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认识气温计课型 技能训练课 课时 1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们首次系统学习温度计相关知识,课程中使用学生熟悉的尺子与气温计 相比较,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气温计的结构,使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和记录。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了解它的基本结构。 *知道气温的常用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气温计,知道气温计的结构。 *比较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区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探究实践 *使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总结在读气温计时遇到的问题,并说出注意事项。 态度责任 *对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掌握气温的正确读数方法。难点 读数时应注意区分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区别,掌握零下气温的正确读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 气温计、气温计模型、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一、聚焦 (4分钟) 1.用课件展示一张太阳照耀着大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图片中有什么 预设:有太阳、树木 …… 2.追问: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白天比晚上热呢 冷和热与图片中的 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因为白天有太阳,而晚上没有太阳,所以白天会更热一 些,也就是说白天气温会高一些。 3.教师小结: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我们可以用气温来衡量地球 表面空气的冷与热。 4.不同的人对天气冷热的感受常常不一样,为了更加准确地描 述气温,可以用气温计进行测量。气温计的结构是怎样的 测 量气温时怎样读数 以学生的生活情境导入, 引起学生对气温的关注, 进而思考用什么测量工 具去测量气温。二、探索 (24分钟) 活动一:认识气温计。 1.出示一把刻度尺,请学生回答刻度尺上有什么 (学生:刻度、单位符号) 2.出示气温计,提问:与刻度尺相比,气温计有哪些地方相同 哪 些地方不同 3.用课件展示气温计的结构图,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明确观察任 务。提问:气温计的结构有哪些 单位又是什么呢 1.认识气温计的结构是 使用气温计的基础。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二、探索 4.学生观察后进行讨论,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5.教师板贴气温计的图片,小组派代表上来指认相应的结构。 活动二: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 1.出示气温计模型,提问:今天的气温怎么样呢 (暖和、寒冷等) 2.追问: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出今天的气温呢 请几位学生来简单 读一下气温计的示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读的。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小组内的想法。 接下来我们就用它来当主角,一起来练习气温计的读数。 4.教师讲解读数的注意事项,边讲解边演示: (1)手持气温计的上端,放在眼睛的正前方。 (2)眼睛的视线要与气温计的液柱顶端持平。 5.交流与思考:气温计的读数方法和尺子的一样吗 气温计上最 低气温是多少 最高气温是多少 师生总结读气温的方法: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几摄氏度;向 下数,零下几摄氏度。 6.用课件展示几个不同示数的气温计图片,指导学生读数。 强调:注意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区别。零上的温度从零开 始向上读数;零下的从零开始往下读数。 2.气温计的读数是难点, 尤其是零下温度的读 数,需要教师指导纠 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 读数方法。三、研讨 (8分钟) 1.我们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预设1:读数方法不对,引起读数差异较大。 预设2:零下温度容易读错。 3.教师小结:使用气温计读数时必须远离高温物体。在读数时, 要注意观察刻度板的分度值是多少。 指导学生正确读出气温 计的示数。四、拓展 (3分钟) 1.出示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 同的地方。 2.小结:不同温度计的用途不同,量程也不同。 让学生知道温度计包括 很多种类,用途不同。板书设计 认识气温计 结构:刻度 液柱 玻璃泡 单位:“℃”,读作“摄氏度”【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气温计的了解比较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接触得最多的是体温 计,也会相对熟悉一些。因此我在讲解气温计的结构时,只是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气温计的基本结构:玻璃 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对于气温计的量程没有进行详细分析,所以在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学生 们对于零上温度就能比较正确地读数。但是对于零下温度,学生们对于液面对应刻度的数值上,存在一定 的认知偏差。不少学生认为读数依然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造成读数出现错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 以着重让学生们观察、认识气温计的量程,并且在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不管是零上还是零下都要遵 循“读数要从零开始”这一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