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 认识社会生活
八年级上册
走进
社会生活
维护
社会秩序
勇担
社会责任
维护
国家利益
亲近社会
遵德守法
学会担当
心系家国
核心导向:
重点难点
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
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
在下列情景中,小明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并说出感受。
观看电视;感受女篮的实力
网络媒介;关心国家大事
亲身感受;心系祖国未来
小明在电脑上看到新闻,2025年6月,贵州榕江遭遇特大洪灾,武警官兵逆流而上,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浑身湿透,但仍坚持作战。
小明打开电视观看成都大运会女篮决赛,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中国队一路领先,99比91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姑娘们太棒了,点赞祝贺!
今年暑假特别热,小明热得都哪里也不想去,只想每天待在空调房。小明想气候为什么这样糟糕呢?一定要保护环境!
交流与分享
1. 分享你的假期生活,并指出是通过哪种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在参与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
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 哪些活动可以分为同一类?这类活动对你有什么作用?
3. 由此看出社会生活有什么特点?
来到图书馆,遨游知识海洋
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参观博物馆,恐龙展品令人震撼
来到工厂,感受到自动化生产的效率
到电影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观看电视新闻,了解最新时政
社会生活的特点
① 丰富多彩
1.从古至今,人们使用过哪些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2.从通信方式的变化上看,人们传递信息的趋势是什么?
3.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社会生活发生什么变化?
4.你想想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②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思考与辨析
有同学说“我还是个学生,我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没必要关心和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和我没有关系。“
③ 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1. 你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1: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
①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表现: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原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课堂笔记
问题2: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社会生活?
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课堂笔记
小组合作
分组任务:开展公共空间设计赛。社区要改造老旧公园,现有矛盾:老人需要健身区、儿童需要游乐场、年轻人要篮球场、面积有限只能选2项。
小组讨论:设计改造方案(草图+理由),各小组派代表陈述,其他组质疑。
成长树贴纸
请你在黑板树干贴便利贴,写下“我能为社会做的______”。
1. (P2~3“生活观察”改编)初中生小志的周末生活过得非常充实有意义(见下表),如果给他周六这一天的生活定个主题,你认为恰当的是(A )
☆早上6时30分,小志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上午8时20分,小志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下午3时15分,小志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晚上8时10分,小志和爸爸看完电影后交流看法。
A
A. 感受社会生活,在社会中成长
B. 关心国家发展,建设美好祖国
C. 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D. 发扬实干精神,绽放青春风采
当堂练习
2. (P4“探究与分享”改编)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
◆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
以上信息共同说明( C )
C
A. 社会生活的空间在不断缩小
B.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C.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 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
3. (P5“探究与分享”改编)小明所在的社区最近新建了一个多功能
公共广场,广场上有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休息座椅和绿化带,社
区居委会号召居民共同维护好这个公共空间。这是因为( B )
A. 健身器材是私人财产,个人可以随意使用和处置
B. 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C. 公共空间的建设维护是政府的责任,与个人无关
D. 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为个人带来经济利益
B
4. 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林发现,社区里老年人居多,但公共活动设
施陈旧,缺乏文化活动。他和同学组成志愿小组,向居委会提出改造建
议,并组织“周末读书会”“智能手机课堂”等活动,受到居民欢迎。小林
和同学们的行为启示我们( C )
A. 个人只需关注学习成绩,公共事务与青少年无关
B. 参与社会实践会影响学习,应成年后再承担责任
C. 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D. 社区问题应由政府解决,青少年提建议多此一举
C
课堂小结
1.1认识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的特点
1.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① 丰富多彩
② 不断发展变化
③ 公共性
2.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