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新教材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老师,您好》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新教材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老师,您好》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课题 老师,您好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老师,您好”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艺术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赏析赵无畏的《桃李情》和沈涛的《让它开的更美丽》等作品,引导学生通过画画、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老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一课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图像和色彩表达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通过观察艺术作品中人物表情的刻画,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线条和细节传达情感。2、创意实践:尝试创作一幅人物画,专注于表情刻画,通过艺术创作,激发无尽的灵感。3、通审美感知:通过分析人物表情,提升对情感和内涵的感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4、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不同的绘画作品,体会画家如何通过人物表情反映内心世界和文化思想。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人物表情、校园生活主题感兴趣,但注意力易分散,需通过游戏化活动(如“制作贺卡”)激发参与裁剪贺卡外形,绘制、粘贴贺卡图案,画卡通形象、写祝福语,制作完成等操作细节需分步指导。
重点 1、理解人物表情的表达方式。2、掌握贺卡的制作步骤。
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细微表情变化,并转化为线条语言。2、制作贺卡实操中对表达情感的把握。
材料准备 卡纸、装饰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彩色笔或马克笔、水彩或颜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节,是专门为教师设立的节日,旨在向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通过评选和表彰奖励等活动树立典型、引领风尚、提升教师职业尊严和荣誉感,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节定于每年9月10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教师节吧!观看图片:桃李情(中国画)1984 赵无畏 中国美术馆藏1、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这幅画描绘了三位女同学在雨中提着鸡蛋,透过病房窗户看望生病老师的情景。2、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我能感受到画面中的三位女同学,共同承担起看望老师的责任,展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和深厚情谊。这种纯真的情感,跨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观看视频《常见表情的画法》。 通过对教师节的了解,知道教师的重要性 初步思考,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老师的爱如阳光般温暖,如春风般舒适,如小雨般滋润。老师,您好!谢谢您无私地分享,精心地培育。通过制作小小的节日贺卡,我们可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与老师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快来一起制作吧!画中主要包括什么东西呢?贺卡:画中包括了贺卡的主要图案、对老师祝福的话和其他一些装饰。试着设计一个自己的卡通形象和老师互动。我们可以从卡通形象外观、跟老师互动的方式、对话内容,还可以设定在教室或户外教学环境中,让卡通形象和老师互动的场景更具生动感。 也可以添加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小道具,比如书本、黑板、桌椅等。可折叠的立体贺卡可折叠多层立体贺卡是一种立体贺卡结构的创新和拓展,其特征是使用纸张或塑料薄片裁切,并进行两层或两层以上层叠,柱状结构中间有卡纸或塑料薄片做为支撑,卡片可沿柱状结构中心轴线对折成为平面。不规则的创意贺卡不规则的创意贺卡是指那些在设计、形状或结构上与传统的直线或方形贺卡不同的卡片。它们可能会采用独特的折叠方式、剪裁形式,甚至是互动元素,使得贺卡更具创意和个性。绘画粘贴装饰的贺卡绘画粘贴装饰的贺卡是一种手工制作的贺卡,通过绘画和粘贴装饰物来装饰卡片,使其更加个性化和富有创意。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绘画、粘贴装饰物、手工工艺。贺卡贺卡的外形多种多样,你还能想到哪些样式?还有立体贺卡,这类贺卡打开后会立起来,通常具有一些复杂的折叠设计,呈现出3D效果。还有旋转贺卡,一些贺卡可以旋转,可能是卡片中的元素可以转动,或者封面本身会旋转,增加趣味性。 磁性贺卡,这种贺卡有一个磁铁,可以吸附在冰箱或者其他金属表面,成为一种装饰。还有拼图贺卡,这类贺卡由多个拼图块组成,收件人需要拼接出完整的图案,增加互动感。电子贺卡,以数字形式呈现,可以包含动态视频、音乐、动画等元素,通过电子邮件或社交平台发送。还有纸艺贺卡,这种贺卡采用复杂的剪纸艺术或雕刻技术,通常精美且富有创意,适合节日或特殊场合。香氛贺卡,在卡片上添加香料或精油,打开时能散发出香气,增添感官体验。还有可种植贺卡,贺卡上附有种子,可以在适当的土壤中种植,送去一个生长的祝福。音响贺卡,内置小音响,打开卡片时会播放音乐或祝福语。观察刚刚下面的图片,自己也动手设计一个贺卡吧!注意事项首先,将贺卡作为礼物的话,首先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贺卡形式。规划好整体构图,注意对比与平衡,确保画作主题突出、视觉和谐美观。贺卡必须要符合一定格式进行书写,这样会显得你的祝福很有条理性,也表示了对收贺卡之人的尊敬。要表达自己真挚的祝福,如果你觉得自己文采不好的,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好的佳句作为积累,切莫千篇一律,雷同会被认为不花心思哦。多写赞美以及祝福的言语,因为送贺卡的原因本身就是祝福,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写贺卡的话最好要把时间标好,因为这样的话,下次收到贺卡的人再次看见的话就知道哪次因为什么事了。在写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一些错别字,或者表述错误你没有发现,这个时候你检查一遍就能很好的规避这种错误了。注意贺卡的色彩搭配,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小技巧你可以使用不同质感和颜色的卡纸可以让贺卡更具层次感;可以设计独特的封面,简单的花卉、星星或心形图案能让卡片显得生动有趣;手写祝福,简洁明了的祝福语通常最有感染力;根据收卡人的兴趣或爱好添加一些元素; 贴上一些小饰品,可以让卡片更有创意和层次感。三、艺术欣赏让它开的更美丽(局部 中国画) 1955 沈涛 中国美术馆藏1、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假如你走进画面,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你想跟他们分享什么 2、分析:艺术家是怎样表现人物快乐时的表情和动作的 3、解释:画中传达了什么情感 4、评价:你喜欢这件艺术作品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1、画中的人物是一对小孩,女孩正在给一盆植物浇水,男孩则蹲在一旁专注地观察。假如我走进画面,我会跟他们分享关于植物的生长习性、养护技巧,以及植物如何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知识。2、艺术家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孩们微笑的脸庞和专注的眼神,女孩稳稳地拿着浇水壶,男孩则蹲在地上仔细观察,这些动作自然流畅,传达出他们内心的快乐和专注。3、画中传达了一种纯真、快乐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小孩们无忧无虑的表情和动作,以及他们对植物的呵护,都展现了这种美好的情感。4、对艺术作品的评价 我喜欢这件艺术作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生动地捕捉了小孩们纯真快乐的瞬间,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色彩鲜艳,构图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和愉悦。四、实践练习学习活动教师节来了,做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分享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心意。动手实践1、裁剪贺卡外形。2、绘制、粘贴贺卡图案。3、画卡通形象、写祝福语。4、制作完成。 学生回答画中主要包括什么东西?学习贺卡有什么样式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引入所学内容,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8-39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工匠"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本节课围绕“老师,您好”主题,通过绘画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不仅学到了美术技巧,还进一步感受到老师辛勤的付出与无私的爱。通过作品展示,我们向老师表达了感恩之情,增强了同学们的情感联结和集体意识。大家在互相欣赏和点评中,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艺术作品,也学到了如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可爱的我们说出贺卡中包括什么二、掌握人物表情的刻画三、进行作品欣赏四、进行贺卡制作五、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为什么选择9月10日为教师节 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国内形成尊师重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中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课程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AR技术将《老师,您好》转化为动态模型,学生用平板扫描画作,直观理解动态线条表现。微课视频采用分屏展示艺术家实录和关键步骤解析,帮助学生掌握刻印技巧。学生可在数字美术馆上传作品,进行跨班级互动评价。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课程利用数字化资源构建了沉浸式学习场景,充分运用屏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艺术技巧并突破操作难点不足:材料适配不足,吹塑纸易破损影响效果,文化渗透不够深刻,未能充分解析民族特色与表情表达的内在联系。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