,若d处受损,神经冲动无法从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手部肌肉等)无法接收到指令,所以不能正常完成推拉动作。
(4)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而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在图2中,A是大脑皮层,所以小秦同学能有意识地推拉注射器,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A]大脑(或大脑皮层)控制的。
(5)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等,例如:读写姿势要正确;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15.(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请据眼球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中的“黑眼仁”是指 。(填名称)
(2)通常人们自愿捐献的角膜是指 。(填标号)
(3)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导致 (填标号)的曲度过大,使物像落在 的前方引发近视。(填名称)
(4)我们要从小养成健康用眼的好习惯。请你提出预防近视具体措施: 。(一条即可)
【答案】
虹膜

(3) ③ 视网膜
(4) 读书姿势要正确:眼和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一尺)左右;长时间用眼要休息一会儿;长时间用眼要远眺几分钟;加强户外运动,劳逸结合;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等。(表达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示中①是虹膜,②是角膜,③是晶状体,④是巩膜,⑤脉络膜,⑥视网膜,⑦玻璃体。
【详解】(1)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仁”实际上指的是虹膜。
(2)眼球最前端无色透明的,光线可以透过的结构是角膜,通常人们自愿捐献的是②角膜。
(3)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电视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为了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一旦近视,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因此,如果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会使③晶状体曲度过大,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
(4)预防近视具体措施:读书姿势要正确:眼和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一尺)左右;长时间用眼要休息一会儿;长时间用眼要远眺几分钟;加强户外运动,劳逸结合;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等。
考点2 神经调节
16.(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  )
A.看到柠檬分泌唾液 B.谈论酸梅分泌唾液
C.嗅到芒果香味分泌唾液 D.吃到蔓越莓分泌唾液
【答案】B
【分析】人类特有的反射是由语言中枢参与的、对语言和文字发生的条件反射,而其他反射动物也可能具备。
【详解】A.看到柠檬分泌唾液是由具体信号(视觉)引起的条件反射,动物也能形成此类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谈论酸梅分泌唾液是通过语言刺激引发的反射,需语言中枢参与,仅人类具备,故B符合题意。
C.嗅到芒果香味分泌唾液是由气味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动物也能完成,故C不符合题意。
D.吃到蔓越莓分泌唾液是直接由食物刺激引发的非条件反射,人类和动物共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请结合下述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找出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传出神经,B为传入神经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P位于脊髓
C.反射弧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D.此反射弧中,若B受损,则无感觉无反射
【答案】B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详解】A.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图中A是传入神经,负责将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P;B是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中枢P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向效应器,A错误。
B.缩手反射是一种简单的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P位于脊髓。脊髓可以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情况下,快速完成缩手反射等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B正确。
C.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所以应该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不是反射弧的结构基础是反射,C错误。
D.若B传出神经受损,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所以有感觉;但是由于传出神经受损,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无法传到效应器,所以无反射,D错误。
故选B。
18.(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某人不慎摔伤腰部造成截瘫。其下肢虽无任何损伤但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下肢骨折 B.关节脱臼
C.肌肉拉伤 D.神经系统受损
【答案】D
【分析】截瘫通常由脊髓损伤引起,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之间的神经冲动。
【详解】A.下肢骨折属于骨骼损伤,但题干明确下肢无损伤,故A不符合题意。
B.关节脱臼属于关节结构问题,同样被题干排除,故B不符合题意。
C.肌肉拉伤属于肌肉损伤,题干已说明下肢无损伤,故C不符合题意。
D.神经系统受损(如脊髓损伤)会阻断神经冲动传递,导致运动功能丧失,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9.(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的
D.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小脑
【答案】B
【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两个大脑半球。
(2)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详解】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A错误。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叫神经细胞,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里有细胞核,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B正确。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而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C错误。
D.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人体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D错误。
故选B。
20.(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根据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线经过①等的折射落在②上,刺激②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B.③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④、⑤、⑥传递,到达⑦完成缩手反射
C.结构⑧中的毛细血管壁和⑨的内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过滤作用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⑩,其表面有许多 ,增大了消化吸收的表面积
【答案】B
【分析】题图中:①晶状体,②视网膜,③效应器,④传出神经,⑤神经中枢,⑥传入神经,⑦感受器,⑧肾小球,⑨肾小囊,⑩皱襞, 小肠绒毛。
【详解】A.光线经过①晶状体的折射后,会落在②视网膜上。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在缩手反射中,⑦感受器首先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这个冲动沿着⑥传入神经传递到⑤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冲动进行整合和处理后,再通过④传出神经传递到③效应器,B错误。
C.⑧肾小球中的毛细血管壁和⑨肾小囊的内壁都非常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它们具有过滤作用,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尿素和水等)通过,而阻止大分子物质(如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通过,C正确。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表面有许多⑩皱襞和 小肠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正确。
故选B。
21.(2025·广东省·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能为病人提供便利的脑机接口技术系统(如图)。病人借助该系统进行意念打字时,外部执行设备相当于反射弧中的(  )
A.传入神经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答案】D
【分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A.传入神经的作用是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而外部执行设备不是传导神经冲动到神经中枢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
B.神经中枢是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综合的部位,大脑属于神经中枢,外部执行设备不是神经中枢,B不符合题意。
C.传出神经负责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导到效应器,外部执行设备不是传导神经冲动的结构,C不符合题意。
D.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病人借助脑机接口技术系统进行意念打字时,外部执行设备接收指令并完成打字等动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D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醉酒驾驶机动车辆是犯罪行为。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神经元 B.脑干 C.小脑 D.大脑
【答案】C
【分析】小脑是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详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但酒精麻醉的并非单个神经元,而是特定脑区,A不符合题意。
B.脑干负责调节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与动作协调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酒精麻醉小脑会导致动作不协调,C符合题意。
D.大脑负责高级神经活动(如思维、语言等),而动作协调主要由小脑控制,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2025·河北省·中考真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食物的酸、甜、苦、咸等刺激,是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效应器 D.神经中枢
【答案】A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味蕾的功能是感受化学刺激,需判断其在反射弧中的角色。
【详解】A.感受器负责接收刺激并产生信号,味蕾直接感知食物味道,属于感受器,故A符合题意。
B.传入神经传递信号至神经中枢,并非直接感受刺激,故B不符合题意。
C.效应器是执行反应的结构(如肌肉或腺体),与味蕾功能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神经中枢负责处理信息,味蕾不参与此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5·安徽省·中考真题)人体能感知环境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这离不开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其中,感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眼中 B.鼻中 C.耳中 D.舌中
【答案】C
【分析】人体不同感觉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
【详解】A.眼中含有视觉感受器(视网膜),负责感知光线,与听觉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鼻中含有嗅觉感受器,负责感知气味,与听觉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耳中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故C符合题意。
D.舌中含有味觉感受器,负责感知味道,与听觉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2025·甘肃平凉·中考真题)此刻的你正在考场上认真答题,下列与此反射类型一致的是( )
A.被强光照射时会闭上眼睛
B.吃杏子时口腔会分泌唾液
C.摸到刚出锅的热馒头时会缩手
D.看见红灯时会停车等候
【答案】D
【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先天、无需学习)和条件反射(后天习得)。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在考场上认真答题是需要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详解】A.被强光闭眼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学习,A不符合题意。
B.吃杏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学习,B不符合题意。
C.缩手反射是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C不符合题意。
D.看见红灯停车是后天习得的条件反射,需大脑参与,在考场上认真答题是需要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是条件反射,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3 激素调节
26.(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人体内分布着许多能分泌物质的腺体。下列腺体的分泌物能够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是(  )
A.甲状腺、垂体 B.唾液腺、胰岛
C.甲状腺、肠腺 D.皮脂腺、胰岛
【答案】A
【分析】人体有许多腺体,有的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如汗腺、皮脂腺、唾液腺、肝脏等;有的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胰岛、卵巢、睾丸等。
【详解】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和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均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物直接调节生长发育,故A符合题意。
B.唾液腺主要分泌唾液,用于辅助消化,与生长发育无直接关系;胰岛分泌胰岛素,主要调节血糖水平,故B不符合题意。
C.肠腺主要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用于消化食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皮脂腺主要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与生长发育无直接关系;胰岛分泌胰岛素,主要调节血糖水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某家庭除备有常用药物外,还备有胰岛素。据此推测该家庭有成员患有(  )
A.侏儒症 B.心脏病 C.糖尿病 D.蛔虫病
【答案】C
【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需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他选项中疾病的治疗药物与胰岛素无关。
【详解】A.侏儒症由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需补充生长激素,与胰岛素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心脏病常用药物为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无需胰岛素,故B不符合题意。
C.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故C符合题意。
D.蛔虫病通过驱虫药物治疗,如阿苯达唑,无需胰岛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病因与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B.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佝偻病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侏儒症
D.胰岛素分泌过少可导致糖尿病
【答案】D
【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维生素A缺乏易患夜盲症,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缺铁会导致贫血,佝偻病由缺钙或维生素D引起,故B不符合题意。
C.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故C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引发糖尿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9.(2025·吉林·中考真题)某人在空腹状态下服用一定量葡萄糖溶液,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1小时曲线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被吸收
B.2~3小时内血糖含量即可恢复至空腹水平
C.2~4小时曲线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D.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并由导管输送至血液
【答案】C
【分析】胰岛素由胰岛细胞分泌,直接进入血液(无导管),属于内分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
【详解】A.服用的葡萄糖溶液可直接被吸收,而麦芽糖需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吸收,A错误。
B.由图可知,2~3小时内血糖含量丙没有完全恢复至空腹水平,B错误。
C.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或合成糖原,使血糖下降,故2~4小时曲线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C正确。
D.胰岛素由胰岛(胰腺中的内分泌部分)直接分泌到血液,无导管参与(外分泌腺才有导管),D错误。
故选C。
30.(2025·河北省·中考真题)科学补碘有利于身体健康。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人体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是( )
A.容易激动 B.行动迟缓 C.食欲下降 D.心率降低
【答案】A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引发相应的病症。
【详解】A.由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长期摄入过量碘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患者就容易激动,A正确。
B.行动迟缓通常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症状,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慢,会出现行动迟缓等表现,而不是甲亢的症状,B错误。
C.甲亢患者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快,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所以通常会食欲亢进,而不是食欲下降,C错误。
D.同样因为新陈代谢加快,心脏需要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运输,所以心率会加快,而不是降低,D错误。
故选A。
31.(2025·安徽省·中考真题)科学家研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病,并据此推测胰腺能产生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后来,许多科学家经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最终确定这种物质是一种激素,该激素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A
【分析】胰腺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引发糖尿病。
【详解】A.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降低血糖浓度,切除胰腺后胰岛素缺乏导致糖尿病,故A符合题意。
B.性激素由性腺分泌,与生殖相关,不参与血糖调节,故B不符合题意。
C.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调节生长发育,与血糖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调节新陈代谢,不直接控制血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2025·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健康人用餐以后,体内血糖浓度会先上升再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
【答案】胰岛素
【分析】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在人体内的含量少,却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详解】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因此,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33.(2025·四川资阳·中考真题)人们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以引起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关注。下列能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水平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答案】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详解】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A错误。
B.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B错误。
C.肾上腺素能引起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速,汗腺分泌量增多等,C错误。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即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体重减少。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D正确。
故选D。
34.(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觉是在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处产生
B.手偶然被针扎,先感觉到疼再缩手
C.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D.肾上腺素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答案】D
【分析】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快速精确,激素调节缓慢持久。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人体处于警觉状态。
【详解】A.听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蜗内的感觉细胞(毛细胞)负责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故A错误。
B.缩手反射是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而痛觉需传递到大脑皮层才能形成,因此应先缩手后感到疼痛,故B错误。
C.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故C错误。
D.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反应灵敏,故D正确。
故选D。
35.(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年幼的侏儒症患者,为加快生长发育速度,可以每周少量注射(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胸腺素
【答案】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
【详解】A.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能促进生长发育,幼年缺乏会导致侏儒症,补充后可改善,选项A符合题意。
B.胰岛素调节血糖,缺乏会导致糖尿病,与生长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肾上腺素用于应急反应,不参与生长调节,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胸腺素与免疫相关,无关生长发育,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