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训练课件(共66张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训练课件(共66张PPT)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66张PPT)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训练
目录
1
自主学习 模拟课堂
3
课时小练 分层巩固
2
要点探究 突破提高
自主学习 模拟课堂
01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自主学习 模拟课堂一
  通过地理实验,结合生活感受学习地球的自转。
  实验准备: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图1-3-1
任务一:地球自转概况
(1)定义: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图1-3-1
地轴
(2)方向:
视角①:按逆时针方向拨动地球仪,由经纬网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向   。
视角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
按   时针转动。
视角③: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
按   时针转动。
图1-3-1
西



(3)周期:拨动地球仪一周,表示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天。
图1-3-1

任务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4)探寻现象:
昼夜交替
①打开灯源,被灯源照亮的半球处在白昼,是    半球;未被灯源照亮的半球处在黑夜,是    半球。
②保持灯源为打开状态,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于是就产生了     现象
图1-3-1


昼夜更替
(续表)
时间差异
打开灯源,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会发现   点先迎来曙光,
    点(前两空均填图1-3-1中甲或乙)后送走晚霞,因此,不同经度的地区,存在着      现象。而且,东经度的时间总是比西经度的时间    
图1-3-1


时间差异

任务三: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请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①昼夜更替;②地球上不同经度地区的人们使用的时间不同;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主学习 模拟课堂二
  地理课堂上,老师让贝贝用以下工具演示地球运动过程。完成下列任务。
  [工具] 剪刀、卡纸、铅笔、地球仪等。
  [准备过程] 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椭圆形,放在桌上,用书本垫高,高度和地球仪的球心高度接近;将1支外观颜色醒目的铅笔放在椭圆形卡纸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照射的情形;将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
图1-3-6
任务一: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
(1)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    向
    。
(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
图1-3-6
太阳
西

一年
(4)特征:使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模拟公转运动,按
(填“A→B→C→D”或“D→C→B→A”)的方向缓慢移动一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    。
图1-3-6
A→B→C→D
不变
任务二:观察地理现象
(5)随着地球仪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当移动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直射      (纬线),此时正值北半球的
(填二分二至日),这样就产生了春夏秋冬即   的变化。
南回归线
冬至
季节
(6)一年之中,不同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其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热带
寒带
任务三:地球公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7)结合生产生活经验,分享地球公转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图1-3-6
[答案]不同季节人们着装变化;不同农作物随季节的变化进行耕种和收获等。
学|法|指|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总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
次。如下图所示:
图1-3-7
学|法|指|导
1.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且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扩大。
2.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
道移动,北半球的昼渐短、夜渐长,但依然
是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极昼范
围在缩小。
图1-3-7
学|法|指|导
3.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昼渐短、夜渐长,但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扩大。
4.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但依然是昼长<夜长。在此期间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缩小。
图1-3-7
要点探究 突破提高
02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自主探究] 实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在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1.在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地球仪,用手缓缓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向应是按  时针方向。
2.接收到手电筒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不能接收光线的半球是  半球。图中A点位于   半球。
探究一 地球自转规律及影响




易错易混:
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它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那一半,形成白昼,而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形成黑夜,随着地球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按地球自转方向旋转地球仪,图中A、B两点先迎来日落的是   点,说明东边地方的时间比西边地方的时间   。
[合作探究] 地球自转的影响
  2024年2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如期开播,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通过直播观看春晚。上图示意世界部分城市经纬度位置和看春晚的时间。
  注:堪培拉采用夏令时。
1.图中城市时间最早的是   。世界各地华人观看直播的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时间的差异是由所在地的经度差异引起的,北京和堪培拉经度相差约   (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A

堪培拉
地球自转
30°
  地理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用以下工具演示地球运动过程。
[工具]剪刀、卡纸、铅笔、地球仪等。
[准备过程]用剪刀将卡纸剪成椭圆形,放在桌上,用书本垫高,高度和地球仪的球心高度接近;将1支颜色醒目的笔放在椭圆形卡纸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照射的情形;将4个小型地球仪摆放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四个重要节气所在的位置,模拟地球公转的不同位置。
探究二 地球的公转规律及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自主探究] 模拟地球公转
1.让地球仪围绕椭圆平面,按   (选填“A→B→C→D”或“D→C→B→A”)的方向缓慢移动一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   。
2.随着地球仪的移动,太阳直射点不断发生变化。当移动到图中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填纬线)上,正值北半球的   (填节气),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   。
A→B→C→D
不变
南回归线
冬至
昼短夜长
温馨提示:
  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或最北位置,极圈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
纬度。
[合作探究] 地球公转带来的影响
1.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一年中,   (填节气)日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多;   (填节气)日太阳高度最小,地面得到的热量最少。
夏至
冬至
易错易混: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高的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受地球自转影响;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受地球公转影响。
2.影长的变化。
如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扬州(32°N,119°E)对正午树影的记录。
A B C
D
同学们发现,正午树影均朝向   。四图中记录夏至的是   图。

B
[探究点睛]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冬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长。
课时小练 分层巩固
03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The average person is always waiting for an
课时小练 分层巩固
基础达标
   (2024·揭阳榕城期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据此完成1~2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C
2.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有 (  )
D
图1-3-2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B
  如图1-3-3所示,在暗室里,用手电筒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读图,完成3~4题。
3.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有 (  )
①昼夜更替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时间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图1-3-3
4.图中A点此时正处在 (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C
图1-3-3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星儿移,月儿转,地球自个儿也在转……”这首儿歌中蕴含着地球运动的规律。据此完成1~2题。
5.“地球绕着太阳跑”与“地球自个儿也在转”的相同点为 (  )
A.绕转方向相同 B.绕转周期相同
C.绕转中心相同 D.绕转轨道相同
A
6.下列“地球绕着太阳跑”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
①昼夜长短变化  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③一天中物影长短变化  ④四季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D
图1-3-8
  (2024·梅州期中)2024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分三期在广州举办。线下参展企业超3万家,现场展出新品115万件。图1-3-8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交易会举办期间,广州所处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C
8.交易会举办期间,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
A.甲到乙之间
B.乙到丙之间
C.丙到丁之间
D.丁到甲之间
C
图1-3-8
9.交易会举办期间,广州的昼夜情况是 (  )
A.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长
B.昼短夜长,昼将越来越短
C.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长
D.昼长夜短,昼将越来越短
B
图1-3-8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光热差异很大,形成了五带,下图为地球上的五带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颖颖的家乡全年树木枝叶苍翠,许多果树
全年都可以开花结果。她的家乡最可能位
于图中的 (  )
A.b温度带 B.c温度带
C.d温度带 D.e温度带
B
图1-3-9
11.生活在图中a温度带的居民,对家乡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四季变化明显
②全年服饰都较厚
③会出现太阳终日不出的现象
④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头顶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D
图1-3-9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福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的变化进行了三次观察,并绘制出示意图。图1-3-4示意太阳照射与树影变化。读图,完成12~13题。
素养提升
图1-3-4
12.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树影先变短后变长
C.树影长度保持不变
D.树影总是朝向南方
图1-3-4
B
13.一天中树影方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四季的更替
D.气候的变化
A
图1-3-4
  (2024·菏泽期中)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2024年2、3、4月每月的23日,在我国某城市同一位置拍摄的日落前
景象。据此完成14~16题。
图1-3-10
14.三张照片显示日落时刻越来越晚,说明拍摄期间当地 (  )
A.白昼逐渐变短
B.白昼逐渐变长
C.气候逐渐变冷
D.天气阴晴不定
图1-3-10
B
15.照片中不同日期日落时刻不同,是因为 (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形状
A
图1-3-10
16.3月23日拍摄时,太阳恰好在正西方。推断2月23日、4月23日拍摄时太阳的方位分别是 (  )
A.正东、正西
B.东北、东南
C.西南、西北
D.东南、东北
C
图1-3-10
  广东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学校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读图,完成17~18题。
图1-3-11
17.遮阳板收起,教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
A.全球昼夜平分
B.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北半球为夏季
B
图1-3-11
18.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有 (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图1-3-11
19.(地理实践)(2024·朔州期中)
课题名称:地球仪与地球自转
课题资料:
资料一 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观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服务于我们的学习,指导我们的生活。
资料二 小蚂蚁,真调皮,爬上我的地球仪。逛纽约、游巴黎,又去古巴、土耳其,墨西哥、索马里,菲律宾、匈牙利。欧美亚非都转遍,还要探险上北极。
资料三 下图为地球自转运动演示图。
图1-3-5
课题思考:
(1)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应该按照什么方向拨动地球仪
图1-3-5
[答案]逆时针方向或自左向右(或自西向东)。
(2)说出地球自转的周期。列举地球自转产生的一例现象,并说出该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1-3-5
[答案]一天或约24小时。昼夜交替,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产生时间差异,对长途旅游造成影响;等等。(答出任意一例现象,说出相应影响即可)
(3)在地球仪上,蚂蚁沿最短路线从纽约爬向巴黎。判断蚂蚁爬行的大致方向。
图1-3-5
[答案]自西南向东北。
(4)把图中的纽约、伦敦、巴黎按照时间由早到晚排序,并分析三个城市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图1-3-5
[答案]巴黎、伦敦、纽约。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日出早,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20.(2024·济南期中)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图1-3-1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古时,黄河流域的人们将地球绕太阳
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成24等份,每15天为
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并以此来
指导农事活动。
图1-3-12
(1)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主要是由地球的    运动产生的,其运动方向是    ;二十四节气更替一轮需要  (时间)。
图1-3-12
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
  冬至,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足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
(2)冬至时,地球运行至图中甲、乙、丙、丁
中的   处,此时太阳直射     (纬
线名称),济南一年中白昼达到最    ;
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之后,太阳
直射点将向    移。
图1-3-12

南回归线

极夜

(3)在同学们绘制的节气漫画中,与冬至最相匹配的是哪幅图
(  )
图1-3-13
D
  农民丰收节是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每年9月23日),是农民朋友收割完毕,稻谷归仓的丰收时节。
(4)丰收节时大致是    (节气),过后
半个月左右,山东农民开始播种冬小麦,所
以当地有“白露早,霜降迟,    (节气)
播种正当时”的谚语。
图1-3-12
秋分
寒露
昼夜交替     黎明   旋转  
公转   夏至   寒带   极昼  
请抄写下面易错字
妙笔生辉
谢谢观看




第二节 气候 知识点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