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0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12 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现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的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实践证明:
地主阶级自救,
资产阶级改良、
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在中国走不通
(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一)国际背景
一、寻路: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2年2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的发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1917年11月7日,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维埃政权。
因发生在俄历10月25日,故称“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二)国内背景——①思想基础
一、寻路: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
阅读材料思考中国人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救国之路?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选集》
是谁率先
举起马克
思主义的
旗帜?
李大钊个人简介
姓名:李大钊,字守常
籍贯:河北乐亭人
贡献: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生卒:1880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
经历: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
1913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
1927年4月28日在北京被捕入狱,
惨遭反动军阀绞杀,牺牲时年仅38岁。
(二)国内背景
一、寻路: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
根据所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一个条件
(1)时间:
(2)传播标志: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载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后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二)国内背景
一、寻路: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
②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
李大钊
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创立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陈独秀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二个条件
(二)国内背景
一、寻路: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
近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单位:万人)
毛泽东:工友们,工人的工字怎么写呢?
工人甲:嗯...一横一竖一横?
毛泽东:对!头顶天,脚踩地,工人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这天下的主人!
工人乙:做天下的主人?能有这样的好事儿?
毛泽东: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叫马克思洋人说的,这个洋人主张人人平等,世界大同!依照这个主张,俄国工人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工友们!马克思所说的革命必将普及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工人,也应该起而效仿,推翻我们面前这个黑暗的、腐朽的,只会欺负和压榨我们的反动政府。
众工友:好!好!好! ——毛泽东在夜校讲课《建党伟业》
结合材料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第三个条件
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创办工人刊物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一、寻路: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注意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做宣传组织工作,以他们为桥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的帮助,促进加快了这一进程。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外部条件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共产国际的帮助
根据材料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二、探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共一大
阅读教材回答有关中共一大的问题?
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望志路106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3)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4)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成立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
(5)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觉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自从有了中国共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代表
姓名与年龄 出身 文化程度 职业
李汉俊31 农民 留日 办报
李达 31 佃农 东京师大 教授
张国焘24 官绅 北大 学生
刘仁静19 市民 北大 学生
毛泽东28 农民 长沙一师 教师
何叔衡45 农民 长沙一师 教师
董必武35 富农 留日 教师
陈潭秋25 农民 武昌高师 教师
王尽美23 佃农 山东一师 学生
邓恩铭20 富农 中学 学生
陈公博29 官宦 北大 教师
周佛海24 官绅 留日 学生
包惠僧27 官绅 湖北一师 记者
人物特点:年轻、知识分子
课堂思考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指导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 四有两无社会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结果 失败 打击清政府 失败 打击帝国主义 失败 思想解放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思想解放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未改变社会性质
结合图表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二、探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回答有关的问题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间 1921.7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12人代表195名党员
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第一个纲领: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成立党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当选中央局书记。
上海
1922年7月
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终奋斗目标
一大建党
二大建纲
中国一大(1921.7.23-7.30)
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
中共二大(1922.7.16-23)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
推翻帝国主义,
将中国统一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符合实际情况
陈独秀说:“党的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联系中共一大、二大的纲领,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探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
反帝
反封建
中共二大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一)总体概况
三、行路: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
李大钊任中国劳动组合
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1922年初—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大小罢工100多次,人数30万以上)
唐山
上海
郑州
香港
汉口
安源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什么?
(二)京汉铁路大罢工
三、行路: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阅读教材回答有关京汉铁路大罢工的问题?
(1)时间:
(4)结果:
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2)成立机构:
京汉铁路总工会
1923年2月
(5)意义:
(3)口号:
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
(6)认识:
北京
汉口




共产党员林祥谦
吴佩孚
郑州二七纪念塔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
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课堂思考: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的精神
赵一曼
(1905-1936)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董存瑞
(1929-1948)
为了新中国,
冲啊!
夏明翰
(1900-1928)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刘胡兰
(1932-1947)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如今山河犹在,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柴,
这盛世繁华,正如您所愿!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嘉兴红船
【发表观点】何为红船精神?
课堂小结
马克思主义传播
无产阶级壮大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共产国际的帮助
全国
工人
运动
高涨
意义: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意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纲领
2.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面对各种酷刑,他严守党的秘密,写下自述表达了从事革命的初心:“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这彰显出李大钊的优秀品质是(  )
A.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C.敢闯敢试、勇于创新 D.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D
1.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文章写作的国际背景是(  )
A.第一国际的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3.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转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领导阶级和目标的改变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