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陕西西安 汉文帝霸陵江西南昌 海昏侯墓?第 4 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新朝(9年-23年)东汉(25年-220年)高祖建国文景之治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光武中兴王莽篡汉汉武一统从建立到稳定从稳定到强盛从衰落到中兴从强盛到衰落从中兴到动荡兴衰中巩固曲折中发展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汉书·诸侯王表序》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并行”)秦亡教训社会现实“与民休息”“黄老之学”异姓诸侯王同姓诸侯王“兵皆罢归家”;多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一、汉初的统治一、汉初的统治非承秦无以立汉承秦制有损益皇帝制度、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的监察制度(监郡御史)、服役、兵制、选官制、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郡县制施政方针上,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治国思想上,黄老无为思想管理方式上,“宽简舒缓”,废除严苛刑法,宽刑薄赋地方行政制度上,郡县与分封并行,郡国并行制探究: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为此,汉朝刘邦的“治国之道”是什么?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安事《诗》、《书》!”“居马上而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陆贾写成《新语》十二篇,说明了秦朝专用刑法是以致速亡的原因,主张汉朝应“行仁义,法先王,”其要旨在于“教化”劝善,以“法令”诛恶,实行“无为”政治;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刘邦对这个理论十分赞同。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黄老之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与民休息”,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黄老之学”对点训练: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一、汉初的统治马上天下军功政治联合帝国有限皇权汉初分封异姓王示意图汉朝前期分封同姓王示意图汉文帝:诸候难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还发生了数次王国叛乱事件。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诸侯王力量大大削弱,诸侯王虽然存在,但他失去了政治权力,与汉郡无异,不再具有同中央对抗的物质条件。汉武帝: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酎金夺爵,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一、汉初的统治政治边疆经济思想推恩令设中朝察举制设刺史用酷吏独尊儒术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北击匈奴经营西域开拓边疆汉武帝 刘彻二、西汉的强盛1、政治①推恩令②设中朝③察举制⑤任酷吏④设刺史王国问题汉高祖郡国并行制汉景帝七王之乱汉武帝推恩令诸侯国(父)诸侯国(嫡长子)诸侯国(父)长子次子三子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史记》二、西汉的强盛1、政治①推恩令①推恩令②设中朝③察举制⑤任酷吏④设刺史官制问题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令皇帝中朝外朝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中外朝制度示意图:方式:自下而上推选标准:“孝廉”(品行)利弊:利于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二、西汉的强盛1、政治①推恩令①推恩令②设中朝③察举制⑤任酷吏④设刺史地方问题十三州刺史分布图汉武帝把全国分成了13个州部,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二、西汉的强盛2、经济①改革币制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抑制工商三铢钱五铢钱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汉武帝即位后,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祖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桑弘羊西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 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二、西汉的强盛2、经济①改革币制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抑制工商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平抑物价。算缗告缗: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储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算缗: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告缗:是鼓励知情者揭发瞒报不报或自报不实者。凡揭发属实,即没收被告者全部财产并罚戍边一年,奖励告发者一半财产。统制经济,扩大财源加强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施行仁政”、“德刑并用”主要内容:加强思想控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统治加强君权缓和矛盾“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判;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中国历史众生相》二、西汉的强盛4、边疆①北击匈奴:②经营西域:③加强对东南沿海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侵扰;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二、西汉的强盛西汉衰落---王莽篡汉1.西汉后期境况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新朝的建立与覆亡(公元9-23年)(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2)王莽改制: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3)新朝覆亡: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23年,因绿林军攻入长安,政权被推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3-24的内容,梳理东汉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三、东汉的兴衰光武帝东汉疆域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击败王莽,夺得帝位。国号为汉,建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为光武帝1、东汉建立三、东汉的兴衰2、光武帝巩固统治措施措施 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员,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加强中央集权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恢复儒学得到继续发展三、东汉的兴衰东汉的兴衰问题探究材料一 东汉中后期皇帝继位和寿命统计表材料二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东汉末年,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创太平道教,发动起义,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地方势力乘机拥兵自重,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东汉皇帝在军阀手中如同无物,三国序幕拉开。 ——《东汉地方豪强研究》问题: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现象造成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的关系。归纳总结答案:影响:形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汉朝政权危如累卵。关系:东汉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生活奢华,加剧了阶级矛盾;豪强地主势力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形成割据势力,东汉陷入军阀混战局面。三、东汉的兴衰史学文学科技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纪传体断代史《史记》爱憎情感浓烈、主观色彩明显、文学色彩浓厚;《汉书》语言规范、严密,是史家语言的典范,司马迁“从道”,班固“从势”汉赋、乐府、五言诗两汉科技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实用性,但理论性薄弱,未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四、两汉的文化说一说两汉在文化上的重要建树代表人物或作品 特点或影响史学文学科技 医数农天纸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汉赋乐府诗五言诗《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张衡地动仪/《灵宪》蔡伦改进造纸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民歌,有现实主义特点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数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医圣 / 万世医典推动纸的使用勾股定理农学著作!测验地震/天文学专著通史和断代史的不同之处西汉播种工具——耧车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青釉四系瓷罐青瓷双系壶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褥,葳蕤自生光。”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曾说:“(赛里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到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辉夺目。”本课总结:两汉(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东汉公元25-220年)走进两汉治乱兴衰,感悟大一统帝国的巩固和发展政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秦皇帝制度 →汉加强皇帝制度秦三公九卿制→汉中外朝制度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持续发展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汉武:①持续重农抑商,经济管控↑②丝绸之路开辟中西方贸易往来秦郡县制 →汉郡国并行制文化:军事:尊崇儒学,成为主流;对外交往,民族融合。开拓疆域,经营西北;对外交流频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