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地球的运动要点探究探究一 地球自转规律及影响[自主探究] 实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1.在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应是按 时针方向。2.接收到手电筒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不能接收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图中A点位于 半球。 易错易混: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它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那一半,形成白昼,而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形成黑夜,随着地球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3.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地球仪,图中A、B两点先迎来日落的是 点,说明东边地方的时间比西边地方的时间 。 [合作探究] 地球自转的影响 2024年2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如期开播,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通过直播观看春晚。上图示意世界部分城市经纬度位置和看春晚的时间。 注:堪培拉采用夏令时。1.图中城市时间最早的是 。世界各地华人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时间的差异是由所在地的经度差异引起的,北京和堪培拉经度相差约 (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探究二 地球的公转规律及影响(以北半球为例)地理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用以下工具演示地球运动过程。[工具]剪刀、卡纸、铅笔、地球仪等。[准备过程]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椭圆形,放在桌上,用书本垫高,高度和地球仪的球心高度接近;将1支颜色醒目的笔放在椭圆形卡纸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照射的情形;将4个小型地球仪摆放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四个重要节气所在的位置,模拟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自主探究] 模拟地球公转1.让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按 (选填“A→B→C→D”或“D→C→B→A”)的方向缓慢移动一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 。 2.随着地球仪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当移动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纬线)上,正值北半球的 (填节气),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 。 温馨提示: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或最北位置,极圈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合作探究] 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1.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 (填节气)日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 (填节气)日太阳高度最小,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少。 易错易混: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高的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受地球自转影响;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受地球公转影响。2.影长的变化。如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扬州(32°N,119°E)对正午树影的记录。同学们发现,正午树影均朝向 。四图中记录夏至的是 图。 [探究点睛]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冬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要点检测】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4年10月1日,我们的祖国迎来了第75个生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北京某校初一学生观看了升旗仪式。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主题一;国庆节与地球公转(1)在A、B、C、D处写出对应的二分二至日的名称。(2)2024年10月1日,地球大致运行在图中 (序号)位置,此时太阳直射 半球,正值北京的 (季节),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主题二:升旗时间与日出时间天安门广场每天日出升旗,日落降旗,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同落。下表为北京9月部分日期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北京时间)。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升旗时间 5:58 5:59 6:00 6:01 6:02 6:03 6:03 6:04(3)表中,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逐渐变 (早/晚),说明日出时间也逐渐变 (早/晚)。影响日出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单项选择)。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现象,图甲的①②③④两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点 ,②③两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点 。(2)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填字母)处,阳光直射在 (填纬线名称)。(3)达州市的小赵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观察到操场中旗杆影长在一年当中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旗杆在 (填节气名称)时达到一年中影子最长。(4)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2024年4月25日),该日达州市渠县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之间。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5)神舟十八号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将继续往 (东/南/北/西)运动。3.中国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如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1)“白天黑夜两均分”是因为春分时太阳直射 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2)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 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 (减少/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昼晷巳云极,宵漏自此长。———(唐)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3)“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是指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诗句说明当日是北半球的 (填节气名称),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 (长/短)。此时,北京正午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短或长)。4.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请在横线上写出对应节气的名称。① ,② ,④ 。(3)杭州亚运会期间,地球公转至 (①/②/③/④)附近,当地白昼时间正逐渐变 (长/短)。(4)当地球公转至④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回归线上,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 季,杭州正午建筑物的日影达到一年中最 (长/短)。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及某地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2)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3)当太阳直射A处时,我们黄石的节气是 ,地球应处于公转轨道的 处。(4)ABCD四点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5)如右图光照所示,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上。这天的日期大致在 前后。(6)左图中,地球在轨道上由甲→乙→丙运行过程中,北半球昼长变化的情况是 。6.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地球公转,回答下列问题。(1)神舟十九号发射当天,地球运动在 (填数字)区域,我国昼 夜 。(2)当地球位于B处时,太阳直射 (重要纬线),北极圈内产生 现象(极昼/极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3)列举两例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7.【“购物”学地理】“618”(每年6月18日)、“双11”(每年11月11日)“双12”(每年12月12日)等购物狂欢节是每年电商行业重要的网络促销日。这些节日的兴起,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短时间促使消费额大幅增长。图1为参与网购的甲乙丙丁四人所在城市的分布,图2为两份购物清单。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参与网购的四人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2)“双11”这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 位置,北极部分地区出现 现象。“双11”活动于北京时间零点开抢。甲准备熬夜抢购,丁却不需要熬夜抢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 运动。(3)“618”期间,丙所在地区正值 季,购买了一件商品,于6月22日收到快递,在这四天里,当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4)图2为其中两人“双12”购物清单,哪一个购物清单是丁购买的当季急需用品 (选填“A”或“B”),请说明理由 。8.5月31日,2024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40°N,116°E)成功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互信与合作:变局中的选择”。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球运行到图2中D处时,我国的节气是 。(2)北京市一年中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3)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 之间。(填字母)(4)如图1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北)半球。当会议于13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时,美国纽约市民只能在夜晚收看直播,请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 。(5)写出图1中甲点的经纬度位置: 。如图1所示日期,甲地正处于 季,乙地即将进入 (白天/黑夜)。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的公转方向为 ,周期为 。(2)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A 、B 带、C 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点。(3)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 点。(4)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南半球处在 季。(6)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 (“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 (“增加”或“减少”)。10.【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习主题:了解二十四节气学习资料:资料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了解一年中时间、气候和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智慧。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人们的农事生产,承载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资料二:下图示意北半球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资料三:同学们开展“诗歌咏节气”活动,下面是诗词节选卡片。(一)风雷送暖入中春, 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 白天黑夜两均分。 (二)西北风袭百草衰, 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 却见金梅竞艳开。任务一: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内容(1)写出卡片(一)诗词所描写的节气及时间。(2)列举两例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名称。任务二: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的关系(3)写出卡片(二)诗词所描写的节气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任务三:认识二十四节气和生产的关系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该流域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的农作谚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作谚语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4)分析造成两地“种瓜种豆”节气不同的主要原因。任务四:认识二十四节气和生活的关系(5)任选一个节气,写出与之有关的生活习俗。参考答案【要点探究】一、【自主探究】1.逆 2.昼 夜 昼 3.A 早【合作探究】堪培拉 地球自转 30°二、【自主探究】A→B→C→D 不变 南回归线 冬至 昼短夜长【合作探究】夏至 冬至 北 B【要点检测】1.(1)(2) ④ 南 秋季 昼短夜长(3) 晚 晚 A2.(1) 昼夜更替 ② ②(2) 夏至 B 北回归线(3)冬至(4) 昼长夜短 A(5)北3.(1) 赤道 昼夜等长(2) 北 增加(3) 夏至日 长 短4.(1) 自西向东 一年(2) 春分 夏至 冬至(3) ③ 短(4) 南 夏 长5.(1)23.5°S,180°(2)A(3) 冬至 丁(4) C B、D(5) 23.5°N 6月21日(6)先变长后变短6.(1) ③ 短 长(2) 北回归线(北纬23.5°、23.5°N) 极昼 夏至(3)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极昼极夜现象;太阳光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7.(1)丁(2) ④ 极夜 自转(3) 冬 昼变短夜变长(4) B 丁位于北半球,“双12”时北半球正值冬季,B购物清单中的物品适合冬季使用。8.(1)冬至(2)无(3)AB(4) 北 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5) (20°S,140°E) 冬 白天9.(1) 自西向东 一年(约365天)(2) 北回归线,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温 热 C(3)B (4) 甲 极昼 (5)春(6) 长 增加10.(1)节气:春分;时间:3月21日前后。(2)大暑、小寒(或小暑、大寒等,合理即可)。(3)节气: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南回归线。(4)黄河中下游地区纬度较高,气温回升较慢;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气温回升较快。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种瓜点豆”的时间比黄河中下游地区早。(5)示例:冬至,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