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全国通用)(第01期)(含答案)【好题汇编】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5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全国通用)(第01期)(含答案)【好题汇编】2025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生物多样性认识及保护
考点概览 考点01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考点02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考点1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种类最多、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种 B.科 C.目 D.纲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等级越小,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题干中,D纲相对于A种、B科、C目来讲,分类等级最大,因此所包含生物种类最多、亲缘关系最远,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贵州·中考真题)我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如图是五种裸子植物的分类关系,其中与马尾松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香柏 B.银杉 C.银杏 D.红豆杉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详解】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由图可知,马尾松属于松杉纲,松杉目,松科,松属,而香柏属于松杉纲,松杉目,柏科,圆柏属;银杉属于松杉纲,松杉目,松科,松属,银杉属;银杏属于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红豆杉属于红豆杉纲,红豆杉目,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故与马尾松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银杉,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25·福建·中考真题)恐狼已灭绝,科学家用其头骨化石提取了DNA, 实现该物种的“复活”。恐狼等动物的分类等级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恐狼的DNA与灰狼的完全相同
B.化石不能为恐狼的进化提供证据
C.图中与恐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灰狼
D.图中所示最小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科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及实例
【分析】(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类群,用等级来表示。一般将生物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由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A.恐狼和灰狼虽然都属于食肉目、犬科、犬属,但它们是不同的物种。不同物种之间的DNA存在差异,即使是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其DNA也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恐狼的DNA与灰狼的不完全相同,A错误。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恐狼的头骨化石能够为研究恐狼的形态结构、进化历程等提供重要的证据,B错误。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在图中,恐狼和灰狼都属于犬属,而豹属于豹属,属比科的分类单位小,所以与恐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灰狼,C正确。
D.图中所示的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而不是科,D错误。
故选C。
4.(2025·广西·中考真题)水稻在分类上隶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稻属。下列选项中,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是(  )
A.单子叶植物纲 B.禾本目 C.禾本科 D.稻属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反之则越少。
【详解】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在生物分类学中,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通常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则越少。题目中给出了水稻的分类信息,从大到小依次为: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稻属。单子叶植物纲分类单位最大,故包含植物种类最多,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科、纲、目、门、属、种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纲、界、科、目、种、属、门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相似度越小;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相似度越高。据此答题。
【详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6.(2025·重庆·中考真题)重庆有很多地名与生物有关,如蚂蝗梁、鱼嘴、鸳鸯、虎溪等。这些地名中的动物,在分类学上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蚂蝗 B.鱼 C.鸳鸯 D.虎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事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
【详解】A.蚂蝗属于环节动物门,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二者归属于不同门,亲缘关系远,故A不符合题意。
B.鱼属于鱼纲,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与人类(哺乳纲)不同纲,亲缘关系较远,故B不符合题意。
C.鸳鸯是鸟类,属于鸟纲,而人类属于哺乳纲,不同纲的亲缘关系较远,故C不符合题意。
D.虎属于哺乳纲,人类也属于哺乳纲,二者同纲,亲缘关系最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5·山西·中考真题)某班同学开展“给校园内的植物挂牌”实践活动,图中所示为牡丹的标牌。标牌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详解】标牌中有的分类单位有:纲、科、属、种。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标牌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价值。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分析】(1)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A.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A错误。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知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错误。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9.(2025·广西·中考真题)小明对秀丽隐杆线虫、涡虫、果蝇、斑马鱼四种太空“模式动物”(由我国科学家选定供科学研究,以揭示某些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的生物)进行分类,把斑马鱼归为一类,其余三种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脊柱 B.能否飞行
C.是否生活在水中 D.有无外骨骼
【答案】A
【知识点】尝试对动物分类
【分析】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详解】A.斑马鱼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线虫动物)、涡虫(扁形动物)、果蝇(节肢动物)体内均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小明分类的依据是有无脊柱,故A符合题意。
B.果蝇能飞行,但斑马鱼、秀丽隐杆线虫和涡虫都不能飞行,无法将斑马鱼单独归为一类,故B不符合题意。
C.斑马鱼生活在水中,秀丽隐杆线虫生活在陆地(土壤),涡虫也生活在水中,果蝇幼虫虽在湿润环境,但成虫主要在陆地生活,无法将斑马鱼单独归为一类,故C不符合题意。
D.斑马鱼无外骨骼,果蝇有外骨骼,但秀丽隐杆线虫和涡虫也无外骨骼,无法将斑马鱼单独归为一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为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以及与人的亲缘关系,科研人员比较它们的某些结构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差异,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有 无
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 1 21 43 45
A.据丙的结构特征,可推断其一定属于植物
B.乙与甲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C.丁属于原核生物,是四种生物中最低等的
D.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甲,最远的是丁
【答案】A
【知识点】人类和动物的亲缘关系、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根据表格,甲、乙为真核生物(有成形细胞核),丙为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丁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细胞核)。细胞色素C差异数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A.丙有细胞壁和成形的细胞核,虽然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和成形细胞核的不一定是植物,真菌细胞也具有细胞壁和成形的细胞核 ,所以不能仅据丙的结构特征就推断其一定属于植物,A错误。
B.甲和乙都无细胞壁,且都有成形的细胞核,而丙有细胞壁,从结构特征上看,甲和乙的相似程度更高,所以乙与甲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B正确。
C.丁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在进化上相对低等,所以丁是四种生物中最低等的,C正确。
D.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越小,亲缘关系越近。甲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最小,丁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最大,所以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甲,最远的是丁,D正确。
故选A。
11.(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水螅 B.河蚌 C.蛔虫 D.家兔
【答案】D
【知识点】腔肠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尝试对动物分类
【分析】脊椎动物的特征是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详解】AB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它们都无脊椎,属于无脊椎动物,ABC不符合题意。
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虎、豹、猫、狗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如图所示,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动物是(  )
A.猫、虎 B.虎、豹 C.豹、猫 D.虎、狗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猫和虎都是猫科,虎和豹都是豹属,豹和猫都是食肉目,胡和狗都是食肉目。豹属所对应的分类单位最小,故虎和豹的共同特征最多,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5·湖南·中考真题)某同学想详细了解桦尺蛾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最好查阅的书籍是(  )
A.《生物学》 B.《动物学》
C.《无脊椎动物学》 D.《昆虫学》
【答案】D
【知识点】尝试对动物分类
【分析】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桦尺蛾属于昆虫纲,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不同的生物学书籍有其特定的研究和阐述范围,《生物学》是对整个生物学领域的综合概述;《动物学》涵盖动物界各类群的基本知识;《无脊椎动物学》聚焦无脊椎动物类群;《昆虫学》专门针对昆虫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昆虫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行为等。
【详解】A.《生物学》内容广泛,涉及细胞、遗传、生态等多领域知识,不会对桦尺蛾的生长发育和行为进行细致、专门的讲解,所以想详细了解桦尺蛾的相关内容,查阅《生物学》不合适,故A不符合题意。
B.《动物学》虽涉及动物,但对于昆虫纲的桦尺蛾,不会像专门的昆虫学书籍那样深入探讨其生长发育的具体过程(如完全变态发育的各个阶段特点)和独特行为,所以查阅《动物学》不能很好满足详细了解桦尺蛾的需求,故B不符合题意。
C.桦尺蛾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但《无脊椎动物学》不会详细阐述桦尺蛾个体的生长发育阶段(如卵怎么孵化、幼虫的形态变化等)和独特行为(如桦尺蛾的栖息、繁殖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桦尺蛾属于昆虫,《昆虫学》会针对昆虫的特点,详细讲解桦尺蛾的生长发育(从卵到幼虫、蛹、成虫的过程)和行为(如桦尺蛾的活动规律、与环境的适应行为等),所以想详细了解桦尺蛾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最好查阅《昆虫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5·上海·中考真题)下列分类阶元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界 B.纲 C.属 D.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但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A.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A符合题意。
B.纲属于中等分类单位,共同特征比界多,B不符合题意。
C.属是较小的分类单位,共同特征比纲更多,C不符合题意。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共同特征最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诗句中提到无脊椎动物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答案】A
【知识点】尝试对动物分类
【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占动物界物种的95%以上,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如蜻蜓)、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详解】A.蜻蜓属于昆虫,是无脊椎动物的一种,A符合题意。
B.河豚是一种鱼类,属于脊椎动物,B不符合题意。
C.青蛙是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鸭子是鸟类,同样属于脊椎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制的检索表是进行生物分类的常用工具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特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特征,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差异越大。
【详解】A.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生物在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生物分为若干类,A正确。
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而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错误。
C.检索表是鉴定生物种类时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编制而成的。通过检索表,我们可以根据生物的特征逐步缩小范围,最终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所以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制的检索表是进行生物分类的常用工具,C正确。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这些生物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这些生物之间的差异就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D正确。
故选B。
17.(2025·新疆·中考真题)银杉由我国科学家陈焕镛和匡可任进行命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hun et Kuang表示命名者 B.利用果实繁殖后代
C.门是它的最基本分类单位 D.松科比银杉属包含的物种少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详解】A.题目中提到银杉由我国科学家陈焕镛(Chun)和匡可任(Kuang)进行命名,因此Chun et Kuang表示命名者,A正确。
B.银杉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不形成果实,而是通过种子繁殖后代,B错误。
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而不是门,C错误。
D.松科是一个较大的分类单位,包含多个属和种,而银杉属是一个较小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物种较少。因此,松科比银杉属包含的物种多,而不是少,D错误。
故选A。
18.(2025·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小苏同学绘制了图示的生物分类图解,其中1、2、3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小麦、酵母菌、乙肝病毒
B.草履虫、乳酸杆菌、艾滋病病毒
C.水稻、大肠杆菌、甲流病毒
D.红豆杉、青霉、大肠杆菌噬菌体
【答案】C
【知识点】尝试对微生物分类、尝试对动物分类、尝试对植物分类
【分析】图中:1有叶绿体,可能属于植物;2无成形细胞核,属于细菌;3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
【详解】A.植物(小麦)、真菌(酵母菌)、病毒(乙肝病毒),不完全符合题图特征,A不符合题意。
B.动物(草履虫)、细菌(乳酸杆菌)、病毒(艾滋病病毒),不完全符合题图特征,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水稻)、细菌(大肠杆菌)、病毒(甲流病毒),符合题图特征,C符合题意。
D.植物(红豆杉)、真菌(青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不完全符合题图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2025·云南·中考真题)植物园中有部分植物铭牌污损,现需要修补,推断垂丝海棠应属于(  )
A.景天科 B.山茶科 C.兰科 D.蔷薇科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析图可知,垂丝海棠与花红都属于苹果属,而花红属于蔷薇科,则垂丝海棠也属于蔷薇科。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0.(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豆科植物种类繁多,下图是部分豆科植物的分类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解是以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
B.由图解可知,豇豆和紫檀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C.此图解中四种豆科植物的种子都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D.除图解中的分类等级外,生物的分类等级还包括门和界
【答案】B
【知识点】尝试对植物分类、生物分类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特点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来进行的。这些特征能够反映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为我们提供分类的依据,A正确。
B.在生物分类学中,分类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这些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也就越远。反之,分类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由图解可知,豇豆和绿豆都属于豇豆属,而紫檀属于紫檀属,因此豇豆和绿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更多,亲缘关系也更近,B错误。
C.豆科植物作为被子植物的一个大类,其种子结构通常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种皮保护着胚,而胚则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等部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C正确。
D.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在这个分类体系中,每一个等级都代表着生物之间的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除了图解中展示的分类等级外,确实还包括门和界这两个更高的分类等级,D正确。
故选B。
考点2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1.(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措施。下列行动措施保护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是(  )
A.建设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B.建设国家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
C.建设珍稀濒危物种种源繁育基地
D.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答案】D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建设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的是物种的遗传资源,属于保护遗传多样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建设国家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的是基因资源,属于保护遗传多样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建设珍稀濒危物种种源繁育基地,针对特定物种的保护,属于保护物种多样性,故C不符合题意。
D.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涉及多种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属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将2025年第11个环境日的主题定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保护生态系统、恢复栖息地、防止过度开发等,而破坏性行为如引入入侵物种、破坏栖息地等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详解】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生态入侵,破坏本地生态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围湖造田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减少生物栖息地,B不符合题意。
C.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破坏植被和动物生存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能恢复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23.(2025·贵州·中考真题)2023年8月,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魏氏纤树蛙。保护该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带回家饲养 B.易地保护
C.法治教育和管理 D.就地保护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治教育和管理等,其中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
【详解】A.带回家饲养会破坏物种的自然栖息环境,且无法实现种群的有效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易地保护适用于原栖息地无法生存的情况(如被严重破坏),而题目中该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被发现,说明其栖息地尚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法治教育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但属于辅助性措施,并非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
D.就地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及其栖息地,是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物种长期生存的最有效措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4.(2025·广西·中考真题)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之一,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该遗产地生态的是(  )
A.过度采集遗产地内的森林产品 B.严格控制遗产地旅游设施建设
C.加强遗产地间的协同保护管理 D.在遗产地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A.过度采集遗产地内的森林产品,会破坏遗产地内的植被。植被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过度采集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进而引发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利于保护该遗产地的生态,A符合题意。
B.严格控制遗产地旅游设施建设,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旅游设施的建设可能会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产生污染等,严格控制建设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遗产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该遗产地的生态,B不符合题意。
C.加强遗产地间的协同保护管理,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护合力。不同遗产地之间可能存在着生态联系和相互影响,协同保护管理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应对各种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效果,有利于保护该遗产地的生态,C不符合题意。
D.在遗产地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掌握遗产地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情况,如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通过监测和预警,能够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减少自然灾害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保护该遗产地的生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2025·河北·中考真题)同学们在草地旁发现一种长有成串紫色浆果的植物,查阅资料获知,该植物原产于美洲,中文名为垂序商陆,属于外来入侵植物。下列关于垂序商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危害本土植物 B.出现要及时清除
C.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应对其进行定期普查和监测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分析】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那些原本不属于本地生态系统,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引入,并在当地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种群,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或损害的物种。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生态平衡,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解】A.垂序商陆作为外来入侵植物,会与本土植物竞争阳光、水分、土壤养分等资源,从而危害本土植物的生存和生长,A正确。
B.由于垂序商陆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所以一旦发现,为了保护本地生态环境,应及时清除,B正确。
C.外来入侵物种通常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抢占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不是增强,C错误。
D.为了及时掌握垂序商陆的分布、生长情况等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应对其进行定期普查和监测,D正确。
故选C。
26.(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颁布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 D.建立种质库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A.颁布法律文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增强法制意识,但属于间接措施,需依赖执行力度,并非最直接有效,故A不符合题意。
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能完整保护生态系统及物种的栖息地,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和高效的措施,故B符合题意。
C.迁地保护(如迁至动物园、植物园)适用于濒危物种的紧急保护,但无法全面保护原有生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建立种质库可保存遗传资源,但属于辅助性手段,无法直接保护生物的自然生存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B.涵养水源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D.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如药用)、间接使用价值(如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未知)。间接价值通常被认为大于直接价值。引入外来物种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详解】A.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它旨在保护生物及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因此可以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A正确。
B.涵养水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的一个例子。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而直接使用价值则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价值,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B错误。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的大小关系,这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直接使用价值可能更大,如某些珍稀药材或经济作物的价值;而在其他情况下,间接使用价值可能更为重要,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C错误。
D.大量引进国外物种并不一定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举措。有时,这些外来物种可能会成为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因此,在引进外来物种时需要谨慎评估其潜在影响,D错误。
故选A。
28.(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今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都遭受了多次沙尘天气,下列有关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合理的是( )
A.建议北方草原减少放牧,还林还草,减少草场沙化
B.外来物种入侵和滥捕乱杀是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会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①滥砍乱伐;②滥捕乱杀;③环境污染;④外类物种入侵。(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详解】A.减少放牧、还林还草可恢复植被,防止草场沙化,符合生态保护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
B.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滥捕乱杀直接导致物种减少,二者均威胁生物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剧烈变化如沙尘暴、气候变化会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加速物种灭绝,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9.(2025·重庆·中考真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多次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1990年科学家选了5头江豚安置到湖北天鹅洲繁衍生息,对江豚的这种保护属于( )
A.就地保护 B.迁地(易地)保护
C.恢复生活环境 D.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指在生物原有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指将濒危生物迁出原栖息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详解】A.就地保护强调保护原有栖息地,而题干中江豚被迁移到天鹅洲,故A不符合题意。
B.迁地保护是将生物转移到适宜环境中保护,符合题中“安置到天鹅洲”的做法,故B符合题意。
C.恢复生活环境指修复原栖息地环境,题干未涉及环境修复,故C不符合题意。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与迁移行为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5·江西·中考真题)苏轼,字东坡,他的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苏轼词全集》中355首词展示了许多自然风光,并涉及多种动植物:动物有2门8纲25目47种,8纲为鸟纲、哺乳纲、昆虫纲和辐鳍鱼纲等;植物有72种,其中出现频次前三位依次是柳、梅和莲。完成下列小题。
30.东坡词涉及47种动物和72种植物,这直接体现了(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31.东坡词“蜂蝶乱,飞相逐”中的“蜂”“蝶”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 )
A.鸟纲 B.哺乳纲 C.昆虫纲 D.辐鳍鱼纲
32.东坡词出现频次前三位的植物均有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这些植物同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答案】30.D 31.C 32.A
【知识点】被子植物、节肢动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0.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而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基因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东坡词涉及47种动物和72种植物,这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1.“蜂”“蝶”的特征是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又因为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所以属于昆虫纲,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A.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东坡词出现频次前三位的植物均有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这些植物同属于被子植物,故A正确。
B.裸子植物只具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和果实,故B错误。
C.蕨类植物只具有根、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故C错误。
D.苔藓植物只具有茎和叶,故D错误。
故选A。
33.(2025·湖南·中考真题)人类活动会影响生态环境。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私自携带外来物种入境 B.盗挖或移栽濒危植物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偷猎或圈养野生动物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详解】A.私自携带外来物种入境,外来物种在当地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造成生物入侵,破坏本地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濒危植物更加需要专业保护,盗挖或移栽濒危植物会加剧物种灭绝,危害生物多样性,反倒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会增加植被数量,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是控制温室效应最有效的措施,同时也能净化空气、增加降雨量、为许多生物提供栖息地,防止水土流失,能很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故C符合题意。
D.偷猎会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圈养动物失去了在野外生存和繁衍的能力,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发挥其生态功能,这对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偷猎或圈养野生动物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物种生存,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2025·云南·中考真题)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用不同的指示植物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以便了解环境变化
B.围湖造地可以扩大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酸雨产生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恢复植被等,而破坏栖息地的行为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详解】A.用不同的指示植物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并采取保护措施,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故A不符合题意。
B.围湖造地会破坏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缩小生物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而非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C.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降低酸雨发生率,减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2025·湖南·中考真题)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请完善下列图解并回答问题:
(1)① ;② ;③ ;④ 。
(2)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粪养鱼、塘泥肥田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树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者,为其他生物接或 间接提供物质和 ;蚕在发育阶段中的 期吐丝;鱼为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答案】(1) 鱼 用肺呼吸 蚕 体表被覆羽毛
(2) 生产 能量 幼虫 蛋白质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尝试对动物分类、完全变态发育及实例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蚕是节肢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鱼是鱼类,鸡是鸟类,羊是哺乳动物。
【详解】(1)在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用鳃呼吸的生物中,结合常见生物,鱼符合这些特征(鱼类是变温动物,体外受精,用鳃呼吸),所以①是鱼。青蛙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所以成体②是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但从分类结构看,这里填呼吸器官相关,青蛙成体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的生物,蚕符合(蚕是昆虫,属于变温动物,体内受精),所以③是蚕。体温恒定、体表特征方面,鸡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所以④是体表被覆羽毛。
(2)桑树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物质(有机物等)和能量(储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阶段,幼虫期吐丝,所以蚕在发育阶段中的幼虫期吐丝。鱼富含蛋白质,是为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所以鱼为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36.(2025·吉林·中考真题)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现有蟾蜍、草原雕、蝴蝶和蜥蜴四种生物,请按下图对其进行分类并回答问题。
(1)图中A是上述四种生物中的 。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描述的动物与图中的 属于同一类群。
(3)在图中①处,应填入 。
(4)图中C所属的生物类群是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5)生物D产的卵内,卵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被称为 ,里面含有细胞核。
【答案】(1)蝴蝶
(2)B
(3)变温
(4)爬行
(5)胚盘
【知识点】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尝试对动物分类、鸟卵的结构
【分析】题图中:①变温,A蝴蝶,B蟾蜍,C蜥蜴,D草原雕。胎盘是妊娠期形成的特殊器官。
【详解】(1)图中A无脊椎,在蟾蜍、草原雕、蝴蝶和蜥蜴四种生物中,只有蝴蝶无脊柱,故A为蝴蝶。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中描述的动物是蛙,蛙与蟾蜍同属于两栖动物类群。在题目给出的分类图中,B为体外受精,四种生物中只有蟾蜍是体外受精,故B代表的是蟾蜍,因此与诗中描述的动物青蛙属于同一类群的是B蟾蜍。
(3)动物按体温是否恒定,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故①为变温,且C为有脊柱、体内受精的变温动物,是蜥蜴。
(4)由(2)可知,图中C代表的是蜥蜴,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类群。爬行动物是一类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的变温动物。
(5)生物D为脊椎动物,体内受精的恒温动物,是草原雕,属于鸟类。鸟类产的卵内,卵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被称为胚盘。胚盘是胚胎发育的起点,里面含有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
37.(2025·广东·中考真题)石岐鸽与大宝鸽均为广东省地方优良鸽种。为培育肉鸽新品种,育种工作者用石岐鸽与大宝鸽杂交,培育出石大鸽,测得三种鸽的部分生长与品质指标如表。
指标 石岐鸽(父本) 大宝鸽(母本) 石大鸽(子代)
平均体重/g 454.70 481.40 512.55
每100g胸肌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含量/g 脂肪 0.50 0.67 0.82
风味氨基酸 8.07 8.57 8.44
注:脂肪含量高,口感好;风味氨基酸含量高,风味佳
请回答:
(1)鸽是 (填“变温”或“恒温”)动物,体表覆羽,前肢变成 。
(2)石岐鸽、大宝鸽的性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杂交过程中,石岐鸽的 和大宝鸽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石大鸽。石大鸽具有 的优良遗传特性,体现出杂种优势。
(3)据表可知,石大鸽的优势表现在:体重 ,因此养殖效益高;胸肌营养物质中的 ,所以口感好;此外,风味也不错。
(4)育种工作需要勇于创新、永不气馁的精神品质。除了表中的杂交方案外,请你再提出一个培育肉鸽新品种的思路: 。
【答案】(1) 恒温 翼(或翅膀)
(2) 基因 精子 卵细胞 生长快、营养好
(3) 更大 脂肪含量高
(4)选育其他品种杂交(如不同地理种群间杂交)
【知识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尝试对动物分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分析】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形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详解】(1)鸽属于鸟类,其体温不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其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与其飞行生活有关。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石岐鸽、大宝鸽的性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形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两个亲代的遗传特性。石岐鸽的精子和大宝鸽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石大鸽。石大鸽具有生长快、营养好的优良遗传特性,体现出杂种优势。
(3)据图表可知,石大鸽的平均体重和脂肪含量均大于石岐鸽和大宝鸽,石大鸽的优势表现在:体重更大,因此养殖效益高,胸肌营养物质中的脂肪含量高,所以口感好;此外,风味也不错。
(4)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集中到同一个后代的身上。除了表中的杂交方案外,培育肉鸽新品种的思路有:选育其他品种杂交,可以获取不同的性状。
38.(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昆嵛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2%,野生植物138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18种,野生动物125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75种,被誉为“天然生态博物馆”。五一小长假,实践小组的同学到昆嵛山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1)昆崙山空气湿润、氧气充裕,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山上生物种类繁多,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2)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濒危物种白肩雕(图1),从外形上看,白肩雕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白肩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濒危物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同学们绘制了与白肩雕有关的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图2),其中赤松与麻栎的关系是 。白肩雕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依据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3),推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 。
【答案】(1) 生物影响环境 基因/遗传
(2)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等(合理即可) 建立自然保护区
(3) 竞争 赤松→松鼠→白肩雕
(4)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太阳能
【知识点】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鸟类的主要特征及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物种(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1)昆嵛山空气湿润、氧气充裕,这体现了生物(如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等过程对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而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因为每个物种都携带独特的基因组合,这些基因决定了物种的特性和适应性。
(2)白肩雕是一种鸟类,作为濒危物种,其身体结构适应了飞行需求。身体呈流线型有助于减少空气阻力,体表覆羽提供了必要的浮力和保温性能,前肢变成翼则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来支持飞行。
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如白肩雕,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可以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对其的干扰,从而有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3)赤松和麻栎都属于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共同争夺相同的资源如阳光、水分和养分。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少获得的能量越多,因此最短的食物链(赤松→松鼠→白肩雕 )中白肩雕获能最多 。
(4)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从生产者(如绿色植物)开始,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不能逆转,也不能循环使用。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成为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能量来源。
39.(2025·辽宁·中考真题)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于1960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已知有野生植物73目246科2277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野生动物有73目219科1225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种,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选编自《吉林地理》)
资料二:每逢夏季,长白山海拔2000~2600米的山坡上就变成了“空中花园”。由于没有树木遮蔽,这里阳光充足,花朵往往生机勃勃,牛皮杜鹃正是“空中花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选编自《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1)资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资料一提及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小(低)的分类单位是 。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3)资料二中牛皮杜鹃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由此可推断牛皮杜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
(4)资料二中牛皮杜鹃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者。影响牛皮杜鹃生活的生态因素中,阳光属于 因素。
【答案】(1)物种/生物种类
(2) 种 脊椎
(3)被子
(4) 生产 非生物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被子植物、生物分类的等级、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3)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因此,资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资料一提及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小(低)的分类单位是种。
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3)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资料二中牛皮杜鹃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由此可推断牛皮杜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
(4)资料二中牛皮杜鹃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影响牛皮杜鹃生活的生态因素中,阳光属于非生物因素。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生物多样性认识及保护
考点概览 考点01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考点02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考点1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种类最多、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种 B.科 C.目 D.纲
2.(2025·贵州·中考真题)我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如图是五种裸子植物的分类关系,其中与马尾松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香柏 B.银杉 C.银杏 D.红豆杉
3.(2025·福建·中考真题)恐狼已灭绝,科学家用其头骨化石提取了DNA, 实现该物种的“复活”。恐狼等动物的分类等级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恐狼的DNA与灰狼的完全相同
B.化石不能为恐狼的进化提供证据
C.图中与恐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灰狼
D.图中所示最小的生物分类单位是科
4.(2025·广西·中考真题)水稻在分类上隶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稻属。下列选项中,包含植物种类最多的是(  )
A.单子叶植物纲 B.禾本目 C.禾本科 D.稻属
5.(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 B.界、科、纲、目、门、属、种
C.种、属、科、目、纲、门、界 D.纲、界、科、目、种、属、门
6.(2025·重庆·中考真题)重庆有很多地名与生物有关,如蚂蝗梁、鱼嘴、鸳鸯、虎溪等。这些地名中的动物,在分类学上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蚂蝗 B.鱼 C.鸳鸯 D.虎
7.(2025·山西·中考真题)某班同学开展“给校园内的植物挂牌”实践活动,图中所示为牡丹的标牌。标牌中最大的分类等级是( )
A.纲 B.科 C.属 D.种
8.(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价值。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越少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品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应该多引进外来物种,以增加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9.(2025·广西·中考真题)小明对秀丽隐杆线虫、涡虫、果蝇、斑马鱼四种太空“模式动物”(由我国科学家选定供科学研究,以揭示某些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的生物)进行分类,把斑马鱼归为一类,其余三种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脊柱 B.能否飞行
C.是否生活在水中 D.有无外骨骼
10.(2025·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为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以及与人的亲缘关系,科研人员比较它们的某些结构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的差异,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比较项目 甲 乙 丙 丁
细胞壁 无 无 有 有
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有 无
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异数 1 21 43 45
A.据丙的结构特征,可推断其一定属于植物
B.乙与甲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C.丁属于原核生物,是四种生物中最低等的
D.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甲,最远的是丁
11.(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水螅 B.河蚌 C.蛔虫 D.家兔
12.(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虎、豹、猫、狗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如图所示,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动物是(  )
A.猫、虎 B.虎、豹 C.豹、猫 D.虎、狗
13.(2025·湖南·中考真题)某同学想详细了解桦尺蛾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最好查阅的书籍是(  )
A.《生物学》 B.《动物学》
C.《无脊椎动物学》 D.《昆虫学》
14.(2025·上海·中考真题)下列分类阶元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
A.界 B.纲 C.属 D.种
15.(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诗句中提到无脊椎动物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6.(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
B.界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按照生物分类单位编制的检索表是进行生物分类的常用工具
D.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大
17.(2025·新疆·中考真题)银杉由我国科学家陈焕镛和匡可任进行命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hun et Kuang表示命名者 B.利用果实繁殖后代
C.门是它的最基本分类单位 D.松科比银杉属包含的物种少
18.(2025·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小苏同学绘制了图示的生物分类图解,其中1、2、3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小麦、酵母菌、乙肝病毒
B.草履虫、乳酸杆菌、艾滋病病毒
C.水稻、大肠杆菌、甲流病毒
D.红豆杉、青霉、大肠杆菌噬菌体
19.(2025·云南·中考真题)植物园中有部分植物铭牌污损,现需要修补,推断垂丝海棠应属于(  )
A.景天科 B.山茶科 C.兰科 D.蔷薇科
20.(2025·四川宜宾·中考真题)豆科植物种类繁多,下图是部分豆科植物的分类图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图解是以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为依据进行分类
B.由图解可知,豇豆和紫檀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C.此图解中四种豆科植物的种子都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D.除图解中的分类等级外,生物的分类等级还包括门和界
考点2 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1.(2025·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措施。下列行动措施保护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是(  )
A.建设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B.建设国家野生动物遗传资源基因库
C.建设珍稀濒危物种种源繁育基地
D.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22.(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将2025年第11个环境日的主题定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围湖造田
C.过度放牧 D.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
23.(2025·贵州·中考真题)2023年8月,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魏氏纤树蛙。保护该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带回家饲养 B.易地保护
C.法治教育和管理 D.就地保护
24.(2025·广西·中考真题)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喀斯特景观之一,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该遗产地生态的是(  )
A.过度采集遗产地内的森林产品 B.严格控制遗产地旅游设施建设
C.加强遗产地间的协同保护管理 D.在遗产地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5.(2025·河北·中考真题)同学们在草地旁发现一种长有成串紫色浆果的植物,查阅资料获知,该植物原产于美洲,中文名为垂序商陆,属于外来入侵植物。下列关于垂序商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危害本土植物 B.出现要及时清除
C.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应对其进行定期普查和监测
26.(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颁布和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 D.建立种质库
27.(2025·山东枣庄·中考真题)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
B.涵养水源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间接使用价值
D.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28.(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今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都遭受了多次沙尘天气,下列有关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合理的是( )
A.建议北方草原减少放牧,还林还草,减少草场沙化
B.外来物种入侵和滥捕乱杀是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会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9.(2025·重庆·中考真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多次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1990年科学家选了5头江豚安置到湖北天鹅洲繁衍生息,对江豚的这种保护属于( )
A.就地保护 B.迁地(易地)保护
C.恢复生活环境 D.建立自然保护区
(2025·江西·中考真题)苏轼,字东坡,他的词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苏轼词全集》中355首词展示了许多自然风光,并涉及多种动植物:动物有2门8纲25目47种,8纲为鸟纲、哺乳纲、昆虫纲和辐鳍鱼纲等;植物有72种,其中出现频次前三位依次是柳、梅和莲。完成下列小题。
30.东坡词涉及47种动物和72种植物,这直接体现了(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31.东坡词“蜂蝶乱,飞相逐”中的“蜂”“蝶”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 )
A.鸟纲 B.哺乳纲 C.昆虫纲 D.辐鳍鱼纲
32.东坡词出现频次前三位的植物均有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这些植物同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33.(2025·湖南·中考真题)人类活动会影响生态环境。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私自携带外来物种入境 B.盗挖或移栽濒危植物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偷猎或圈养野生动物
34.(2025·云南·中考真题)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用不同的指示植物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以便了解环境变化
B.围湖造地可以扩大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酸雨产生
35.(2025·湖南·中考真题)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请完善下列图解并回答问题:
(1)① ;② ;③ ;④ 。
(2)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粪养鱼、塘泥肥田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树是该生态系统中的 者,为其他生物接或 间接提供物质和 ;蚕在发育阶段中的 期吐丝;鱼为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36.(2025·吉林·中考真题)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现有蟾蜍、草原雕、蝴蝶和蜥蜴四种生物,请按下图对其进行分类并回答问题。
(1)图中A是上述四种生物中的 。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描述的动物与图中的 属于同一类群。
(3)在图中①处,应填入 。
(4)图中C所属的生物类群是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5)生物D产的卵内,卵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被称为 ,里面含有细胞核。
37.(2025·广东·中考真题)石岐鸽与大宝鸽均为广东省地方优良鸽种。为培育肉鸽新品种,育种工作者用石岐鸽与大宝鸽杂交,培育出石大鸽,测得三种鸽的部分生长与品质指标如表。
指标 石岐鸽(父本) 大宝鸽(母本) 石大鸽(子代)
平均体重/g 454.70 481.40 512.55
每100g胸肌中的部分营养物质含量/g 脂肪 0.50 0.67 0.82
风味氨基酸 8.07 8.57 8.44
注:脂肪含量高,口感好;风味氨基酸含量高,风味佳
请回答:
(1)鸽是 (填“变温”或“恒温”)动物,体表覆羽,前肢变成 。
(2)石岐鸽、大宝鸽的性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杂交过程中,石岐鸽的 和大宝鸽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石大鸽。石大鸽具有 的优良遗传特性,体现出杂种优势。
(3)据表可知,石大鸽的优势表现在:体重 ,因此养殖效益高;胸肌营养物质中的 ,所以口感好;此外,风味也不错。
(4)育种工作需要勇于创新、永不气馁的精神品质。除了表中的杂交方案外,请你再提出一个培育肉鸽新品种的思路: 。
38.(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昆嵛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2%,野生植物1388种,国家级保护植物18种,野生动物125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75种,被誉为“天然生态博物馆”。五一小长假,实践小组的同学到昆嵛山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1)昆崙山空气湿润、氧气充裕,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山上生物种类繁多,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2)调查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濒危物种白肩雕(图1),从外形上看,白肩雕适于飞行的特点有 ,白肩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保护濒危物种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3)同学们绘制了与白肩雕有关的部分生物的食物网(图2),其中赤松与麻栎的关系是 。白肩雕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依据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3),推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 。
39.(2025·辽宁·中考真题)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于1960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已知有野生植物73目246科2277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5种。野生动物有73目219科1225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种,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选编自《吉林地理》)
资料二:每逢夏季,长白山海拔2000~2600米的山坡上就变成了“空中花园”。由于没有树木遮蔽,这里阳光充足,花朵往往生机勃勃,牛皮杜鹃正是“空中花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选编自《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1)资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资料一提及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小(低)的分类单位是 。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在生物分类上都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
(3)资料二中牛皮杜鹃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由此可推断牛皮杜鹃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
(4)资料二中牛皮杜鹃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者。影响牛皮杜鹃生活的生态因素中,阳光属于 因素。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