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期中模拟检测卷考生须知: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做得很宽 B.铁轨下铺枕木C.缝衣针尖细 D.穿宽大的滑雪板滑雪2.如图所示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四个体育项目图标,有关这四项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弯了,主要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加速前进,摩擦力逐渐减小C.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说明力能维持物体运动D.滑板运动员后在空中时仍能继续前行,是由于惯性3.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手影 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 D.日全食4. “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图中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A. B.C. D.5.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书包的肩带设计很宽大,这样的目的是( )A.增大压力 B.减小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6.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7.耳鸣是常见的耳科疾病。患者会持续听到异响,严重干扰正常生活。能够听到脉搏或关节活动等声音的称为生理性耳鸣,由于声波传导障碍引起的称为传导性耳鸣,由于耳蜗的感音结构及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称为神经性耳鸣。以下可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 )A.鼓膜穿孔 B.脑部肿瘤 C.中耳炎 D.听小骨损伤8.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9.磁悬浮灯泡(如图)在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C.灯泡受到的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D.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10.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年画的长边与垂直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华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1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湖面波光粼粼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12.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星6C“通信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如图是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进入预定轨道后,"“中星6C"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中星6C"通信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高质量话音、数据、广播电视等信息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4.如图甲所示为一台非铁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是一块质量为M的小磁铁,右盘是质量为2M的砝码,此时天平不平衡,当向左盘小磁铁上方放一块质量也为M的小磁铁后,发现磁铁悬停在空中(此时左盘中两磁铁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天平将保持水平平衡B.天平仍然是右盘低,左盘高C.天平将变为左盘低,右盘高D.磁铁悬停在空中是因为受到的斥力大于重力15.如图,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在外壁的液化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B.杯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先增大后不变D.杯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增大后不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1)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 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____(填序号)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 B.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墙C.城市禁鸣喇叭 D.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2)在我市的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中,小敏演奏了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他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耳中的。17.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重0.6牛,当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10-3米,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帕。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压强 。18.如图所示,小科设计了两种测量摩擦力的方法。(1)图甲中,根据 原理,测量时必须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才能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2)图乙中,将木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B不会从A上落下),当A被匀速拉动5cm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30N,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90N,则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物体A 克服地面摩擦力所做的功是 J。19.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 (选填"随"或"不随")P窗平移;你若将乙图Q窗门从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到,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窗中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时A点的像移动轨迹是 。A、折线; B、圆心角为圆弧线;C、圆心角为圆弧线;D、圆心角为圆弧线、2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选填 “①”或“②”)。(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缓解。下 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 。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21.东阳独具特色的板凳龙是由一节节的板凳钻孔连接而成的,伴随着敲锣打鼓声,热闹非凡。观赏时听到的锣声是通过锣 产生的,当声音进入人耳,声波会撞击 (填图中序号)处产生振动,进入内耳后,通过 (填图中序号)将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人体的 ,形成听觉。22.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1)返回舱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向下喷火,实现软着陆,这说明 , 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以宇航员为参照物,返回舱是 的;(3)防热材料约占返回舱总质量的10%,美国“水星号”返回舱总质量达3332kg,其防热材料采用了密度为1.7×103kg/m3酚醛防热材料,若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峰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该返回舱的质量可减小196kg,则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密度为 kg/m3。三、实验探究题(共40分)23.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两次实验情景,比较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2)在乙图中,小明保持压强计的橡皮膜到烧杯底部的高度不变。将橡皮膜朝向不同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之后,向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充分搅拌(设液面高度不变),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与原来相比增加了,小明设计此步骤想探究的问题是 。(3)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在以下几个实验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有 (填序号)。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之间关系B.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C.乒乓球靠近正在振动的音叉,由乒乓球反弹反映音叉在振动24.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该系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盘上的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3)汽车平视显示系统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填“厚度”或“透明度”)。(4)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中 (填字母)图所示的玻璃。25.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质量、底面积等因素有关。除上述因素外,为研究纸锥下落快慢是否与纸锥的锥角有关,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圆形滤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所示的3个锥角不同的纸锥。实验时,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1 1.9 81.9 2.202 1.9 71.1 1.843 1.9 60.0 1.36(1)实验中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方法是 。(2)实际测量时,由于下落时间过短,导致测量误差较大。除了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 来减小误差。(3)请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判断该小组改变锥角大小的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大量实验和事实证明:锥角越小,纸锥下落越快。请举一例上述结论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6.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科学兴趣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图甲,逐渐抽去钟罩内气体,听到铃声越来越小。实验二:图乙,一张纸分别接触转动中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发出的声音越尖。实验三:图丙,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观察烛焰左右晃动。(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一表明 。(2)实验二表明:音调高低由 决定。(3)实验三表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声音具有 。27.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一面有螺纹,一面光滑,与传统的透镜相比,具有面积大、重量轻、价格较低、轻便易携带等优点,多用于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如幻灯机、薄膜放大镜、红外探测器等;小科对手头的一块菲涅尔透镜进行了探究;(1)她把该透镜靠近书上的“实验”二字,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由此可以判定该透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2)小科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用如图乙所示的三棱镜组合可以描述该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平行光入射两个三棱镜后出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为探究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小科将“F”光源、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后,固定透镜位置,使“F”光源从距离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F”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结果记录如下表,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1 30 15 倒立、缩小的像2 20 20 倒立、等大的像3 15 30 倒立、放大的像(4)在了解了该透镜的成像规律后,小科用长方形不透明纸盒、平面镜、该透镜设计制作了一个投影仪,其剖面图如图丙所示,平面镜与底面夹角为45°,平面镜的中心位于透镜的主光轴上,盒上方开一方形孔,将“F”光源按照图示方式朝下平放在方形孔上、中心与平面镜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若在正对透镜前方的屏幕上能看到投影时,屏幕上所成的图像形状为 。(选填“F”、“”或“”)四、解答题(共35分)28.(6分)“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自然现象,下图甲、乙是夏天炎热路面上形成此现象的图解。资料1: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折;资料2:一般情况下,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资料3:夏天,酷热的路面使得路面上方空气的温度升高,越靠近路面的空气越热,密度越小;(1)图甲中,你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2)对图甲成因的解释:近路面空气比路上方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远处物体射出的光进入密度不断 变小的空气时,发生连续折射,折射角会逐渐 , 进入人的眼睛,而人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擢 的,所以在人的前方会出现“海市蜃楼现象”;图丙是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据图甲的成因可推断近海面处空气的密度 。29.(6分)我国某地使用“沉管法”建跨海隧道:用钢筋水泥等材料浇筑若干个中空管段,用隔墙封闭两端并使其漂浮在水中;用拖船牵引至指定位置,向管段中的水箱注水使其下沉(如图);对下沉的多个管段进行依次连接,拆除隔墙形成隧道。(1)拖运管段时,若速度为2km/h,拖运距离为3km,需要 。(2)管段隔墙设计需要考虑其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这一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0.(8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快递车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小北在街头亲眼看到了新闻中介绍的如图所示的无人快递车,出于好奇,小北上网查了其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车长 最高时速车宽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车高 续航里程空车质量 最大载重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无人驾驶快递车匀速行驶通过一座长的桥,小北从无人驾驶快递车刚上桥开始计时,到车完全通过该桥,测得共用时40秒,请计算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31.(7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1) 当t=1s时, 物体相对于地面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 当t=5s时,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含义是 ;(4)若9秒后撤去推力F,请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画到答题纸的图丙上。 32.(8分)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V/L 8×103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cm2 1×103 车轮个数 6(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解析】【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解答】A、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缝衣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针尖对物体的压强,故C符合题意。D、滑雪运动员脚穿宽大的滑雪板,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解答】A、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弦弯了,在力的作用下,弓弦弯曲发生形变,主要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B、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用力蹬脚踏板,自行车加速前进,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C、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滚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D、滑板运动员后在空中时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为:D。3.【答案】C【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解答】A.手影,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A不合题意;B.斑马倒影,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不合题意;C.水面“折”枝,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日全食,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C。4.【答案】A【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解析】【分析】根据眼睛的成像原理分析判断。【解答】人眼就是一架照相机,物体通过晶状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且成像在凸透镜的异侧,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答案】C【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解析】【分析】根据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判断。【解答】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书包的肩带设计很宽大,这样的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6.【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距等于物距进行判断。【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由图乙可知,要使像移到烧杯中,则要增大像与平面镜的距离,故要增大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由于仅移动玻璃板,因此可把玻璃板向烧杯一侧移动,即移动的方向应是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7.【答案】B【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解答】由于脑部肿瘤会引起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因此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脑部肿瘤,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解析】【分析】根据眼球结构中各部分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A错误;B.瞳孔是光线的通道,B错误;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错误;D.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故选D。9.【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解答】灯泡在空中处于悬浮状态,则受到平衡力,即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排斥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此时重力和排斥力相等,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年画的画框的相邻的两条边相互垂直,则当画框的宽沿竖直方向时,则画框的长沿水平方向,则此时画框摆正。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知,重锤的拉线的方向沿竖直方向,则当画框的宽与拉线平行时则摆正了。故选C。11.【答案】D【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解析】【分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2)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沿特定的方向反射出去,如果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觉很强;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3)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解答】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A正确;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故B正确;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D、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D。12.【答案】B【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利用了反冲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B、火箭加速升空,受到的不是平衡力,受平衡力时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正确;C、中星6C通信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不再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故C正确;D、卫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利用电磁波实现与控制中心的联系。故D正确。故选:B。13.【答案】B【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解答】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A正确不合题意;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合题意;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C.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D.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14.【答案】A【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杠杆的应用【解析】【分析】 ①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物体的重力等于砝码的重力,据此分析。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③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力平衡。【解答】 ABC、当向左盘小磁铁上方放一块质量也为M的小磁铁后,尽管上面磁铁悬停在空中,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面磁铁受到上面磁铁的斥力F=G=Mg;天平左盘受到的力大小为2Mg,右盘砝码的重力大小为2Mg,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天平将保持平衡;故A正确,BC错误;D、磁铁悬停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所以磁铁受到的斥力等于重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A。15.【答案】D【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AD.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面下的冰不会熔化,水面上冰从周围吸热而熔化。因为水较少,冰块较大,在水面上冰熔化的过程中,冰不会浮起,原来水面下的冰块不变化;水面上的冰熔化为0℃的水,水位会升高,根据p=ρgh判断出杯中水对杯底压强的变化;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原来水下部分不变,上面冰块体积逐渐减小,但因为水面升高,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变大,根据F浮=ρ水gV排判断出冰块受到水的浮力的变化以及冰熔化后水面的变化,根据p=ρgh判断出杯中水对杯底压强的变化;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与杯内水和冰的总重力,利用分析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化。【解答】 AD.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面下的冰不会熔化,水面上冰从周围吸热而熔化。因为水较少,冰块较大,在水面上冰熔化的过程中,冰不会浮起,原来水面下的冰块不变化;水面上的冰熔化为0℃的水,水位会升高,根据p=ρgh知杯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原来水下部分不变,上面冰块体积逐渐减小,但因为水面升高,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变大,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变大;随着冰块变小,其重力变小,当浮力大于重力后,冰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冰块再熔化时,由于F浮=G冰=G化水,根据G=mg、和F浮=ρ水gV排可得:ρ水gV排=ρ冰gV冰=ρ水gV化,所以V排=V化,故冰熔化时,容器中水面不变,根据p=ρgh知杯中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故A错误,D正确;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杯中水的温度不变,故B错误;C.在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杯内水和冰的总质量不变,冰和水的总重力不变,且杯子的重力一定,故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杯子的底面积(即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故选D。16.【答案】(1)A;C(2)振动;音调;空气【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200~800Hz之间的声音。【解答】(1) 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 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AC;B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D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在我市的中小学文化艺术节中,小敏演奏了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演奏过程中,他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中的。故答案为:(1)AC(2)振动、音调、空气17.【答案】300;变小;不变【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解析】【分析】 已知长方体砖块的重力和接触面积,根据公式可求它对桌面的压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切去一块后,根据公式,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解答】解:它对桌面的压强切去一块后,物体的重力变小,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根据公式可知,物体密度不变,高度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强也不变。故答案为:300;变小;不变。18.【答案】(1)二力平衡(2)水平向右;3【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由于B相对于A是向左运动的,则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A受到90N水平向右的拉力,上表面受到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30N,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则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60N;则克服地面摩擦力所做的功: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水平向右;3。19.【答案】不随;变大;C【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平面镜的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常简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解答】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悤户,甲图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乙图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你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你的像,若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不随P窗平移,因为平面镜仍然为水平方向,像和物垂直,位置不变,P窗平移;你若将乙图Q窗门从关闭状态向外打开到,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窗中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将变大,同时A点的像移动轨迹是C,因为平面镜的运动角度为180°,所以像的运动轨迹也时180°。故答案为:不随;变大,C20.【答案】(1)凸透;倒立缩小(2)②(3)A;C【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考查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科学用眼等基础知识,比较简单,需要明确:眼球中物象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就会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度变凸,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可以戴凹透镜来纠正。【解答】(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纠正。故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②。(3)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支持眼药水使用。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故选AC。21.【答案】振动;⑦;⑤;听觉中枢【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声音产生的条件【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图中代表:①:耳郭,收集声波,呈漏斗状,可扩大声波收集范围。②:外耳道,是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对特定频率声波有共振放大作用 。③: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④:前庭,也是位觉感受器所在处,与半规管协同感受头部位置和运动状态 。⑤: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将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⑥:听小骨,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能将鼓膜的振动放大并传至内耳 。⑦:鼓膜,呈薄膜状,能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锣声是由锣的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是耳的 结构示意图,人耳听到锣声的过程外耳道→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听觉中枢。当声音进入人耳,声波会撞击⑦鼓膜产生振动,进入内耳,通过⑤耳蜗将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人体的听觉中枢,从而引起人的听觉的。22.【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静止;0.7×103【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力的作用;(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3)根据防热材料约占返回舱总质量的10%求出酚醛防热材料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酚醛防热材料的体积,根据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的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质量可减小196kg求出同体积的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密度。【解答】(1)返回舱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启动反推发动机向下喷火,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会对返回舱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达到减速的效果,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返回舱下落过程中,以宇航员为参照物,返回舱与宇航员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3)酚醛防热材料的质量为由知道,酚醛防热材料的体积为同体积的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质量为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的密度为23.【答案】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不变;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AC【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实验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U形管两侧液面相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2)向水中加盐,盐溶解后液体的密度增大,可知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实验采用了更易观察的对象来反映不易观察的对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解答】(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甲、乙两图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分析可得: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同种液体,在相同的位置,各个方向的压强相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小明设计此步骤,深度不变,加盐后液体的密度增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说明: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该步骤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3)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所用研究方法是转换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之间关系实验和探究音叉的振动所用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没有用到转换法,故A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24.【答案】(1)反射(2)靠近(3)厚度(4)B【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4)由于玻璃有一定厚度,所以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解答】 (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现在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需向下移动,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3)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观察可发现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这样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4)A.如图A两条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没有交点,成的像不会重合,故A不符合题意;B.如图B两条反射光线不平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成的像重合,故B符合题意;C.如图C两条反射光线不平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不能交于一点,成的像不重合,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25.【答案】(1)比较下落相同高度所需的时间或路程相同比较时间(2)增加下落高度或增大纸锥底面积或减小纸锥质量等(3)不合理,没有控制纸锥质量、底面积相同(4)高铁车头、轿车车头、船只船首、自行车头盔等合理即可【知识点】控制变量法;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1)比较速度大小的方式:相同路程比时间和相同时间比路程。(2)根据“由于下落时间过短,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可知,可通过延长下落时间来减小误差。(3)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除锥角大小以外的条件相同,即控制变量的唯一性。(4)很多具有尖角的物体就是利用了锥角越小,纸锥下落越快,即阻力越小的原理。【解答】(1)比较快慢的方式:比较下落相同高度所需的时间或路程相同比较时间。(2)下落时间短误差较大,则只需延长下落时间即可,可通过增加下落高度或增大纸锥底面积或减小纸锥质量等来减小误差。(3)由题中信息可知,三次实验减去的滤纸大小不一,没有控制纸锥的质量、底面积等因素相同,所以不合理。(4)锥角越小,纸锥下落越快,说明受到的阻力减小,高铁车头、轿车车头、船只船首、自行车头盔等都利用了这个原理。26.【答案】(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频率(3)波;能量【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分析描述的物理过程,确定包含的物理原理;(2)根据音调的影响因素分析解答;(3)根据声音传播的形式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当不断抽出真空罩中的气体时,真空罩中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则推断出:如果没有空气,那么声音就无法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在图乙中,一张纸分别接触转动中的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的振动频率越大,而声音越尖即音调越高,那么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3)验三表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根据蜡烛火焰晃动可知,声音具有能量。27.【答案】凸;;10;【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画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3)根据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确定凸透镜的焦距;(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1)由图甲可知,“实验”二字被放大了,则透镜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是放大镜,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该透镜是凸透镜。(2)由光的折射规律可得,从折射点作法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如下图所示:(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物距和像距相等,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u=v=2f=20cm则凸透镜焦距f=10cm(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F”光源在平面镜成的像形状是“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同时左右颠倒,所以经过凸透镜后成像的形状是“”。28.【答案】(1)虚像(2)变大;大【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解答】(1)在图甲中,小汽车所成的像是由于折射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所形成的,并不是真实的光线相交形成的,因此所成的像是虚像;(2)对图甲成因的解释:近路面空气比路上方空气温度高,密度小,远处物体射出的光进入密度不断 变小的空气时,发生连续折射,折射角会逐渐变大,进入人的眼睛,而人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擢 的,所以在人的前方会出现海市蜃楼的现象,图丙是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的现象,由图甲可以推断出,它的成因是海面处空气的密度大引起的。故答案为:(1)虚像;(2)变大;大。29.【答案】(1)1.5(2)压力的大小与海水密度、海底深度、隔墙面积有关【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以及压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1)需要的时间。(2)根据可知,压力大小与海水密度、海底深度、隔墙面积有关。30.【答案】增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5m/s【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根据计算快递车满载时的总重力,根据计算它对地面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强。(3)无人快递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和车长之和,最后根据计算快递车的速度。【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轮胎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无人驾驶快递车满载时的总重力为;无人驾驶快递车对地面的压力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根据题意可知,无人驾驶快递车完全通过桥走过的路程为;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行驶速度为。31.【答案】静止;2;路程;【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由图乙的v-t图像可以判断物体在0~3s的运动情况;(2)由图乙v-t图像找出物体什么时候处于平衡状态,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由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3)根据横纵坐标的意义判断阴影部分面积的科学含义。(4)根据物体受摩擦力而减速运动分析。【解答】(1)由图丙可知,时间为t=1s时,物体的速度为0,说明物体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2)当t=5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外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外力为2N,则此时受到的摩擦力为2N。(3)图丙中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速度,根据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物体运动的路程。(4)若9秒后撤去推力F,木块将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0,如下图所示:32.【答案】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变小;1.2×105N;2×105Pa;6×103N【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根据压力的变化分析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2)由公式m=ρV和重力计算公式G=mg计算出水和车的质量和重力,再计算出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重力。(3)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力,利用求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利用表中提供的阻力与总重的关系求出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解答】(1)①根据题意可知,洒水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②根据题意可知,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则车的总质量变小。根据F=G=mg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此时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2)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8m3=8×103kg;水的重力G水=m水g=8×103kg×10N/kg=8×104N;车的质量m车=4t=4×103kg;车的重力G车=m车g=4×103kg×10N/kg=4×104N;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G总=G车+G水=4×104N+8×104N=1.2×105N。答: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1.2×105N;(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F= G总=1.2×105N;受力面积S=6×1×103cm2=0.6m2,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答: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2×105Pa;(4)阻力的大小f阻=0.05G总=0.05×1.2×105N=6×103N;洒水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牵引力F牵引=f阻=6×103N。答: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6×103N。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