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潜山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1949年,人民政府废除了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收回长期被帝国主义盘踞的中国海关,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和对外汇的管理。这一外交政策
A. 收回了外国在华经济权益 B.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C. 巩固了新中国独立和主权 D. 否定了旧中国不平等外交
2. 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如下(单位: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职务党派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 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3. 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枪支 B. 《朝鲜停战协定》
C. 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音 D. 《开国大典》油画
4. 1951年4月22日,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西藏代表团抵达北京,和平谈判终于开启。对立、僵持、相互退让、再度出现僵持,谈判可谓一波三折。懂大局、善理解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最终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祖国大陆实现了和平统一 B. 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西藏和平解放的艰难性
5. 如下表为1957年与1952年相比,我国部分经济数据增长情况。表格数据表明( )
项目 钢铁 煤炭 棉花 粮食
增长率 296% 96% 26% 19%
A. 工农业协调发展 B. 有计划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C. 我国实现工业化 D. 工业产值已经超越农业产值
6. 有同学整理学习笔记“a实施一五计划提高生产力水平,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颁布宪法确立根本政治制度,d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化”,依此制作的结构图符合史实的是( )
A. B. C. D.
7. 《人民日报》社论见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下表所反映的信息可用于研究( )
标题 内容
《卫星社坐上了卫星》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五亩小麦亩产两千一百零五斤。
《今年夏天大丰收说明了什么》 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全力保证钢铁生产》 要保证一千零七十万吨钢,必须具有停车让路、首先为钢的全局观点。
A.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农村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D. 工农业战线的“大跃进”热潮
8.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B. 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 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9. 下图是历史老师课堂上的板书,板书中的“结论”应该是( )
A. 国家出现重大转折 B. 大跃进运动结束 C. 三大改造如火如荼 D. 拨乱反正的结束
10. 邓小平说: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就坚持,不对赶快改,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这说明(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型 B. 中国已完成经济体制改革
C. 改革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前行 D.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已转移
11. 这次会议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次会议( )
A.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B. 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C. 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制定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2.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北方之行”与黑龙江省委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曾特别提到“大庆(油田)要进口一件设备,本来经过党委就可以决定,就是上报审批、转圈子,导致拖了一年才下来。”这表明当时(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B. 国有企业内部官僚主义膨胀
C.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极不到位 D. 国有企业缺乏经营的自主权
13. 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
A. 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 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14. 日前,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召开,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以及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家媒体机构1100余名记者参加本届年会。海南能够承办大型活动主要得益于( )
A. 重视教育,引进资源 B. 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C. 改革开放,海南建省 D.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
15. 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这节课复习的专题是( )
提纲: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992年南方谈话 5、党的指导思想
A.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B.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C.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6.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地处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从建厂开始,太钢渣场逐渐形成一座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对太原市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太钢人依靠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的优化,不仅使得渣山变青山,而且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家电等各个领域及三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据此可知,太钢遵循的发展理念是( )
A. 进行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B.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享发展
C. 进行体制改革,实现协调发展 D. 坚持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
17. 下面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8. 八年级(3)班开展“走近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李华同学展示的活动资料,从中反映出( )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
A. 传统习俗的变化 B. 中华民族传承的价值观
C. 传统节日的起源 D. 中国习俗具有地域文化
19. 某校举办"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拟分为"艰难起步(1949—1956)"自力更生(1956—1976年)""跨越发展(1978 年至今)"三个主题。下列可以入选"自力更生"主题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C. 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 D. "辽宁舰"交接入列
20. 小丽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她对我国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宣告成立。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标志着人民空军正式诞生。 195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成立。 1966年7月,中国第二炮兵部队正式成立。 2016年,中国空军出动“轰-6K”飞机赴南海战斗巡航。
①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防的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
②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筑起钢铁长城
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④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档案选编》案卷编号为206-V0002的档案,是周恩来发表的一个声明:“这个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作为档案材料,其价值在于( )
A. 实证亚非会议在万隆圆满结束 B. 是实证日内瓦会议的重要资料
C. 佐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是带有主观性的影像历史资料
22. 某校学生要编写一期以“周恩来外交成就”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关于周恩来的活动与评价中,最适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深明大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顾全大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高瞻远瞩——推动中美关系坚冰消融 D. 争取和平——奔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23. 2021年8月8日晚,第三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88枚奖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从“东亚病夫”的屈辱,到笑傲世界体坛的扬眉吐气,中国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民生活改善 B. 交通运输发达 C. 综合国力增强 D. 社会保障加强
24.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 20世纪50年代,评剧《刘巧儿》风靡全国。拒绝包办婚姻的“刘巧儿”唱出了人们对婚姻自主的向往,也成功宣传了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A. 卫生概念深入人心 B. 文艺作品形式多样
C. 法律体系已经完备 D. 文艺服务国家需要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2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下面的【 】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沈阳近郊建立起来了。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郑州、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4年,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7. 五千年的生死不离,五千年的唇齿相依,五十六个民族共造锦绣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团结。
——摘编自《再观“边疆中国”:近年国内边疆研究的前沿述评》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影响;
材料二: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和巩固祖国边防,也就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摘自江泽民主持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而实施战略部署,并列出一项具体措施;
材料三: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摘自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日报》刊登的部分重大事件
(1)根据材料,概括两幅图片中《人民日报》表达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背景。
(2)从材料中任选一幅图片,谈谈图片所反映事件的重大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民日报》的史料价值。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对外关系的认识。
29. 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底色,以民为本是治国安邦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2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1)图1的法律文件主要实行地区在哪里?图2中的“大包干”指的是什么?这两次改革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本质不同,请指出。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三:“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2)材料二中“窗口”是哪里?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何变化。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量差,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3)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999年11月,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03年10月,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太空行走。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01年2月19日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吴文俊、袁隆平荣膺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科技攻关计划。
(2)从材料中选取六项信息,运用时间轴制作一份大事年代尺。
(3)根据材料概括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举措,并谈谈你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潜山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D
二、辨析改错(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错误;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为“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
错误;将“沈阳”改为“长春”。
(3)
错误;将“郑州”改为“武昌”或删除“郑州”。
(4)
错误;将“2011年”改为“2001年”。
(5)
正确。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7题答案】
【答案】(1)法律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影响: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2)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
具体措施:建成青藏铁路。
(3)意义: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推动中国繁荣发展。
【28题答案】
【答案】(1)共同主题: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背景: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新中国国防实力的增强;国际局势的变化等。
(2)图片意义:
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二:中美建交有利于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是符合两国利益的,能促进中美双方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史料价值:通过阅读《人民日报》,可以了解中共的执政理念、国家建设方针政策等重要信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变革等。
(3)认识:弱国无外交;国家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等。
【29题答案】
【答案】(1)地区:新解放区
“大包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质的不同点:“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大包干”是土地依然公有,使用权归农民所有。
(2)“窗口”:深圳
变化: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3)成就:西部地区增加铁路线;铁路里程增加,高铁发展迅速;设备实现了国产化,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四、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0题答案】
【答案】(1)80年代计划:863计划
90年代计划:973计划
(2)大事年代尺:
(3)举措:国家重视;政策支持;注重对有贡献的科学家进行表彰
认识:科技创新需要政策支持;需要国家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拼搏和奉献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