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7单选题4×7=28分 8-10多选题 6×3=18分 共计46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B. 感应起电是电荷在同一物体上的转移C. 高压作业穿绝缘衣服比穿金属衣服更安全D. 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2.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AB边和CD边中点M和N各放一个电荷,它们带等量正、负电荷.E、F是AD边和BC边中点,P、Q两点在MN连线上,MP=QN,则电场强度和电势都相同两点是( )A. E和F B. P和QC. A和D D. C和B3. 静电除尘原理是设法使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在静电力作用下,尘埃到达电极而被收集起来,如图所示,静电除尘器由板状收集器A和线状电离器B组成,间接有高压电源,它们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能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进而使通过除尘器的尘埃带电,最后被吸附到收集器A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收集器A吸附尘埃原因是尘埃受到重力作用使之定向移动B. 收集器A吸附大量尘埃,是因为尘埃带负电C. 收集器A和电离器B之间形成匀强电场D. 尘埃靠近收集器A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大4. 在等腰梯形的三个顶点上固定三个点电荷,,三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关系及电性如图所示,静电力常量为k。E点为BC中点,则E点的场强大小为( )A. 0 B. C. D.5. 如图,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的电场强度为0,带电薄板的电性及图中B点的电场强度( )A. 正电 B. 正电C. 负电 D. 负电6. 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B. 地球半径可表示为C. 太阳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D. 太阳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7.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A固定在绝缘天花板上,质量也为m的带电小球B在空中水平面内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小球A、B均可视为点电荷,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R,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A. B球所受合力始终指向A球B. B球受到重力、库仑力、向心力三个力作用C. B球转动的角速度为D. 天花板对A球的作用力大小为2mg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所有卫星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根据题中所给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相同B.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都始终位于地面上某点的正上方C.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线速度介于和之间D.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9. 用力F拉着一个物体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3J,拉力F做功8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了3JB.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0.5J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7.5JD. 产生的热量为0.5J10. 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点运动到N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必定带负电荷B. 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C. 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N点的电势能D. 粒子在M点动能大于它在N点的动能二、实验题(11题7分,12题8分共计15分)11. 如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为了保证同一次实验中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必须让小球从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抛出点;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实验前先调节气垫导轨水平,测量出遮光条的宽度d;②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最右端,测出遮光条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L;③接通气泵,将滑块从导轨最右端由静止释放,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④用天平测出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⑤仅改变光电门位置,重复步骤②③,测得多组L和t的数据。(1)本实验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的条件。(2)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系统的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4)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斜率k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三、计算题(13题10分14题11分15题18分共计39分)13. 用两根长度均为的绝缘细线各系一个小球,并悬挂于同一点。已知两小球质量均为,当它们带上等量电荷时,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为,取重力加速度,。求:(1)判断两球带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小球受绝缘细线拉力的大小;(2)小球所带的电荷量的大小。14.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的间距为2cm,两点的连线与场强方向成60°角。将一个电量为﹣2×10﹣5C的电荷由A移到B,其电势能增加了1×10﹣3J,求:(1)从A移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WAB;(2)A、B两点的电势差UAB;(3)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15.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AB与水平面BE在B点平滑连接,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与水平面在C点平滑连接,EN为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四分之一圆管,管口N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原长时上端恰好与N端齐平。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看成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P沿斜面下滑并从C点进入圆轨道,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D后进入水平面,最后通过EN后压缩弹簧,压缩过程中小物块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为已知B、C间光滑,小物块P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物块P与水平面C、E间的动摩擦因数,C、E间的距离为4R,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物块P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A点距水平面BE的高度;(2)小物块P对圆轨道最低点C的压力大小;(3)小物块P运动到E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向下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物块的最大动能。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7单选题4×7=28分 8-10多选题 6×3=18分 共计46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D【9题答案】【答案】BCD【10题答案】【答案】BC二、实验题(11题7分,12题8分共计15分)【11题答案】【答案】(1) ①. 水平 ②. 相同(2)1.6 (3) ①. 不是 ②. 1.5【12题答案】【答案】(1)不需要 (2)(3) ①. ②.(4)三、计算题(13题10分14题11分15题18分共计39分)【13题答案】【答案】(1)同种电荷,(2)【14题答案】【答案】(1)﹣1.0×10﹣3J;(2)50V;(3)5.0×103V/m【15题答案】【答案】(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