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1.3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难易度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并能结合生活实例,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较容易
【自主学习 模拟课堂】一
通过地理实验,结合生活感受学习地球的自转。
  实验准备: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任务一:地球自转概况
(1)定义: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方向:
视角①:按逆时针方向拨动地球仪,由经纬网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向   。
视角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时针转动。
视角③: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时针转动。
(3)周期:拨动地球仪一周,表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天。
任务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4)探寻现象:
①昼夜交替:A.打开灯源,被灯源照亮的半球处在白昼,是    半球;未被灯源照亮的半球处在黑夜,是    半球。
B.保持灯源为打开状态,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于是就产生了     现象
②时间差异:打开灯源,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会发现   点先迎来曙光,
    点(前两空均填图1-3-1中甲或乙)后送走晚霞,因此,不同经度的地区,存在着      现象。而且,东经度的时间总是比西经度的时间    
任务三: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请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 模拟课堂】二
地理课堂上,老师让贝贝用以下工具演示地球运动过程。完成下列任务。
  [工具] 剪刀、卡纸、铅笔、地球仪等。
[准备过程] 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椭圆形,放在桌上,用书本垫高,高度和地球仪的球心高度接近;将1支外观颜色醒目的铅笔放在椭圆形卡纸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照射的情形;将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
任务一: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
(1)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
(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
(4)特征:使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模拟公转运动,按 (填“A→B→C→D”或“D→C→B→A”)的方向缓慢移动一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    。
任务二:观察地理现象
(5)随着地球仪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当移动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直射      (纬线),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填二分二至日),这样就产生了春夏秋冬即   的变化。
(6)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其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任务三:地球公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7)结合生产生活经验,分享地球公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法指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
次。如下图所示:
1.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且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扩大。
2.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的昼渐短、夜渐长,但依然是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缩小。
3.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昼渐短、夜渐长,但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扩大。
4.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但依然是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缩小。
【要点探究 突破提高】
探究一 地球自转规律及影响
[自主探究] 实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1.在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应是按  时针方向。
2.接收到手电筒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不能接收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图中A点位于   半球。
易错易混: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它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那一半,形成白昼,而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形成黑夜,随着地球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地球仪,图中A、B两点先迎来日落的是   点,说明东边地方的时间比西边地方的时间   。
[合作探究] 地球自转的影响
  2024年2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如期开播,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通过直播观看春晚。上图示意世界部分城市经纬度位置和看春晚的时间。
  注:堪培拉采用夏令时。
1.图中城市时间最早的是   。世界各地华人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时间的差异是由所在地的经度差异引起的,北京和堪培拉经度相差约   (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探究二 地球的公转规律及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地理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用以下工具演示地球运动过程。
[工具]剪刀、卡纸、铅笔、地球仪等。
[准备过程]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椭圆形,放在桌上,用书本垫高,高度和地球仪的球心高度接近;将1支颜色醒目的笔放在椭圆形卡纸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照射的情形;将4个小型地球仪摆放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四个重要节气所在的位置,模拟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
[自主探究] 模拟地球公转
1.让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按   (选填“A→B→C→D”或“D→C→B→A”)的方向缓慢移动一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   。
2.随着地球仪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当移动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纬线)上,正值北半球的   (填节气),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   。
温馨提示:
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或最北位置,极圈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
纬度。
[合作探究] 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
1.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一年中,   (填节气)日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   (填节气)日太阳高度最小,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少。
易错易混: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高的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受地球自转影响;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受地球公转影响。
2.影长的变化。
如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扬州(32°N,119°E)对正午树影的记录。
同学们发现,正午树影均朝向   。四图中记录夏至的是   图。
[探究点睛]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冬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4月2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成功实现“太空会师”。如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如图公转轨道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太空会师”当天,北京市(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
3.图2是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其中最接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是( )
A.A B.B C.C D.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月9日20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与海内外观众相见。五大会场各具特色,新春的欢乐喜气扑面而来。读下列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N,116°W) B.长沙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向
C.西安地处中纬度、热带 D.喀什比沈阳先看到新一天日出
5.2月9日当天,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达州市(31°N,107°E)昼长夜短 B.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中的②到③之间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蛇年是中国的第一个非遗春节。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25年春节(1月29日)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7.2025年春节这天(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C.北半球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左图为二十四节气对应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南极地区日不落景观。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立冬过后的下一个节气是( )
A.立秋 B.白露 C.小雪 D.芒种
9.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依据(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10.期中考试期间(11月),地球大致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
A.春分和夏至之间 B.夏至和秋分之间
C.秋分和冬至之间 D.冬至和第二年春分之间
11.一年中,能拍摄到“日不落”景观的地区是( )
A.热带地区 B.北温带地区 C.回归线上 D.寒带地区
12.当南极地区出现日不落景观时( )
A.南半球正值夏季 B.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北半球 D.北半球昼长夜短
13.下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造成各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在我国古代,人们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一天的时刻制作了日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 )
A.日出 B.正午 C.下午 D.日落
16.利用日晷测定一天的时间,主要运用的地理规律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公转 D.月球自转
2024年5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在三门峡市(北纬35度)举行。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表示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
A.一天 B.一周 C.一个月 D.一年
18.5月25日,地球运动的位置处于( )之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④①
19.5月25日这天三门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夜等长 C.昼短夜长 D.不确定
20.黄河文化旅游节后,将迎来二分二至中的哪一个节气(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1.第二十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
A.向南移 B.向北移 C.先向南再向北 D.先向北再向南
22.上海的学生通常上学比乌鲁木齐的学生早,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 B.上海纬度低,获得太阳光热多
C.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 D.两地气候不同
2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是绕着太阳转 B.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C.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D.地球自转带来四季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图1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2为清明节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海陆的变迁 D.季风的转换
25.宜宾均为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
A.立春~清明 B.立夏~小暑 C.立秋~寒露 D.立冬~小寒
26.清明节前后的地理现象是( )
A.梅花香自苦寒来 B.谁家新燕啄春泥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无边落木萧萧下
读下列两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自西向东 ②自东向西 ③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④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公转( )
A.时差 B.冬冷夏热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一年约有365天
29.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 )
A.春花秋实 B.冬冷夏热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一年约有365天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太阳直射点到此后向南移动),天文爱好者许先生来到该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观看“一脚跨两带”和“立竿无影”等现象。左图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置图,右图示意北回归线标志园。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0.下列节气中,太阳在墨江“转身”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1.太阳“转身”时,深圳的昼夜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平分 D.极昼
32.“一脚跨两带”中的两带是指( )
A.北温带、北寒带 B.南温带、热带 C.亚热带、北温带 D.北温带、热带
二、解答题
33.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孕育地球上各种各样的鲜活生命,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离不开阳光的哺育,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
(2)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 。
(3)小山所在位置此时正值 。(白昼/黑夜)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迎来白昼的是 地。
(5)若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地球上可能 (有/没有)昼夜之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引起人类患病,因此要注意杀菌消毒。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破坏力极强,一般细菌在阳光下暴晒数小时,就会被杀死,所以阳光具有杀菌作用。
材料2:图1示意地球某时刻光照(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2示意地球公转。
(1)判断图1所示A、B、C三地中此时最适合阳光杀菌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举例说明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举两例即可)
(3)说出地球运行到图2乙位置时我国所处的季节,判断此季节是否为阳光杀菌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
35.“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图1为两份购物清单,图2示意参与此次网购的五人所在城市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双十一”这天北极部分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双十一”活动于北京时间零点开抢。北京的小林准备熬夜抢购时,纽约的皮特却不需要熬夜抢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自转/公转)。
(2)由图2可知,参与此次网购活动中的安娜位于 (北/南)半球,大卫所在城市的纬度最 ,彤彤位于 带(温度带)地区。
(3)“双十一”期间,地处北京的小林正处的季节是 季,以及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图1中有可能成为安娜购买当季急需品的购物清单是哪份?请说明理由。
3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位于A处时日期为 ,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在 ,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为 。这天以后安岳昼将逐渐 。(填变长或缩短)
(3)春节期间地球运行至图中 之间。(填字母)
(4)右图是对应于左图中地球位于 处的太阳光照图,右图中A点的经度是 。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地轴 (2)西 东 逆 顺 (3)一
(4)昼 夜 昼夜更替 乙 甲 时间差异 早
(5)①昼夜更替;②地球上不同经度地区的人们使用的时间不同;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二、(1)太阳 (2)西 东 (3)一年 (4)A→B→C→D 不变
(5)南回归线 冬至 季节 (6)热带 寒带
(7)不同季节人们着装变化;不同农作物随季节的变化进行耕种和收获等。
【要点探究】
一、【自主探究】1.逆 2.昼 夜 昼 3.A 早
【合作探究】堪培拉 地球自转 30°
二、【自主探究】A→B→C→D 不变 南回归线 冬至 昼短夜长
【合作探究】夏至 冬至 北 B
【课堂检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C C C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C B A D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B D B B B C B
题号 31 32
答案 A D
33.(1)逆时针
(2)一天/约24小时
(3)白昼
(4)④
(5)没有
34.(1)C地。理由:A地位于夜半球,无阳光;B地位于晨线上,此时太阳照射较弱;C地位于昼半球,且处于正午,光照强烈,故C地更适合阳光杀菌。
(2)①四季变化②昼夜长短变化(或极昼极夜现象)③地球五带的划分.
(3)夏季。此季节是阳光杀菌的最佳季节。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所获太阳辐射较强,且白昼时间长,适合阳光杀菌。
35.(1) 极夜 自转
(2) 南 高 热
(3) 秋 昼短夜长
(4)A,正值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
36.(1)
(2) 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长夜短 变长
(3)AB
(4) C 90°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