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22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22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
特征为经济工业化 、 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 、 科技信息化 、 社会城市化 和 思想理性化
现代化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指清清政府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运动。
时间
主张
目的
领导者
口号
曾国藩
(1811—1872)
李鸿章
(1823—1901)
左宗棠
(1812—1885)
张之洞
(1837—1909)
恭亲王 奕
(1833—1898)
地主阶级
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850年
1860年
1890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洋务运动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主张及做法
19世纪60年代起
“自强”为口号
兴办军事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
“求富”为口号
兴办民用工业
教育:新式学堂等
军队:海军、陆军
1861年,最早的军工厂,曾国藩创办
1865年,最大的军工厂,李鸿章、曾国藩创办
1866年,最全的造船厂,左宗棠创办
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生
产的快利枪
民用工业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开平矿务局
轮船招商局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特点
1872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中国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1878 唐廷枢 (李鸿章) 开平煤矿 /
1893年 张之洞 汉阳铁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公司
湖北织布局 /
1893年 新式教育
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局及派遣留学生
京师同文馆
1862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留美幼童
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遣的30名赴美留学生合影。
新式军队
练习射击的清朝士兵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 ,采用 。
清政府开始大规模进行 。
到19世纪80年代, 、 、 、 等新式海军初步建成。
1885年,清政府成立 统一协调指挥。
1888年,________正式成军。
新式洋枪队
西式兵操练兵
近代海防建设
福建
北洋
广东
南洋
海军衙门
北洋舰队
结局:
1895年2月17日,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的引进,而忽略了制度与人的改变,这成为清军的根本弱点。
——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根本原因:只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三:从整体上看,洋务派是一个构成十分庞杂的集团,上述几个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仅是该集团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但他们上下结合,基本上决定着这个运动的最终目的。他们身处地主阶级集团,其主观愿望和活动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使得他们无论办什么洋务事业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点。
——摘编自《晚清洋务运动局限性之成因新探》
材料一:这个过程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进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积极性:
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求强求富的目标没有实现。
边疆危机
西北危机
(阿古柏、英、俄)
西南危机(法)
东南危机(美、日)
美、日侵略台湾
(1)19世纪60年代,美国军舰进犯台湾,遭到当地人民坚决抵抗。
(2)美国支持日本侵略台湾;19世纪70年代初,琉球船民在台湾南部遭当地少数民居民误杀,日本向清政府提出交涉。清政府强调台湾与琉球均为中国“属土”,与日本无关。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南部,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兵入台。
(3)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中国白银50万两后撤兵。
1865年,阿古柏侵占新疆,
占领南疆大部分地区和北疆部分地区
美、日侵略台湾
新疆不复,于肢体无伤;海疆不防, 则腹心之大患愈棘。
李鸿章“海防论”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左宗棠“塞防论”
采纳
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地区
【知识梳理】梳理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有效管辖的举措。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设北庭都元帅府
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立伊犁将军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1876年,左宗棠指挥清军刘锦棠部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北疆,后挺进南疆。
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领土
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行省
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为迎合法国大资产阶级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的要求;法国欲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并以此为跳板蚕食中国。
①1883年,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②1884年,法国突袭清军马尾军港,福建水师大部分军舰被击沉,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马尾海战)
③1884年,法军占领台湾基隆,进犯淡水,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反击,取得胜利
④1885年,法军直逼中越边境镇南关,清军老将冯子材率守军将士取得镇南关大捷,扭转整个战局
⑤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中国以后修筑铁路要同法国人“商办”等条件。
⑥1885年,清政府建立台湾行省,加强了台湾的海防地位,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
时间、背景、目的、代表人物
项目
评价
中法战争
时间
东南海防危机:美、日侵略台湾
西北塞防危机:左宗棠收复新疆
英雄人物
军事、民用工业;近代教育;新式海陆军
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本课小结
1883—1885年
冯子材
1.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和经济技术的运动。这场运动( )
A.挽救了清王朝统治 B.唤醒了民众救亡意识
C.推动了早期近代化 D.改变了封建政治制度
2.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据下表内容可知,这一时期( )
A.边疆危机严重
B.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白银大量流入
D.民主革命浪潮高涨
C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