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分层作业2.1人的社会化(基础过关)一、基础知识填空: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4.社会化的具体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由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基础。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6.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7.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以下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不断社会化的有( )①父母的抚育 ②老师的教诲③同伴的唆使 ④社会的漠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新情境某班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发生了很多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还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了。这说明(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C.我们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D.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在家里,我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努力做个好孩子。在学校,我学会尊敬老师、爱护同学,共建美好集体,努力做一个好学生。扮演好这些角色,可以使我们( )①更好地脱离社会生活②得到锻炼和成长,走向成熟③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④逐步胜任多种社会角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人不学,不知义”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 )A.找到自己的位置 B.与他人友好相处C.学习行为规范 D.扮演不同的角色5.《论语》有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强调了 对人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C.社会化过程 D.生理本能6.某中学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八年级学生小李面对居民时紧张羞涩,不知如何开口。但在多次实践后,他便能够清晰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与居民积极互动,很好地扮演环保宣传者的角色。这一事例表明( )A.只有参与环保活动才能学会扮演社会角色B.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实践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提升沟通互动能力C.学生只需要专注学习,无需参与此类社会活动D.社会活动只能提供固定一种社会角色体验7.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于6月10日启动,在这一活动中,八年级学生小明积极参与,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编程知识,还参加线下的数字技能实践活动,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图表。这一事例体现了( )A. 只有参与此类活动才能提升生活技能B.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提升数字素养C. 学生只要学习数字技能就可以,其他生活技能不重要D. 社会生活只提供数字技能学习的机会8.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将“白纸”描绘成五彩斑斓的图画,从“白纸”到“图画”的蜕变需要学习( )①生活技能 ②行为规范③扮演社会角色 ④完善规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主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应该忽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我们应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人间处处都需要被关爱。关爱是一种毫无功利性的善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2)谈谈你对社会化的认识。(3)说一说社会化都有哪些具体体现?参考答案基础过关一、基础知识填空:1.社会人2.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海;同伴的帮助;社会的关爱3.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4.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5.学习能力;学习内容;服务社会6.明辨善恶是非;礼义廉耻;正确的价值观7.社会生活;有效沟通;良性互动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0题)1.A 2.D 3.D 4.C 5.C 6.B 7.B 8.A二、非选择题:(1)“融入社会、率献社会”“参与社会、奉献关爱”“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等。(2)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3)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答三点即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人的社会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人的社会化》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在社会中健康成长》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通过阐述人的社会化含义、成长过程及社会化体现,让学生明白自身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进程,深刻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为后续亲社会行为学习奠定基础,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其积极融入社会。教学目标 1.健全人格: 理解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知道社会化内涵,理解个人通过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及扮演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2.责任意识: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化的具体体现。难点:理解个人如何实现社会化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案、课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鲁宾逊漂流记故事解说》提问:如果鲁滨逊没有教星期五,他会变成什么样?提示:会无法融入社会群体、生存困难等。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也在经历类似的过程,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观看视频,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浏览课本P9-1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1.社会化的含义?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环节一:案例分析思考:1.“羊孩”之前为什么不会人类的语言?后来又为什么掌握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技能?2.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说说哪件事让你明显感觉“自己更像个社会人了”?提示:知识拓展:播放视频《人的社会化》总结归纳:1.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环节二:图例分析思考:观察小明的成长时间线,说说他的成长有哪些变化?对我们有哪些益处?提示: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海、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环节三:(一)案例分析案例一:小宇从小被父母过度保护,日常起居全由父母操办。上初中住宿后,他不会洗衣服导致衣物发臭,不懂整理内务常被扣分,甚至因不会订外卖饿肚子,生活处处碰壁,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案例二:小婷父母从小培养她的动手能力。她不仅能熟练打理个人生活还常帮父母做家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时,她独立完成物资整理、人员协调等工作,独立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出色。思考:1.对比两个案例,说说学习生活技能对社会化有何意义?2.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提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知识拓展:社会化的必备技能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由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二)探究分享播放视频:《未成年传播谣言案》思考:1.这个事件给你哪些启示?2.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提示: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人不学,不知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三)探究分享思考:完成填空,并谈谈扮演好这些社会角色,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帮助?提示: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四)观点辨析展示观点:小东的老师作为985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工作多年,获奖无数。小东认为老师如此优秀,没有必要继续学习了。思考: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提示: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如今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这需要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原因: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措施: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自主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思考分析案例并回答问题。观察图例,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际案例,锻炼学生分析解读能力的,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化的含义。通过图例,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究分享、观点辨析任务,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力、分析思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化的具体体现。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的练习题目。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 巩固本节课知识点。课堂总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本节课知识。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课内容。 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1.巩固新知;2.预习新内容,提前感知知识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2.1人的社会化(2024统编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01教学目标02新知导入03新课讲授0405课堂小测课堂总结01教学目标健全人格:1.理解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知道社会化内涵,理解个人通过学习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及扮演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责任意识: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责任感。自主学习1社会化的含义?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浏览课本P9-1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02新知导入会无法融入社会群体、生存困难等。鲁滨逊花了整整3年,才让星期五从“野人”变成能穿衣服、说英语、懂礼貌的“人”。如果鲁滨逊没有教星期五,他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也在经历类似的过程,这个过程叫“社会化”。思考:1.“羊孩”之前为什么不会人类的语言?后来又为什么掌握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技能?2.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说说哪件事让你明显感觉“自己更像个社会人了”?新课讲授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有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因为从小没有人教他说话,所以无法和人正常交流。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只会用“咩咩”的羊叫声表达,被人们称作为“羊孩”。后来,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经历。一些热心读者为他捐款 2万余元,并专程派车将孩子送到聋哑语言康复学校,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他学会了自己吃饭,又学会了简单的穿脱衣服,并且终于开口说话了。03新课讲授羊孩(人的自然属性)正常人(人的社会属性)视频拓展:《人的社会化》总结归纳1.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我们呱呱坠地时,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仅仅依靠自己的生物本能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家庭、学校,同伴、大众传媒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03新课讲授思考:观察小明的成长时间线,说说他的成长有哪些变化?对我们有哪些益处?学习使用餐具20102017成为少先队员2023给家长炒菜2025成为志愿者小明的成长时间线03新课讲授社会的关爱我的成长过程老师的教海同伴的帮助必要支持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总结归纳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①父母的抚育、老师的教海、同伴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等,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支持。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案例分析思考:1.对比两个案例,说说学习生活技能对社会化有何意义?2.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案例一:小宇从小被父母过度保护,日常起居全由父母操办。上初中住宿后,他不会洗衣服导致衣物发臭,不懂整理内务常被扣分,甚至因不会订外卖饿肚子,生活处处碰壁,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案例二:小婷父母从小培养她的动手能力。她不仅能熟练打理个人生活还常帮父母做家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时,她独立完成物资整理、人员协调等工作,独立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出色。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知识拓展一、基础生活自理技能1.制定学习计划(如合理安排作业、复习时间)2.个人卫生管理(如独立洗澡、洗头发、修剪指甲)3.简单烹饪:制作早餐(如煮鸡蛋、热牛奶)、使用微波炉、电饭煲等安全操作二、家务技能基础家务劳动:分类清洗衣物、整理房间等三、学习技能高效学习方法:整理笔记、错题归纳与复习等四、安全与应急技能1.日常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如过马路看红绿灯、骑车戴头盔)网络安全(如不点击陌生链接、设置强密码)防欺凌策略(如拒绝参与、及时报告老师)2.基础急救知识:处理轻微擦伤(如清洗伤口、贴创可贴)识别中暑/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多)拨打紧急电话(如120、110的适用场景)“社会化”生活的必备技能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出生后,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指导下,我们逐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上学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随着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能够照顾由己,而且能够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基础。思考:1.这个事件给你哪些启示?2.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新课讲授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行为规范。“人不学,不知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我们了解风俗习惯、理解伦理道德,遵守法律规范,学会明辨善恶是非,懂得礼义廉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03探究分享思考:完成填空,并谈谈扮演好这些社会角色,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帮助?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认真听课,勤勉刻苦邻里互助,礼貌友善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社会情境中,我们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从而胜任多种社会角色。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如今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这需要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观点辨析小东的老师作为985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工作多年,获奖无数。小东认为老师如此优秀,没有必要继续学习了。思考: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总结归纳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原因:今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措施: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04课堂总结1.社会化的含义?2.为什么说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学习生活技能。③学习行为规范。④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⑤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3.社会化的具体体现?05课堂小测1.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同伴、老师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我们要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 )①知识不断丰富②自我封闭意识不断增强③价值观念日渐养成④能力不断提高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05课堂小测2.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予“白纸”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帮助我们成长为有知识、懂礼貌、守规则的公民。从“白纸”到“公民”的蜕变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D.每一种角色都承担相应的责任C05课堂小测3.教育部于2025年5月27日发布通知,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列出十六条负面清单,如整治利用征订教辅、购买校服谋利,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学校组织选拔生源考试等问题 。这一举措旨在( )A. 仅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B. 让学生只专注学习,无需关注行为规范C. 引导师生和家长在教育生活中学习和遵循行为规范,营造优质教育生态D. 限制学校和教师的正常工作B05课堂小测4. 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于6月10日启动,在这一活动中,八年级学生小明积极参与,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编程知识,还参加线下的数字技能实践活动,学会了制作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图表。这一事例体现了( )A. 只有参与此类活动才能提升生活技能B.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提升数字素养C. 学生只要学习数字技能就可以,其他生活技能不重要D. 社会生活只提供数字技能学习的机会B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分层作业】2.1人的社会化(含答案).docx 【课堂无忧】2.1人的社会化-教学设计.doc 【课堂无忧】2.1人的社会化-课件.pptx 导入.mp4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