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式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革命, 它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变迁,社会面貌为之一新。——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英国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本课框架010203【课程标准】1.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资金原料劳动力市场科技政体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于1660年,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圈地运动三角贸易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工场手工业时代的技术积累+科学家的努力制度优势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是什么?说明英国为何具备以下优势。一、工业革命的背景阅读教材p59页,分析为什么会出现“羊吃人”现象?15世纪以来,随着早起殖民扩张的开展,海外市场不断扩大,英国的呢绒制品在海外非常受欢迎。圈地运动对英国造成什么影响?原料:圈地养羊,生产羊毛及其他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劳动力: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成为廉价劳动力资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趁机大肆积累财富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制呢业发展起来,对羊毛的需求增加,一些贵族地主在自己土地上围上篱笆,赶走农民,圈地养羊,形成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据统计,1714—1820年间,英国地主一共圈占了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这些被圈占的土地一般都由新式农场主或牧场主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起来。大批农民成为无产者,被迫离开土地受雇于农场主和工场主,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自由劳动者。——教材59页国内: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劳动力:圈地运动释放大量自由劳动力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呢?政治条件:农业基础:资金来源:市场扩大:技术条件:英国政局稳定,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农业资本主义提供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海外贸易与殖民掠夺;(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国外市场)殖民扩张;工场手工业发达,欧洲科技中心之一。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19世纪60-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稳定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面临的问题 解决美国 南方种植园奴隶制法国 政权更迭频繁德国 邦国林立俄国 沙皇制、农奴制1865年第13条宪法修正案1875年确立了民主共和制1871德意志帝国建立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19世纪50年代取得了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美国:1860年全国煤产量相当于1820年的60倍。法国:1847年工业总产值相当于1827年的3倍。德国:1870年煤产量比1850年增长了4.1倍。俄国:19世纪80年代,采用机器的大工厂在轻工业各部门中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3.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18301840187018601850[英]法拉第电磁感应[英]焦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德]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英]达尔文进化论[俄]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律物理生物化学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4、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其奠定了基础。1、政治:2、经济:3、科技: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两 次棉花内容 国别 发明人飞 梭 英国 约翰 凯伊(钟表匠)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织工)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钟表匠)骡 机 英国 科隆普顿(纺纱工)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牧师)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纺纱从此脱离手工1771年,阿克莱特--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近代工厂的开端。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提示: 蒸汽机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催生了交通工具,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汽船--美国富尔顿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教材P60“历史纵横”,思考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作用及影响?材料二: 一个15岁的孩子照料2架蒸汽织机,织出3匹半织物;而同样时间内,1个熟练工人用飞梭只能织出一匹。1790年,蒸汽机驱动的“骡机”纺线速度是中国和印度手工纺线的100多倍。----杜君立《历史的细节》英国——欧洲——北美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1.开始标志: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3.动力:4.交通运输业: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手工工场 --- 工厂制度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汽船、火车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完成:6.扩展:19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整个欧洲归纳总结(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电灯、蓄电池、印刷机、同步电报机器……发电机[美]爱迪生[德]西门子“电气时代”(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发明家”◎[美]贝尔与电话(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内燃机◎[德]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化学工业石油开采业(3)新旧产业迅速发展埃菲尔铁塔,这座高324米,共用去钢铁9000吨。爱迪生还将他最新发明的白炽灯安装在了这座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工业革命的进程项目 ( 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来源生产组织动力标志工业部门规 模社会发展主要国家世界市场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工匠、技师;发明来源于工匠实践经验,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以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局限于少数国家,进展慢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两次工业革命特点之比较工厂科学家、工程师;(18c60年代-19c中期)(19c中后期-19c末20c初 )归纳总结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一)生产力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全世界石油产量对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全世界生铁产量对比商业、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逐渐展开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二)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变革①原因:(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2)出现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影响:技术日益复杂、投资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A.资本家通过建立垄断组织获取了高额利润B.同时也阻碍了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大约在1880年或1890年,一个巨大的变化席卷了资本主义社会。…规模庞大和非个人的有限公司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特征…企业在同等水平上互相联合起来减少竞争,对付价格和市场的波动,保护自己。——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1)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②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2)中间阶层的力量开始发展:技术、管理人员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四)社会生活的变化(2)现代工业使商品化程度加深,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1)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加(3)人们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权力◎1851年创刊的《纽约时报》◎1785年创刊的《泰晤士报》◎1918年2月15日,英国报刊登插画庆祝英国女性获得选举权◎19世纪英国发明羽毛球运动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五)社会问题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E.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工业革命下的城市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1)表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2)解决: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问题。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六)世界格局(1)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三、工业革命的影响课堂小结1、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了两座截然不同、彼此敌对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波旁王朝的苛政B.资产阶级的贪婪C.贸易中心的转移D.教会统治的腐朽课堂练习B2、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个阶层广泛参与课堂练习A3、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课堂练习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