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毕节梁才学校2024秋期初2024级初一上期半期定时训练生物试题卷(总分:50 分,完卷时间:45 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休眠的青蛙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会弹钢琴的机器人请你指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杨树 B 神舟七号飞船 C 珊瑚 D 钟乳石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物质和能量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和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的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如图是中学生生物实验常用器材,其中与名称不匹配的是( )。A.量筒 B.酒精灯 C.滴管 D.培养皿下列生命现象中,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影响环境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后代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物质和能量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 B.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选用下列哪种反光镜和光圈的组合,显微镜的视野最明亮( )。①大光圈 ②平面反光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反光镜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显微镜对好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明亮的圆形 B.有直射阳光的 C.暗灰的 D.黑暗的使用显微镜让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A.目镜 B.物镜与标本的距离 C.镜筒 D.反光镜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要将视野左方的物体移到中央,请问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左方 B.右方 C.上方 D.下方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A.用纱布擦 B.用手擦 C.用纸巾擦 D.用擦镜纸擦下列哪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物镜10 X,目镜5 X B.物镜40 X,目镜10 XC.物镜10 X,目镜16 X D.物镜40 X,目镜16 X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和工具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充足乙 向阳处 20℃ 不充足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小华为了探究水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找出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正 ( )。组别 温度/℃ 光线情况 空气 种子数/粒 水量甲 25 向阳处 充足 50 足量乙 5 向阳处 充足 50 不足A.将乙组搬到黑暗处 B.将乙组5℃改为25℃C.将乙组花生种子换成大豆种子 D.将乙组水量改成足量在进行“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的实验时,某班级同学设置了一组对照,以下符合实验要求的一组是( )。A.清晨的裸地与中午的裸地 B.中午的灌木丛与傍晚的灌木丛C.清晨的草地与中午的灌木丛 D.中午的草地与中午的灌木丛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的基本过程是(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施方案→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订方案→作出假设→实施方案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方案→得出结论→实施方案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的变量是( )。A.光照 B.水温 C.空气 D.湿度田间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水分、阳光的影响,还会受到田间杂草和一些昆虫的影响,影响小麦生长的这些因素如水分、阳光、温度等属于(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C.自然因素 D.生态因素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夜来香的花朵在傍晚开放,清晨关闭;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张开,夜晚闭合;这些生命现象主要受哪一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A.光照 B.空气 C.水分 D.土壤下列句子中,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南橘北枳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互相影响,彼此制约,相互依存,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①草原上的狼和鹿②同窝的蚂蚁③蛔虫和人④草盛豆苗稀a.种内互助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A.①-b;②-a;③-c;④-d B.①-d;②-a;③-b;④-cC.①-a;②-c;③-d;④-b D.①-b;②-a;③-d;④-c下列实例属于保护色的是( )。A.章鱼体色经常变成与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 B.枯叶蝶与枯叶很相似C.竹节虫与竹子很相似 D.深海中的一种鱼在捕食时,将自己装饰成珊瑚的形态一种专门捕食小昆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出来活动,傍晚后才出来觅食,其体色呈黑色。该动物白天休息的地方很可能是( )。A.明亮的环境 B.潮湿的环境 C.黑暗的环境 D.干燥的环境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环境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环境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A.该探究实验中裸地组是对照组 B.仅做一组探究实验便可得到结论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环境湿度 D.草坪对环境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阳江海陵岛红树林湿地公园有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二、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果园养鸡—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培育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贡献。( )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瑞雪兆丰年”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能影响生物。(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它能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据图回答问题(横线处只写名称)。(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和 。(2)小李使用目镜(10×)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到的细胞被放大了 倍。(3)把有字母“b”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 。A.b B.p C.q D.d(4)练习使用时,能使镜筒升降幅度很大的结构是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请从生物学视角来回答,下列俗语、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桃花盛开的非生物因素是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此诗中草和豆之间是 关系。(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能 环境。(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 (生物/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5)“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是因为受 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