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2.2《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为单元第二课,对应课程标准 1~2 年级学习内容“ 11.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的第一点“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关,知道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本课是在继上一课寻找我国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后,继续缩小视角,在相对更小的环境中持续研究地球家园有什么。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用观察笔记进行记录。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几节课中继续用到,为后面几节课的探究活动做铺垫。在本课中,学会用观察笔记的方式描述我们的校园有什么,表达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在聚焦板块,教材通过“怎样用‘观察笔记 ’记录地球家园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和聚焦本课的学习内容。探索板块包含两个活动:探索 1 的内容是说一说观察笔记记录的内容和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笔记的记录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探索 2 的内容是观察并记录校园某个区域的自然现象,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室外观察笔记记录活动。研讨板块有两个研讨问题:问题一是汇报校园有什么自然现象,以及这些自然事物可以怎样分类;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在观察笔记上记录日期的重要性。在拓展板块,通过课后修订、完善自己的观察笔记,引导学生学会持续探究。
【学生分析】
对学生而言,他们非常熟悉校园,而且能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探索,故而第二课选择这样一个环境样例进行探索实践。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知道感官观察的方法,但是对于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观察笔记作品还不熟悉,记录时在图文并茂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1.知道校园里有植物、动物、人、太阳、云等。
2.知道观察笔记是用来记录对物体的客观观察结果的,初步了解观察笔记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目标
1.通过观察校园,分析、归纳出校园里自然事物是密切联系的。
2.学习观察笔记,用画图的方式表达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实践目标
1.在练习记录观察笔记的过程中,掌握正确记录观察笔记的方法。
2.能对观察笔记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态度责任目标
1.在用观察笔记观察校园的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观察校园的过程中,感悟到自然之美,生命可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们的校园有植物、动物、太阳、云等自然景物。
难点:初步掌握用观察笔记的方式观察记录身边的事物。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记录单、画夹、白纸等。
教师:班级记录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导入:(课件出示校园图片)这是我们的校园,校园里有很多自然事物。
2.提问:怎样用观察笔记的方式记录校园里的自然事物?
3.引出任务:今天我们将用观察笔记的方法记录校园里的自然事物。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记录自然事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1.说说观察笔记的记录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笔记的要素(时间、地点、天气、记录人、主题、文字和图画)。强调观察笔记的记录要求:真实记录,不是想象或听说的,只记自然现象。教师展示观察笔记样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记录。
2.完成我的校园观察笔记。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中进行观察,选择校园一角进行记录。
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自然事物。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笔记的记录方法,并通过实际观察记录校园中的自然事物。
三、研讨
1.提问:校园里面有什么?可以分为几类?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分类。
2.提问:为什么要注明日期?
学生讨论日期的重要性,教师总结:日期有助于记录和比较不同时间的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帮助学生整理观察结果,并理解观察笔记中日期的重要性。
四、拓展
1.课后修订、完善自己的观察笔记。
2.比较并修订观察笔记,使科学观察更加细致、严谨、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修订,培养学生持续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相关练习】
1.观察笔记中必须包含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
A.时间 B.地点 C.天气 D.心情
答案:D
解析:观察笔记是科学记录工具,需客观记录自然现象,包含时间、地点、天气、主题、文字和图画等要素,心情属于主观感受,不应包含在内。因此本题选D。
2.校园中的自然事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 )
A.植物和动物 B.生物和非生物 C.人类和动物 D.土壤和空气答案:B
解析:校园中的自然事物可分为生物(如植物、动物)和非生物(如土壤、空气、阳光),这是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因此本题选 B。
3.以下哪一项是校园中常见的非生物? ( )
A.大树 B.蚂蚁 C.阳光 D.小鸟
答案:C
解析:大树、蚂蚁、小鸟都属于生物,阳光是非生物,属于自然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本题选 C。
4.在观察校园中的自然事物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 ( )
A.随意摘取树叶 B.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C.大声喧哗吓跑小鸟 D.踩踏草地
答案:B
解析:科学观察应尊重自然,不破坏环境。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是科学探究的正确行为,其他选项会干扰或破坏自然环境。因此本题选 B。
5.为什么要注明观察笔记的日期? ( )
A.为了让笔记更美观 B.为了记录观察的具体时间,便于比较变化
C.为了让老师更容易批改 D.为了让笔记看起来更专业
答案:B
解析:注明日期可以帮助记录观察的具体时间,便于比较不同时间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变化,这是科学记录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题选 B。
【板书设计】
【相关表单】
课堂学习评价单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能做到的打“ √ ”
我会听 安静倾听,积极开动脑筋
我会说 大胆表达,描述自然事物
我会做 仔细观察校园,记录自然事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