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3张PPT) 高一历史 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3张PPT) 高一历史 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悬赏天下名医,解皇帝燃眉之急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
——司马光《涑水纪闻》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从医疗角度看待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三单元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目 录
中央集权的强化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偏安




个人简介:赵普(922年-992年8月18日)
922年出生于幽州,后迁居河南洛阳。
960年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964年升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973年罢相,出镇河阳三城。
992年洛阳病逝。
个人简介:赵光义(939年-997年)
939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
976年继位,北宋第二位皇帝。
979年亲征太原,灭亡北汉。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
个人简介:赵匡胤(927年-976年)
927年出生于洛阳夹马营。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建国初年:两次杯酒释兵权。
976年赵匡胤逝世,庙号太祖。
医疗团队
姓名:北宋 性别:男 年龄段:幼年
病人自述:
病因分析:
前期治疗史:
方镇太重,军弱臣强,武将专权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
病历
——中央集权制度实施的背景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集权
分权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夺其权
制钱谷
收精兵
中央

府州军监

安抚司(帅司)
转运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知县(或县令)
病因一:藩镇太重
药方一:中央集权
中书门下
政事堂
三司
二府
财政
行政
军事
监察
皇帝
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病因二:君弱臣强
药方二:分化事权
杯酒释兵权
文官掌枢密
更戍法
分散军权
抑 武
崇 文
病因三:武将专权
药方三:崇文抑武
材料一: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太宗、真宗之初,用度自给,而犹不闻以财为患。……夫当仁宗四十二年,号为本朝至平极盛之世也,而财用始大乏,天下之论扰扰,皆以财为虑矣。 ——叶适《应诏条奏财总论》
课堂探究
材料二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一 :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
主题:讨论医疗团队所下药方的服药反应(疗效和副作用)
方式:分组讨论,专员记录
汇报: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服药反应:
疗效: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 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副作用:(1)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2)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北宋与辽 :“澶渊之盟”
北宋与 西夏:“庆历和议”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积弱
副作用
思考:北宋“以钱财换和平”是否可取
积贫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副作用
冗官
冗兵
冗费
主治医师
1021年出生于抚州临县。
1042年考中进士,任扬州签判。
1069年升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1070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
1074年罢相,1075年再次启用。
1086年钟山病逝。
王安石(1021.12.19-1086.5.21)
个人简介:
姓名:北宋 性别:男 年龄段:中年
临床表现:
病因分析:
前期治疗史:庆历新政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经常受到外族侵扰
三冗二积
病历
——王安石变法实施的背景
内容:整顿吏治、改革科举。
原因:直接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新病症:积贫
措施
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
募役法:纳钱代役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处方:富国
措施
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
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新病症:积弱
处方:强兵
材料三: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二: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目的: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与局限。
方式:小组合作,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
结果:以课堂活动比赛的形式呈现
课堂探究
材料一 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宋史》
材料四:元丰四年、五年,宋夏之间两次大战,宋军中义勇、保甲约占一半,这两场战争都以宋军败北、四上数十万人而告终结……
-- --吴巨洪《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后遗症:南宋的偏安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岳飞之死”和“绍兴和议”说明了什么问题?
延续祖宗之法:削弱武将、守内虚外
事件 时间 具体内容
绍兴和议 绍兴十一年 (1141年)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
岳飞之死 高宗、秦桧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同年底,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绍兴十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后遗症:南宋的偏安
节镇太重
君弱臣强
武将专权
削弱地方
分散相权
崇文抑武
夺其权
制钱谷
收精兵
冗官
冗费
冗兵
军队战斗力弱
积贫
积弱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南宋偏安
课堂小结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小试牛刀
1.(2023重庆)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2.(2023湖南)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D
C
观看或阅读有关岳飞事迹的影视作品和书籍,结合本课讲述的两宋政治和军事的特点思考岳飞之死是必然的吗?
课后作业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